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震救援

颜辞把树叶子捏在手心里,使劲揉搓,借此来清理手上沾染的血迹。

这些都不是她自己的,而是方才救人的时候蹭上的。

所幸蒙顶山不是什么5A级旅游大景点,连伤者在内,山顶上总共被困十几人,其中还包括了景区小卖部的老板夫妇。

热心肠的老板娘递了一瓶水来。

“姑娘,洗洗手吧。”

颜辞又扯了两片树叶子,给手心搓得绿油油一片。

“省着点吧,现在通讯信号、水、电全断,上山的路被碎石阻拦,救援怕是无法及时赶到,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这十几个人,可都要靠你这些物资存活。”

老板娘把水放在她旁边,随她是用来喝还是用来洗手。

“摇……啊摇……,摇啊……摇……”

一旁哭哭啼啼的母亲,抱着自己陷入昏迷的孩子,断断续续地哼唱着民谣儿歌,任谁劝说都不撒手。

颜辞还是忍不住提醒。

“相信我,你不能这么抱着她晃,如果有潜在骨折和挫伤,会加重伤势。”

这位母亲充耳不闻,着了魔似的沉浸在伤痛中。

颜辞前前后后给每个人都初步检查了一遍,用她自己随身携带的医用物品,简单处理了一些小伤。

又有人来叫她,“医生,快来看看!”

颜辞欲争辩无能,一边走过去,一边纠正他的措辞。

“我不是医生,我只是熟知一些基本的自救技巧,别把我当大罗神仙。”

傍晚五点,距离突发地震,已经过去三个小时,天边的红霞像绵延到地平线的鲜血,即将被寒冷和夜色笼罩的阴霾在每个人心底冉冉弥漫。

所有被困的人都聚集在一块儿,惊魂未消,一静下来就目光略滞得发呆。

这将是第一个难熬的夜晚。

“地震不会只有一次,还有余震等着我们,这山头已经算是安全的了,如果不想被碎石砸死,或者卡在地缝里出不来,就最好呆在这别乱动,等待救援。”

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地动山摇。

余震来了。

颜辞折腾了这么久,灰头土脸不说,更是饥肠辘辘,都快分不清这摇摇晃晃的感觉,到底是客观原因,还是她脑袋发昏。

“老板娘,有吃的吗?”

“泡面,但是没有热水。”

颜辞拍拍手站起来,“热水我来解决,你找口锅来。”

小卖部老板娘拿出了全部家当和库存,食物、水、棉被、御寒的衣物。

另一头,颜辞到处捡树枝作柴火,又找来了一铁架子,搭成了一个简单的火灶。

旁边有人质疑。

“这点不着吧?”

翠枝潮湿,不如枯枝好生火,但是山穷水尽的时候,再难也得试试。

“有蜡烛吗?酒或者油也行。”

老板娘有求必应。

“有,我去拿。”

颜辞向大叔借来打火机,将蜡烛油滴在这些柴火之上,一番捣鼓,成功点燃火堆。

“可以啊,姑娘,你是做什么的?怎么什么都会?”

颜辞拍拍手,坐回去,一张一张得翻看自己相机里的照片,随后双手举起镜头,快门咔嚓,拍下了难得一见的奇观。

浓重的黑灰铺于底层,艳丽的红霞沉积在缝隙中,其上云层如一块一块层层叠叠的鱼鳞,铺天盖地,沉重的压迫感几乎逼至头顶。

她看了一眼照片,将它倒转,云层似乎就成了脚下龟裂的土壤,天空阴沉晦暗,人们就夹在那道橙红中挣扎求生。

她很满意这张照片。

“我啊,流浪儿。”

她的手机屏保,是她获得过国际IPA摄影奖的作品,名为《沟壑》。

如果现场有人是行家,就一定会知道颜辞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位列国家地理杂志的特约摄影师之首,商志游记与摄影作品遍地开花,价值不可估量。

颜辞很满意这张作品,并在心中已经给它取好名字。

就叫它,黑。

众人吃到了一餐热乎的,颜辞终于得见那棵千年红豆树真容,一滴雨水正中她的鼻尖。

很快,雨水像无数眼泪一样,从天空洒下,浇灭了星星之火。

他们蜷缩在树下,都无言在心中默默祈祷,自己和所爱之人,都能平安度过这场灾难。

雨滴落在她的脚边,溅起泥泞。

树叶晃着它的身形,像在聆听。

颜辞微微仰头,学着他们祈福的样子,默默在心中许下了她的愿望。

过了一夜,白茫茫的雾气蔓延在山涧角角落落。

颜辞被旁边人的窃窃私语吵醒。

“咱们就只能待在这山头上等死吗?”

“等雾散一点,我下山探探路,不能一直在这儿耗着。”

颜辞当没听见,她没必要让所有人都听她的,那些年纪稍长、自认为社会阅历更丰富的,也当然不会听她的。

十几个人,意见不统一很正常。

待到浓雾散去,那位看上去三十好几的男子果然就付诸行动,安顿好妻子和孩子,孤身一人下山探路。

颜辞自始至终都没说什么,只是到处捡能用的树枝做柴火,想要再生一堆火。

“太阳晒得都眼睛疼,为什么还要生火?”

颜辞也并非不近人情,愿意听她的人,她也愿意多解释两句。

“听说过烽火台吗?夜间点火,白天施烟,在通讯和高科技都失效的情况下,这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她把火堆搭得奇大,又如法炮制得点燃,慢慢的,树枝泥土中的水汽被蒸腾出来,白烟如长龙般越飘越远。

颜辞看着自己手上被刮出来的小口子,温柔又有耐心。

“等吧,等救援队看到,我们就得救了。”

——

震中还不在蒙顶山附近。

沈平萧加入了民间自发的救援队,驱车前往地震灾区。

但才刚到雅安城,就不得不停车。

道路有塌方,车过不去。

沈平萧下车,仰头看到一座山头上的袅袅白烟,不遗余力得随风飘着。

“路过不去,就徒步翻山吧。”

同行的兄弟朝他点头轻笑,扔来一捆沉甸甸的绳索。

——

余震没有意外得再一次袭击,颜辞已经快习惯这种脚下生风摇摇欲坠的感觉,但是方才那个下山探路的男子没有回来。

他的妻子情绪崩溃,想把他们年幼的孩子拜托给颜辞。

“请你们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好吗?”

颜辞有些不乐意,轻轻拧着眉。

“余震随时都会来。”

那女人忽然就对她发起脾气来。

“那我老公一个人下山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劝劝他!你明知道你为什么就是不说,眼睁睁得看着他去送死!”

颜辞不予争辩,有人轻声安抚,有人眼色微变。

一头是女人喋喋不休的哭闹,一头是颜辞冷漠无情的安然,小孩子在中间不明所以得发呆。

颜辞看了看孩子,静默片刻,把自己的相机摘下。

“麻烦看管好我的东西。”

她走进小卖部里,在矮子里拔将军得选了一把尖嘴锤,又挑了一捆绳索甩在肩上。

走之前,她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得叮嘱。

“火堆不能灭,如果我也没回来,不要再有人下山去找人。”

她看向众人的眼睛凌睿镇静。

“你们之中,应该没有比我户外经验更丰富的了吧?”

没有人反驳她,也没有人回答她。

颜辞踩着稳健的步伐,离开他们的视线。

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横七竖八的碎石和残木就是她能走的路,颜辞为了保存体力,一路上都只能用眼睛来找人,然后时不时敲击石块发出声音,试试能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在半山腰,她的办法起效,有人听到声音发出呼救。

颜辞跟着声音找过去,却不料脚下一滑,直往下滚去。

腰间捆绑的绳索救了她一命,另一头被她绑在一颗环抱粗的树杆上,止住了她下坠的态势。

她悬吊在陡峭的山坡上,看到那个被困的人,正是那个不听劝执意要下山另寻出路的男子。

此刻他正死死抱着树桩,脚踝上一片血迹。

他们中间隔着一片湿滑的土壤,就算颜辞有绳索助力,也根本没办法过去。

她观察了一下地形,判断此人应该是在余震发生时,从上头摔下来的,一边把自己拽上去,一边朝他安慰。

“你别动,我过来!”

让她一个人拉上来一个成年男子有点吃力,颜辞便在上方合适的地方找了个固定点,捆上绳索,将自己身体缓缓下放,到达男子被困的地方,看了眼他流血的脚踝。

“能使得上劲吗?”

“试试看吧。”

颜辞抵着树根,将自己身上的绳索解开,绑到他的身上。

“一根绳子拉我们两个人的重量够呛,你先上去,之后把绳子扔下来,我自己爬上来。”

男子也不墨迹,忍着疼往上爬,他脚踝上淌出来的血就垂直滴在颜辞脸上,等他爬上去,第一时间又把绳子扔给颜辞。

颜辞给自己捆好,那人想帮她一把,伸手拉了一下,却没想到拉的不是地方,是她固定在树桩上的那头。

惊慌失措的男人又不是什么户外生存专家,只下意识得抓紧绳子免得颜辞摔下去,这一下,又差点把自己拽下去!

颜辞立刻提醒道。

“松手!”

男子真就松手,把绳子给彻底扔了。

颜辞用尽全身的力量,将尖嘴锤钉入山间岩石的缝隙中,才算没直接掉下去。

其实不会捆专业的绳结也没关系,打个死结照样能用,颜辞是怕他把自己给拽摔下来,才急得让他松手,却没想到,他松那么彻底。

面对毫无默契的猪队友,她也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可好心没好报,再一转眼,那人都不见了,把颜辞一个人丢在这自生自灭。

颜辞认命,上去不现实,干脆找个支点,吊着绳索下山算了。

她向后看看,算了,这好像也不现实。

她闭上眼睛沉下心,让自己冷静,想一个可以实现的自救办法。

忽得几个影子晃了她的眼睛。

那获救的人并没有一走了之,他是看到有救援来了,瘸着腿一蹦一跳得找来了人。

一个身着防水冲锋衣的男子站在那,正在给自己的腰间捆结,延用和颜辞一样的救人方法。

“你不用下来,我可以自己爬上去,你把绳子放下来就行!”

沈平萧楞了一下,还是不放心得追问道。

“会打结吗?”

颜辞重重点头。

她四肢并用得把自己拽上去,沈平萧又稳又快得在另一端发力,让这整个过程像在吊一篮子水那么简单。

经过一番折腾的颜辞喘着粗气,抬头看到了冲锋衣上方的人脸,难以置信得盯着。

沈平萧被盯得发毛,以不礼貌的冷眼回敬,四目相对,却越看越不对劲。

他的眼神变幻莫测,几次三番得打量过去,才说出他心里那个猜测。

“颜辞?”

“沈平萧,真的是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