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封遗书

难言的酸楚袭上心头,刘晓兵的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但他却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

于是他尽量让自己安静下来,用温和的语气说道:“陈老,我们去到了您的家乡青芒村,也去到了李奶奶家。”

陈老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眼睛里早已经包含了太多的期待和迫切。

刘晓兵这个时候,却又不知道如何张口了。

他觉得自己在已经在监控生命终点的陈老面前,提起他心爱之人的死讯,实在说不出口。

陈老像是明白了什么一般,眼睛里的灼热,慢慢地暗淡下去,他微微地闭了闭眼睛,然后又缓缓地睁开了。

再次睁开的时候,他的目光已然变得平和与豁达。

是啊,他曾是一名战士,上过战场,看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陈老早就对生死另有一番感悟。这绝对不是在和平年代出生的他们,能够领悟的。

陈老微微地向刘晓兵颔首,示意他可以告诉他真相。

刘晓兵由衷地感觉到钦佩,便张口道:“陈老,李奶奶已经于两年前去世,我们这一次,见到了他的儿子。”

尽管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在听到李奶奶已经走了的消息的时候,陈老的脸上,也还是浮现出了沉恸的神色。quwo.org 橙子小说网

“这是李奶奶的儿子,让我交给汇款的人的。他说,李奶奶去世的时候,曾把这些交给他,说如果有人来找她,就把这个给对方……”刘晓兵说着,将那个蓝色的粗布包拿了出来。

当听到刘晓兵这样说的时候,陈老的身体,微微地颤了一颤。

目光里也闪过了一抹汹涌的情愫,他再一次闭上了眼睛,似乎是在整理思绪。

刘晓兵也没有着急,只是这样静静地托着那个布包,等待着。

过了大约一分钟的时候,陈老才平静下来,向刘晓兵点了点头,示意他帮自己把布包打开。

刘晓兵知道陈老现在的状态已经非常虚弱,根本无力打开布包,便将布包打开了。

他的动作很轻,生怕稍一用力,或加快一点速度,就惊扰了陈老,和他那段尘封已久情愫与美好回忆。

陈老的目光,完全集中在刘晓兵手里的布包上,一瞬不瞬。

当布包打开,露出了一封信,和一张银行存折的时候,陈老的神情,激动了起来。

刘晓兵抬眼看向了陈老,陈老又一次点了点头。

刘晓兵便轻轻地打开了信封。

这信封,是牛皮纸质的,最常见的那一种。里面装着的信纸,已经微微地泛了黄。

看起来,这封信已经写完了很久,但一直没有寄出来。

“解放,见信好。”

读完这一句,陈老的神情,便猛地滞了一滞。

原来,李奶奶早就猜到,汇款的人,是陈爷爷了。

“我其实,在听到周村长说,有人要汇款给我们的时候,就已经猜到,这个人是你了。本来,我并不想接受你的汇款,也想过很多次,把钱退还给你,但最后,还是没有这么做……”

刘晓兵念到这儿,顿了顿,悄悄地看了一眼陈老。

陈老凝望着前方,目光闪动,但神色,相对是平静的。

刘晓兵见状,这才放了心,继续念道:“和你相识,相恋的日子,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你义不容辞地参军抗日,我的心里虽然不舍,但其实也很替你骄傲。那时候的岁月真苦啊,我每天都盼着收到你的消息,见到你的人,甚至想过要去找你……可处处都是日本鬼子,村子里每天都会传来谁家的战士又战死了的噩耗。我爹和我娘,甚至是村里所有的人都在说你已经死了,他们每天都逼着我嫁人,可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娶我。我一心一意,只想嫁给你,做你的新娘,做你的女人,和你有一个家……”

眼睛有湿润,刘晓兵眨了眨眼睛,让模糊的视线,略略地清楚了些。

“但最终,我还是没拗得过我爹和我娘。嫁人的那天,我就已经死了,心死了。过完新婚那一夜,我就再也没有跟徐守卓说一句话,也不愿意看他一眼。我心里想的都是,如果你真的牺牲了,那我也没什么好活的,如果不是因为怀了成子,我可能真的就已经走了……我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你会回来。看到你回来的那天,我既高兴,又心碎。高兴的是你还活着,心碎的是,我已经嫁为人妇,不能再做你的新娘,你的女人了。你什么都没说地走了,那一天,我的心又死了第二次。

“徐守卓是个好人,他知道我的心结,从来没有怨过我一句,只是跟我说,命运弄人,要怨,就怨小日本鬼子,硬生生地拆散了一对鸳鸯。我不爱他,他不怪我,当战火烧到家乡的时候,徐守卓也义无反顾地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他走的那天对我说,如果他能和你一起上战场,就用他的命,换你的命,让你回来跟我好好过日子。我当时就想,这真是个傻男人,命怎么能换呢?没想到,他真的用他的命,换了你的命……可这时候,我又怎么能像他说的,重新跟你在一起呢?

“我对他有愧,对你也有愧,曾经有一度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但最终,我还是为了成子,重新振作了起来。这是一个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我没有理由去轻生,我要好好地活在这个时代,教育成子成才,为咱们的祖国和家乡贡献一份力量。每一个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有责任的。

“想通了这一切,我就打起了精神。之所以收下了这些钱,也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你减少一些愧疚。这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你的汇款一直没有间断过,我想对你说一声‘谢谢’,谢谢你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惦记着我们娘俩,谢谢你没有怪我那时候的离开。

“我如今也是古稀之年,成子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身体这副样子,我也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你不必再汇款了,好好保重。祝好,李月琴。”

落款的日期,是八年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