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喜获丰收,未雨绸缪

待曹操回军东郡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在农田里忙碌的身影。看到一大片成熟的粟米,让曹操心情十分愉悦,甚至比消灭黑山贼还要高兴。只是不知道今年收获几成,毕竟年初才开始实行新的土地政策,以及屯田制度。

回到东武阳,远远地就看到许文一干人出城迎接,曹操从容下马,走向城门。

“恭迎主公凯旋。”许文笑着道。

曹操摆了摆手,拉着他的手道,“幸得伯明留守在此,不然我等几乎无家可归矣。”

许文急忙道,“诚不敢居此功,此番守城退敌,皆赖元让、伯宁等之功,许文只是略施小计,登不得大雅之堂。”开什么玩笑,功劳这种东西可不敢独吞。

深知许文心性的曹操也不再多说,转而开始夸赞夏侯惇,李典,满宠等人。等到曹昂的时候,曹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但这却是莫大的肯定。曹昂很兴奋,小脸蛋通红。guqi.org 流星小说网

待入城后,曹操召开了一个总结会议,功过赏罚也一并解决了。无疑,曹操是一位合格的领袖,对于有功之人的赏赐也从不吝啬。对部下是一个最天然的激励方法,尤其是这种因为战功而获得的,更是如此,大家接受赏赐没有半点心理负担。会议结束后,曹操又着重询问了一下收成问题,许文的意思是还在统计中,要在下一周才能完成收获。曹操只能作罢。

收获的季节,老百姓很忙,许文也很忙,带着一干官吏开始统计数据。有土地几何,亩产多少,人均可得粮几石,最后汇总,够军队吃几年的。但许文有些遗憾的是,曹操的地盘终究还是太小了,摊子无法铺的太开,有些束手束脚的,看来找机会要推动推动向往外扩张的战略了。不过,明年开始大战不断,会有机会的。

整个七月份就在这样结束了,老百姓也很自觉的纳税,余下的粮食也大部分都卖给了官府,毕竟官府的信誉也通过这一年的时间建立起来了,尤其是曹操的几次胜利都是声望的累积。当曹操来到郡丞办的时候,许文正在悠哉的喝茶,而下属们则正在快速而有序的计算着今年的产量和收获。看到曹操来了,许文急忙让出位置。看到他这个样子,曹操倒是不以为意,他认为,为人上者不必事必躬亲。所以就与许文开始闲聊起来了。

不到一个时辰,似乎计算完毕了,李典拿着几个竹简走了过来。

“主公,大人,已有结果。”说着将竹简递了上来,曹操有些迫不及待了。让一旁的许文腹诽不已,表面上装的毫不在意,结果出来了比谁都急。

“唔,亩产竟有四石,好好,屯田区竟快接近五石,大善。区区一年时间,府库竟有存粮六十万石,好好好,足够一万大军三年之用……”曹操喜不自胜,许文也乐呵呵的接过竹简看了起来,果然,无论什么时候,解放发展生产力才是根本任务。

晚上,曹操特意举行了宴会,众文武都来参加,着重对枣祗和毛玠等处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嘉奖。对今年的东郡政务系统表示了肯定,希望再接再厉云云。武将这边听后顿时开始蠢蠢欲动了。

“孟德,既然粮草充足,何不再多召些人马。便是再征数万兵马也绰绰有余!”夏侯惇说出来众将的心声。

“是啊兄长,我军虽屡次退敌,然用兵屡次捉襟见肘,不得不兵行险着。理当扩军。”作为宗族头号大将,曹仁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曹操听罢反而看向许文。看到他的眼神就知道准没好事,肯定又把事情推到自己这边了。

果然。

“伯明以为如何?”曹操笑呵呵问道。

许文无语了。

“主公,诸位将军,我东郡人口不过三十余万,却有一万军队,人军比例三十比一,已是重负。今虽略有丰收,然天灾人祸非人力所能预料,岂能不防。是故,窃以为,征兵之事,当从长计议。”说完拱了拱手便闭目不语。

众将领听后都有些讪讪。他们就知道兵越多越好哪管后面这些细碎的问题,但许文不行啊,他主管着民生问题,可不能乱来。

曹操满意的点点头,说实话他的内心里也想扩军的,但他有着不小的顾虑,尤其是许文这边,所以,许文的一番话与其说是说与将军们听,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的。显然曹操认可了他的意见,扩军之事不了了之了。

过了收获期便是农闲了,许文绝对不允许有这种事情出现,立刻拿出大把的粮食和金钱,开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趁冬季来临之前,拓宽河道,修建水渠,修路,修缮城墙。尤其是对东武阳的城市格局进行重新规划。老百姓也很高兴啊,干活给钱不说,还供饭,乐呵呵的。

至于留守在家的女同志们,许文出台政策,鼓励他们饲养家禽,鸡鸭鹅都行,官府出面,每个月都会购买一批。这些半边天们顿时爆发了极大的热情,乡里乡亲的,要是谁家没有点鸡粪味都容易被瞧不起。本来积极性没有这么大,不过许文又派人暗中宣传,说养家禽能吃蝗虫,对预防蝗灾有非常好的作用。这个年代,对老百姓来说什么最吓人,蝗灾和瘟疫最吓人。一听说养家禽能够防蝗灾,大家疯了一般饲养家禽,院子里养不下了就散养,反而惹出不少的纠纷来,让法曹的官员们忙碌不堪。

此外,许文也一直在思索,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资源,打的就是后勤。作为后勤的负责人员,许文不敢有半点马虎,除了尽全力全方位发展经济建设外,对于后勤物资的保障也不敢掉以轻心。这个冬季,他亲自带领工曹的官员们开始着手建设兵工厂,对外便叫神机营,几乎将东郡所有的工匠都搜寻了过来,同时又派人去兖州其他地方去请。

第一步便是寻找铁矿,方便就近冶铁;

第二步就是努力寻找煤矿,有了这东西不仅可以提升冶铁的质量,冬天也可以推广一下火炕和火炉,提升一下生活质量;

第三步,对这些工匠进行集中培训,采用激励制度,同时试着使用流水化作业,当然对此许文不是很懂,但他不懂,他手下有人啊,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慧,再说,秦朝的时候就实行了严格的流水化作业,很有效率,也有质量保证。

当然,建造兵工厂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着手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