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下对贾母的看法

突然想简单聊聊,贾母在贾家衰败中的责任问题。

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个人浅见,各位书友有不同意见,也可留言讨论。

有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传承百年以上的家族也不是没有。

抛开这种家族宿命的论调不谈,我觉得贾母在贾家的衰败中,应该是要负主要责任。

贾母是个老人精,她在贾府经历过很多事,所以她对现实,看得比一般人要透彻得多。

只不过看得透是一回事,愿不愿面对又是一回事。贾母对于贾府目前所存在的隐忧其实很是清楚,但她一心高乐,一直在逃避。

最明显的是在第七十五回,王夫人给她讲“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很不自在,后来她便说:“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要紧”。

如同脂砚斋所说,贾母是看破了,兔死狐悲,已知甄家的今天,就是贾家的明天。但她虽然看破了,却没有直接去面对,而是寄希望于八月十五的赏月来冲淡这种愁云惨雾,这就是一种逃避心理。

原著中类似情节有很多。

如果说贾母没能力管也就算了,但她恰恰是贾府里最有权力的人,老太太的话,贾赦要听,贾政要听,就连身为贾族族长的贾珍也不好违逆,红楼世界实际上还是男系社会,而贾府最有地位的三个男人都要顺从贾母,这位老太太可以说对贾府的所有事情都有决策权。

可就是这样一个手握大权的人,却一心只图高乐,尽享天伦,不愿看见那些不顺她心的事情,所以后来贾府之败,她有着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贾母作为史家的大小姐,当初作为政治联姻对象,嫁入贾家,本身必然也是十分优秀的,这在书中处处可见。

她是标准的富贵老太太,很会享受,也很懂精致生活,象软烟罗这样的东西,也只有真正的贵族才能清楚,她随手就能把房子布置好,也能一眼洞穿某些人的心事,她治家宅,估计比王熙凤高出几个段位,但是说到教育子女,她似乎不是很有格局。

看看她怎么教育儿子的。在贾代善在世时,孩子们的教育不归她管,但是她守寡后,孩子们就得归她管了。

她生了两個儿子贾赦和贾政,一个女儿贾敏。出嫁的女儿贾敏虽是聪慧无比的,可也是娇贵着养的,富养女儿也不会错,人家公侯家的千金大小姐,不娇养简直没有天理。

贾赦和贾政呢,两人读书不成,明显不合乎贾代善的愿望,因为贾代善那一辈想转型就没转成,把希望寄托在贾政这一辈上,可是结果呢?

贾赦一味好色,贾政虽好读书,却总与中举无缘。虽然读书要天份,但是后天也很重要。贾政据说年轻时也是诗酒放诞之人,贾赦又是荒唐为主,这两孩子,多半是被贾母给惯坏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