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婚(四)

谢琅很快便明白卫瑾瑜为何突然有此交代。

到了清宁殿,两人行过礼,太后没有立刻叫起,而是盯着他训诫:“哀家知道,对于这桩婚事,你们谢氏未必满意,但圣意既定,你身为谢氏世子,便该谨遵皇命,以身作则,心中有杆秤,做事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和谢氏一族的荣耀,而不是一味轻狂,意气用事。”

“世家,便如同盘踞在上京城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其深无限,世人只道蚍蜉撼大树,精神可嘉,殊不知,有多少蚍蜉都死在大树压迫下。便是当年权倾朝野风头无二的陆允安,结局如何,你也知道。哀家的话,你可明白?”

谢琅自然听得懂,这位太后虽然嚣张跋扈了些,但并无恶意。且上一世,谢家被诬陷谋逆时,太后似乎已经病逝。

便恭谨道:“唯慎明白。”

太后满意点头。

“你父亲为你取字‘唯慎’,可见用心良苦。”

说完话锋一转:“昨夜,你为何不在喜房,而宿在书房?”

谢琅心头咯噔一下,便知多半是那两名老嬷嬷没顶住压力说了实话。

这叫他怎么解释?

太后看他这模样,便知此事是真,当即冷笑一声,正待发作,便听旁边人道:“外祖母勿怒,这是我的主意。”

太后一怔一愣,看向卫瑾瑜。

卫瑾瑜伏跪于地,道:“是我不惯与旁人同睡,才恳请世子体恤,暂住书阁的。外祖母若要责罚,便责罚平宣吧。”

平宣,谢琅咀嚼了下,才明白是他的字。

太后望着下方少年身影,半晌,叹道:“你这孩子啊。”

“行了,都起来吧。”

两人谢恩起身,太后让人赐了座,看了眼身边的掌事姑姑穗禾。

穗禾会意,命左右宫人都退下。

太后方肃然看着二人,语气严厉道:“哀家不管这究竟是谁的主意,也懒得再追究,但从今夜起,你们必须住到一起。这不仅是哀家的私心——”

太后看向谢琅:“也是哀家为你们谢氏考虑。你父亲打了胜仗,皇帝高兴,百官也高兴,大渊的百姓更高兴,可高处不胜寒,背地里,你可知多少双眼睛盯着谢氏,盯着你。他们拿不住你父亲的把柄,便会拿你的把柄,去攻击你父亲,攻击谢氏。也许你不屑与卫氏联姻,但你可知,介怀甚至忌恨这桩婚事的,又岂止你一个。那些躲在暗处的人,巴不得你们撕破脸,一拍两散。人活于世,要懂得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而不是一味争狠斗勇,好风尚要凭借力,才能送人上青云。在这方面,你父亲要比你强很多。还有你——”

太后这回看向卫瑾瑜,目中藏着千般怜惜:“哀家知道你主意大,可哀家这身子,还能撑几时,还能护你几时,你得给自己找条后路啊孩子。”

大约说得太急,太后咳了声,穗禾连忙端来一碗热茶,让太后饮了两口。

太后摆摆手,道:“罢了,哀家言尽于此,剩下的,你们自己品味吧。”

说完又点了两个精明强干的女官,道:“从今日起,你们就住到谢府,照顾世子和三公子的饮食起居。”

谢琅与卫瑾瑜一道出了殿,卫瑾瑜落后了些,问出来相送的穗禾:“外祖母病了这么久,为何还是不见好转?”

穗禾神色黯然:“太后说,她这是陈年痼疾,能维持现状,已然不错,太医院已经调整了几次药方,但都不怎么见效。”

卫瑾瑜沉吟须臾,道:“能否把那些药方给我看看。”

穗禾一愣。

“公子这是怀疑……”

卫瑾瑜摇头。

“只是想看看而已。”

他记得上一世,外祖母病逝后,一直负责给外祖母诊病的太医院院首也离奇失踪,后来尸体被人发现在护城河上。他并不想往最险恶的那方面怀疑,然而此事着实蹊跷,为保万一,他还是想核实一下。

穗禾迟疑:“给太后看病的是张院首,每回诊完脉,张院首都是现场开方,然后把方子交给手下侍医去取药、煎药,药方也是直接留存在太医院。想要在太医院查看底方,需要有院首印鉴才行,公子可否等几日,容奴婢想想办法。”

卫瑾瑜朝她施一礼:“有劳姑姑。”

穗禾忙避开。

“这都是婢子应该做的。”

卫瑾瑜抬头,望着清宁殿上空,一阵出神。

外祖母的言外之意,他岂能听不明白。

她希望他把谢氏当做一条出路,借这桩联姻开辟出来。

然而这世上,没有谁能真的做谁的靠山,外祖母不可能成为他的靠山,谢氏更不可能,每个人能倚仗的,只有自己。

过往他所畏避的风刀霜雨,以后除了以坦然之姿直面,再无第二选择。

**

太后所遣李女官与顾女官,一到谢府,便发挥精明强干作风,先命内务府一道过来的宫人将新房里的被褥全换成统一的鸳鸯戏水样式,接着又重点整饬浴房,把香膏、皂荚、澡豆、兰草及各色名贵秘制香料一一摆上,甚至还在浴汤里铺洒了一层花瓣,增加情趣。

接着,二女官又恭恭敬敬到书阁,请谢琅搬回东跨院居住。

裘英正坐在阁中蹭茶,闻言,憋笑憋得难受,险些没呛住嗓子。

雍临也立在一边,努力握拳。

谢琅面无表情:“二位,想笑便笑啊。”

雍临立刻吓得站直。

裘英则肃容:“世子误会,我只是喝茶水喝得太急了而已。”

“这上京的茶,果然比咱们北郡的清香浓郁,难怪人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往这里挤,便是末将,也有些乐不思蜀了。”

谢琅道:“这个好办。”

“明日我就给老爹去封信,把裘副将讨来。”

裘英赶紧把茶碗放下。

“别,千万别,世子的神鬼营都是以一当百的顶尖精锐,我进去只有拖后腿的份儿,世子大恩大德,还是容我在侯爷身边养老吧。”

这位祖宗整治起人来,他可太知道如何手黑心黑了。

有着这回上京押送之仇,他若真到了神鬼营,就算不残也得被扒层皮。

谢琅冷笑一声。

其实他也有些想家了。

尤其是刚发现自己重生的那一刻,几乎恨不得立刻拍马奔回北境。

可今日老太后有些话说得在理,他肩上担着的不只是自己性命,还有谢氏一门,甚至是北境三十万大军的前程。百炼成钢,玉汝于成。他得学会忍,卫氏越是跋扈可恶,他就越要沉下心,藏锋于内。

裘英想起正事,问:“今日进宫面圣,陛下都与世子说什么了?”

谢琅道:“只例行问了问爹的身体和北郡的情况,其他的没说什么,就是我谢恩退下时,他忽然很用力的握着我的手臂,好像要说什么似的。但黄纯进来喂药,他就松开了。”

裘英意识到,谢琅提起皇帝时,语气称呼实在不敬。

他只当谢琅还因赐婚的事心有不满,便叹道:“卫氏强横,把持凤阁与朝政,陛下这些年也是不易。”

然而这便是纵容世家,诛杀忠臣的理由么?

谢琅冷漠想,他对皇帝的确观感复杂,一方面,上一世谢氏被诬谋反,卫氏虽为罪魁祸首,可皇帝也听之任之,没有阻止卫氏勾结北镇抚、监察司,滥施刑狱,屈打成招。另一方面,上一世,他攻破上京,围困皇宫时,这位皇帝,先咬破指血,写了告罪书一封,言自己姑息养奸,愧对忠臣,今日种种,皆是咎由自取,而后直接从内关闭殿门,纵火自焚于殿中,从某方面讲,倒比那些世家大族还有骨气。

还有,今日皇帝某些举动,也很令人费解。

“世子。”

谢琅沉思的功夫,雍临从怀中取出一封信。

“这是苏公子让属下交给世子的。”

“文卿公子?”裘英看了眼信的封皮,意外:“他也来上京了?”

“是。”

雍临代答:“苏公子要参加今年礼部主持的会试,早在数月前就启程过来了。”

裘英了然,道:“文卿公子自幼在二爷跟前长大,以文卿公子才华,三甲之内,必有姓名。如此也不错,文卿公子若真入朝为官,日后也可成为世子和谢氏强大助力。”

谢琅接过信,展信阅览。

雍临低声道:“苏公子还说,他已设法取得卫悯信任,能自由出入卫氏,之后的事,他自有打算,请世子不要为他担忧。”

谢琅皱眉。

“他结交了卫氏?”

“是。”

谢琅直接合上信。

目光倏地一沉,厉声:“告诉他,不要自作聪明,立刻设法抽身出来。”

“卫氏龙潭虎穴,一个不小心,便是引火烧身,尸骨无存,他以为他是谁,有多大能耐,也敢去招惹卫氏。”

雍临一愣,没料到谢琅突然发如此大的火气。

裘英在一旁提点:“你家世子,也是为文卿公子安危着想,你就赶紧传话去吧。”

雍临应是,并手并脚退了出去。

室内安静下来。

看着仍面沉如水的谢琅,裘英劝:“文卿公子也是一片好意,世子及时劝止便是,何必如此动怒?”

谢琅道:“我是为他好。”

上一世,他并不了解苏文卿在上京的情况。

但清楚记得,他逃回北境不久,就收到消息,苏文卿夜里和学子聚会,回家途中遭遇刺杀,险些丧命。

苏文卿怀有如此才华,是多少世家都想拉拢的对象。上一世他百思不解,苏文卿一个白身,平白无故怎会招惹仇家,如今看来,很可能是因为和卫氏走得近,引来了其他世家忌恨。

不能为我所用,便除之而后快。

那时他远在北境,鞭长莫及,这一世,既然已经预料到后事,岂能再听之任之。

苏文卿是二叔托付给他的人,二叔于他有教导之情,救命之恩,他不能不管。

**

回到东跨院已近亥时。

李、顾二女官门神般守在廊下,见谢琅回来,肃容行过礼,道:“浴汤已备好,世子可随时沐浴更衣。”

谢琅掀帘进去,因是新婚第二日,房中仍是喜房布置,连烛台上摆的都是喜烛。

他关上门,把那两名女官的视线隔绝在外,打眼一扫,卫瑾瑜已经靠坐在床头看书,他乌发未束,湿漉漉搭在肩头,侧影安静削瘦,身上穿着件宽松的燕居雪袍,显然是已经沐浴过了。

且他只占着里面小半边地方,外面大半边,显然是留给他的。

谢琅沉默走到衣架旁,解开玉带,开始更衣。

即使老太后说的再有道理,他也不得不承认,如此被人强按着头和另一个人同床共枕,他内心是不爽的。

“今日太后的话,你不必当真。”

他脱得只剩下一件里袍时,帐内安静坐着的人忽然开了口。

谢琅不由望过去,卫瑾瑜若有所觉,也抬起眼睛。

两人对视片刻,卫瑾瑜错开视线,道:“等过一阵子,我会设法让太后将她们召回。”

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睡觉没有坏习惯,不会影响你休息。”

“当然,也不会趁机加害你。”

谢琅知道,他是指他臂上那玄乎的毒。

此事他还没核验清楚,自然持保留态度。

谢琅在想今日太后训诫卫瑾瑜的那番话。

太后言下之意,似乎有让这位卫氏嫡孙利用这桩联姻,和谢氏交好的意思。

太后为何会这般说。

卫氏何等势大,堂堂卫氏嫡孙,还需要靠他谢氏一介寒门军户?

还有那个诡异的毒。

如果真的存在,卫氏为何要在自家嫡孙身上下这种毒。

然而上京世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且无下限的事做的可太多了,此事似乎也不足为奇。

谢琅慢悠悠脱下最后一件里袍,露出劲瘦腰肢和胸膛上优美流畅肌肉线条,道:“你肯如此牺牲,那卫氏,想必许了你一个不错的前程吧。”

一般这个年纪的世家子弟,都是在奋力读书或习武,然后进入科场,借助家族势力,给自己谋取好前程,再反哺家族。

可这位嫡孙,没资格参加科考,想要前程,只能靠卫氏周旋安排。

能答应联姻,必然是有大利可图。

还有什么大利能比前程更吸引人。

卫瑾瑜盯着书页,没有回答。

谢琅自觉戳中了对方心坎。

一扯唇角,正要再嘴欠两句,就闻卫瑾瑜道:“没错,卫氏是许了我一个不错的前程,所以,为了我们共同的前程,世子要不要考虑与我合作一下?”

为您提供大神 若兰之华 的《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最快更新

7. 大婚(四) 免费阅读.[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