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分家 近来荣国府正在准备迎接两件喜事……

近来荣国府正在准备迎接两件喜事。

第一件是贾宝玉的亲事终于定下来。两家经过商量之后已经约好了初定礼的日子, 等初定礼后,两家就算是亲家,现在府上已经在忙着预备聘礼。

第二件紧跟着第一件,贾宝玉这个做兄长的定下来, 贾琮这个做弟弟也可以开始议亲。

正巧大选刚结束, 贾琮又明确表示将来他的长子、长女都交给邢夫人教养, 邢夫人又高兴又得意,忙着就要从这一届的秀女中挑选儿媳妇。

他们这对继母与庶子可谓达成了一种各取所需、又互相成就的微妙平衡。继母无亲生子女需要能给她养老送终的人,庶子不得宠需要能给他抬身份的人。

将来贾琮的长子论身份肯定是不成,但如果能养在邢夫人膝下, 和邢夫人亲近不必多说,人们议论起来也会说他是在一品将军夫人身边长大,人脉、见识比同出身的人强许多。

总而言之, 眼下的荣国府正是一派其乐融融, 大房、二房各自忙着自己的好事。

偏在这个时候, 贾政从顺天府阴着脸回来。

“什么, 将当初在事情翻出来了”王夫人被叫到书房,听闻顺天府经过大惊失色。“当初蟠儿虽然闯下祸事, 但不是都已经了了, 怎么好端端又翻出来”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好端端他又打死了人, 这叫好端端当初我早说过, 若不对他严加管教, 势必会再次惹出祸端”

自从外任被遣回京城之后, 贾政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后来虽然参与审结湖广案,但因为是皇上委派的本职工作,过后并没有迁升。

不过到底是个好的开端, 本想着等日后再做出几件实事来,总能又机会,谁料薛蟠的案子被翻出来,若是递上去,哪里还有翻身机会

一想到顺天府尹那别有深意的眼神,贾政感觉脑袋上的乌纱帽怕是带不了多久“此番顺天府尹将我请去,虽然没有拿出与我有关的确切证据,但假以时日总能查清的。”

王夫人眼露惊慌,但还带着侥幸“老爷,事情过去多年,当年负责此事的官员早已调走了,难道不能隐瞒过去”

“证据确凿,如何隐瞒”贾政甩手,垂头丧气。但当初这件事他是知情的,也是他托人办的,就算后悔也怪不到别人身上。

薛蟠还活着就是当初错判最好的人证物证,恐怕前往地方调查的人员已经派出去,到时候顺藤摸瓜,所有有关的人都会被挖出来。

除非薛蟠能凭空消失。

王夫人眼神一闪,但很快想到薛姨妈,将这个想法又压下去,试探道“老爷,这世上同名同姓之人不在少数,能不能”

“这”贾政唉声叹气的动作顿住,抬手轻抚胡须,陷入思索。

“老爷。当初蟠儿的案子是断在应天府,这么些年官员都换了两任,若是速速写信回去,叫他们寻个同名同姓的人,或还来得及。”

“并非不是个法子,只是要找可靠的人。”

弄虚作假本来就是犯法,如今又要偷梁换柱,但凡走漏半点风声,闹大了就是欺君之罪。

如此大事,贾政一时想不到可靠人选,却听王夫人道“琏儿不是在江南叫他往金陵老家去寻,总有可靠的。”

“也只好如此了。”

做下决定,贾政当即便给贾琏写信送出去,然后去找贾赦商量。

贾赦摇着扇子站在门口,回头用余光瞅他一眼“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还来跟我商量做什么琏二那厮如今眼里也没我这个父亲,你们要做什么不必来跟我说。”

“大哥,薛家在咱们家住了这些年,难免有人来询问,你我总要一个说辞。”

“询问便是询问也是问你,咱们家里的事什么时候问过我,不都是你们夫妻两个决定对了,你既说到家里,我正有件事。你要给宝玉定亲预备聘礼,记得一式两份,别忘了琮哥儿那边。”

“大哥”

“哎呀,不就是死个人,你嚷什么咱们家什么事情没见过,你随便想个法子遮掩过去不久行了,还用得着特意来跟我说不就是个顺天府,找八贝勒跟他说一声不就行了”

以往家里大事小事没找贾赦做过主,他也不放在心上,如今家里忙着办好事,各处都有人来贺喜送礼,还要忙着和八贝勒旗下人员打好关系,死了个张华而已,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二弟不是我说你,这么点小事都惊慌失措,人又不是咱们杀的,你慌什么就算是有什么查到咱们头上,推给薛家不就成了本来就是他们的事。何况还有八贝勒呢,你怕什么”

有时间为这些事情烦心,还不如去找美妾。贾赦叹口气,摇着扇子走了。

贾政站在原地,片刻后点点头,认同了他的话。

贾家草菅人命又不是一回两回,无论是张华、石呆子,还是金钏儿、晴雯,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他们放下心来,远在江南的贾琏接到信却差点没跳脚“你看看你看看,又是这种事,早前大老爷被皇上叫到畅春园去都忘了不成这是要为了个薛大傻子,将咱们全家都拖累进去”

“什么事你这么生气”王熙凤叫平儿把孩子们再带远些才过来,从桌上拿起信看一遍,冷笑。“我说呢,这么久不来信,一来信就是欺上瞒下触犯律法的事,真是有好的想不到咱们,坏事头一个拿咱们顶上。这事可不能应。”

“我当然知道不能应,可信已经送到了我手上,将来若是查到咱们这,知情不报的罪名也逃不过。”

“可是也不能把信交出去,不然二老爷获罪,咱们也捞不着好。就装没接到信。”

王熙凤出来几年,上头没有“三个婆母”压着,行事越发雷厉风行,话音刚落就直接把信撕碎扔到茶水里浸透,然后到门口叫“平儿。”

“哎,来了。”

“去收拾东西,这两日爷轮休,咱们到外头游湖去,就说是昨天晚上去的。”

平儿看看桌上泡着信的茶碗,再看王熙凤和贾琏的脸色,点头“好。还有件事,昨儿门房来人说,不知哪里送来的拜帖攒了半筐,瞧着不认识,我正要禀告二爷和奶奶。”

“不知来历的东西要它做什么,烧了了事。”

两人视线一对,默契十足。

一家子收拾东西悄悄出去,回来的时候招摇过市,新的拜帖和书信又攒了几封。等贾家送信来的人等不到回应,上门询问的时候,门房莫名其妙“你说什么信”

贾家下人声音都快了两分“就是三日前我送来的信,你说已经送进去,叫我等着二爷召见,你不记得了”

门房沉思片刻,一拍手“对,有这事。不过你来的不巧,四日前我家爷带着奶奶和哥儿、姐儿游湖去了。他们前脚走,后脚管家就将拜帖书信挑拣,要紧的拿进去,不要紧的都烧了。”

“烧了我不是跟你说那是贾家送来的信,要亲手交到二爷手里吗”

“我也想亲手交给爷,但爷不在家我们能怎么办反正是自家来的信你急什么。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吧,京城自家来人,还弄得这么麻烦。”门房说得慢悠悠,虽然他是江南人士,但也知道贾琏出身京城荣国府贾家。

贾家下人却急得跺脚“我当时送信你不是说二爷在家吗那是老爷写的信,你们烧了信,我怎么回去回话”

“爷带着奶奶出去游玩走后门,难道还得跟我们汇报不成再说了,京城既然派你来了,你不应该知道信上的大致内容吗若你不知道信上写的什么,那要你来干什么”

“你们丢了信,还强词夺理”

“谁叫你们送信来鬼鬼祟祟,空白的信封谁能认出来那是什么但凡你在外头落下荣国府的印章,也不会有人把信烧了。”

两人各执一词,在门口就差点吵起来。

信上内容不能见人,自然不敢将荣国府的印章落上,来人能被贾政派出来送信,也算心腹,虽然不知道信上的具体内容,但大概事情也知道些。

听闻信没了,这样吵架也不是办法,他一咬牙“那你进去通报,我要见二爷。”

“你想见就见,你以为你是谁爷在织造司呢,你去吧。”

“那你就去告诉二奶奶,二奶奶总在家吧”

“我家少爷要选开蒙先生,二奶奶这几天都不在家。”

“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贾家下人眼珠转动,改变主意。“我是从京城贾家来的,总住在外面不像话,你且进去找平儿姑娘或是其他管事,给我安排个住处,我等着二爷、二奶奶。”

两年前荣国府来人送信,都是直接住进府里的,但后来贾琏单方面切断联系之后,荣国府再来人就不住在里头。

门房立刻站直“敢叫平姑娘的名字,胆子不小啊你”

荣国府里不讲究,姑娘们的名字乱叫,但凡换个正经人家,谁把姑娘的闺名叫出去平儿又不是普通丫头,平儿姑娘和平姑娘,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站在门前叫,讲究点的都可以算他是当面挑衅。

贾家下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但想要改口也来不及了,这次他是真理亏。

“赶紧走,我看你不像是来送信的,就像是来找麻烦的,再不走我就叫护院出来,听见没有”

门房要多理直气壮就有多理直气壮,撸起袖子仿佛下一秒就要动手。将人赶走之后还对着地上啐了一口。

贾琏和王熙凤玩失踪玩得彻底,再加上一封信从京城送到江南需要的时间,顺天府派的人已经到了应天。

薛家位居“护官符”首页,能让当地官员都得罪不起,他们家犯下的事可不止薛蟠身上这些,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当地一害,要从民间找证据简直就像沙滩捡贝壳一样容易。

不到三天时间罪证就足以写成条陈,送回顺天府后,钱大人眼睛都亮了,仿佛看见自己为民除害、升官发财的将来。

再递交给太子,太子直接笑出声“好薛家,孤忍他们很久了。你尽管放手去办,务必要为百姓申冤”

“太子殿下放心,臣必定不辱使命。”

顺天府是太子的势力,应天府却不是,当年的不是,眼下的还不是,能够将堵在心头的薛家拿掉,还能打击党争对手,对太子一党来说简直是一举两得。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用任何手段,完全正义,即便拿到康熙面前,都可以理直气壮。

从五月下旬薛蟠接到旧牌子,到后面打死张华、从刑部移交顺天府、牵扯到贾政、调查应天等等,到如今,铺开的大网终于开始收拢。

而伴随着大网收拢,同时到来的是贾母八十大寿。

贾宝玉的婚事终于定下,贾琮那边也有了人选,贾母很高兴,叮嘱务必要将这次八十大寿办得热热闹闹,将两边的亲家都请来吃酒。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贾家已经彻底没钱了。

贾宝玉和贾琮两人的聘礼将官中最后的钱分得干干净净,薛姨妈拿来给薛蟠打点的银子都赔上,也刚刚勉强将两人的聘礼凑齐。

论出身,贾琮是一品将军贾赦之子,贾宝玉是五品侍郎贾政之子。论功名,贾琮过了乡试,贾宝玉是白身。于情于理贾琮的聘礼应该比贾宝玉高一等,但因为贾母和王夫人偏心最终两人聘礼一样。

王夫人心中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与之相反邢夫人趾高气昂,因为这事她头一回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从官中分走东西,在筹备贾母大寿的时候,两人之间就差最后一层窗户纸隔着刀光剑影。

到寿宴前一日,即便贾母想要装聋作哑,也很难对两人间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洗漱完毕后,丫头们正要退下,她忽然叫住鸳鸯“明日的寿宴,都安排好了”

知道贾母在担心什么,鸳鸯等众人都退下才凑过去小声道“老太太放心,这些日子我断断续续给二太太的东西足有两千两,莫说寿宴花费,便是宝二爷的聘礼都能补齐。何况明日两个亲家要来,两位太太必定心中有数。”

“那就好,等他们的亲事办完,爱闹就闹去吧,我只当不知道。库里的东西,你挑拣着吧。”

“是。老太太早些休息吧,明儿还有热闹呢。”

即便没有王熙凤和贾琏,贾家还是走上了变卖老太太私产的路。每个人都有私产,但到了紧要关头能把私产拿出来的,统共也不过一个贾母、一个王熙凤罢了。

睁着眼过了半夜,到三更左右贾母才堪堪睡着,第二日不到寅时起床,她却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身上穿的衣裳,都是从库房里找出来压箱底的好料子制成。

八十大寿不同于寻常生日,又是贾母这样的身份,其实从上个月月底就陆陆续续有人前来送礼、拜寿,只是因为今日是正日子,所以邀请最亲近的亲戚们来。

贾赦、贾政、贾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贾琮、贾宝玉、贾环等人按照次序先后拜寿之后,一天的热闹才正式开始。

“将军府卫大奶奶到。”

院门口一声唱喝,到贾母跟前却变成“老太太,是史家大姑娘来了。”

鸳鸯再凑在她耳边小声提醒“云姑娘来了。”

层层递进,称呼越来越亲近,贾母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打从成了亲就没来过,我可想得紧,快叫她进来。”

“七贝勒福晋、十二福晋到”

“老太太,两位林姑娘来了。”

贾母正拉着史湘云说话,闻言探出头“好好,快叫进来。”

今日拜寿,只讲家礼,林茈玉和林黛玉进来给贾母拜寿,喜得贾母合不拢嘴“快上前来,叫我好好看看你们,打从你们都走了,总觉得我这屋子后头缺了点什么。”

都是看着长大、嫁人的后辈,眼瞧着她们从小姑娘变成如今为人妇、为人母,贾母感慨颇多。

正要叙旧,院门处又来个人,却不通报,而是看向邢夫人。

邢夫人立刻起身,笑着走到台阶前“老太太,咱们家二姑娘路途遥远不能回来,给您送了礼托我给您拜寿呢。”

“二丫头使人回来了”

“您老人家过寿,她怎敢不使唤人回来前两天就到了,等着今天的正日子呢。”邢夫人脸上有光,说话都利索。

正哄得贾母高兴,贾环就蹿过去“老祖宗,三姐姐也命人送来寿礼。还有个好消息,她身怀六甲,请大夫诊断,说极有可能是双生胎。”

“竟有这么大的好事”所有的好事仿佛都集中在今天,贾母笑得眼睛都睁不开,笑声都爽朗许多。

尤氏站起身“四姑娘也早早送了寿礼回来,不过不许我提前说,也是说要等正日子让您老人家高兴。原来几位姑娘都是这么想的。”

“哈哈哈,我这几个孙女、外孙女是最贴心的。”很早以前贾母就喜欢这么说,今日说出来,与以往似乎并无不同。

在京城能来的都来了,不在京城的也都送了礼物来,林茈玉、林黛玉、史湘云、贾琮、贾宝玉陪着贾母说话、用饭,荣庆堂似乎又变成了以往的热闹。

到半晌午有人通报贾琮、贾宝玉的岳家在来的路上,林茈玉三人才起身告辞。贾母满眼不舍却没有挽留,目送她们出去擦擦眼睛调整心态,兴高采烈地迎接两位未来亲家。

傍晚两位亲家告辞,宁荣二府的人聚在一起放烟花、听戏,到半夜宴席才散。但热闹并没有就此结束,值夜的下人们讨论着今天送来的寿礼多么贵重,两位福晋亲自前来,又猜测明天、后天又有谁来等等,比她们自己过生日还要兴奋。

直到第二天天未亮,大门被踹开传来刺耳的声音,才将人们从美梦中惊醒。

来人是从正门进来的,被踹开的门是梨香院的大门,开在后街的角门早已被堵住,为首之人手捧圣旨“薛家纵横行凶证据确凿,犯人薛蟠判处斩立决,等待秋后处斩,其余薛家众人全部关押刑部,等候处置”

被惊动过来的贾政脸色苍白“仇都尉,你这是”

“贾大人,听闻昨日是府上老太君大寿,下官在这里恭祝老太君福寿绵长。这里应该惊动不到老太君吧奉劝贾大人一句,与其有时间在这里担心薛家,不如想想自己。”

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仇都尉用圣旨在贾政肩膀上戳两下。

贾政脸色发白“多谢仇都尉。”

“哼。”没理会他的客套,仇都尉命人将梨香院所有人全部拿下,然后扬长而去。

对方敢闯进荣国府拿人,那就说明他们已经不把荣国府当一回事了。薛蟠的罪名定下,过往诸事多半证据确凿,贾政已经是戴罪之身,只看上头什么时候清算。

大红灯笼还在四处挂着,按照预想,贾母八十大寿的热闹至少还能持续两天,但此时此刻府里上上下下没有人敢说笑。

众人聚在荣庆堂,一片死寂与昨日的热闹仿如隔世。

贾母坐在最上首,视线扫过下面所有人,半晌长出口气“等到今日才来拿人,也是给我这个老太太颜面,我不知道你们干了什么,也不想知道,但这回怕是躲不过去了。”

“母亲。”贾政心知是他们夫妻将薛家引狼入室,心虚加愧疚让他无颜面对贾母,直挺挺跪在中央。

“罢了。”贾母摆摆手并不在意,反而看向鸳鸯。

鸳鸯点点头,出去了。

贾母继续道“昨儿三个丫头都回来陪着我,跟我说说笑笑,想必她们也都是听到风声,想让我高高兴兴过寿。活到这把年纪我也知足了,琮哥儿说得对,咱们是时候分家了。”

满屋子的视线瞬间落在贾琮身上,却见贾琮坦然站着,仿佛没察觉到这视线似的。

这时鸳鸯从外回来,带着几个健壮婆子,陆续抬进来七、八个箱子。

然后只见贾母从身上摸出个钥匙递给鸳鸯,鸳鸯拿着这不足小拇指长的钥匙,从柜中取出一个盒子打开,然后用从盒子中取出来的钥匙们,将这七、八个箱子陆续打开,露出里头数不尽的金银首饰和珍玩摆件。

早知道贾母拥有无数家私,却没想到能有这么多,在场众人都看愣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