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文明之殇

张霞在达亚人提供的资料里一番检索后回答道:“事实上达亚人在来到地球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外星基地的存在,他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外星基地似乎没有什么特殊行动,只是偶尔会派出飞碟到地球各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情况,就像照看自己的庄稼一样,达亚人时刻关注着蓝星文明的基地,而蓝星文明基地对达亚人的到来却一无所知。”

按照资料显示,达亚人眼中的蓝星人似乎属于洞穴文明,他们从不在地表修建堡垒,而是深入地下,蓝星人在地球表面活动时也会戴着面罩,很可能地球环境并不适合蓝星人生存,后续达亚人对蓝星人母星的探查否定了这一点。

在蓝星人母星上,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蓝星人在大陆上修建了许多高大建筑,蓝星人在自己母星上并不需要戴面罩,针对这一奇怪的现象,达亚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蓝星的大气成分中氧气含量约为20%,而当时地球大气的氧气含量高达26%,这也许就是蓝星人必须在地球上戴面罩的原因。

从形体上看,蓝星人属于碳基生物,比地球人类略矮小,脑部发育明显强于四肢,显示其智力发育超群,已接近一级文明水平,具备太阳系内殖民能力。

通过探查蓝星人脑部记忆得知,蓝星人在达亚人之前就来到地球,发现地球除了大气中含氧量较高外,几乎是蓝星人的理想家园,因此蓝星人计划对地球大气进行改造,使其适应蓝星人生存。

当时原始地球大陆上雨水丰沛、植物茂盛。蓝星人的改造计划很简单,大量增加地球上各种动物,减少地球植被,通过长期的自然演化逐步降低大气中的氧含量,这是一个长达数万年的计划,蓝星人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管理系统,依靠机器人系统进行自我维护,持续不断完成砍伐植被、散放动物、检测大气、定期汇报等工作。

蓝星人的星球改造飞船抵达地球后,在完成了基地建设任务后,达亚星人返回母星,地球基地进入全自动维护状态,按照程序设定,每百年向母星汇报一次地球大气情况。

按照达亚人的记载,在蓝星毁灭前,地球基地除了一艘运送船员返回的飞船外,没有定期发送携带大气样本的飞船,而星球毁灭后却开始每一百年发射一艘携带一罐大气的飞船,也许这是程序设定的备用方案?

得知真相后张明宇不禁莫名感伤起来,一个经历过成百上千代人类薪火相传的灿烂文明,一个即将跨入二级文明门槛的太阳系文明,就在外星飞船漫不经心的一记炮火下烟消云散,他们在地球上的造物却还在忠实执行着主人的指令,做着注定徒劳无功的工作,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地球文明能否幸免这样的灾难发生呢?

在经历了短暂的情绪波动后张明宇重新恢复了平静,自己根本无需想太多,只需要将自己这代人的事做好,未来由未来的人们去操心吧。

只是他觉得有必要去关闭蓝星人的基地,结束这毫无意义的漫长劳动,只不过他想等成功破解了蓝星人的文字后再去,他还是想将主控电脑中的有用信息全部读取出来。

一方面是对一个文明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将他们的先进科技消化吸收,对于地球人类来说,达亚人的科技水平太高,中间的跨度太大,而蓝星文明正好填补这个中间空白,好多科技可以为当今人类理解和应用,很多时候科技的关键性进步就差了那么一层窗户纸。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