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勘察队的消息

“你们先去瞧瞧!”玉红在离大石一丈远的地方停住脚步,警惕着不再上前。

她带了四个萧家最健壮的小厮,那四小厮平时也巴着她,此时乖顺地应声而上。

叫孙滔的那个年纪最长,他指挥两个人去周边搜寻,自己则和另外一个检查大石周边。这几个人心细啊,足检查了快一炷香,这才跟玉红点头:“没有问题。”

玉红不大满意,皱着点眉看了看四周,这才上前,把张叠起来的纸放在了大石下,而后又掏出小铲,铲了几捧土埋住。

“孙滔,你平时跟刘二玩得最好,你看这样真的可行?”玉红仍觉得有问题。

孙滔笑:“玉红姐,你就放心吧,就刘老二那滑头的性子,他还能猜不出来咱们把纸条放在这儿?”

玉红见孙滔没明白自己意思,眉头皱得更深了:“我是说,这真不会是别的什么人给咱们下套儿?”

孙滔还没察觉玉红的脸色,他满不在乎道:“你老担心这个,你瞧,咱们这不都仔仔细细查过了吗?这儿一个人没有,我的姐姐,这故弄玄虚的劲儿,一看就是刘老二的手笔!再说了,什么人还能知道咱们的计划?”

玉红冷哼一声,她自认自己的猜想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早上跟奶奶说,奶奶不大当回事,只给了自己这么几个人手,现在这几个小子也不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她上手拧了下孙滔的耳朵,孙滔“诶诶”着求饶。

“你们最好警醒点,一会儿好好在这儿埋伏着,不到了天明不许回来!”

玉红训斥他们,转而自个儿下山了。

晏灵熹嚼着杏儿点头,果然玉红这脑子还行,没蠢到份儿上,带着人来埋伏自己了。可惜那四个人无论埋伏在哪儿,她在这居高临下的地方都看得清清楚楚。

有了这个爪钩之后,在山上行走就方便了许多,晏灵熹下了树,绕到山的北坡,下山去了。

刚才玉红他们说的话,因为离得太远,她没能完全听清,但大概意思是懂了的,看着形势他们也不会只埋伏一会儿,那就等明天再来收网。

下山了路上,晏灵熹冷不丁想起那装水的竹筒太占地方,应该买些牛皮水囊,多少比竹筒子强。买了水囊,都扔在空间里,她拿出其中一个,灌了点买来的凉水,一边喝着,一边就进了陈树林家。

陈树林因是里正,平时来找他办事的人很多,所以家里向来是院门大敞的。今天他正在屋里头苦心研究两页公文,专心致志极了,一抬头看见个人正站在自己窗前。

小姑娘身穿一身素净的蓝布衣裳,她不像人家女娃扎个总角、双丫,只是简单在头顶挽个髻,插支红木簪,倒像是谁家的小书生似的。

她正拿着个比脑袋都大的水囊喝水,让人看着都感觉凉快。

这孩子越来越白净,脸上也有肉了。

陈树林是真心为她高兴,眼见着她一步步走过来脱了奴籍,现在身子骨都显得更结实了。

“灵熹啊,快进来,来。”陈树林冲她招手。

晏灵熹展颜一笑,跑进屋里去。

“给你,办好了,”陈树林把两张文书递过去,“你的户籍落下来了,唯独一点,你现在这点岁数不能立户啊,叔自作主张,把你户籍挂在我家了,可行?”

晏灵熹接过来一看,茂林府丰盛县莲心庄,晏灵熹,陈树林义女,良籍。

自己的名字一个没写错,她乐得直向陈树林比大拇指。

“快收好吧,别丢了。”

陈树林看着认认真真叠纸的小姑娘,心里惋惜,这要是真是自己亲闺女,那该有多好啊。

“对了,叔,我来是找你说勘察队的事儿的。”

“你听说了?”陈树林一听“勘察队”几个字脸上笑容就更深了。

晏灵熹茫然:“什么?”

“今早上传来消息,他们到了隔壁县了,说是根据书上说的应该是找到水了,地势以及各种迹象都符合,就差上报开凿了!”

“这么快!”晏灵熹也有些惊喜,不管怎么样,找到水了总是个好消息。

陈树林使劲儿一点头,坐在椅子上舒了口气:“在隔壁县的大洼子村,他们村我知道,几年前去的时候人都还不错的,这要是在他们那里挖出水来,他们应该也不会强行独占,这下咱们可就不愁了啊!”

“那个,陈叔,”晏灵熹小心翼翼准备泼凉水,“你想没想过,就算本地人不独占,官府也想独占,就算官府不独占,周围别的村县也都红着眼想分一杯羹呢。咱们得做好打算。”

陈树林刚喘上口气儿,听这话又觉得脑子嗡嗡的了,他揉脑袋:“咱早咋没想到呢?”

“嗯,也赖我,之前灾情没这么严重的时候,我也想着顶多就是跟官府斡旋,还有希望,但现在真正是四面儿全是狼啦。”

陈树林瞟一眼认真检讨的小姑娘,认字儿是好哈,还会用“斡旋”这词儿呢。

“你不把叔放在眼里啊?一天天的,还赖你,咱们村什么时候轮到你背黑锅?”

晏灵熹就呲着小牙儿笑了。

“且看看吧,不行咱们还能走,”陈树林琢磨着,仿佛陷入了自己的思考里,起身就往外走,“我得让他们把地里那点儿青苞米都收了去,反正肯定活不了了,别再烂在地里。到时候要是真走,还能把这口粮食带上。”

陈里正说走就走,完全忘了家里还有个人。

晏灵熹默默无语地替他把家门掩上,莲心庄倒是没有偷儿,更没人敢偷到里正家里来,也不用锁。

这半日,她就没什么事了,回到家里从商城往外倒腾东西。

手帕子、抹额子、荷包、招文袋,还有软底儿布鞋。

这些全是有绣花的物件儿,而且皆是苏绣。苏绣近些年风头可热,若是顶级的苏绣那真叫一个千金难求。晏灵熹都没敢买好的,只买了绣工最普通的那种。

苏绣起源在南边,他们北芦州有一片地跟南詹州接壤,所以本地商城里还是有点苏绣的东西的,但晏灵熹他们在最北,这附近苏绣可足够卖的上价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