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进退

《昆池劫》全本免费阅读

繁复心绪如乱麻、如蛛丝、如勒在喉咙上的白绫,将她密不透风地裹了起来。闻禅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四面碰壁的无力感了,就连身边的空气里都仿佛弥漫着无形的沉重压迫。

裴如凇一声不响地陪伴在她身边,心里反到很宁静——就像很多年前他刚进公主府,深更半夜被她薅起来帮忙处理公文时一样宁静。

世人并不看好他们的婚事,在大多数人眼中“郎才女貌”才算登对。公主身份尊贵又强势,做她的驸马注定要受到很多限制;更何况裴如凇出身名门裴氏,原本应该按照家族的安排,从清贵文臣做起,修修史书,管管礼乐,再外放个两三年,稍有建功,回来便可直入中枢,稳居八座。

上辈子赐婚的消息传出,裴家上下全都陷入了凝重沉郁的气氛之中,乃至后来的很多年里,裴如凇不止一次听别人用惋惜的口气提起他,好像他的人生都被这一段婚姻耽误了,但其实他从来没觉得和公主成亲是件坏事。

刚搬进公主府时,裴如凇还有点犹疑,不想这么快就主动上去示好,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公主很忙,并没有闲工夫搭理他。两人之间交流不多,稍嫌生疏,但无论是日常用度还是应酬来往,总有人替他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哪怕没有挂在嘴边,没有更亲密的举动,这样的周密本身就代表了一种重视。

久而久之,裴如凇甚至有种在被她精心养在“金屋”之中的错觉。

投桃报李是君子的传统美德,裴如凇于是委婉地向公主表示,感谢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若有用得上的地方,他也愿意为公主效劳。

闻禅当时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礼貌地接受了他的道谢,裴如凇也只当这是一次流于表面的客套,不料当天晚上正要睡下时,闻禅身边的宦官程玄忽然来奉命来迎,说公主请他过去帮个小忙。

裴如凇来不及精心收拾,只匆忙穿戴整齐,一踏进烛光大亮的书房,闻禅就头也不抬地指了指自己对面的空位。他在众人殷切的目光里犹豫落座,纤云飞星立刻围上,一个端茶一个递笔,紧接着程玄抱着足有半人高的卷宗,结结实实地敦在他面前,“咣”的一声彻底封死了他的去路。

裴如凇愕然:“殿下,这是……?”

“固州三年的税赋田亩丁口卷册,还有些刑狱和山川地理的文书。”闻禅笔下不停,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冷静口吻吩咐道,“你先看着,根据这些拟个条陈出来,要是看出什么问题,也一并写进去。”

裴如凇心想简直是乱来:“承蒙殿下信任,只是地方民政非在下所长,恐怕不得要领……”

“没关系,”闻禅安慰他,“你多写两次就擅长了,要相信自己。”

裴如凇:“……”

公主在“赶鸭子上架”一道上颇有造诣,崇尚“一回生二回熟”,不管对不对先干了再说。裴如凇从一开始的被迫陪读,渐渐屈服成了训练有素的样子,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公主的书房里已经有一张专属他的公务书桌了。

公主府里最不缺的就是房子,驸马有自己的院落,但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默认了两人就应该挤在一间书房里一起办公。如果遇到加班应酬之类的特殊情况,还会专程派人回去请假。

就好像……知道有谁会在那间书房挑灯等着一样。

裴如凇白天给皇帝打工,晚上给皇帝的女儿打工,勤勤恳恳地干了三年,几乎把自己从驸马干成了公主的谋士,终于修炼得政务通达、笔墨娴熟。眼看着公主声望日盛,权势渐长,开始在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不少人猜测驸马会借公主的东风得到重用,纷纷在私下里向他示好。谁知那年固州爆发动乱,公主反手就把裴如凇塞进了朝廷平乱的大军。

历经种种波折,好在驸马最终平安归来并以军功升迁,但这一手算是彻底绝了旁人笼络攀附裴如凇的野心,从此成为“持明公主与驸马感情不和”的铁证。

固州平定后,皇帝派三皇子闻琢、四皇子闻瑞等分赴北边安抚百姓,裴如凇再度随行前往,一去又是两年;再后来固州改为敦宁郡,闻琢受封燕王,兼领敦宁都督,裴如凇在京中待了没多久,他父亲左仆射裴鸾因太子案被贬出京,紧接着他就被外调往敦宁郡,成为燕王府参军——这回不用多说,背后显然又是持明公主的手笔。

这十年里裴如凇曾以为自己理解了公主,公主也理解了他,两人怀抱着不言自明的默契:他承担了驸马的职责,公主不必有后顾之忧,能安心在朝中施为;而公主成全了他的志向,让他得以脱离裴家安排好的道路,凭本事立足边郡,做个真正的治世之臣。

这样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算是很好的夫妻了。可是那夜慈云寺的大火烧穿了层层掩饰,公主的布局终于完整地显露出来,裴如凇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为他铺就了一条多么长远的路。

从公主府到边关沙场再到朝堂,这份周密,在她身死后很多年里,仍然无声而长久地庇护着他。

裴如凇不得不推翻一切固有认知,从头梳理旧日的蛛丝马迹。他不肯回裴家,也不能住公主府,一意孤行地住在按原样重修起来的慈云寺里。他想,闻禅是那么深谋远虑的人,不可能漏算掉越王的杀意,她应当是假死脱身,说不定等朝局稳定了,她就会突然现身。

一年两年过去,他又想,陆朔撂了挑子,新帝为了公主旧人伤透了脑筋,这回她总该看不下去出现了吧?

又过了五六年,他想,她也许是厌倦了朝堂争斗,跑到某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逍遥去了。她不愿再回来,是不是觉得两人之间已经两清了呢?

十年之后,天下大乱,江山风雨飘摇,公主还是没有回来,裴如凇终于彻底死心了。

这么多年,裴如凇把旧事翻来覆去地揉碎了一件件审视,唯独有一点他从未怀疑过——闻禅也许不在乎驸马,不在乎皇帝,不在乎荣华富贵和滔天权势,可她绝不会把江山黎民、社稷苍生当儿戏。

就像此时此刻,明明是过去的事、过去的错,她却依然把那当成是自己的心病一样来疼。

眼看着她的眉头越皱越深,裴如凇忽然开口:“在敦宁的时候,当地的月奴人很擅长弹琵琶,我学会了一首曲子,想着改日有机会的话,要弹给殿下听。”

“嗯?”

闻禅短暂地从焦虑里分心,见他起身走去外间,抱回了一把不知何时放在那里的琵琶:“这是干什么?”

“前世没能见到殿下最后一面,是我毕生遗憾,今日有幸重逢,已是上天对我格外开恩。”裴如凇声音压得低低的,千言万语到了嘴边,都觉苍白无力,“把这一曲给殿下弹完,算是了却了这份执念,前生缘分已尽,今生……全凭殿下心意。”

从他们都带着记忆重生的那一刻开始,今生注定与前世不同,那段世人眼中强求来的姻缘,裴如凇没有说“不”的权利,一旦闻禅选择放手,就如四散崩溃的流沙,谁也救不回来。

挣扎挽回的样子或许不那么好看,但是比起漫长十年又算什么呢?

裴如凇弹琵琶和弹琴的时候不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