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搞上了,让别人无路可走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正文卷第196章搞上了,让别人无路可走1993年到1997年,商业机会多,可以说,不管做什么生意,只要有点经商头脑,运气不是特别差,都能赚钱。

要是胆子再大点,那赚得就更多了。

方柏可以想到的赚钱路子很多,只不过,以他现在的层次,一年赚几千万的生意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他有一亿空闲资金,一年就想赚几个亿,甚至更多。

星海机械公司是方柏的基本盘,公司人员扩张速度非常快,已经在主要省分布置完销售点,光二十多个省份的员工就有一百多号销售人员,每月拿到的订单量就非常大,特别是星海集团在工业博览会上打出名气后,销售人员更容易说服顾客,方柏预计九月份能够拿下一百台地泵,二十辆泵车的新目标,销售目标额超过一亿元。

国外订单,还是看运气。

机械公司本部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三百人,其中车间工人有二百多人,但还不足够保证产能,还在抓紧招聘和培训,继续扩大产能。

方柏估算过,如果机械公司想达到年产三千台地泵和一千台泵车的生产规模,至少需要800名车间工人,总公司人数要达到1000人以上,而且这是建立在生产设备比较先进的前提下。

如果生产设备落后,人员再翻倍,产能都不能满足需求。

而搅拌车,国内需求量非常大,高峰需求年份可以达到十万辆,低谷年份也有五万辆。

混凝土搅拌站,每年需求量也有上千个。

如果星海集团能够占据三分之一市场蛋糕,搅拌车和混凝土搅拌站的份额大概有200亿元,员工规模要达到三千人以上。

因此,星海机械公司至少需要四千名员工才能满足混凝土机械生产布局。

柴油机项目,如果只是自给自足,一两百人就足够了。

接下来的就是土石方机械,比如挖土机、装载机等,市场规模也是非常大。

至于其他类型工程机械,手还没伸得那么长,能把混凝土机械和土石方机械的市场吃透已经是年营收五百亿元以上规模了。

现在经商环境比较差,温城是方柏的老家,申城经商环境稍好一些,至于其他城市,方柏觉得还不是进入时机。

所以,房地产公司暂时在温城和申城发展,温城有一个星海广场就足够了,重点开发瓯北地块。

申城这边,方柏盯在陆角嘴那几块地皮。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其他区域建造星海广场,以申城的人口密集程度,目前完全可以容下四个星海广场:陆家嘴一个、XH区一个、HP区和JA区中间区域一个、HK区一个。

等申城郊区开发起来后,还可以布置几个。

有了星海广场,在南方城市,那就没有未来万达广场的事了。

方柏要搞星海广场就直接一步到位,把星海广场打造成为区域内商业地标建筑,把其它商业广场挤出去。

此时的万大集团已经成立,但第一个万大广场要到2000年才有。

这年代规模最大的商业形态还是百货大楼,温城星海广场开业后,那些杂货店和百货大楼生意就变差了。

但又拿星海公司没法,县和市领导都在盯着这块,人家老板与工商部门领导关系硬得很。

可以说,星海广场带领温城走在全国商业发展前列,当地政府谈到这个就很有面子。

等星海集团有几个成功案例了,而其他公司投资不成功,其他城市的政府自然邀请方柏去投资。

房地产水太深,开超市同样会面临社会上的一些复杂情况,如今,进入其他城市发展房地产和星海广场的时机还不成熟。

若不然,后世胖西来这么好的超市,老板为何不进入其他城市,其实还是怕发生一些让他不想面对的事情。

命比钱更贵!

有些房地产公司,有钱但没关系,根本没法进入一些城市发展。

早期的老王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去南方粤省发展,直摇头说难呀,根本不是钱的问题。

大学的经商环境比较好,至少没有校外那么容易遇黑,所以说,华联超市在全国各大学布局学生超市这条路是比较顺利的。

但如果在校外建造超市,可能没有那么顺利,半夜三更竞争对手拿砖头打砸他超市大门都是轻的,险恶点就直接纵火,所以方柏制定的在校风开学生超市,在这个年代就非常适合。

现在,方柏想找短平快的赚钱路子作为副业,符合他要求的路子并不多。

第一个,VCD和DVD机。

现在国内还没有VCD机,要到1994年才有,第一年,可能由于产能问题或定价问题,销量只有十几万台而已,1997年达到巅峰时期,年销量一千多万台,然后大跌。

除了定价因素影响最大之外,销量还跟民众收入有很大关系。

刚上市时,一台就卖几千块钱,一般家庭根本买不起。

1997年民众平均收入比1993年可要高不少,所以说,就算1993年上市,定价只有两三百块钱,但销量也达不到后世1997年的巅峰。

何况刚面市的产品,不可能定价那么低,市场做得好,第一年卖二三十万台还是可以的,独吞市场的话,年利润应该有几个亿。

然后,就很快有多个厂家跟风,价格不断下跌,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就赚个辛苦钱。

所以说,对于这类赚钱生命周期只有几年时间的产品来说,方柏觉得几年时间能赚几十亿元已经很疯狂了。

从技术难度来看,方柏觉得非常容易实现,是好事也是坏事,所以才导致跟风容易。

还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市场生命周期太短了,玩完几年后,对自己技术积累没啥好处。

但它符合短平快的特点。

第二个,家用电器,其中液晶电视是一个突破点。

液晶电视机21世纪初出现在国内市场,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彩电市场规模过剩导致大面积亏损,因此各大电视厂商纷纷寻求技术升级,因此等离子彩电、液晶电视等新产品纷纷面世。

国内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可以达到百万台以上,实际上,国内液晶电视从2005左右才开始普及。

刚上市时,19英寸的国产创维电视卖两三千块,进口东芝、日立等品牌售价五六千块。

若在这个年代国内上市,能买得起的家庭当然不多,但出口创汇也不错。

七十年代初,岛国开始生产TN-LCD,并推广应用;

八十年代初,TN-LCD产品在计算器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1984年,欧美国家提出TFT-LCD和STN-LCD显示技术之后,从八十年代末起,岛国掌握了STN-LCD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使LCD产业获得飞速发展。

如果能把液晶电视做出来,年利润不一定比VCD和DVD机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