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法成

这一场雨,笼罩了方圆十里范围,淅淅沥沥的不大,降水量却不少,地上都已经有了积水才停。

李燧的施法只是个引子,实际能下多大雨,与施法的环境有关,比如蜀地本就潮湿,即使冬季也经常下雨。

如果换到干旱的西北,可能就只会下两三滴。

而这也是法术初成,他难以控制的结果,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事了。

这法术要进阶也很简单,不断的施展,法术的威力越大,施法时间越短,直到它化为计蒙神兽一般的凡出现必风雨相随的本能,那就是神通了。

而随着法术的正常施展,李燧还发现了一件事,这幻身更真实了,一处处穴窍开始浮现,开始向真实的人身靠拢。

就在李燧思索的时候,谷出现了:“站在这里做什么?走,去我家聊聊。”

“老师,您怎么在这里?”

“你在距离王殿这么近的地方施法,如果还没人知道,那我们蜀国不都是废物了。”

“好在你这是第一次法术成就,不由自主地施法,所以王殿通知了我,让我告诉你一些事。”

“日后,未得允许,不得擅自在三殿附近施法,不得以法术伤害人民,不得以法术胡作非为,违反的,要么祭献给了神日,要么,就只能逃到巫山之中去了。”

“法术成就之后,就需要不断揣摩、施展,化为本能,则终有一日,法术会进阶为神通。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也会因为被元气洗礼而不断增强。”

“老师,我发现身体不少地方能自发储存元气,这是哪里?”

“那是穴窍,在北面的商地,除了我们巫师之外,近些年,还有些人也在修行,他们自称炼气士。”

“这实际上是我们巫师中一些人分化出来的,他们的想法不同,我们巫师是先得法,而吞吐灵气。他们却主张先炼气,后练法。”

“不过,他们也折腾了一些年头了,听说也有了点成就,开辟出不少能储存灵气的穴窍。只是,能储存的灵气稀少,法术施展也不成,只能算一个半成品。”

“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好学博学之人,你遇到了可以与他们交流交流,只是,不要沉迷。实际上,那巫山之中就有不少炼气士。”

两人边走边说,李燧知道,炼气士现在的情况就是因为仙道还在摸索,既没有找到完整的,自成周天的穴窍分布,也没有找到吐纳灵气的方法,更没有总结出修炼的功法而造成的。

不过,随着炼气士交流,他们堪定的穴窍越来越多,迟早会完成周天穴窍图的摸索。

而至于吐纳,脱胎于道家清静无为思想,迟早有一天会有天才悟出这一步,只要到了这里,仙道取代巫术就是大势所趋。

而功法,在李燧看来,实际上他搭建符阵化为禁制就是一种很特别的功法修行了,后世的各种功法应该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删减,只保留了壮大法力的效果而总结出来的。

想想还蛮奇特的,三星堆幻境将他们投入了这样一个仙道萌芽,巫术焕彩的时代,也不知道根本目的是什么。

两人边说话边往上走,这一夜,谷将整个蜀国的情况大致介绍给了他,整个蜀国能掌控的大巫有三十一位,小巫上千,学徒上万。

谷将大巫的情况一一详细介绍给他,包括姓名、性格、法术神通、巫器、关系等等,还有蜀国边缘的势力,包括巫山、荆州、褒国、周南、吐蕃等大大小小的势力。

同时,还告诉了他一个大消息:蜀国终于下定决心掘开巫山,连接绳水和大江,缓解蜀国的水灾。

经过三年努力,蜀国成功瓦解了巫山五大殿,让玄冥殿支持,蓐收殿中立,反对的只有句芒、祝融和厚土殿,这已经难以抵挡蜀国的力量了。

而新一年祭祀过新日、诸王之时,就会宣布这件事,正式启动,到时,大部分巫师都会调往前线,李燧作为内府使,负责调拨内府物资,自然也不会例外。

李燧听了,心下暗暗思忖这个消息的影响。

在谷那里待了一夜,听了无数秘闻。

第二日,去王殿时,竟然意外得知了蜀王要见自己。

无法,跟着大司农去王殿正殿见蜀王。

这是李燧第一次进入王殿的正殿,这大殿高大空旷,一进入,就感觉肃穆庄重。

见到蜀王时,这位君王正在与那位王子杜伏波正在说着什么,见到李燧进来,马上和颜悦色,对着李燧道:“卿来得正好,我久闻卿在广汉城做下的功绩,今日终有机会见到李卿。”

蜀王对着李燧说了一大段话,不外乎赞扬李燧的品质,要让他承担更多的责任之类。

直到出殿,李燧才从一大堆话中理出头绪,原来,王子杜伏波将要去绳水之中降服一头作乱的蛟龙,李燧作为助手要随其前去处理各种事务。

对这种事,李燧自然不会拒绝。

第二日,浩浩荡荡的队伍就从王殿出发了,路上还在神日殿和圣月殿汇集了八位大巫,看来,那条蛟龙也不简单。

沿着绳水一路往下,靠近原巴国地界,这里,绳水渐渐蓄积,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广阔的湖泊沼泽,而最大的一个,被巴人称之为黑水泽。

因为其中有蛟龙出没,蛟龙妖气将黑水泽之中的潭水浸染为带有妖气的深黑色而得名。每年春夏,绳水涨水,淹没附近数百里,那头蛟龙都要出来为祸。

杜伏波一行来到黑水潭旁一个山丘上,安营扎寨,分配任务,布置人手,这些都是李燧的活,那些大巫都懒得理这些俗务。

不过半天,一个半永久性营寨就在李燧的安排下布置完成,

李燧直接按照五灵镇山阵的样式布置营寨,虽然因为无法祭炼阵旗而布置不了阵法,却也占据了附近除了黑水潭之外的地气灵脉。杜伏波见了点点头以示赞赏。

晚上,李燧被叫进杜伏波的居所议事,商议着怎么对付那蛟龙,全程,李燧当了一个锯嘴葫芦,一言不发,引得杜伏波问道:“我父及大司农多次赞扬卿的才华,今日行军扎营,卿也安排的极为妥当,不知对这次行动,卿何有教我?”

“王子,在下不过前日才刚刚独立施展巫术,成为小巫,以前也从未与这等异兽搏杀,哪敢在诸位大巫面前卖弄?在下但听王子吩咐即可。”

听了他这话,一众大巫都点点头,连杜伏波看他的眼神也更和善。

他原本还不大看得起这个屡次受到蜀王称赞的青年人,又有人在他枕头边吹风,对李燧有些不好的看法,如今看他这么识相,观感自然变好了很多。

接下来,李燧果然一言不发,只是听着。这里有八位大巫,更有蜀王王子这样肯定身怀异宝,不知深浅的巫师,估计他们也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

果然,在座的巫师只是商议了下出手顺序,重点反而是瓜分那蛟龙一身血肉灵材,因此反而吵了起来。

最后,还是杜伏波拍板,蛟龙血、肉、骨、鳞那些数量多的灵材均分,蛟龙神魂、龙筋、精血这些则到时竞价后再分。

第二日,杜伏波带人到绳水边,首先祭祀绳水,然后卜筮此行吉凶,得到了大吉的结果后就开干了。

只见他将一道厚重的金简投入水中,顿时,黑水潭有波纹生出,搅得潭水动荡不停,不一会,阵阵低沉的蛟吼响起,一道庞大的身形从漆黑的潭水中浮现。

这家伙蛇头蛇身却有角和两爪,一对金黄的竖瞳带着冰冷的寒意盯着杜伏波一行。

杜伏波看了他一眼,拿出一道竹简,念道:“黑水蛟龙,尔横行无忌,时时催浪水淹两岸,残暴不仁,日日吞噬万千生灵。罪孽深重,天地难容。”

“为顺天应民,蜀王特派王子伏波讨伐尔,速速出水,俯首就诛,否则,雷霆之怒降临,定叫尔神魂俱灭。”

那蛟龙听了,却只冷冷瞥了一眼,尾巴一甩,将一大捧含着妖气的潭水劈头盖脸地浇了过来,然后就直接钻入水中,理也不理。

杜伏波没说话,却有巫师直接伸手,驱散了水波。

又有一位大巫上前,对着太阳祭拜,然后双手猛的一拉,就见天空的太阳像是被拉下来一样,一轮小小的太阳降临在水潭上空,炙烤着黑水潭。

然后,就见黑色的潭水不住蒸发,其中蕴含的妖气化为轻烟消失,水汽蒸腾。不片刻,潭水就下降了一大截。而周围补充过来的水却被修行水法的巫师截流。

这黑水潭是那蛟龙的巢穴,相当于他的道场,这里的潭水也是他千百年浸染才化为这样子的,这位大巫的法术大日普照相当于釜底抽薪,让他如何能忍。

只见他狂吼一声,蛟首升起,喷出一道道水龙,对着巫师们就卷了过来。

然而,大巫这边昨天晚上就已经商议好了,顿时,就有大巫上前,或是防御,或是偏移,或是攻击,三两下就将这蛟龙打得鲜血淋漓,就要钻进潭中逃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