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你不懂

虽然说被杀的是汉清军,但因为来的就是汉清军。如果来的是清军,想必同样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呵呵,那是他们付出了辛苦所得。徐将军怕是不知晓,龙兵的训练有多苦。”同样于一旁坐陪的吉金凯出声了。

龙兵是厉害,尤其是战斗力更是十分的惊人。可是同样,他们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付出的辛苦也是其它明军的很多倍。

正是私下里付出了太多汗水,到了战场之上,才能建下这么多的奇功。

“好了,明天九万明骑就会赶到,还有由山海关的四万明骑也可能在明天下午赶到。这样一来,我们就拥有了兵力上的优势,徐将军,你怎么看呀。”朱常武说话了,龙军可是他的私兵,他不太喜欢别人当着自己的面来议论他们,多少会有拍自己马屁之嫌。

朱常武更喜欢敌人说龙兵是天下第一军的感觉。

说起了反攻之事,徐大绶变得更为激动的说道,“大元帅,这样一来,我们的兵力就超过对方太多了,那就是我们反攻的时候了。”

“呵呵。老吉,你怎么看。”朱常武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而是把目光落向到吉金凯的身上。

“公子,如果我们真的发起了反攻,清军是一定会后逃的。这里地势宽广,如果敌人真想逃的话,我们想要把他们全部歼灭,显然很是困难。倒不如先把他们给围起来,如此在发起反击,便有了全歼这支清军的可能。”

“哈哈,说得好呀。”朱常武笑着点了点头,这个吉金凯从一个江湖人士,经历了一年多的成长之后,眼中的大局观显然已经有了。

朱常武出言表扬了吉金凯,徐大绶脸色不由有些发红,他知道自己刚才说错话了,他太急于求成。

“徐将军,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要说你的想法也不算错,如果是换成以前,清军出动十五万大军,明军能够将他们击退便是大功一件。可是现在不是以前了,我们既然有了可以全灭对方的实力,那为何还只想着击退他们呢?这样,命令,史可法所部明天不必出现在宁远城外,可以绕远到清军的后方。嗯,派赤温所部来到宁远城进行支援就可以了。同样的电报给吴三桂一份,让他也想办法绕到清军的后方去,不要怕走的路多,只要可以灭掉眼前这十多万清军,走得多远都是完全值得的。”

朱常武考虑了一下之后,并没有让所有的骑兵都去绕路,而是有意调赤温过来。说到底,这就是障眼法所在,他就是要告诉代善,我们明军现在的兵力已然不足,不然的话不会把蒙军都给押上。

你代善不是喜欢琢磨吗?那我就给你这样的机会,让你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

“对了老吉,明天龙兵就不要全军押上了,一次最多上一个团!不,一个营,杀敌不要太快,吓跑了清军就不好玩了。”朱常武又想到了什么,笑呵呵的说着。

“明白了,公子。”吉金凯也笑了起来,他已经明白了自家大帅的意思。

......

大明京师。

朱常武在前方战场上是笑意盈盈,信心十足。但在乾清宫中,崇祯可是连晚饭都没有吃。

中午借着午睡之前的时间,崇祯见了清国使臣一面。

这一次见面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怎么说范文程也是明人出身,最终却是投靠了清国,为之所用与自己为敌。

对这样的汉奸,崇祯是打骨子里不喜欢。说给对方一刻钟,就真给对方了一刻钟。

但就是这一刻钟的时间,却是让崇祯午觉无法在睡下去了。不仅如此,就是下午办公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不时就会愣神般地看向着远方。

王承恩就在一旁伺候着,眼看着晚膳再一次凉了下来,就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挥挥手叫来了一名小太监将饭菜重新端了下去。

做为最熟悉崇祯的太监,王承恩知晓,自家主子又开始犯起了多疑的毛病。

中午会面的时候,王承恩也在。他不得不承认,这个范文程的确让人喜欢不起来,但他说的话,那是真的有道理。

就如他所讲的那般,现在大清愿意奉大明为主,不仅愿意称臣、纳贡、归还失地。同时还愿意帮着大明守住北疆。更重要的是,有大清的存在,同时还可以制约朱常武的势力发展。

只要大清还在,如果朱常武想要对皇权打什么主意,他们就会跳出来与其为敌,他们愿意永远的站在崇祯这一边,为保护大明北疆的安全,为遏制朱常武的发展尽心尽力。

正是这些话,完全说到了崇祯的心里去,这也是他心不在焉的原因所在。

如果说是之前,对于清国,崇祯是带有恨意的。正是他们与顺贼的遥相呼应,使得大明疲于应付,这才差点有了亡国之危。从这方面来话,怎么收拾他们都不过份。

可是现在,出了一个朱常武,他是很能打,在他的帮助之下大明越发强大起来,以至于现在,他反倒成为了大明的心腹之患。

之前可是有一些臣子私下上过密奏,说是很多大明军队,只知大元帅不知皇帝。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对于这些上密奏之人,他们或许有着其它的小心思,又或许因为自己做过一些错事,生怕朱常武会拿到把柄,有一天会对他们下手,这才不断给其上眼药。

可不管是出于什么心理,有句话没有说错,那就是朱常武的存在,的确已经威胁到皇权的稳定。

或许朱常武并没有这样的心思,但其它人呢?

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字眼,再一次出现在崇祯的心中。

你可以说崇祯疑心病太重,但若是换成其它人在这个位置上,同样也会有所怀疑。甚至换成开局一个碗之人,怕是他早就将大刀向着朱常武高高举起了也是说不定的。

要知道,大明开国之时,功臣被杀的那是血流成河。以至于后来朱老四造侄子的反时,朱允炆身边竟然是无武将可用,这才把江山拱手送给了自己的四叔。

说一千到一万,历史之中,就没有哪位皇帝可以任由皇权旁落。真有这样的皇帝,往往也是身不由己。

现在的崇祯,还是有些权力的,至少天下的臣子大多数都会站在他这一方、天下文人也很尊崇皇权、天下百姓也常以明人而自居。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在的基础之上。倘若任由朱常武发展下去,如果他真的为大明打下了更多的地盘,会不会有一天,不仅是军中,便是民间也只知大元帅,而不知他这位皇帝了呢?

身处其位,就不能不多想,不然也就不算是一个有想法的皇帝,更对不起列祖列宗。

那如果想要遏制朱常武的发展,强化皇权的重要性。似乎清国还就真的不能灭,毕竟他们敢于对朱常武说不,就凭着这一点,便是很多人没胆去做到的事情。

那问题又来了,之前朱常武和自己说要平定北方之乱,会灭了清国的事情,崇祯可是同意的了。现在才过去多长时间,若是他强行下令让朱常武不要灭了清国,对方又会怎么想呢?

自己会不会成为出尔反尔的小人?

还有就是,现在崇祯即便是下令了,朱常武会遵从吗?

会不会来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

想必,这种可能性是存在,且可能性还非常的大。

头疼呀。崇祯想着想着便伸手扶额,摆出了一副非常为难的样子。

“万岁爷,夜深了,您还没有用晚膳呢。”一旁的王承恩见此心疼般地说着。

“哎,朕没有胃口。对了王大伴,你说朕现在下令给大元帅,让他收复了宁远城之后就退兵回京,你说他会同意吗?如果不同意的话,我可有什么好办法?”

崇祯又习惯性的问计于王承恩,在他眼中,这位身边的大伴还是很有些头脑的,说不准就有主意了呢?

崇祯的话问了出去,听在王承恩耳中,他是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

他是被吓的。

之前他没有在崇祯面前帮着朱常武说话,都被人家给收拾了,现在他怎么敢出意对付朱常武?

如果真这样做了,那以朱常武的脾气,会不会回京之后就要对付自己?

这种可能性可是很大的。自己虽然身为太监大总管,同时还是东厂厂公,看起来已然是权势滔天,但这些在朱常武面前,屁都不算。

人家真要想杀自己的话,那和踩死一只蚂蚁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对这一点,王承恩坚信不疑。

更何况,这一次是崇祯出尔反尔,王承恩就更不会给出什么主意了,这便索性直接跪在地上道:“万岁爷,臣愚笨,实在是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而且在臣看来,大元帅显然比清国更加可以信任,怎么说是大元帅救了我大明,而大清做的是亡我大明之事呀。”

王承恩是少有的忤逆了崇祯的意思,并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哎,你不懂。许多事情是此一时彼一时。呵呵,你刚才都说了,是大元帅救了大明,那天底下是不是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呢?是不是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想着的是朕的无能呢?”崇祯并没有生王承恩的气,但却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来。

王承恩听闻,自是十分后悔,早知道会有这样的误导,刚才他什么都不说岂不是更好?

“好了,你先退下吧,朕在好好想想。”崇祯轻摆了一下手,眼看着王承恩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他便自己去想方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