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融合百家,革新朝堂

“嗯?”

正欲推开盘中茶水再度发作的扶苏突然愣住。

赢烨把茶杯塞进扶苏手中,自己也在一旁坐下,笑着解释道:“这书院并非专为墨家设立,而是面向天下所有有助于大秦的学术流派开放!

“墨家不过是建设书院的一枚棋子!

“嗯?”

扶苏仍满脸困惑,他理解了第二句话,但对于第一句尚感不解。

赢烨没有等待扶苏回应,径自继续道:“我的意图在于打造一所囊括天下有益于大秦学问的综合性学府,从各流派中发掘人才,择其有利于国家的理念,传授给大秦子弟!

“譬如农家,可以教授农耕技术;兵家,则教导领军作战之术,培养高素质将领,保卫大秦疆域;儒家,倡导仁爱礼义,引导世人遵循道德规范;法家,则教育人们严守法规秩序。

“让诸子百家的精粹熔铸一体,全面提升大秦的整体实力!

“而这书院,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载体!

听到这里,即便是再愚钝的君主也能明白其中含义,扶苏身体不禁一阵颤动,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看着赢烨,仿佛见到了一位颠覆传统的智者。

他见识过胸怀大志的人,比如他们的父皇,曾以天下归心,四海皆臣的壮志雄心开创新局。

随后便是大秦一统六国的伟业。

但他从未见过像赢烨这样志向远大的人,赢烨这是打算一举吸收整合诸子百家,使其成为大秦繁荣昌盛的基础支柱。

想到这里,扶苏的身体愈发激动不已,不是出于恐惧,而是由于震撼所带来的无法抑制的战栗。

好一会儿,扶苏才勉强稳住颤抖的身体,喘了几口大气,尽力压制心中的震撼之情,但说出的话语依旧带着一丝哆嗦。

“七……七……弟,此事……恐怕不易筹划成功吧!”

赢烨瞥了眼扶苏,撇嘴淡笑道:“有何不易?如今赵地勋贵刚刚伏诛,韩国旧部也被我尽数收押,此刻其他四国遗贵定然是人人自危,无暇顾及百家存亡!

“你看墨家,赵地贵族刚一倒下,他们就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其他各家,你以为他们会坐视不理吗?

“依我看,用不了几天,你的府邸门槛可能都要被人踏破了,你就等着接拜帖吧!

“啊?”

扶苏听后微微一愣,回想起近日府上确实多了许多拜帖,心中不由一紧,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那按照你的意思……”

赢烨神态从容,言语间却透露出宏图大略:“自然照单全收!

“你身为皇长子,素以温文儒雅著称,加上促成墨家之事的成功,名声必然如日中天,接下来找上门来的百家流派必不在少数!

“以前我不让你接纳门客,是怕你受人蒙蔽,如今六国遗贵问题已解决,你心中的杂念已除,你也明白大秦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牵线搭桥、筛选对大秦有利的世家之事,非你莫属!

“若换作我亲自出面许诺,他们不仅不会相信,甚至可能会被吓得魂飞魄散!

赢烨还饶有兴致地开了个小玩笑。

扶苏也忍俊不禁,得知全部计划之后,他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甚至还有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

这还是他首次参与如此大规模的策划行动。

有种别样的刺激感!

赢烨见状,不禁笑了起来,没想到扶苏竟然也有腹黑的一面,这一点可不能让他改变,扶苏需要保持这样的性情,协助自己网罗人才。

随后,他从身后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扶苏。

这是罗网之人暗中秘密编撰而成,目的就是为了保密,防止内容泄露。

扶苏接过册子,脸上写满了疑惑,但看到封面上的《论语》二字,整个人瞬间呆住了。

“这……这……”

赢烨得意一笑:“这是我新编纂的一本书籍,采用纸张制成,一本抵得上百斤竹简,今后你读书,无需每日往书房跑,随身携带此书足矣!

“这也是为学府所准备的物资之一!

“你猜测得没错!”

扶苏快速翻阅了一遍,立时联想到了学府计划,他深知赢烨不可能专门为他准备这个。

“不错!”

赢烨点头确认:“确实是为学府筹备的资源,日后,此类书籍还会普及天下,让天下渴望读书的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书籍!

“同时,学府也会逐步覆盖整个大秦,为大秦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你又有何新的谋划?”

扶苏瞪大眼睛,紧紧盯着赢烨,满脸惊愕之色。

“这是奠定大秦未来繁荣昌盛的基础!”

赢烨敛去笑容,面容肃穆。

“我计划改革大秦选拔人才的制度,大秦拥有三千五百万人口,其中藏龙卧虎无数,然而朝廷官员任命,多依赖举荐!

“作为储君,你应当清楚这其中的利益纠葛。朝堂之上,应是为了大秦世代昌盛而存在,为大秦运筹帷幄,而非权斗倾轧,更不应被勋贵高官把控,任由才能平庸之人损害大秦的根本。

“我推动学府建设,就是要为天下百姓提供读书的机会,从中挖掘有识之士,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真正的人才,从而构筑起大秦繁

在学术殿堂中,只要他在,百家的学者们才能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

嬴政与他自身并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因此,扶苏无疑是担任学府院长的最佳人选。如果换成他们俩,恐怕不到半日,学院里可能就只剩下墨家这一脉了。

“兄长,我心中亦有此意,书院之事唯有你最为胜任!”赢烨带着一丝无奈地说道。

听闻此言,扶苏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脸上洋溢着忍俊不禁的笑容,谁能料到,曾经被父子二人诟病的性格特点,此刻却成了他最显著的优势所在。

“此事须尽快禀报父皇,由父皇做最后决定。”笑罢,扶苏收敛笑容,摆出严肃的姿态。

赢烨点头赞同:“自然如此,这封奏折便由兄长亲笔书写吧。”

说完,赢烨起身离去,长时间的讨论让他感到疲倦不堪。至于写信这种费神耗力的事,他才不会去做,工具人嘛,当然是随叫随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