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

长宁这边布满了御林军,皇宫更是守卫森严。显庆帝下令,皇宫中所有人没有他的命令都不许出宫,百官有事写奏折,不许进宫,也不许出长宁。

钟锦不许回家了,只能住在太医院里。她每日都闲着无事,天天抱着宸贵妃的小公主,小公主很可爱,白白嫩嫩,笑起来很像宸贵妃,钟锦觉得公主不笑的时候很像李榆。她被禁足在宫中,已经不能给李榆写信了。不知道那封告知宸贵妃顺利诞下一位公主的信,李榆有没有收到。

宸妃的兔子已经长大了,晴妃说宸贵妃还在坐月子,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专门给她做了一份兔肉汤,剩下的做红烧兔块。宸贵妃看她俩吃红烧兔块,馋的不行,忙说:“我还留了三只小兔子,等我出了月子,你一定要给我做一顿。”晴妃吃的满嘴流油,点着头,嘴里嚼着兔肉说:“没问题,宸贵妃只管做好月子,别烙下病根。”

这天韵秋把宸贵妃不穿的旧衣服都找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钟锦有些好奇,问韵秋在干什么。韵秋边晒衣服,边说:“把这些衣服晒一晒,给公主做尿片。眼下也不能出宫,娘娘虽被陛下赏了不少银子,可是也没法出去买。”

钟锦觉得很有道理,就帮着韵秋一起晒。不愧是宫里的娘娘,这么好的料子,就给公主做尿片了,太可惜了,钟锦一边叹息,一边晒衣服。

忽然,她拿起这件衣服,这上面的花纹和手感,好像在哪里见过。钟锦心中一惊,这不就是祖父临死前手里握着的绢布吗?她仔细检查了宸贵妃的衣服,完好无损,那就不是宸贵妃了。钟锦拿着衣服,跑到殿内。

宸贵妃正在哄小公主睡觉,钟锦蹑手蹑脚的走到她跟前,宸贵妃把公主交给奶娘,钟锦问道:“娘娘,你还记得这件衣服吗?”宸贵妃坐在太阳底下,反复看手中的衣服,皇上赏赐的布料实在是太多了,她一时间难以记起来。

宸贵妃说她仔细想想,钟锦也不着急,很爽快的点头答应。中午,晴妃来乐喜宫里做饭,她说一个人吃饭没意思,乐喜宫人多热闹。其实晴妃以前也有一位公主的,可惜公主三岁的时候染了天花,没能挺过来,晴妃难过了好几年,如今也是看开了。

晴妃专门给宸贵妃做了鲫鱼汤补身子,宸贵妃喝着鲫鱼汤,看着她们俩吃着辣子鸡丁、麻婆豆腐、豆瓣鲫鱼,眼中全是羡慕。钟锦安慰宸贵妃说:“娘娘,您是仙女,不食人间烟火,依旧貌美如花。”宸贵妃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吃完午饭,大家坐在屋檐下休息。晴妃看着那些衣服说:“陛下这些年没少赏赐东西,可是深宫里的衣服再多又能怎样,终不能传穿给别的男人看。”宸贵妃提醒她注意言辞,晴妃却说:“大安朝都不知道能存活多久,我们注定是牺牲品。”

忽然她看见其中一件衣服,眼前一亮指着说:“这不是蜀锦吗?这可不常见”钟锦和宸贵妃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正是钟锦询问的那件。宸贵妃忽然想起来说:“是的是的,这还是显庆十七年夏,西魏进贡的布料呢?”钟锦急忙问:“娘娘可还记得皇上把这料子都赏赐了谁。”

晴妃急忙说:“我记得一共是六匹布,太后娘娘两匹,皇后娘娘两匹,给你了一匹,还剩一匹给了谁?”晴妃想不起来了。宸贵妃也低头思索,突然手指上方,说:“我想起来了,给敬妃了。”晴妃连忙点头说是。

钟锦从没听说过这位敬妃,于是就问:“敬妃可还在宫中?”晴妃叹了一口气说:“敬妃娘娘在显庆十八年冬天就薨逝来了,太后第二年春天也薨逝了。”钟锦觉得除了宸贵妃,其他三人都有可能是杀害祖父的凶手。

她拿出那一小块绢布问晴妃:“娘娘认识这块布料吗?”晴妃接过绢布,仔细查看说:“这是皇后娘娘的。”钟锦眼神迷乱,问道:“确定吗?”

晴妃抬头细想道:“这是一块红色的蜀锦,我记得那一年只有皇后得到了一匹红色蜀锦。本来是送给太后的,但是太后娘娘说她年纪大了,穿不了这么鲜亮的衣服,于是就给皇后了。”

钟锦苦苦追寻的真相,好像水落石出了,可是接下来怎么办,她还没有主意。

晴妃又问道:“你怎么有这块布?”钟锦急忙解释是自己捡到的,想寻一下主人。晴妃摆摆手说:“不用了,皇后不在乎这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布料。”

显庆帝只给公主赏赐东西,从不来乐喜宫。宸贵妃倒觉得没什么,皇上不来,她更自在。只是很担心李榆,不知他有没有受伤,还有凉王……

御林军在长宁街头没日没夜的巡逻,长宁至少驻扎了三万御林军,各个都是精锐。梁博康手里到底有多少兵,显庆帝都不清楚了……

现在已经是三月初了,长宁的气氛不太好,寻常百姓都不敢出门了,本是初春,却没有初春的生机。显庆帝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若不是荣林给了他药,怕是宸贵妃生产第二天就要驾崩了。他后悔莫及,教导太子莫要犯同样的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李榆正在永梁抵抗的时候,南倾来信了,说梁博康又对华水发动了攻击,火力更加凶猛。李榆苦笑,凉王去之前的那天夜里就知道,前方全是陷阱。

梁博康先是和南越勾结,攻打西南梧州,两次消耗大安朝的兵力。凉王明知道这一战会很艰苦,他还是去了。他去,梧州还能坚持两个月,若不去,南越就直接东下直击长宁。临州有私兵,凉王派出去的人也探明了,可是他还有回头路吗?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南越攻到长宁啊。

华水有梁博康的私兵,永梁肯定也有,李榆分身乏术,兵力渐弱。他也不能妥协,南越和梁博康一旦汇合,大安朝就成为过去了。

终于在三月十五,梧州守不住了,看着战场上的尸体越来越多,凉王这一方损失惨重。这天夜里,乘着月色,凉王带领剩下的一万士兵,顺着东南沿海,向永梁出发。南越大获全胜,向东北方进攻,前面就是长宁。

凉王三日后与李榆汇合,两人相见时,彼此都很疲惫,相视一笑,继续投入战事。南倾已经守不住华水了,三月初,华水的北边的胡州来了差不多两万精兵。南倾意识到,梁博康还在胡州养了私兵,他带领剩下的两万精兵,抵抗了十多日,最后还剩下一百人的时候,南倾带着太子来到永梁。

当天夜里,李榆提议喝一杯,凉王笑着摇头,李榆突然发现凉王从不喝酒,就问:“王爷为什么不喝酒?”凉王还是一脸微笑,镇定地说:“如意不喜欢。”李榆瞬间愣住了,他从没想过长姐和凉王还有这层关系。

李榆开始扭转话题,说:“王爷觉得长宁能撑几日?”凉王脸上的微笑消失,严肃的说:“最多三日,现在华水的兵力和南越不出一日就要汇合。”李榆也点头说:“我们死扛永梁已经没意义了,不知王爷怎么想?”

凉王思考了好久说:“你和南倾护着太子即刻出发,沿海向北,去你的领地。”李榆说:“不行,王爷和南倾去领地吧,我要回长宁。”凉王说他去长宁,李榆不同意,凉王回长宁势必会把长姐安全带回来,可是钟锦怎么办?

最后李榆说:“王爷此时回京必然引起动荡,而且也不能进后宫救长姐。只管保护好太子,我一定会把长姐带回领地的。”

凉王思考了一会儿,文春也要带出来,她是西魏的公主,不能死在长宁。他双眼看着李榆说:“我们一起回去吧,剩下的兵力都给他们,还有三艘船,让南倾分三路护太子。”李榆点头,长宁都有他们一定要见的人。

凉王心情矛盾,南秋的事李榆已经知道了,但是他什么都没说,更没有责怪他。战场无情,虽说这件事跟凉王没关系,但是凉王认为李榆的兵力被他葬送了,南秋也死在疆场上了,内心的愧疚逐日增多。

“关于南秋,我很抱歉。”凉王还是当面跟李榆提了。李榆眼神中多了一些哀痛,说:“战场上的事谁能说的准呢?我们一起为南秋报仇,王爷不要自责了。”

李榆独自在海边走了走,吹着海风,回忆了一些往事。他和南秋南倾从小一起长大,儿时被父亲庇护着。后来父亲逝世后,边疆军营的将士们敌对他一个毛孩子,认为他不成器,难成大业。只有南秋和南倾维护他,相信他。南秋去了,李榆也很心痛,不过这也不是凉王的错。只能有一天踏平南越,为南秋报仇。

下半夜,南倾就带着太子出发了,他俩带了十多个侍卫,乘坐最小的船只,另外两艘大船干扰敌方。或许梁博康觉得胜利就在眼前,或许他根本没想到太子就在永梁,又或许多日征战确实太疲惫了,再或者他以为李榆害怕了,想要保住剩下的兵力,连夜逃走了。

反正,太子的小船出发时,梁博康并没有追击,他正计划一举攻下长宁,废除太子,另立新皇。

李榆和凉王在黎明前疏散了永梁城中的百姓,而后骑马赶回长宁。梁博康睁眼看见永梁没人了,一片安静,心中大喜,急忙带兵回长宁。

为您提供大神 明月春江 的《恰似明月照心尖》最快更新

兵败 免费阅读.[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