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济州岛奇特的民居和民俗

见到朱慈烺盯着茅草石屋看,金键龙赶紧说道:“大人,咱们这济州岛上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随处可见,咱们便利用这种天赐的自然资源,用这些带有孔隙的石头盖房、砌墙。

除此之外,想必大人也见到了分布于各处的石人,那些凸眼睛、大鼻子、抿嘴唇,面相憨憨神情淡然的老爷爷,我们称为‘石头老公公’,这可是岛上的守护神。

大人可能不注意,这石人也是有讲究的,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石头公公的双手虽然都在胸前,却左右手位置不同,一只在上一只在下。

这里也是有个讲究,认为左手在上为武官,右手在上为文官。在整个济州岛,无处不见这些石像的身影。有些村子里面,更是家家户户有‘石头公公’的护佑。”

这个朱慈烺是知道的,别看现在济州岛是个荒无人烟的流放之岛,在后世这里可是人人都想开的浪漫之岛,很多人国人的蜜月之地都选择在济州岛。

很多来济州岛的新婚夫妇,都会依照自己的意愿,摸一摸这些石头的耳朵或鼻子,希望能够如愿以偿,所以这些石像又被称为“乞子石”。

其实刚才才进来村子来,朱慈烺心里就是一番小惊讶的感觉,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茅草屋子,颇似国内山村里近乎绝迹的草房,只是呈不规则排列,反而陡增了特别的韵味。

又高又大的树木或排列在道路两侧,或分布于房前屋后;低矮的灌木间或其中,高低错落,绿荫葱郁,给人好一派爽心怡情的乡间情调。

等来到了金键龙家的门口,朱慈烺就见到了三根木桩,而没有中原内地人家必备的大门,这也是济州岛居民和其他地方的区别,那就是没有豪华的大门守家。

一个跟随他们巡视的济州投诚官员崔成玉见到朱慈烺有些好奇的眼神,便说道:“殿下,这就是他们的‘大门’了!这是济州岛的特色,这木桩和石柱也是有讲究的。

两边各一石柱,石柱上分别有三个洞孔,三根木桩就可言明家中状况了:一根横上边,家中无人,主人大约一小时后会回来;

两根横上边,家中无大人,半天后会回来,或只有小孩在家;三根横上边,家人出远门了,大约三、四天后才能回来;

三根都在地上,则表示主人在家,欢迎光临。在这里,大家都无需担心有人会破门而入,因为岛上先人居住在这一个台风经常肆虐的贫瘠孤岛。

由于物产不丰,又要面对大自然给的生存压力,因此岛上形成了邻里互助、勤劳自足的淳朴民风,没有谁会靠偷盗和乞讨为生。”

“哦,这可是又古君子之风啊。希望今后这个好习惯也可以继续保留。”朱慈烺叹了一口气说道,朱慈烺是打算将各处的流民和东江镇的家属迁移到这里。Κánδんu5.ζá

届时,人员复杂,三教九流,泥沙俱下,怕是难以保持这样古朴的风俗了,对此,朱慈烺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殿下?这是啥?难道传说是真的?这是大明朝的皇太子殿下?”金键龙心里一突,顿时感觉手脚都在飘,变得哆哆嗦嗦。

稳定了大半天,金键龙这才艰难的吐出了几个字:“还请贵客到寒舍小坐半刻。”

“好,好,如此就打扰了。”朱慈烺回应一声,便有幼军卫的侍卫提前进入,检查安全问题了,石敬岩便抱着朱慈烺进入了金键龙家。

进得“门”来,朱慈烺立刻见到路边树上从没见过的一个装置:好多树干上有一根用稻草编成的上粗下细的草绳垂下来,下面是一只圆口缸。

经崔成玉解释,朱慈烺这才知道这是用来接雨水的。济州岛很多地方都缺水,于是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那就是用这草绳和水缸来承接,并在缸里放上青蛙以净化雨水,用来洗衣。

看来,这岛上的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富有诗意,田园生活也并不是人人都向往的那种诗情画意,不过是想想也对,要是很好的岛屿,也就不会成为流放之地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觉得自己应该兑换一些PVC出来了,将一些山地上的引流到各处人员聚居之地,让大家取水不难困难。

这是民生工程,必须要尽快的启用起来,帮助大家改善生活,再往里走,迎面就是被两个石头公公保护着的石屋草房了,这应该就是金键龙的主宅了。

在屋外,朱慈烺见到还有用火山岩堆砌的石墙,这些石墙也与朱慈烺后世所见和所用的用水泥抹得严严实实的院墙不同,而是留有很多缝隙不作任何处理。看書溂

金键龙解释说,这也是岛上“多风”的特征所致。因为台风经常来袭,风势猛烈,而有缝隙的墙和多孔的石头可以缓解风的阻力,以免墙体坍塌。wǎp.kānshμ5.ξa

草屋的建造也极具实用性,考虑到抵御台风的因素,设了三重门,最外面的在无风的天气可以用木柱撑起来,就像一个大屋檐,还可遮挡强光的直射。

“这个很好,看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告诉你们知州,咱们今后建设济州岛必须要多征求当地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毕竟他们才是主人,懂得比我们多。”朱慈烺对崔成玉说道。

“是,是,小人知晓,等回去就和知州王大人转达殿下的指示。”听了朱慈烺的话,崔成玉一脸谄笑地说道。

进了房间,金键龙赶紧送了煮好的茶水,可是想起屋外有青蛙的水,走岔路口就有些难以下咽的感觉,虽然他知道这不是一样的水。

金键龙一边殷勤招待,一边操着一口朝鲜味十足的汉语,连说带比划,幽默风趣地介绍了当地不为外人所熟知的风俗和土语。

“大家生活在没有啊?现在都有些什么困难?”朱慈烺问出了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这也是后世的那些领导们调研或者视察时候问的比较多的常规操作。

“生活苦啊,由于岛上的男人都出外打渔,所以留守在岛上的多是女人,这也是济州岛‘女人多’的缘由之一,而岛上的女人跟男人一样辛苦劳作养家,‘女人多’也是赞誉她们的勤劳与自立。“

金键龙一听朱慈烺发问,立即就倒起苦水来,这和后世那些提前找好的“演员”们的表演可是有些不一样的,也让朱慈烺有些懵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