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第七十七章

可能是觉得妹妹之前出去一趟,落下了太多学习进度。

一连几天,宁航只要一有空,就会逮住小在在,给她加课。

力求让她早日摆脱文盲行列。

小在在:“……”

她还小,文盲是正常的,真的没必要这样折磨人。

可明明表面上哀嚎连连,每次一听见她二哥的召唤,小在在还是会像一只小狗狗一样,屁颠屁颠地跑到她二哥身边,冲着人疯狂地摇着小尾巴撒娇示好。

然后被欺负得呜呜咽咽,下一次又记吃不记打地凑过去。

三番两次,让原本心疼女儿,想出面干预一下的宁远行歇了心思。

他们两个完全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根本不用管。

而且有她哥哥教导之后,都不用大人费心,小在在的文化水平直线上升。

具体体现在,她发现自己渐渐地,不用再依靠脑子里的语音阅读,就能自行读出那些金色字体了。

当然,会认字跟阅读理解是两码事,有些复杂的心思,小在在还是看不懂。

时间很快滚到宁远行开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一大早,苏欣妍就起床给一家老小做早饭。

她饭做到一半,宁翰就起了。

他被赋予了骑车送伤患爸爸上班的光荣任务,从此每天早晨的睡眠时间需要被削减十分钟,以此保证他跟他爸都不会上班上学迟到。

作为同行者,宁航自然也得跟着早起。

还好他本来也有早起做早读的习惯,所以对他来说,其实这是正常的起床时间。

只是在家的早读时间取消了,变成了上学路上争分夺秒的背诵。

宁航的自律性是非常强大的,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

这一点是全家人都默认的准则。

所以对于他的行为,从没人觉得疯狂或者不可理喻,更多的都是敬佩,或者还有些心疼和挫败。

孩子太聪明独立了,当父母的会很没成就感。

“吃饭了。”苏欣妍快手快脚地做好早饭,招呼着一家人来吃。

全家人都围坐在饭桌前,独独少了两道小身影。

小在在跟宁轩。

这两只小的一只还没到上学的年纪,只要她想,赖床到中午十二点都行,一只因为学校就在村子里,近得很,而且村小学没有早读课,完全可以多睡会儿再醒。

家里其他人也不去吵醒他们。

他们还是小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睡眠,所以能让他们能多睡会儿就多睡会儿。

吃饱饭,苏欣妍不大放心地把人送到院门口。

“要不我请假一天,送你去上班?”瞧着丈夫垂在自行车旁的伤腿,苏欣妍眉心微蹙。

正忧虑间,突觉眉心一热。

她抬眼望去,发现是宁远行抬起手来,伸出一根指腹,轻轻按揉在她蹙起的眉心之间。

将那代表忧愁的峰峦按平。

“别担心,相信我。”

短短六个字,直接打消了苏欣妍的一切担心。

她神情恢复平静,后退一步,对着他们摆摆手:“快点去吧,别迟到。”

“爸爸哥哥拜拜”

嫩嫩的小奶音从身后传来。

苏欣妍下意识地扭头,才发现小在在不知道什么时候睡醒了,正顶着一头乱发,睡眼朦胧地扒拉在门框旁,伸着一只小胖爪跟她爸爸哥哥们道别。

前头的宁翰他们已经骑车走远了,没瞧见后头的小在在。

苏欣妍过去把孩子抱起来。

“在在怎么醒了?饿没饿?妈妈给你端早饭吃好不好?”

“好。”小在在自动忽略前面两个问题,就惦记着干饭了。

早餐苏欣妍做了鸡蛋饼,还有小米粥。

小在在一个人就吃了一张饼和一碗粥,小肚皮圆鼓鼓的。

吃过饭,她就被妈妈戴上一顶小草帽,挂上小水壶,跟着妈妈出发去地里干活了。

临走前苏欣妍交代婆婆:“妈,您要瞧着时间差不多,就叫小轩起来吃了早饭去上学,我先带在在出门干活去。”

“好。”宁奶奶坐在堂屋里应了一声。

玉米成熟了,今天地里要收玉米。

小在在照例被妈妈放在树底下,这里有很多小孩子在玩耍,旁边还有几个老人在乘凉,顺便帮忙看着这些孩子们。

所以村里的大人们也不怕自家孩子们出什么事,全都放心地下地去收割玉米。

“在在。”小花跑过来找在在:“爷爷叫我们过去帮忙。”

“好。”小在在一听是村长爷爷有事叫她们,立马跟着小花走。

她们也没走远,就是从玉米地的这边走到了另一边,其实还是在大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爷爷,我们来了。”

陈村长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小孩子,年纪都在五六岁左右,既不用读书,也能稍微帮着干点活。

瞧见小花她们来了,他也没说什么,只是蹲在地上,给孩子们做示范。

“你们这样,把玉米一个个从叶子里剥出来,不要掰断叶子,留着叶子把它们编起来,窜成一条绳子,这个一会儿要晾起来的,得编结实点……懂了吗?”

陈村长剥了几个玉米,把玉米上头连接的玉米叶当成绳子,编制成一条麻花辫,让玉米结结实实地窜在上头,展示给周围的孩子们看。

有的孩子看懂了,有的还没懂。

“那我再给你们示范一次。”

一连教了三遍,不管孩子们懂没懂,陈村长就开始指派任务了。

懂的孩子自然会干活,没懂的上手学两遍,自然也就懂了,村里哪个孩子不是这么过来的?

小在在学习能力强,她几乎算是第一批学会的孩子,小花还要差一些,直到看着爷爷做了三遍,她才大概知道怎么做。

不过当真的上起手来干活,不论是哪个孩子,都干得像模像样的。

毕竟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从小干活到大的,动手能力很强。

陈村长背着手,在埋头干活的孩子们间巡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好好干啊,干完我叫计分员给你们每人记一个工分。”

一听到有工分,大家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小在在更是飙起了手速,一分钟能剥三四个玉米。

对于大人来说可能还没什么,但对于手小力气小的孩子而言,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这些玉米弄好后,会被挂起来晒干,然后脱粒,研磨成玉米面,装袋,就是堪比面粉的粮食。

玉米面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还比面粉便宜,很受许多人家的餐桌喜爱。

大人们那边干得热火朝天,小孩子这边也不遑多让。

与此同时,镇上,机械厂。

宁远行杵着拐杖来上班,一路上很是吸引了不少路过工人的好奇视线。

他淡定地将这些目光全部忽略,直接来到行政楼,找到跟他交接工作的生产部副部长,章宁。

章宁是个中年女人,面容有点刻薄,是那种看起来就很严肃的人。

她全程跟宁远行这位新领导的交谈都是公事公办,绝不多说一句废话。

但她工作效率很高,行事雷厉风行,在给新领导介绍机械厂内部情况的时候也毫不藏私,让宁远行很快就对机械厂有个全面又详细的了解,并开始对工作上手。

不得不说,有这么一位能干下属,当真让人省心。

忙碌的一天很快过去,晚上下班时间到,工人们都拿着饭盒,三三两两地结伴往食堂走,有些则是直接回家。

宁远行杵着拐杖,站在机械厂没人门前,等待着大儿子来接人。

可能瞧他一个人有点孤单,门卫大爷尝试着跟他搭话。

“领导,您一个人站这儿,这是在等谁呢?”

他刚来,门卫大爷只知道他是厂里新来的领导,还不知道他的名字,索性就直接叫领导了。

“我儿子。”宁远行礼貌地回答。

“您儿子,就早上来那俩大小伙子啊?”

早上宁翰两兄弟骑车送宁远行来上班的时候,曾跟门卫大爷打过照面。

“是。”谈及儿子,宁远行神色微微柔和:“我腿伤没好,不方便骑车,就暂时麻烦孩子们上学顺便兜我一程。”

“这样啊。”门卫大爷羡慕道:“您家孩子可真孝顺。”

而他家孩子不惦记着让他这个老不死的赶紧退休让位就不错了,哪里会来接送他下班?

“爸。”

宁远行跟门卫大爷闲谈间,宁翰两兄弟各自骑着一辆车过来接人。

“来得还挺快。”宁远行本以为儿子还需要再多等一会儿才来呢。

毕竟镇高中距离机械厂有一段距离,而孩子们也不是一放学就能立马赶过来,偶尔会出现老师拖堂的情况,或者轮到孩子们做值日,这些都得耽搁时间。

“今天运气好,老师下课利落得很。”

宁翰咧嘴一笑,呲出一口大白牙。

“大爷,我们这就走了。”宁远行跟门卫大爷道个别,然后在儿子的帮助下坐上车后座,父子三人一起踏上回家的路。

车子骑到半路,还没出镇子,宁远行突然想起什么,忙叮嘱大儿子:“拐个道,你妈出门前说了,叫去照相馆取照片。”

因为知道取照片的日子跟宁远行上班日子相差没两天,苏欣妍就懒得专门出去一趟,只把取照片的单子跟照片尾款交给丈夫,让他下班回来的时候顺路去拿。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感谢在2021042022:35:372021042023:55: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袋袋子10瓶;无酒、jo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