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拉尔美达情动慈惠

慈惠一个人坐在禅房里,听到脚步声,她缓缓睁开双眼。

刘太妃进来。

在慈惠面前,刘太妃果然还保留着当年的谦卑样子。

“奴婢参见公主。”刘太妃低着头,万福道。

慈惠慌忙站了起来,伸手把她搀住。

“美达,你现在并非当年跟随我来此的小丫头了,已经是堂堂的一国之母,切记以后不要再称呼我为公主,倘被他人听到,会有损朝廷威仪。”

刘太妃的真实名字为拉尔美达。

其实,这拉尔的姓氏也是后来改的,因为当时为了伴随慈惠进京,不得已,才将其姓氏改成了和慈惠相同。

“奴婢遵命。”刘太妃点头。

当年,先帝迫于群臣压力,将慈惠送出京城,而将年仅十六岁的自己留在宫中,转眼这许多年过去了,自己依旧这般风姿绰约,而慈惠却早已经是一副风烛残年的模样,一张脸变成了一枚核桃。

“日后,只叫我做慈惠师傅即可。”慈惠又叮嘱了一句。

刘太妃点头。

“美达,昨夜贫尼想了很久,只是还有一事不明,需要请教。”慈惠说道,“你要贫尼跟随你去皇宫住上一段时间,贫尼实在不敢领受,至于你说的,要为万岁祈福之事,贫尼也觉得难以胜任。还望你来明示,果然只此两件事情吗?”

“公主想必是对奴婢有所怀疑?”刘太妃说道,“你我姐妹分离这许多年,奴婢日日思念,想这大宋虽大,却只有你我姐妹二人在此。先帝在世时,奴婢不敢想,担心被先帝责骂。如今,我家皇儿至孝,奴婢之言皆无违拗。此次来此,亦得到皇儿允许,还请公主勿疑才是。”

慈惠似乎还有些不放心。

慈惠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必定现在的拉尔美达已经不是当年的小丫头,而是当今皇帝的生母,自己随同她前往皇宫,一旦有失,恐怕整座庵堂都要被皇帝拆掉。

见慈惠还在犹豫,刘太妃有些焦急,竟然跪了下去。

“公主疑我,奴婢不怪,只是奴婢不远千里来此,只为一睹公主昔日风采。却不想早已物是人非,公主亦失去了昔日容颜。奴婢本想多在此逗留几日,奈何皇儿后宫无主,恐生祸乱。故而欲带公主回宫,多多亲近,怕日后再无机会见面。公主莫非当真不懂奴婢一番苦心?”说到最后,刘太妃竟然泪流满面,想是动了真情。

这一番话倒也感动了慈惠。

“美达小妹快快请起,都怪贫尼出家日久,对凡俗之事已经淡漠。既然小妹这般用心,贫尼跟你回宫也就是了。”

听到慈惠答应,刘太妃转悲为喜。

“既然公主答应跟我回宫,就请速速收拾一下,你我姐妹即刻动身。”

慈惠一怔。

“怎这般焦急?”

“奴婢担心出来日久,我那皇儿惦念。”刘太妃说道,又压低声音,“而且奴婢此番出来,只用了一个宫女扮做是我,跟随在众多禁军之中,若时间久了,恐被识破,引起这些人的骚乱。”

“原来是这样。”慈惠点头,“怪不得没有见到护送你的队伍。多年不见,小妹倒是增长了许多心机。”

“奴婢也是不得已,恐半路引来匪患。”刘太妃答道。

“待贫尼出去安排一下。”慈惠说着,走了出去。

院子里,菊儿站在妙尘的禅房门口。

“我家老夫人方才与客人闲谈,想是哪里不快,奴婢不敢多问,只好守在此处,随时听候吩咐。”菊儿说着,看了一眼刘太妃所在的禅房。

慈惠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只是她现在没有时间去询问。

“可否请菊儿姑娘叫来妙玲?”慈惠说道。

“慈惠师傅说的可是绛儿姐姐吗?”菊儿这时候才忽然想起,曹绛仙的法号是妙玲。

慈惠点头。

“绛儿姐姐就在奴婢房中,待奴婢叫她过来。”菊儿说着,扭头就去找曹绛仙,却被慈惠拉住了。

“既然就在此地,还是贫尼自己去吧。”

“也好。”菊儿答应道。

慈惠进入菊儿的房间。

由于菊儿并未出家,所以这房间里并没有其他禅房里所有的一些庵堂的东西,只是一些女孩子随手使用的物品。

曹绛仙无聊至极。

见到慈惠进来,曹绛仙慌忙站起来。

“你已并非出家之人,日后不必按照庵堂规矩行事。”慈惠笑道。

“多谢师傅。”曹绛仙很高兴。

“不知曹施主此次回来可有闲暇,可否愿陪贫尼走一趟?”慈惠问道。

“师傅要去哪里?”曹绛仙不解。

“只问施主可否愿意?”慈惠现在不想回答曹绛仙的问题,追问了一句。33

“弟子的命都是师傅所赐,若无师傅,弟子怎会与我家将军哥哥相聚?但凡师傅吩咐,弟子绝无拒绝之理。”曹绛仙回答。

慈惠很高兴。

“你那将军哥哥虽然并未认你这个昔日的妾室,但想那唐壮士亦是重义之人,日后定会为你寻得一个安稳所在。”

曹绛仙的脸上布满了阴云。

直到现在,她依然盼望着有一天吕布能够要自己继续做他的小妾,而非什么妹妹。

“速去收拾一下,我等马上动身。”慈惠说道。

“弟子遵命。”曹绛仙点头。

慈惠这才走出来,进入妙尘的禅房。

中午的时候,一直等在大殿外的吉凤叫来了两辆车子。

得到消息的尼姑们跑出来送慈惠和曹绛仙。

没有人知道刘太妃的真实身份,只是都觉得这位气质不俗的女香客极不寻常,就连跟随而来的小丫头也是尽显高贵之气。

妙尘稽首站在车子的跟前。

刘太妃还不忘走到妙尘跟前,低声安慰了几句。

妙尘只是苦笑,一双眼睛却一直在看着慈惠。

慈惠的智慧自然在妙尘之上,只是被刘太妃的那一番姐妹之情打动,令其一时间难以分辨真伪。

“太妃娘娘还要去那府衙吗?”吉凤问道。

刘太妃沉吟了一下。

“奴婢方才听几位香客说,这位府台大人乃是御妃娘娘的表兄,亦在府衙前面搭建了临时的行宫,若不去,恐此人疑太妃娘娘出事,上奏万岁。”吉凤倒是想的很周到,提醒刘太妃道。

刘太妃看着和自己同坐的慈惠。

“可否有劳庵堂的小师傅代为送信,告知本宫已经离开,要其勿念?”

慈惠点了点头,招手叫来了一个小尼姑。

“谨遵师傅吩咐。”小尼姑点头,随后离开,赶往府衙送信去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