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玉真观金顶大仙

十四年的寒霜酷暑,十四年的提心吊胆,十四年的的风餐露宿,在师徒四人眼中皆化为水中月,镜中花,本以为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可如今,四人却依旧未能摆脱命运的枷锁。

而这把锁的主人,却是亲口承诺正果的如来佛祖,这让师徒四人怎能不恼火。

“如来老儿,你若是舍不得你那几尊破佛位,就别假惺惺让我等踏遍千山万水,来你这穷凶极恶之地。”

站在凌云渡口,孙悟空依然不依不饶,这事换成谁,也会怨气冲天,更何况,是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同样,唐僧也是满脸苦涩,满心欢喜见到如来,传授真经,以为自己能摆脱凡体,求得正果,可如今看来,取经与传经是一体的,想要成就正果,还需走上传经之路。

不过,他终究佛性极高,思索片刻后,便淡淡说道:“世人罪孽深重,我辈岂能不管!阿弥陀佛!”

相比较唐僧的淡定,猪八戒却不想干了,扔下九齿钉耙,将那肥胖的屁股压在渡口的石碑上,颇为抱怨说道:

“这如来实在哄骗我们呢,开始就说好了,前往西天取得真经,成就正果,现在倒好,竟小家子气,不但不给佛位,还把我们赶出来了,连口斋饭都未曾吃过呢!”

沙僧好心提醒猪八戒,道:“二师兄,你少说两句吧,这里还是灵山地界呢,若是让佛主知道你私下诋毁他,恐会治罪于你啊!”

同时,他也连连摇头,如来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他实在想不到。

在灵山后崖脱胎换骨的小白龙,此时此刻,却依旧是白龙马,它抬起那雪白的马蹄,轻轻地碰了碰身边的孙悟空,似乎在提醒他。

孙悟空胸有万丈怒火,被白龙马轻轻碰了一下,顿时就要发怒,一转头,竟然看到刚刚在大殿成就龙身的白龙马又变回来了,当即心中难受至极。

“可怜白龙马,一路西行,不言苦楚,幸得龙身,还不曾拥有片刻,此将又化为白龙马,当真是如来欺人太甚!”

就在众人伤心愤怒之际,从凌云渡上传来接引佛的喊声:“大圣,圣僧该渡河了!”

原来这接引佛得了如来法旨,早就在凌云渡等候多时了,等唐僧师徒落地之后,便摇着他那无底船来到几人面前。

船依旧无底,滚滚白浪从船底匆匆卷过,唐僧仔细检查了有字经书,等到确认所有经书都完好无损,这才上了无底船。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也依次上船。

“圣僧,坐稳了!”接引佛满脸笑容,轻轻地摇动船桨,朝着大河对岸飘去。

唐僧心中甚是苦闷,就在他低头之时,忽然他惊叫一声:“我的肉身怎么还在船底?”

孙悟空早就看到了,不但如此连猪八戒,沙僧也愁眉紧锁,这如来不会如此决绝吧,竟然将师父的肉身都要还回来?

“圣僧莫要慌张,这船底的肉身是你的,也不是你的!”接引佛笑道,“圣僧只管宽心,还望圣僧传经东土,福泽苍生,也好早日成就正果,归我教来。”

不知不觉间,无底船已经靠岸,随着接引佛的挥手,唐僧几人已然站在河岸边。

“圣僧莫要灰心,前途自有福泽!”接引佛笑道,片刻间,凌云渡上只剩下滚滚白浪,哪里还有什么无底船。

看着那远处的白浪,孙悟空似乎想起了某些事,刚才那挂在无底船下的唐僧肉身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呢。

想到这里,他不禁抬眼看向瘫坐在地上的猪八戒,就在这一瞬间,猪八戒也刚好看向孙悟空,两人的目光在这顷刻间似乎交流了一番,然后又迅速各自撇开了。

几人好生收拾一番,唐僧再一次坐在白龙马上,孙悟空肩抗金箍棒走在前方探路,猪八戒挑着装满经书的担子,沙僧亦是如此。

纵然心中万般不乐意,可是唐僧已然面色肃然,穿好锦斓袈裟,带了毗卢帽,手持九环锡杖,默念了一声法号,驾着白龙马缓缓前行。

孙悟空回首瞥了一眼那仙气袅袅,胜似天宫的灵山仙境,将金箍棒举过头顶,双手挂在上面,满脸不削。

猪八戒嘴巴里哼哼唧唧,肥胖的身躯摇摇晃晃地往前,取经来时他只是挑着唐僧的夏冬衣裳,可如今,这两个担子里却是满满的佛家经典。

沙僧依旧不吭声,跟在白龙马后,尽心尽力地保护着自己的担子。

下了灵山,还没走出五六里地,金顶大仙的声音便在四人耳旁响起:

“圣僧,此番何如啊?”

师徒四人寻声望去,原来是住在灵山脚下的金顶大仙驾云来了。

等到金顶大仙祥云落下,唐僧跳下马,双手合掌,在胸前打了一个法号,“阿弥陀佛,大仙有礼了。”

金顶大仙特别的好奇,以前众佛前往灵山时,通常都是从玉真观进入灵山,却不曾从玉真观原路返回,而唐僧师徒却是从灵山回到玉真观,当真是稀奇稀奇。

“圣僧,见过如来了吗?”他好奇问道。

提起如来,唐僧虽心中充满敬意,但奈何他的表情出卖了他,只见他满脸羞愧道:

“不瞒大仙,我师徒四人已面见佛主,现遵从佛主法旨,前往东土传经,故借过宝地,还望大仙体谅。”

“不打紧,不打紧,厢房早已准备好了!”金顶大仙笑着道:“圣僧我有一事想要请教,不知圣僧可愿为我解惑?”

唐僧道:“大仙,但说无妨!”

金顶大仙笑道:“圣僧,我记得如来派菩萨前往大唐,寻找取经人之时,菩萨曾与我说过,只需两三年光景,取经人便能来到灵山,可近日我忽然发现被菩萨哄骗了,害我在此处,足足苦等了十四年,才等到圣僧啊。

此番话语,当真是用心险恶,若是唐僧说菩萨记错了,那且不是打菩萨的脸,说菩萨记性不好,若是说菩萨撒谎,那且不是正中大仙下怀,说佛门之人扣除狂言?

一时间,唐僧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只得愣在原地,双手紧紧合在一起。

金顶大仙颇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不等唐僧回答,他又自顾自道:“常言道,‘佛家不能出诳语!’但是当日菩萨之言,乃是实实在在诓骗了我等!”

唐僧醒悟过来,眼前这个金顶大仙分明是来者不善,竟将这虚无缥缈的事情说给自己听,姑且不论菩萨有没有和他讲过此事,就算讲过,自己也无法回答啊。

如果回答金顶大仙的话,等于承认菩萨撒谎了,那岂不是不尊重菩萨。唐僧陷入了两难之地,他只能轻念道:“阿弥陀佛!”

金顶大仙很满意自己的杰作,为了进一步逼迫唐僧,让他显露出窘态,过了好一会,他又慢悠悠地说道:

“其实圣僧不必介怀,想当初菩萨亦是道门之人,现如今,只不过换了门庭而已,,正所谓,佛本是道嘛!”

说话间,他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猴子。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犹如五雷降世,唐僧心里一颤,脚下酥软,这金顶大仙当真是什么都敢说,这若是让其他佛门子弟听着,岂不是又要引起是非。

他赶紧开口道:“大仙缪言了,佛道本是两门,何来佛本是道之说?”

金顶大仙收回停留在猴子身上的目光,笑道:“圣僧可曾听闻佛门来历,想当初佛门开山祖师亦在紫霄宫寻道,我说佛本是道有何不可?”

“这……”唐僧语塞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金顶大仙是有备而来,他明知唐僧是如来选中的传经者,在唐僧还没有离开灵山之时,想要动摇其佛心,其用意何其歹毒。

不得不说,金顶大仙的准备是相当充足,竟然将佛法精深的唐僧问的哑口无言,这一幕,让站在一旁的猪八戒和沙僧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虽然孙悟空心中充满了对如来的愤怒,但眼下唐僧有难,他却不得不管这破事,十万八千里走来,内心早已承认唐僧师父身份。

孙悟空终于开口了,“你这老道,真不知你在这灵山多年干嘛了,难道你没听佛主说过,灵山一日,世上已千年吗?”

这一幕,犹如春风佛面,顿时,让那语塞的唐僧心底充满了感激。

金顶大仙似乎早就知道猴子会忍不住开口,笑道:“大圣说笑了,怎可能灵山一日,世上已千年?”

别人或许不知如来这般说辞何意,但是猴子确实一清二楚,玉帝年岁两亿多,而如来仅为后起之秀,想要与玉帝平起平坐,只能强行拉高自己的修行岁月,故此才有灵山一日,世上千年的说法。

但是,猴子却不会与金顶大仙解释,他自顾说道:“老孙曾听闻佛主所说,若大仙不信,可去问问如来,想必他一定会告知你为何?”

让金顶大仙去问如来,他敢吗?他虽是天庭安排在灵山镇守玉真观,但面对如来,他还缺乏勇气。

同样的道理,如果让佛教的小小罗汉去面见太上道祖,然后小罗汉问道祖啊,你说天庭一日,地上一年是不是真的?

他敢吗?答案肯定是不敢!

现在,轮到金顶大仙有些语塞了。

这一幕被唐僧,猪八戒,沙僧看在眼里,就连那一旁的白龙马也是轻吐了一口浊气,似乎心底痛快了一般。

金顶大仙知道此刻若是不能还击,恐怕自己要被这师徒四人笑话了。

趁着唐僧师徒偷乐的功夫,他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摸了摸那颌下白须,笑道:“大圣所说是在灵山,可此处乃是灵山脚下,并非真正灵山所在?”

孙悟空是一个得理不饶人的主,听到金顶大仙的话,顿时龇牙咧嘴,笑道:“老道,这里虽是灵山脚下,但它毕竟靠近灵山,就算你不曾听闻灵山一日,世上千年的说法,但此处一日,好歹也能混的百十年的光景。”

“大圣,你这简直就是胡搅蛮缠,这世上哪有灵山一日,世上千年的说辞!”金顶大仙有些急眼驳斥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