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愿

第二天大清早七点不到,龙尚还没上班,罗平还没起床,罗有彦和刘英就到了。他们专门租了一辆车,瘦肉排骨猪肝蹄膀,土鸡蛋大米花生油青菜绿豆等等装了满满一车送过来了。龙尚大吃一惊,叫起钟婉秋罗平龙冰帮忙,几个人搬了两三趟才把东西搬完。罗平想起三年前刚去二中读书时,也是这样一堆东西搬到二哥家,这中国老一辈人的人情往来的风俗还真是实惠到家了。

钟婉秋埋怨到:“嫂子啊,你们每次来都是这么多东西,我们都不好意思了,上次的米和油都没吃完呢,这次估计吃到年底了。”刘英笑到:“都是自家里的,不碍事的。这小兔崽子看这样子是不准备回家去了,赖在你们这里白吃白喝了。”龙尚哈哈大笑:“你这说的啥话呦,我们一家人还说两家话吗?”龙尚掏出烟来递给罗有彦一支:“大哥你们今天还要给罗琼订制嫁妆,正好婉秋也没上班了,让她陪你们去,也搭把手。”刘英笑到:“没打算和你们客气,正好要婉秋妹子帮忙呢。”接着又说起了升学宴的事,罗有彦的意思是不准备摆升学宴了,因为8月底罗琼要出嫁,肯定是大摆筵席,如果还摆升学宴,怕亲朋好友误会。

川城市把读书上大学极为重视,和婚丧嫁娶等同,谁家摆升学宴,亲朋好友都是要送礼金的。罗有彦是个老实本分人,如果一个月之内连摆两次宴席,别人就要送两次礼,容易被人说闲话。龙尚也挺赞同罗有彦的想法,他现在正是组织考察的关键时期,也不想因为摆升学宴招人诟病。本来龙家和钟家的亲戚就很少。

钟婉秋建议,等两个孩子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小范围的请两桌客人,主要是请高中老师,其他的就请几个在城区的亲戚朋友算了,也不收礼,这样也说的过去。龙尚罗有彦刘英也觉得这个办法好。

罗平给父母说了自己大概有两万奖学金的事,让罗有彦刘英大吃一惊。他们在两河镇只是听说政府和助学企业的老板们会重奖考上清华北大的,还不知道今年奖励范围扩大了。罗有彦说起三年前罗平中考,因为数学成绩太差,离一中录取线差二十多分,要读一中就要花近三万块钱,罗平倔强的不愿花冤枉钱,去读了二中。结果数学成绩还是差的很,就是这次高考运气好才考上一类大学。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担心他的学费生活费问题了,想不到这小兔崽子居然还能得两万奖学金,真是不可思议。罗平说自己本来考上一类重点大学有一万奖金,历史单科全市第一,又得了一万;当时要是选择读一中,说不定还考不到这么好的成绩。刘英听他这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话,气的拿起茶几上的报纸就要打罗平,被旁边的龙冰拉住了。刘英说:“你这个小兔崽子读二中什么成绩好都是鬼话,我看你最得意的是认识了龙冰!”龙尚和钟婉秋哈哈大笑,倒是龙冰羞红了脸。钟婉秋说:“这是两个孩子的缘分,都是上辈子注定的。”龙尚钟婉秋对罗平这孩子很是喜欢,觉得和罗有彦刘英这老实本分的两口子做亲家也很好,至少将来女儿嫁过去了不会吃亏。

龙尚去上班,钟婉秋也陪着罗有彦刘英去置办嫁妆,家里又只剩下罗平龙冰了。罗平刚才扛米搬搬油上楼又出了一身汗,就去冲凉换衣服。他昨天扛水泥觉得浑身骨头像散架一般,到现在都肌肉酸痛,冲完凉就又趴床上去了。龙冰跟着他进房,坐在床边,罗平让她帮忙按摩一下肩膀和腿,缓解一下酸痛感,他感叹到:“我一米八的身高,身体素质也比李东平好多了,昨天就扛了那么点水泥就浑身散架一般,真不知道他那小身板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真佩服他!”龙冰一边给罗平按摩一边说到:“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就是李东平吧。”罗平点点头:“我原来以为我家算是很穷的了,哪知道到了高中才知道像李东平他们这样条件困苦的不在少数。还幸亏李东平自己努力,他爸爸也能咬牙供他读了高中。像其他的一些人,家里供不起的,都辍学去打工了。要是什么时候国家能全面普及高中普及大学教育就好了。”

罗平默默的思索,杜甫老先生曾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概也类似这样的感悟吧。都说达者兼济天下,可是自己目前只能稍微帮助一下李东平,毕竟自己也还在读书求学阶段,还是伸手问家里要钱的阶段,什么都做不了。国家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对贫困生的帮扶与资助也逐渐完善,从希望工程到大学助学贷款,从政府到企业个人,会有越来越多的“达者”参与进来。

少年罗平毕竟还没有完全踏上社会,只能在他有限的阅历和认知范围内思考,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成长成熟一般,都是在思考中前进,在考验里成长。  24404/10968707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