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网上辩论求推荐票

翌日,李轶顶着个一对黑眼圈从床上艰难起床。

昨晚跟张小曼聊天聊到了半夜,实在困得受不住了才睡觉。

下了床,打开电脑,当看到启明的新书排行榜时,李轶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淦!邪龙这个逼为了卖版权,脸都不要了!”

李轶倒不是怕输给邪龙,他的采访昨夜才播出,接下来的几天他都会时网络舆论的热点,会源源不断地给《斗破苍穹》带去流量。

更何况,这还只是他出的第一招,汪封的演唱会可还没开呢。

等汪封的演唱会,加上他给的那两首歌,能给《斗破苍穹》带来的热度,不会比采访视频低多少。

他只是觉得邪龙好歹也是现任网文第一人,这样做是不是太无耻了一点。

给编辑青鸟发了信息询问了一下情况,得知启明给自己安排了一次封面推荐之后,李轶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青鸟发来消息安慰:“邪龙他爱刷就让他刷好了,反正现在业内人都知道他的成绩是刷出来的!你只管好好写《斗破苍穹》上架成绩肯定能打破记录的!”

青鸟的话说得没错,但被一个刷子压在头上,虽然不会掩盖《斗破苍穹》的优秀,但是实在是恶心人。

李轶越想,念头就越不通达。

艹!既然邪龙打定了主意要刷到底,那就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在跟青鸟进行了深入沟通,又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一个计划逐渐在李轶的脑海中成型。

一直到饿的肚子咕咕叫,李轶才终于完成了最后的构想。

只要这个计划能顺利进行,够邪龙喝一壶的了!

将这件事情抛在脑后,李轶只觉得腹中空空,连忙跑去洗漱、找吃的去了。

经过一个晚上的发胶,李轶接受采访的视频已经在网络上全面铺开了,

网络上的风向再次发生了改变。

先前一边到的诋毁和谩骂逐渐减少,赞扬的声音再次冒了出来。

舆论之所以能如此快反转。

首先是因为在短短两天之内,网络上对李轶的评价,已经经历了多次转变。

这让更多的人不再盲从,站在了更加理智的角度,去看待李轶这个少年。

另外就要归功于李轶的公关迅速了。

在公关行业中,有一个名次叫做“黄金48小时”。

意思是说,当一件坏事发生的48小时之内,是扭转公众看法的黄金时间。

过了这48小时之后,这件事情就会被完全传播,到时候想要再扭转公众看法,就要付出成倍地努力。

而在李轶前世,随着网络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快,这个黄金时间被缩短到了8小时。

而李轶在这次的危机公关中,从网上爆发出对他的负面评论,到采访视频播出,正好也就8个小时。

李轶在网络上的形象逐渐趋于正面。

对于他放弃高考,追求写作理想的选择,大多数人都表示了尊重。

一些学生甚至把李轶当成了偶像。

特别是那些被各种考试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学生。

在他们看来,李轶写下高考满分作文,却放弃高考,追求理想的行为,简直跟古代厌倦了朝堂的名仕,留下千古名篇之后,遁入江湖,称为一代侠士一般传奇。

在网上已经能看到,有不少人把自己的个性签名改成了【打不倒我的,终会让我变得更强。】

但这又引起许多家长的不满,立马就有一些教育专家站了出来,指责李轶这种行为是在毒害年轻人,打击学生的向学之心,如果人人都效仿李轶的行为,华夏的教育事业将毁于一旦。

其中一个名叫姜方舟的专家喷得尤为激烈。

【李轶这样的行为,是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极大破坏。

一些年轻人还在这里笑,我急得眼泪在肚子里打转。

希望李轶能向全国人民谢罪,勇敢地承认他犯下的错误!】

这种危言耸听的观点,一向在学生家长的群体中很有市场。

于是,网上就李轶的行为,是否危害国家教育为论点,展开了辩论。

最终两位参与了高考阅卷的两位知名教授,也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他们对李轶的祝愿,才终于让这个话题有了止歇的迹象。

郑国立教授通过学生的微博发了一篇帖子。

【《赤兔之死》是我给的满分!当我看到写出《赤兔之死》这样文章的高考总分只有50分时,我是如何心灰意冷,已经无法用文字来描述。

当时我只觉得这个年轻人简直无可救药,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天赋和才华。

但在看完李轶的采访之后,看见他笃定的眼神,我突然觉得他的未来,或许可以期待。

我期待李轶能够走出不一样的路,期待他未来的作品!】

在郑国立教授的帖子发出来不到十分钟,魏文远教授的帖子也紧随其后,出现在了网上。

【我赞同郑教授大部分观点,唯有第一句不敢苟同,《赤兔之死》其实是我给的满分!】

网友虽然不知道这两位大教授为何要为是谁给《赤兔之死》打的满分而争论,但是两位知名教授在网上发表了支持李轶的言论之后,大部分教育专家都选择了偃旗息鼓。

他们虽然挂着个专家的名头,但是在这个专家遍地走,公知多如狗的年代,他们的话跟两位全国知名教授比起来,连个屁都算不上。

唯有姜方舟还在上蹿下跳。

【就算李轶有才华又怎么样,他这样做,对得起把他教育成才的老师吗?

知不知道他一个人交白卷,要把班级的平均分拉低多少,这不是让老师心寒吗?

他破坏的不仅是教育事业,还辜负了人民教师的辛勤劳作!

这种人就是有才无德的典范!】

就在此时,《科学世界》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媒体账号,转发了李轶的采访视频,并在视频下方强调,李轶收到的第一笔,就是来自于《科学世界》。

而且李轶投稿的作品,获得了《科学世界》编辑部的一致好评,是今年收到最让人惊喜的作品,而且已经收录在《科学世界》的七月刊,将会在7月1日正式发售。

《科幻世界》的副主编张海华还在下面亲自发帖,反驳了姜方舟的论点。

【李轶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感情,相信所有人看过他的作品之后,都不会怀疑李轶的个人品德!】

《科学世界》这一波操作,是蹭热度也好,是给李轶正名也好,反正又带起了一波讨论。

不少人对李轶写的科幻表示了期待。

一些等不及的网友,已经登上了启明,打开了《斗破苍穹》。

虽然有一些对玄幻小白文的读者失望而回,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沉迷在了斗气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网上一天的跌宕风云,《斗破苍穹》的热度一直不减,到晚上李轶登上作者后台看数据的时候,《斗破苍穹》的收藏已经达到了75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