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寻人

天吉兴奋得眼睛都要冒烟了,爱不释手抱在怀里摸了又摸。

武先生刚好也在现场,直接上手演练一把,从箭筒里抽出一把短箭,上弓拉弦。

没想到看着袖珍只有半个胳膊大小的十字弩,射出去的瞬间,射程如此可观,直接将七八米外悬挂在墙上的一串长苞米射穿。

众人皆是一声惊呼。

武先生摸着十字弩上的做工,连连点头:“好东西,木料讲究,弓弦是上等牛筋磨成的,韧性大,耐用又好用。”

天吉当场在先生的指导下,依法炮制射出一箭,仅仅偏了苞米半指宽的距离。

鼓掌声四起,顿时将现场的氛围拉到最高。

“好家伙,天吉不愧是武先生亲口夸赞过有习武根骨的,这准头,赶上老三了吧?”

“不是我夸啊,老三当年这么大年纪,可没有这般好的准头!”

“天吉,再给大伙儿露一手,方才就差一星半点了。”

天吉在家人的鼓舞下,自信心得到极大满足,也以为是他天赋异禀的缘故。

没想到,当场被先生泼了盆凉水:“弩是战场上普遍使用的武器,你能瞄准得如此接近,跟自身没多大关系,因为它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手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

天吉还有些不服气,武先生当场让张氏来示范。

果不其然,张氏除了一开始有些手足无措,第一箭射偏了,从第二箭开始几乎把把命中,墙上挂着的苞米快被射成筛子了。

怕天吉觉得张氏不够有说服力,又拉来完全不会功夫,手腕也没什么力道的碧云。

出人意外的,也在第三箭时顺利射到苞米上。

这下,天吉算是彻底蔫了,心中不免为方才的得意羞愧,原来他在习武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妄自尊大是习武者的大忌。

他立刻弓腰给先生道歉:“是学生狂妄了,日后还请先生多多提点。”

天吉如今是武先生最看重的弟子,全力相助其成才是应该的,他对天吉的指望远不止一个小乡镇的普通百姓,有如此根骨的少年郎,长大后注定是要有一番自己的天地的。

他也不想太打击弟子,怕给孩子心里造成不好的影响,拍了拍他的肩膀:“为师方才话说重了,你还是个孩子,我拿成人要求评价你,是有些为难你的,十字弩虽简单,对孩子来说却有难度,你的几个兄弟未必有你的准头。”

天吉早调理好心绪,知道怕是方才心里得意的小心思太明显,被先生察觉,这才有了警醒他的下马威。

众人围着这把十字弩问凤仙从何处得来的好东西。

凤仙据实相告:“我也不知这小玩意儿如此厉害,弓弩是从一位顺路搭乘马车的老汉手中得来的。”

她缓缓将出了京都后,在路上救了一位差点饿死的老汉,因对方口音酷似乡音,起了搭救的心思。

再一听对方要去平岭镇投奔亲友,才知二人是顺路。

凤仙心善,虽也觉得于理不合,还是不忍心对方赤脚走到上百里外的镇子。

就老汉当时的情况,怕是走不了几里路就得死在路边,成为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连尸体都得不到一卷破凉席。

同行的路上,二人聊了双方家中情况,得知家里有在习武的孩子,就在休息途中用工具造了这把弓弩,就当是一路上搭载的路费。

凤仙:“我也是聊天过程中才知道,老汉祖上是当木匠的,做的不仅仅是寻常家具,还有可以作战的兵器,甚至连出海的船只也是打造过的!”

林老大一开始只是对弓弩的威力感兴趣,后来听凤仙一说老汉会造船,惊喜地冲上前。

凤仙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大哥,你这是做什么?”

“那木匠如今在哪?叫什么名字?都造过什么样的船?”

若只是些捕鱼用的小船,陶员外家的商船怕是修不了。

凤仙哪知道这些,她也没问啊。

见对方焦急得很,一副打不到答案就得气坏了的模样,回忆了好半晌才道:“我只知道他去平岭镇投奔亲戚了,说是老家遭了水灾,活不下去了,叫什么没细问,他只让我喊他邱叔,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

一听对方生活拮据,林老大眉心蹙在一处,又觉得这不是他要找的人。

能有本事造弓弩,造船只的工匠,怎么会穷到投奔亲戚,手艺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吃香的。

可如今好似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林老大当天下午就套了马车,要去平岭镇寻人。

老太太最近想给家里孩子大人选些布料,每人做两套夏装,平岭镇上的绢布是出了名的好,刚巧趁此机会去一趟,就当是去采购了。

林老太去,祥云自然也得跟着去。

当场统计了个人布料喜好,祥云一一写在纸上,收进袖子里妥善保管。

马车一路西行,半个时辰功夫便到了隔壁平岭镇。

这里是比六合镇还要富庶些的地方,当年灾害从北面来的逃荒人,不少在此地重新落户,更加给原本就不少人的平岭镇,注入新鲜血液。

道路两旁商铺鳞次栉比,小贩吆喝声异常热闹,行人走走逛逛,热闹得很。

林老大一路从市集第一个摊位问过来。

“大伯,您认识一位叫邱叔的木匠吗?”

“不认识!”

“大娘,您见过一个来投奔亲戚的木匠吗?姓邱,也可能名邱,总之名字里带邱字。”

“没见过!”

一路问下来,没一人见过。

连窝在马车里的祥云都觉得林老大效率太低,人家昨日刚来,认识的人必定很少。

每天往来平岭镇这么多人,百姓哪里记得住!

祥云掀开帘子,喊林老大近前,趴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两句。

林老大原本还蹙着的眉头,眼里逐渐有了光彩,到最后更像是夜里闪着微光的山里动物。

直言:“阿宝你的法子太好了,我这就去办!”

说着,接过从家里带出来的十字弩,又就地在路边商贩手中买了些大小不一的水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