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我协助你收税

胡广森急匆匆从县衙跑出来,看到白越和他身后的近百个士卒,眼角不由跳了跳,不知道这位瘟神跑自己这儿来干什么。

自己这段时间没有招惹他吧?

心里想着最近一个月来,自己所做的小坏事,胡广森脸上堆满着笑容抱拳道:“下官拜见张总督。”

白越笑着和胡广森打趣道:“胡县令见了本总督为何有些紧张呢?莫非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成?”

“没有,没有,张总督莫要开这种玩笑啊。”

白越笑着拍拍胡广森的肩膀道:“哈哈,好,好,接下来本总督不和你开玩笑啦。”

胡广森心里一突,自然听懂白越这句话的含义了。

进入县衙两人落座后,白越喝着茶道:“胡县令,知道秋收你很忙,所以本总督特意调来上百士卒帮你,本总督够意思吧?”

我谢谢你哈!

胡广森不知道白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收税一直是县衙管辖,而且这是捞油水的好差事,胡广森自然不愿意让白越插手。

“多谢张总督了,不过收税一向是县衙在负责,县衙也有衙役、粮书差遣,就不用张总督多费心了。”

白越喝了口茶悠悠道:“胡县令,你可别忘了,本总督还是滨海公呢,收税这么大的事儿,本公也责无旁贷啊。”

胡广森:“……”

如果按照大奉勋贵律,白越这个滨海公是除了王上外,滨海县最大的官,滨海县大小事宜他都可插手,并且是一言九鼎的那种存在。

但现在勋贵只剩下个名头,勋贵律虽然还存在,但根本不被认可,而且也没有勋贵敢拿着勋贵律,去插手地方上的政务。

真有那样的傻缺,王上第二天就能把他爵位削了,还让他锒铛入狱。

但别人是别人,白越是白越,白越官大爵高,偏偏名义上的封地仅仅只是座小县城。

他要真想在滨海这座小县城里,过一把实权公爵的瘾,估计王上和朝堂上的诸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上可以不搭理白越,但胡广森不行啊!

官场的博弈就是妥协,胡广森想了想道:“既然张总督想尽一份力,那小海村附近五个村落的粮税,就由张总督收了如何?”

“老胡啊,你觉得我是来找你分肉吃的?”

白越嗤笑的放下酒杯,拿出税册道:“瞧瞧,这上面记着的粮食,我可是一斤不差的上交给了衙门!”

白越一拍桌子猛的站起来怒道:“本公乃滨海公,在滨海还有比我更大的的官吗?本公都交税了,而据我所知,还有许多豪强劣绅没交,他们是什么意思?”

他们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但你多少有点毛病。

你堂堂滨海公,滨海县说你是土王也不为过,你交哪门子的税啊?

胡广森佯装怒气冲冲道:“简直胆大包天,竟然敢收总督大人您的税,我这就把小海村的粮书抓起来,把收的税十倍给您退回去。”

“老胡,少转移话题。”

胡广森也不装糊涂了,直接对白越询问道:“张总督,您这到底是要唱哪出啊?”

“家里那么多田地,我又不缺那点粮食,所以我觉得我该交税,所以我就去交了。”

“但交完之后,我心里又不平衡了,我都交了,别人凭啥不交?所以为了心里平衡,我觉得那些高门大户,世家门阀,也该交税,就这么简单。”

胡广森:“……”

如果别人和自己这么说,胡广森一定嗤之以鼻,这种理由连傻子都不信。

但这种荒谬的理由,出自白越之口,胡广森又觉得太正常不过了。

胡广森苦口婆心劝道:“张总督,你这样做会得罪很多人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随意竖敌是官场大忌啊!”

“老胡,你觉得我是傻子吗?”

听见白越的反问,胡广森连连摇头。

不,你不是傻子,你是疯子!

“既然觉得我不是傻子,那为何用忽悠傻子的话忽悠我?本公怎么可能和那帮蛀虫交朋友?”

“而且那帮蛀虫,和他们吃喝玩乐行,但真有用到他们的时候,不会有一个伸手的,不背后捅刀子就算好人了。”

“更别和我扯什么官场大忌小忌的,我不认那一套!”

胡广森最讨厌和白越这种粗鄙的武夫打交道了,因为这种人有时候,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

“那张总督,你打算怎么做?”

“我会让士卒们去滨海县各个村子盯着收税,对了,把我签字的账册给那些劣绅豪强们看看,别我动手后嫌我没告诉他们。”

说完,白越就要离开,胡广森实在理解不了白越这样做的目的,最后一次劝道:“张总督,收上来的粮又进不了你的口袋,您这是何苦呢?”

“我不苦啊,该苦的是那帮没交税的家伙,走了。”

大步离开县衙,白越开始对士卒们分队,让他们去每个村子盯着收税。

“总督,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有那么多田地,若还不肯交税,也太不公了!”

“哼,我倒要看看,咱们滨海军营亲自去收税了,还有谁敢不交?”

若让士卒们为虎作伥,去向普通百姓们催粮,他们肯定心有抗拒,因为他们就来自于底层百姓。kuAiδugg

自己在这催别人的粮,那会不会家里的老父母,也正被人催粮呢?

但让他们去催地主老财的粮,他们毫无心理负担,早就跃跃欲试了。

白越挥挥手,士卒们手持白越以滨海公下发的文书,前往各自负责的村落。

唉,世道不太平,希望大奉不要视而不见吧。

白越翻身上马,看着县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好像一副盛世繁荣,但大奉其实已内忧外患。

士绅家族瞒报田地,还不纳粮,每年衙门只能收上七成的粮税,而这些粮食,全部来自底层百姓。

虱子多了不痒,白越就想闹一闹,让大奉的官员和王族看到,只要让士绅们也纳粮,就算遭遇涝灾的滨海县,不但能全额收齐税粮,还能超额完成任务。

而且收税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白越准备来波大的,滨海军营不能一直靠自己贴补,也得有点营收才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