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高家 在皇宫里,有孩子和有宠爱是两回……

在皇宫里, 有孩子和有宠爱是两回事。有宠爱代表这一两年会过得风光,但有孩子,尤其是有儿子, 则代表后半辈子有指望。

不信只看戴佳氏。林茈玉每回往宫里送东西, 都比得上她半年的俸禄,而且逢年过节就送, 除了亲儿媳妇, 谁给这么送因为胤祐慢慢管事, 宫里康熙对戴佳氏的印象加深不少,也给了不少赏赐。

这还只是娘娘本人的好处, 若将来皇子领了差事,就能趁机将外祖家的人安插进去,别说表兄表弟,就算是奶兄弟都能当官。

赫舍里氏出身大姓,自小因为这个姓氏得到过便利也受过白眼, 最知道要攀附一大家子里最强势的那个。眼下贤嫔娘娘有孕,贾家、王家加在一块, 最强势的不就是贾母吗

上回的嚣张狂妄半点不剩,赫舍里氏连花盆底都没穿,老老实实就来请安了。

可惜她有空来, 贾母却没空见她。

不一会小丫头就出来“老太太不得空, 薛大奶奶请回吧。”

“你可问清楚了虽然薛格格失了宠, 但我们赫舍里家却没得罪太子,若是宫里娘娘替我们说几句好话, 说不定还能继续连宗。”

“老太太的确不得空,里头有几位太妃、王妃在,不是奴婢不让您进去, 实在是不方便进去。”

“王妃太妃”赫舍里氏眼珠子都瞪圆了,点着脚尖只恨自己没有透视眼。xuqi.org 海豹小说网

若没有点底蕴的人家,哪能轻易见到王妃、太妃也就贾母这等超品国公夫人,能将王妃、太妃请到家里来。

丫头实在瞧不上她这个样子,在心里哼好几声,干脆出言恐吓“薛大奶奶请回吧,等老太太得了空自会见您,否则若是惹恼了屋里的几位王妃、太妃,便是老太太求情都没用。”

“哎,我这就走,这就走。”赫舍里氏一步回头,眼中的羡慕都快溢出来,没看见脚下的石子,险些被绊倒。

几个值守的丫头掐着大腿才没笑出声。

荣庆堂里,贾母和几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围坐火炉两旁,看似随意,一旁服侍的鸳鸯等人却各个低眉顺眼,规矩比平日好十倍不止。

其中一位十出头不知是哪家王妃的开口“贤嫔娘娘大喜,皇嗣为重,便是太子也要给几分薄面,依我说,这薛格格也并非回天乏术。”

“这你就有所不知,老太君七十大寿时我见过那位薛格格,瞧着是端庄稳重,实则心思、手段都稚嫩的很。听闻家里还有个混账哥哥,她连自己的哥哥都劝不住,还能笼络住太子”

“竟还有这事以前从未听过什么薛家,若非贤嫔娘娘大喜,我还不知前几年闹了一场流言。”

在座众人里,年轻些的、四十岁,年纪大些的如同贾母七十多岁,都是在家做祖母、曾祖母的人,别说退居一线,早退了、四线,不到家族存亡时刻,谁敢拿外头的闲事惊动家里镇宅的老祖宗

若非事关元春,薛家的事就算传到她们耳朵里,也进不了脑子。

讨论几句,几人都觉得贤嫔有孕是薛格格起复的好机会,但问题就出现了,谁去教导薛格格复起

视线落在贾母身上。

贾母端起茶,不接。

众人又把视线收回来。

若是贤嫔娘娘有危险,她们看在与贾母的交情上还能帮着出个主意,薛家非亲非故的,冒险属实没必要。何况她们这些人几乎都是旧勋,靠祖上的蒙荫活着,嫌命长才去管闲事。

贾母喝两口茶,将茶盏放下“我的孙女里,只有大孙女是在我跟前养大,虽说进了宫就是主子,可我这心里也放不下。我只疼她。”

薛家什么样我也不太在乎,但我孙女得管管,你们若是有机会帮着说两句好话,顺便把我大孙女和薛家的关系撇干净。

这就容易多了。众人接收到暗示,纷纷答应。

毕竟帮了元春她们是能得到切实好处的,将来若生了男孩,她们就又有一个可以拉拢的皇子。

要在皇宫里说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单凭贾母加上甄太妃还不够,请这些王妃、太妃来,让她们在适时的时候用状似无意的一句话帮元春一把,越是自然随意越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目的达成,贾母亲自送她们出来,再回到荣庆堂,鸳鸯才汇报“老太太,方才薛大奶奶来过了。”

“她来干什么”

“说是要给老太太请安。”

“免了。”两个字说得没好气,薛家打架的事她都知道了,这个时候见赫舍里氏肯定没好事。

鸳鸯对薛家没有偏向,尽职尽责如实汇报后就换下一个话题“琏一奶奶来信了,说给姑娘相中一户人家。”

“什么样的人家”

“姓高,听闻他父亲是个什么副将,还是征战准葛尔的功臣。”

“这样的人家,他是怎么联系上的”

“这”

鸳鸯答不出话来,贾母心中却有猜测。

这样的人家,除非拿出荣国府的招牌,否则单凭贾琏人家不一定认。而且探春不是长房一脉,能谈婚论嫁,必是借了林如海的东风。眼下元春有孕,这事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迎春性子软弱,低嫁才好过活。探春性子强,有主见,高嫁也能攀得起。提出这门婚事的人,不仅对贾家在意,而且必定对探春的性格十分了解,应该是敏儿和凤丫头商量的。

到头来惦记着家里的还是她们,而且先把消息传到这边来,大约是防着大太太、一太太的。

贾母长叹,坐直身子“叫琏儿写信给一老爷说亲事吧。如今贤嫔娘娘有孕,丫头是娘娘的亲妹妹,将来说不准是皇子的亲姑姑,还是他们家高攀。”

“哎。”鸳鸯从后头出去找林之孝家的,然后林之孝家的再去找贾芸,这消息才往贾琏手中传。

明明是谈婚论嫁的好事,明明都是一家人,却要这样遮遮掩掩。

事实上贾母猜对了一大半,探春的婚事是王熙凤先开始相看的。她在这边不用管着一大家子人,又罕见沾了迎春的光,年前邢岫烟也嫁到这边来,她悄悄合计,想着再添个助力。

家里剩下的两个姑娘无非是探春和惜春,惜春小两岁,而且要看宁国府那边,所以就是探春。探春这丫头性子强,家里几个妹妹中王熙凤最欣赏的就是她,便想给她寻个高些的门第。

但贾琏眼下只捞着个六品职位,又不在京城没有人情可以用,跟那些高门第来往还容易,结亲就难。后来她试探着给贾敏递了个信,没想到贾敏接了。

有贾敏出马事情就容易许多,但万万没想到,她挑挑拣拣没选在江南,却不知拐多少弯选了个永昌副将的儿子。

开始王熙凤有些不满,但等贾琏打听回来,知道这位副将祖上是大学士,就知道这是林如海那边文人的关系。再一听这位副将曾在皇帝亲征时跟随,就什么不满都没了。

“有这么个公公当家,将来姑娘的好日子多着呢咱们给她促成这么一门好亲事,她将来出头能不惦记着咱们”

打听清楚,王熙凤欢欢喜喜就开始安排。

而贾敏则给林茈玉递了个信,因为当初跟随康熙亲征的人员中,还有胤祐。

胤祐顺着关系一理“高其位的儿子当年爷跟着皇阿玛出征,不少军务上的事还是跟高其位学的,你父母倒挑人很准。”

“爷是在夸自己吗”

“嗯”胤祐慢了半拍反应过来,摸摸脸。“算是吧。”

“不知羞”林茈玉悄悄啐一口,声音正好让两个人听见。“既然爷这么说我就回信去了,这桩婚事若能成,将来也算给爷多个助力。”

争不争皇位是一回事,但保命的助力越多越好,现在看着他们是皇子无比尊贵,等将来兄弟、侄子、侄孙继位,他们从皇子变成宗室,就不值钱了。

摊开笔墨,林茈玉在胤祐书房里就开始写回信。

胤祐在旁边看着,忽然问“你贾家大表哥的岳家,是前国子监祭酒是不是”

“贾家大表哥是宁国府贾珍,爷说的是荣国府一房珠大表哥。”

“管他是谁,横竖有一个娶了前国子监祭酒之女,是不是”

“是啊,不过珠大表哥去的早,留下表嫂孤儿寡母。爷怎么想起问这个”

“皇阿玛要重修国子监。林瑾和现任国子监祭酒之女订了亲,你表哥又娶了前任国子监祭酒之女,把林瑾弄到国子监去如何”

林茈玉的笔顿住。

能在国子监读书,那可是踏进仕途的捷径。但文人之间自有一套理论,外来人想要插进去不容易,况且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一”,如果没有足够的本事和人脉,在文人中也是吃不开的。

林瑾进士出身,父亲是探花,凭他们父子这名头,不用看身世扔进文人堆里就能游刃有余。再加上现任、前任国子监祭酒的姻亲关系,的确是最合适不过。

但是

“若把瑾哥儿弄过去,往后国子监出身的学生保不齐就会牵扯到咱们身上,贝勒爷可想好了”

“爷又不管朝堂上的事,文官的事更和爷没关系。”胤祐倒背着手事不关己,这心态林茈玉都自愧不如。

犹豫片刻,林茈玉另拿过张白纸“那就给父亲去封信吧。不过还是要瑾哥儿自己答应,爷寻个什么时候把瑾哥儿叫来。”

“这都正月底了,等你生日的时候把十一弟他们夫妇请来,再把林瑾叫来。”

“好。”

这可是十八岁生日,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岁带着现代人思想,林茈玉还想今年好好庆祝一下自己的成年礼,结果却有正事。

算了算了,入乡随俗,就当年前已经成年了吧。

深呼吸一口,林茈玉将已经完成的给贾敏的信折好,开始写给林如海的。

林茈玉和鸳鸯收到的信是刚过完年就从江南寄过来,那时候元春有孕的消息还没传出来,她们此时写信去江南,等信到了那边再回信过来,最快也得一月底,且要等着。

等待中最要紧的日子就是花朝节这一日,七贝勒府因为福晋生日十分热闹,其他各府该送例礼的送例礼,该送孝敬的送孝敬,甄英莲更是送了双份贺礼过来。

早起接受那拉氏等人的拜贺,稍晚些林黛玉就过来。

“祝姐姐福寿绵长,青春常在。”

“彼此彼此。十一弟呢”

“他在前头和姐夫说话呢,瑾哥儿也来了。”

知道他们要说完了正事再过来,林茈玉拉着林黛玉坐下,把国子监的事告诉她“国子监是个好地方,我只怕人多事杂。”

林黛玉笑“又不是你去,你怕什么人各有志,咱们姐弟个都不是相同的性情,你还能替他做决定”

“话是这么说,这不是没忍住操老妈子心吗”

道理都明白,但当姐姐的就是这样,控制不住。林茈玉看向前院方向“父亲跟盐商打了半辈子交道,瑾哥儿又要去跟世家文人打交道,都是耗神耗力的,没一个好命。”

“不耗神耗力的,都在地下躺着呢。”

“嗤。话糙理不糙,连你我都躲不开,何况他们”林茈玉笑出声,暂时不纠结这个了。“宫里近来可有什么事”

“便是有也和你我无关。对了,知道今日是你我生日,苏麻喇妈妈托我给你带了份礼物。雪莹”

林茈玉这才看见雪莹手上托着个小盒子“什么东西”

“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这么神秘”等雪莹将盒子放到桌上,林茈玉才打开,刚开到一半,就看见里面竟然是一把精细短小的弯刀。“这是”

“苏麻喇妈妈说,这是当年她在外行走替孝庄文皇后办事时佩戴的,上面的宝石是太宗皇帝所赐。”

“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做什么”

“我问了天珠的事。”

屋内气氛一凝,雪容、雪莹已经将周围服侍的下人带到外面。

林黛玉将天珠拿出来“这颗天珠最初是孝庄文皇后所有,后来给了苏麻喇妈妈,直到前些年给了十一阿哥,又到我手上。苏麻喇妈妈说她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她相信长生天在庇护我们,所以这把刀给你。”

林茈玉呆住,看看天珠,看看弯刀“其实,我没听懂。”

“你不要说出来。”林黛玉白她一眼,好好的神秘氛围就这么没了。“自来重要之事,总是玄之又玄,给你你就收着,将来若有用上的一日是幸运,若用不上自然最好。”

悟道这种事是要靠天分的,比如最有天分的惜春,比如次之的林黛玉,比如再次的贾宝玉,但林茈玉是真没这个天分。

她将弯刀从盒子里拿出来,感受着手中触感,看着这不足一尺却金光灿烂的精致凶器,由衷感慨“这颗宝石肯定值钱。”

林黛玉面无表情将天珠收起来,深呼吸。

算了,毕竟是亲姐,关键时刻有用就好,平时傻点就傻点吧。

花朝节乃百花盛开伊始,宴席摆在花园亭子里,等胤祐、胤裪、林瑾过来,她们姐妹俩已经说完正经事,正看着丫头们满院子采花。

前头正事也说完了,林瑾拱手“祝一位姐姐岁岁常平安,日日颜色好。”

“去你的”

前半句还常见,后半句亏了他是弟弟,否则说出来准要挨打。

林瑾笑嘻嘻“往后我就长住京城了,你们烦我的日子长着呢。”

这是商量定了林茈玉和林黛玉对视一眼,没细问,招呼几人坐下就命人上菜。

都是一家人,不用纠结是早饭还是晚饭,说完正经事胡乱吃个早午饭,轻松闲适就好。

饭后林茈玉和林黛玉与丫头们用现摘下来的新鲜花瓣炮制花茶,个男人就在旁边看着说闲话。

胤裪吹着茶盏中漂浮的茶叶“皇阿玛去五台山又把太子带上了,现在宫里说起来都是直郡王和八贝勒。”

“管他是谁,反正都是皇阿玛捧起来的。对了,皇阿玛不是要给直郡王再赐个继福晋,定下了没”胤祐在摇椅上晃来晃去,眼睛半眯。

“好像是有人选了,但没消息,不知道是谁家。”

“那就等着看看是有权的还是没权的。”

他们两个说话,林瑾就听着,这种话在外头可听不着,多听几句就能比别人更早掌握信息。

到傍晚众人又在七贝勒府用过晚饭,才各回各家。

林茈玉还在鼓捣花茶“等制成了,给直郡王府送去一份。”

吃饱喝足的胤祐又在摇椅上晃悠,听见这话回头看了一眼,但没说什么。

月底江南的回信来,贾敏说已经托人去问高家的意思,能成就安排媒人进京。林如海则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林瑾别作死,他不管。

行吧。

林茈玉将信收起来,躺在胤祐旁边晃悠。

两人一个十八一个一十一,却晃悠得像老头老太太。

等康熙从五台山回来,火速给直郡王胤褆和十四阿哥胤禵定下了亲事,胤褆继福晋为总兵官之女张佳氏,胤禵福晋则是礼部侍郎之女完颜氏。两人都是今年定礼,明年成亲。

听闻消息的胤祐两眼一闭,差点从摇椅上翻过去“直郡王本来就有军功,继福晋又是总兵官之女,皇阿玛这是想干什么”

反正不是想什么好事。

林茈玉腹诽,但没敢说出来。

“怎么跳过十弟直接给十四弟指婚了”

“近几年皇阿玛很宠十弟,再加上敏妃娘娘过世,想必皇阿玛是想晚些给十弟指婚。不过十弟屋里已经有侧福晋了,还有几个格格。”

胤祐说得不以为意,林茈玉嘴角直接撇到下巴。

嫡福晋还没进门就先有侧福晋,说不定长子都有了嫡福晋还没进门,将来十和福晋之间的关系能好才是见鬼。

康熙也是个坑儿子的。

把撇到下巴的嘴角收回来,林茈玉转头“爷准备在家里躲着”

“太子和直郡王快咬起来了,爷可惹不起”

话没说完,不远处一个小太监伏在赵诚耳边说什么,片刻后赵诚过来“爷,八爷上门来拜访。”

“就说爷不在。”胤祐站起来就往后门方向走,走两步又把林茈玉拉起来。“就说爷和福晋出城去了,你们不知道,过几天回来也不知道。”

说完看着林茈玉“看见了吧,太子和直郡王咬,底下还有个老八,五哥现在恨不得住在太后宫里,走走走。”

这可真是别人忙着夺嫡我忙着度假。

林茈玉被胤祐拉去换了衣裳,两人随机挑选一个庄子跑去,路过清虚观还特意进去转一圈,留下他们确实不在贝勒府的证据,顺便给康熙和戴佳氏祈福。

京城里暗流涌动的功夫,高家的回应也有了。探春从出身上挑不出毛病,虽然贾家男子不成器,但祖上蒙荫还在,又有贾敏从中撮合,他们就托了媒人来。

在这方面贾政比贾赦靠谱许多,他一听高家,又听林如海,几乎是立刻就同意了,派人去通知王夫人一声就去禀告老太太,把商议的过程省略一大半。

贾母早就心中有数,装模作样问几句就没说什么。

作为嫡母的王夫人虽然被请来,也有足够的体面,但已经没有反对的余地,何况这桩亲事确实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双方通过媒人口头定下,等交换了名帖八字,就算彻底定下。

家里姑娘们的大事一个接一个解决,剩下惜春是姑娘们中身份最高的,倒不必担心,唯一需要担心的却是贾宝玉了。

贾母看向贾政“你可有合适的人选给宝玉”

“回母亲,宝玉年纪尚小,总要先安排人。等他再下场考过一回,安排了人,儿子自有议亲人选。”

按照贾政的性情,自然是希望贾宝玉先立业后成家,免得被女色所误,甚至包括贾环也是一样,在他心中,两人身边连服侍的人都还没有。

王夫人欲言又止。

贾母叹一声“罢了,你心里有章程便好。”

“是,母亲放心,儿子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只是不好说出来误了姑娘名声,等宝玉有功名在身才好求娶。”

总归是有功名才好向上求娶,不然只能向下兼容,这个道理贾政明白贾母自然也明白,母子两个说几句就放过这个话题。

一旁的王夫人却垂下眼眸。她已经自作主张将袭人给了宝玉,若是被贾政知道,又是夫妻间一桩嫌隙,看来回去后要催着宝玉赶紧用功才是。

大房那边邢夫人把贾琮叫过去“今年参加考试你不必紧张,咱们家不缺你的官做。再过两个月你就要早早收拾东西回金陵老家去,那边两个约莫都要去,不过你不必担心,你姐姐在江南呢,等你到了,给你姐姐问好,总不缺人照拂。”,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