1562被砍死的嫂嫂十七

吴江家里十好几口人。

吃饭的人多了, 平时油水又不好,不管大人孩子都特别能吃。无论做多少菜,最后都剩不下, 菜汤都能吃得干干净净。

苗翠湖看着那篮子菜,特别心酸。

她嫁去了城里, 名声上很好听, 但实则日子过得很不好, 还需要住在镇上的母亲和姐姐接济。

“二姐,谢谢你。”

翠花摆摆手:“你不嫌弃就行, 咱们姐妹之间, 不说这些客气话。”

吴江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道了谢, 扛着篮子离开。

苗翠湖抱着抱着一个孩子, 又拖着俩。

苗母不放心, 亲自把女儿女婿送上了马车。

马车中的夫妻俩相对而坐……今天他们运气比较好, 马车中没有其他的人。

也是因为这快要到了下工的时辰,大部分的人都是从城里出来, 车夫一个人不拉,也得在下工之前赶到城里。

苗翠湖哭了一会儿,在进城之前擦干了眼泪。她也想过了, 家里不是能商量事情的地方,屋子那么小,呼吸重一点隔壁都能听见……而除了家里,夫妻俩也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说事。

这会儿马车里没有其他的人, 倒是个机会。

“阿江,妹妹说我们可以住回镇上来。”

吴江皱眉:“这不合适吧?你是出嫁女,我跟着你住回娘家, 即便是我不要脸面,你娘家人面上也无光啊。”

苗翠湖瞪了他一眼,说了昨天晚上姐妹俩商量的事。

“我绣花的手艺不太好,这些年更是碰都没碰。但为了几个孩子,我愿意认真学。到时候孩子有人看了,你也能安心上工……我们总不可能在你家那个小院子里挤一辈子吧?即便是我们能挤,孩子也能挤吗?他们兄弟俩以后可是要成亲的,我愿意跟着你住那个只放得下一张床的小屋子,以后咱们的儿媳妇也能愿意?”

说起这些事,吴江的脊背都弯了几分。

“我们是城里人,搬到平安镇上住,会被人笑话的。”

苗翠湖恼了,兄弟姐妹中,就数她的日子最难过。

所以说兄弟姐妹都愿意照顾她……但她不愿意成为被施舍的那个人,这显得她很可怜。

“你以为住在城里就不被人笑话了吗?你们吴家是个什么情形,左邻右舍谁人不知?天天都在吵,大人不吵孩子要吵,白天不吵,晚上临睡前也要吵一架补起来。”

说着说着,苗翠湖的眼睛就红了。

“当初你说,我嫁给你是过好日子的。吴江,你摸着你自己的良心说,我嫁给你之后可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大夫都说我身子亏空很严重,让我好好养上几个月,你倒是让我在家里养,可我能养好吗?一群孩子满地爬,全部衣裳换下来,整个院子都挂不完……我要是装看不见,回头耳朵就要起茧子,在家里养身子比在外头干活还累……我过够了这种日子,喘口气都难。吴江,你能不能为我想一想?为孩子考虑一下?”

吴江心有触动。

当初两人是先认识了,互相有了情意,吴江才说服家里上门提亲。

他看着面前这个形容枯槁的女子,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也就比小姨子大一岁多。

小姨子看着很年轻,跟个姑娘一样,但妻子却……跟三十岁的妇人差不多。

“小妹说你绣花一个月也能挣现在的工钱?”

苗翠湖点点头。

她绣花的手艺一般,大概要很用心绣出来的帕子才能换到银子,但她一想到自己在婆家受的那些苦,就发了狠心,哪怕是从早绣到晚,她也要试一试。

吴江手捏在篮子上,手背上青筋直冒,他的心里也很不平静。

城里人搬到镇上来住,肯定会被人笑话。还有,他想要搬出家里,爹娘多半不会答应。可看着面前女子脸上的期待,他到底还是点了头:“好,我回去说。”

苗翠湖大喜。

夫妻俩进城后下了马车,也没有在找车坐,吴家说是住在城里,其实就住在城墙底下,偏得不能再偏了。

吴江夫妻俩带着一筐菜,还有三个孩子往回走,其实挺累的。到家的时候,苗翠湖的胳膊都要抬不起来了。

院子里许多人,不大的院中除了人之外,还摆了不少木桶和木盆,又牵着绳子晾衣裳,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夫妻俩昨天在苗家住,虽说苗家也不太宽敞,但至少院子里整洁干净。这会儿看到地上都是水,孩子身上脏污一片,吴江突然就觉得特别刺眼。

吴母看到夫妻俩回来,有些不高兴:“昨天怎么不回?这不是又耽搁了一天的工钱?”

苗翠湖把菜递了过去。

看见菜,吴母的面色好转了几分:“你二姐给的?”

苗翠湖点点头:“往常她给我送,那都是卖菜的时候顺便带,她又没什么力气,带不了多少。今儿是看见阿江同行,所以才多弄了些。”

吴母翻找了一下,虽然这菜品相不好,但不花钱得来的东西,她还是很喜欢的。

看到婆婆高兴,其他的儿媳妇不满意了。苗翠湖的大嫂阴阳怪气:“娘,这菜一看就是卖不出去的那种。人家不要的东西,咱们拿来当宝,那嘴上没说,不定心里怎么笑话呢?”

吴母呵斥:“我不怕被人笑话,让你娘家也送点不要的东西来吧。你穷就算了,穷还不许人说?谁给你惯的毛病,既然看不上,一会儿别吃!”

其实吴母心里也难啊。

这么大的一家子,每天要吃那么多东西下去,全部都买,银子就跟流水似的跑了。

吴大嫂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不敢跟婆婆吵,只冲着孩子发火:“怎么又把院子里弄得这么多水?一会儿摔了可怎么办?”

“行了!”吴母发了脾气,“孩子哪有不调皮的?好好说就是了,打翻一盆水而已,瞧你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杀了人呢。”

吴大嫂:“……”

“我娘家没有菜送来,你就是看我不顺眼呗?”

她跺跺脚,扭身走了。

这时候不好出门,但也不好进屋……那屋子黑漆漆的,进屋就得躺下。大白天跑去躺着,不被骂才怪。

于是,她只能去院子里把干了的衣裳收了。

吴江往日早出晚归,很少参与家里的这些争执,他也不爱参与,能躲则躲。这会儿看到妻子从进门就开始摘菜,被嫂嫂挤兑了也不出声……她浑身的光芒好像都暗淡了,跟在岳家时谈笑风生的她完全不一样。

他原本还有些迟疑,这会儿多了几份决心:“娘,家里这么挤,刚好平安镇上有一处院子特别便宜,一个月的租金只要二钱,我想带着翠湖去镇上住。”

吴母脑袋从不大的厨房里伸出来:“你说什么?搬去镇上住?还不够丢人的呢,不许搬!再说了,翠湖在酒楼里帮工,大半夜人就得到,要是搬到镇上去,那活儿还怎么干?这可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活计!”

“翠湖可以学绣花,顺便带孩子。”吴江知道母亲不会愿意,他看了一眼那筐菜,“有空的时候,我们俩还可以从苗家要块地过来种,到时候我们多种一点,给你送点菜……”

“送个屁!老娘缺你那口菜?”吴母怒不可遏,“你是城里人,我们吴家的先辈费尽了千辛万苦才跑到这城里有了一席之地,现在你要给我跑出去种菜,怎么对得起先辈的努力?这件事情没得商量,不许再提。”

“娘!”吴江既把这话说出了口,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次回去,岳母骂我了。翠湖的身子亏空得很严重,需要好好养一养……”

“我就知道,你是为了你媳妇!”吴母怒极,原本看到儿媳妇带回了菜,她还挺高兴,这会儿那点儿高兴全没了,只余愤怒,“老娘就不辛苦吗?为了你们这一家子,我吃得最少,干得最多,怎么没见你心疼我?赶紧给我干活去,你们想要搬出这个家,除非我死。”

苗翠湖从进门起一直就不怎么爱说话,被婆婆指桑骂槐,她也懒得搭理。

原先她也吵过。

可吵一下并不能改变家里的处境,日子还是这样。

苗翠湖真的感觉自己这一辈子都只能这么苦哈哈的过,简直一眼就望到头了。她偶尔心里会特别绝望,这会儿听到婆婆如此武断,还把话说得这么绝,她突然就不想忍了。

婆婆才五十岁,瞧这硬朗的体格,至少还有二十年好活。

可能她都熬不到二十年之后。

这日子过得,一点盼头都没有!

苗翠湖霍然起身:“吴江,你娘不让你搬就算了。”

吴江看到他喷火的眼神,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立刻就想要上前安抚。

苗翠湖一把甩开了他:“你是高贵的城里人,我一个镇上出身的村姑配不上你。你娘不让你搬走,我也不敢强求。但这个破小院子我是实在不想住了,她气冲冲进屋,将夫妻俩这些年的积蓄全部藏在了身上,又收拾了母子四人的衣裳,带上三个孩子就往外走。”

吴母惊呆了。

“反了天了,你这是要去哪儿?”

苗翠湖头也不回:“反正我不要再住这个院子,吴江走不走是他的事,反正我是一定要走的。”

吴母气急了:“你这又是在闹什么?回娘家一趟,我都没骂你昨天没回来,你还不得了了。赶紧回来,也不怕人笑话。”

苗翠湖带着三个孩子,身上又有包袱,想快也快不了。

“你们家早就变成笑话了,也不是今天才被人笑的。放心,只笑最后一回了,反正我以后再也不来,人家笑不笑,跟我没关系。”

吴母伸手要去抓孩子。

苗翠湖想过把孩子留在这里,可是她的三个孩子在这家里算是最小的,亲娘不在,孩子要被几个大孩子欺负,可能连饭都吃不上……她只能把孩子带走。

眼看婆婆要抢,苗翠湖一个人哪里护得过来?

“吴江,你要还是个男人,还认几个孩子,就拦住你娘!”

吴江只觉得头疼,但是妻儿在这个家里只能靠着他,如果他都不愿意护着,妻儿肯定要吃亏……这是苗翠湖早就灌输给他的想法。

这一瞬间,吴江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就去扯亲娘。

吴母险些要气疯了,她被儿子拦着,再也碰不到孙子,看着母子几人越走越远。她气得叫嚣:“滚滚滚!今天出了我的家门,以后休想再进来。”

一边吼,还一边踹了儿子几脚。

吴江咬牙忍了,愣是没松手。

正离开的苗翠湖听到这话,心里也发了狠。

她绝对不要因为吴江哀求就灰溜溜回来,一定要在镇上立足!

好在她运气不错,还没到坐马车的地方,就拦住了一架空马车,她有夫妻俩这些年来悄悄攒下的银子,倒也不缺这点儿车资,干脆让马车不再带其他的人,直接将她送去镇上。

也因为这马车只拉了她一个人,又见她带着小孩子和包袱,直接把她送到了苗家门外。

此时天已近黄昏,苗翠湖也就比那些下工的人早了一点点。

苗母听到门口有动静,打开门看到母子几人,顿时一脸惊讶。尤其发现母子几人连身上的衣裳都没换时,忍不住问:“四妹,这是怎么了?”

苗翠湖哇一声哭了出来。

她闹着要嫁去城里,当初这门婚事家里不答应,是她自己执意,甚至还撂下狠话,哪怕吃糠咽菜,此生也绝不后悔,绝不会到娘家来哭诉。

正是因为这口心气,所以这几年她回娘家很少说自己受的委屈。

“娘!女儿错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