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93章

“禀太后娘娘,您一入睡,皇上前来。皇后娘娘去恭迎皇上了。”在宋太后跟前侍候的嬷嬷小心的回话道。

此时宋太后有问话,嬷嬷在皇太后跟前侍候。当然也有宫人已经懂眼色的去通传一声帝后二人。

“天子来了。”宋太后一听着儿子前来,她的眼眸子亮上几分。宋太后此时的精神也显得更好些。

“皇上来了。”嬷嬷肯定的回道。

“快,快去请天子。”宋太后这时候想见到的是皇帝儿子。对于其它的宫人们,宋太后已经熟悉的很,她可没心思跟侍候的宫人们多讲话。

“奴婢这便去。”嬷嬷不会说什么已经差人去请了。宋太后一吩咐,嬷嬷赶紧应下话,她也恭敬退下,这会儿再去请一请帝后。

宋太后的目光巴巴儿的盯着殿门处。此时的宋太后已经坐起身。在宫人们的侍候下,宋太后懒得管旁的事情。她就一心盼着皇帝来。

对于病中的宋太后而言,她心里就挂念着皇帝儿子。旁的人于她而言一点也不重要。

这心灵上的失落,宋太后就更想感触一下亲儿子的抚慰。

长乐宫的殿外。

宫人一来传消息,禀着慈乐太后醒来。帝后二人结束谈话,此时便是一道往殿内去。

等着到寝殿门口,太后跟前的嬷嬷又来请人。

李恒一听母后急着见他,他便提步加快速度往殿内行去。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贾祤随在皇帝的后面一道进了太后的寝宫。

“问母后万安。”李恒给宋太后问了安。

“儿媳问母后万安。”贾祤也跟着给宋太后问了安。

“快,不必拘形式。天子,您坐会儿,哀家这时候就想跟你说说话。”宋太后的目光落在皇帝儿子身上,她就舍不得挪开的模样。

宋太后、宏武帝这一对母子亲亲热热,贾祤就是一个旁观与见证的。当然贾祤很识趣,她不会插嘴多舌。

贾祤就听着宋太后说道:“天子,你来看哀家,哀家心里轻省。就是辛苦天子,这来来往往的朝长乐宫多跑好些回。”

“母后无恙,朕就心安。如今您一病,朕心里难安。还望母后好好调养,早日痊愈。这多跑几趟长乐宫,朕自己的意思。朕就想多陪一陪母后,一解母后忧虑。”李恒的目光落在宋太后身上。

“母后,太医讲您是忧伤成疾。可是有什么事情让您这般的就为难了自己。您讲出来,朕总要替母后出头解决掉问题所在。”李恒这做儿子的,他当然是盼着宋太后长命百岁。

宋太后叹息一声。

“如今宫廷之内无大事,宫廷之外,哀家就挂念了茂眺的子嗣问题。如今他膝下空虚,哀家一想到皇长孙殁了,茂眺媳妇肚子里的皇孙也殁了。这连失二子,茂眺得多伤心。不提茂眺,就是哀家听着这消息后,哀家心如刀割,哀家哪能不伤心,那可是流着哀家血脉的曾孙子。”宋太后说的真情实感。

一连失去两个曾孙子,这当曾祖母的心头难受。

李恒一听宋太后的话,他沉默片刻后,他回道:母后,茂眺子嗣一事,也是命数注定。这事情一出来,母后也伤心,朕心里也不好受。

?华卿晴的作品《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对于李恒而言,李茂眺的儿子,那也是他的亲孙子。

宋太后与皇帝都是伤心人,此时谈了伤心事。

殿内的气氛就不太美好。还是李恒收拾好心情,他宽慰道:“母后,茂眺还年轻。往后还会再添了皇孙,也给您多添些曾孙子。”

听着皇帝的话,宋太后摇摇头,她道:“往常茂眺多宠着他媳妇,瞧瞧他后之中就一个嫡妃。如今金氏又小产,都是一个成型的男胎落了。金氏肯定伤了身子骨。”

宋太后这话里对于李茂眺的嫡妻金氏有一点不满意。

“唉,金氏暂时肯定不能了,往后能调养好几分。哀家离着茂眺千里万里的远,哀家哪里能知道他后宅嫡妻的情况究竟怎么回事?”

宋太后的话里意思多明显,这皇次子李茂眺独宠嫡妻。如今嫡妻能不能,这是一个问题。

往后呢,这嫡妻不能生,那李茂眺的子嗣问题怎么办。

李恒听懂宋太后的话中意思。他便道:“母后好好将养,待您养好身子后,您再挑些好生养的名门淑媛赐去象林郡王府就是。”李恒这里的法子够简单。

宋太后是李茂眺的皇祖母,她赐人,象林郡王府就能恭敬的收下人。

“唉。”宋太后感慨一回,她说道:“哀家也不想做恶人。让茂眺媳妇难堪,可茂眺膝下无嗣,那就万万不能的。”

对于宋太后而言,孙媳金氏往常也算讨得她的欢心。

可再讨她的欢心,那在宋太后的眼中还是没有子嗣传承来得重要。

这就挺现实,宋太后瞧金氏顺眼,那也不过是金氏乃皇次子的嫡妻这一重身份。

拔开孙媳这一重身份后,宋太后看金氏,那就更挑刺儿的很。

“好,哀家全听天子的建议。这等法子也成。”宋太后不拒绝天子的好意。

对于宋太后而言,她如今也觉得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法子。

倒是贾祤在旁边听着这一对天家母子的谈话,她心里槽口太多,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吐起来。

皇次子夫妻恩爱,那是人家夫妻的事情。其时这皇次子纳不纳妾,这也不是金氏这一位皇子妃决定的。

这一切看的是皇次子心意。如果李茂眺这一位象林郡王要纳妾,金氏还能拦着不成?

在皇帝,甭管妃嫔,还是有皇家的儿媳妇们,那都被重重的规矩压着。谁也不敢哼一声,说一句独宠。

这贤惠才是脸面,才是世人认为的正道。

谁违反了,谁就是一个大大的错字刻脸门上。

贾祤就觉得这事情不地道。可没法子,她只是皇后,还是继后。

皇帝、皇太后决定的事情,那就没有她多舌的道理。

真是多舌,一定不讨了皇太后的心意。对于贾祤而言,她这一位做儿媳妇的还是不顶撞婆婆的意思最好。

要知道皇太后在地位上,那真的压着皇后一重。

皇太后想收拾皇后,那法子多的很。最主要还是皇后跟皇太后闹腾,那会伤了在皇帝心里的人设。

再怎么说,这媳妇和老娘斗法,只要讲一个孝道。这做儿子的那一定站在老娘那一边。

这就是这一个世道的规矩。规矩摆这儿,只要没有逆天的本事,那就得忍着,忍着,继续忍着。

多年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可谓是道尽万般苦楚。

因为这是一个压迫女子的世道。在这样一个世道里,那些被压迫的妇人们,她们熬了无数年。

从亲妇熬成老妇,时光很残忍,现实很残酷,等着老妇有了儿媳后,这些淋过雨的老妇做了婆婆。

做婆婆,那当然就要逞一逞威风。至于说因为淋过雨,就想给后来人一把伴?

这不存在的。绝大多数的人只会想着撕了伴。

因为她淋过雨,她要让后来人也跟着她一样,也得淋了无数场的暴雨,不被现实毒打一番,那怎么能成呢。

太幸福的人生,除非是上位者,高高俯视云云众生。不然的话,那一定会被羡慕嫉妒恨。

别人暗戳戳里指不定就盼着幸福之人,那也进泥坑子里滚上无数遭。

接下来的日子里,贾祤侍候的日子也不算难过。

皇帝常到长乐宫。皇帝爱来,皇帝乐意陪生母说说话,多翻的宽慰生母。

在这等气氛下,宋太后的心情挺不错。这皇帝儿子有孝心,那对于养病的老娘而言就是最好的宽慰。

这比着儿媳在跟前侍候,那就不一样。

对于宋太后也是一样的道理,比起看着儿媳的那一张脸,宋太后更想看着皇帝亲儿子的那一张脸。

待宋太后病情痊愈后,这已经是半旬时光过去。

然后贾祤也得着恩典,得着宋太后这一位婆母的赏赐,她就带着宋太后的一些夸赞之语回了金粟宫。

长寿宫。

钱太后在跟侄女谈话,当然这一等场面上,还有钱太后的弟妹和侄儿媳妇。

钱太后的目光落在弟妹身上,她说道:“哀家没记错的话,哀家有嫡亲的侄孙女跟楚王年岁相当。系出嫡女,可对?”钱太后一边问话,一边打量着侄媳妇的神情。

钱太后的弟妹此时赶紧回道:“太后娘娘哪能记错,清婉的年岁跟楚王殿下一般大,都是同一年生人。”

这一位钱清婉就是钱太后弟妹的嫡长孙女。当然她的膝下还有庶长孙女,不过那年纪就比着楚王大一些。

当然这年岁大,这还不是要紧之处。要的地方在于这庶出,那就配不上楚王。

对于钱太后的弟妹而言,凭着宫里有一位太后娘娘,这一肖想,那当然就想要肖想着楚王殿下未来的嫡妻身份。

一个妻,一个妾,在世人

眼中的地位不同。

哪怕是皇家,皇后的儿子是嫡子,那妥妥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如今宫廷之内,贾皇后上位。贾皇后膝下的嫡长子楚王在许多人眼中就是香饽饽。

谁对于未来的东宫太子,那肯定都想咬一口。

钱太后的弟妹当然也不能例外。要知道如果她的嫡长孙女成为未来的楚王妃,再升职成为太子妃,再再升职成为皇后。

想一想钱氏一门出了两位皇后,这泼天的富贵,钱氏一族肯定肖想的利害。

特别是如今钱太后开口了,只要不是傻子,这时候都能想通一些问题关键所在。

钱太后的弟妹肖想着美好的未来。她的侄媳妇当然也一样。

钱太后的侄媳妇更想着自己的亲生女儿有机会成为楚王妃。这是什么心情?

简直就是美得冒泡。

哪怕宫廷之内有一位钱太后的存在。可前面钱家的当家人,钱太后的弟弟钱伯爷被皇帝削一顿。

钱伯爷、钱世子这一对爷俩的官职弄没了。如今就靠着爵位撑一撑场面。

钱氏一族现在的模样就靠宫廷里的钱太后撑起来。

真可谓是门庭冷落。钱伯爷、钱世子盼着儿孙里面有成器的。

对于伯夫人、世子夫人这一对婆媳而言,如果钱清婉这一位伯府的长房嫡长女能入宫,在钱太后的提拔下成为未来的楚王妃。

这一等的大前程,这当然是预期可望,未来可盼。

“这便好,哀家没记错的就好。”钱太后点点头。

“清婉如今年岁浅,哀家也老了,正好跟天子求一求话,也让清婉进宫来陪一陪哀家。让哀家身边有一个得趣儿的小辈承欢。”钱太后这当然要给侄孙女钱清婉铺路。

先接进宫里,这就是第一步。后面寻着机会当然想法子培养一下钱清婉和楚王李烨的感情。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就是钱太后的设想。

当然成不成的,钱太后有想法,还要看一看皇帝又是什么意思。

当然依着钱太后对于皇帝的了解,皇帝应该不会拒绝。

钱太后也没有想着一家独大的心思。这等提议,钱太后跟娘家人议一议,同时也会跟宋太后提一提建议。

两宫皇太后都接了娘家的侄孙女入宫。这人数一多,如此方才不会特别的显眼。

钱太后这里心思打定。她也没有打票什么,只是给娘家人一点暗示。

可钱家人顶顶开心。

伯夫人、世子夫人离开宫廷时,她们这心里都有一点飘飘然。

等着钱太后的娘家弟妹和侄媳妇离开后。钱淑妃的目光落在姑母身上。

“姑母,您觉得清婉侄女进宫,这可能入了楚王的法眼吗?”钱淑妃问道。

“哀家哪里知道。”钱太后实话实说,她道:“不过求一求,成不成一段缘分就看天意。天意如何,哀家也奈何不得。”

对于娘家,钱太后尽

力了。成不成的,这就看命数。但尽人事,凭听天意。

钱淑妃听懂姑母的意思。她问道:“姑母,我们这一边想的美,可皇后那一边的心思又如何?楚王可是皇后膝下的嫡长子。”

这亲娘才能做儿子姻缘大事的主。当然便是皇帝能做主,皇后也有建议权。

更何况皇后是楚王嫡妻的正紧婆婆,搁这一个世道里,婆婆压儿媳妇的手段多种多样。

只要想法子,没事儿都能在鸡蛋里挑出来骨头。

真有事儿时,那简直婆婆就是大杀器。

“皇后是聪明人,只要天子同意,皇后会默许的。”钱太后瞧过这些年,她也看出来贾皇后的行事风格。

莫要以为贾皇后特意独行,那就是一些谣言里的嚣张跋扈。在钱太后的眼中,贾皇后一直没有逾越皇帝的底线。

这一位贾皇后踩得就是皇帝的心里红线。

皇帝不喜的事,贾皇后不会做。

宏武二十六年,孟秋来临,夷则之月。

钦天监合的吉日越发近了。一过夷月,入仲秋,南吕月,册后大典正式举行。

宫廷热闹,朝堂肃穆。

皇后大典一旦操办起来当然不是小事情。

对于贾祤而言,正式的册后大典于她也是特别的一日。

正式的皇后朝报朝冠,这重量就不轻。她要穿戴在身上。

这些还不要紧,要紧的是她得仪态端庄。还要受朝臣、受宗亲、受命妇们的朝拜。

同时,这一日正式的立后大典,她还要陪同皇帝去祭祖。

当然,在这之前,贾祤这一位贾皇后也搬家了。

她从金粟宫搬到昭阳宫。今个儿是贾祤歇了昭阳宫的第三晚。

昭阳宫,宫门大开。

贾祤坐着凤辇,用了整幅的皇后仪驾。一行浩浩荡荡的往面宫廷的泰和宫去。

出昭阳宫,贾祤能瞧见的便是跪拜着黑压压的人群。这些是后宫的妃嫔们,她们此时只能拜在皇后仪驾的两边。这是恭送皇后起行。

一直到皇后仪驾走远,各宫的妃嫔们方可起身。

望着那等坐于凤辇上的皇后,又瞧着长长的仪驾队伍。

石德妃的眼中有羡慕,钱淑妃等人亦然。

世人眼中,皇后就是女子们的顶点。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

帝后并尊,皇后,妻也。这可是帝妻。一位皇帝,一位皇后,如是普天之下的标杆。世人谓之母仪天下。

当然今日是吉庆之日,这等场合下没谁敢多嘴。人人都要扬起笑脸,还要谨言慎行。

各宫妃嫔跪送皇后仪驾离开。当然她们还不能离开昭阳宫。

因为等着册立大典尾声时,皇后还会回了昭阳宫。到时候她们还要参拜大礼,叩拜皇后。

这在昭阳宫等着,那自然就按规矩的候着。

凤辇往泰和宫去。

坐于凤辇之下,贾祤的心情要

说不激动那一定就是假的。

可再是激动,贾祤还稳得住。因为正式的册立大典前,她已经当了太久的见习皇后。

宫权凤钱,全在贾祤这一位皇后手里拿捏着。她的底气十足,她不惧怕什么。

一直到凤辇来到泰和宫,在大殿外的广场上,凤辇停下来。

在女史的搀扶下,贾祤缓缓下了凤辇。

彼时望去,广场之下,两边林立着无数的官员。有文官,有武官。这些人各着朝服,各立两侧。

一条长长地毯铺成的御道上,在御台之下,贾祤看到着帝王冕服的李恒。

贾祤一步一步的走近,然后,李恒伸了手。

贾祤瞧一眼后,她伸手,她的手搭在他的掌心上。

李恒执起皇后贾祤的手,二人顺着刻龙画凤的御台一直往上,一直走到大御台的最高处。

层层御台,两边是白玉栏,此时此地,明明是广阔的广场,可是文武官员太多,似乎一眼望去宫墙之内尽数站满了人。

在帝后一起执手而行,一起走至御台最高处站定后。

李恒跟前的卫谨走出来,他站在帝后的身后两步位置,卫谨展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乾坤茂德,万始更新,龙凤呈祥,盛世华章。今立后大典,佐庙祀荣光,册贾氏中宫之位,母仪天下,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百官在此,无论文武。

此一刻众人当然是受领圣意,此听得卫谨喊道:“跪。”

在场的文武百官跪下,听得传话之音响起,道:“拜。”

“跪。”

“拜。”

“……”

帝后二人立于御台之上,下方无数的文武面官,甭管是勋贵爵爷,又或者是重臣宰辅。他们都得跪下来参拜大礼。

在这一群人里也有一个人恭敬跪拜之时,他遥遥而望御台之上。

他看不见帝后是什么模样,因为离得太远。可他心头却是思维博杂。

吕伭回京了,他在战场上立下功劳。他如今是勋贵圈子里的一员,虽然爵位不高。

可吕伭还是完成当初母亲对于他的期待,他建功立业。

只是吕伭一直没有成家,因为他的心头还藏着一个人。一个他今生今世不配去肖想的人物。

明明前世夫妻,这一辈子却是陌路之人。

他们偶尔相遇过,却是年少之时。再往后,彼此不过不熟之辈。

吕伭心想,今日的皇后一定很美,她真耀眼,就像是相伴太阳的明月。皎皎如月,明媚温暖,普照天地。

吕伭想了许多,可他不是多舌之人。他只是一个把许多心事藏在心底的人。他如今只想这般想想的瞧一眼,他知道她很好,这般足矣。

吕伭心想,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膝下二位皇子殿下尊贵万方。这般挺好,娘娘能幸福的过一辈子。

不像前一世,他早早去逝,他没能守住自己的承诺,

他说过,他会呵护她,他会陪伴她一辈子。

上一辈子,他失言了。他承诺过的,他一样也没有做到。

如此这般,今生一切的际遇改变。她不再遇上他,也许这般的改变于她而言,真好。

皇后娘娘一定能幸福一辈子的。

吕伭心想,他也不过就远远的,这般瞧一眼。也替她祈祷祝福。

御台之下,贾祤在皇帝的陪伴下受了文武百官的参拜大礼。

吉成,受领圣旨。

尔后,在皇帝的陪同之下,帝后二人乘辇出行。

从泰和宫往祖庙而去。

祖庙也在皇城,这距离不算特别远。宗亲已经在等候。

此时过去,帝后二人一下辇,宗亲跪迎。

在此时,贾祤有皇帝陪着,她也再受一回宗亲们的参拜大礼。

这一日,贾祤想她也挺忙碌的。

在祖庙之内,贾祤的名字在皇家玉碟上也要重重的记一笔。因为她是皇后,皇后乃帝妻。

这身份待遇上跟往常的贵妃,那贵妃简直就是提鞋的存在。

在祖庙之内,贾祤和皇帝一起给李家祖宗们上香祈福。

这也是贾祤头一回走进皇家祖庙。如果不是立后大典,贾祤在世人眼中就没有资格走进这等皇家宗亲眼中特别神圣之地。

当然,这搁贾祤的身上,她这一辈子也就这一次堂堂正正走进来的机会。

其时打心里说,来一趟就足够。于贾祤而言,这等地方真的太庄严,香火弥漫,这里是祭祀的场所。

庄严肃穆是必需要的,贾祤也能理解。因为事死如生,这是云云众人的念想。

在祖庙祭祀过李家的祖宗。贾祤与皇帝分别。

皇帝要去见一见文武百官。贾祤就要去后宫,她要在昭阳宫接见后宫妃嫔和京都的命妇们。

昭阳宫。

等着凤辇一至,瞧着皇后的仪驾一一停下后。

贾祤从凤辇上下来,然后,昭阳宫的大殿外,小广场上,那是黑压压的跪倒了一片。

此时贾祤自然而然往大殿里走去。等等进了大殿后,贾祤坐于凤位之上。

贾祤端庄,有女史去传话,命妇们依着品级不同,自然一一前来参拜大礼。

当然在命妇们之前,各宫妃嫔们也要再参拜了皇后娘娘。

接见嫔妃和命妇,一拔又一拔。贾祤就是端庄如松。下面的命妇们就是跪拜磕头的命。

贾祤这等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跪”“拜”。

这两个字眼她真耳熟,熟的不能再熟。

一直到见过各宫妃嫔,见过各路命妇们之后。

立后大典还不算结束,还有皇家宫宴。

当然贾祤这一位皇后可以小歇一会儿。她还要去换一身衣裳。

前面是朝服,后面宫宴之时,她又换一身吉服。

宫宴之上,帝后并尊。

这等时候两宫皇太

后也露脸了。可谓是皇家上演一场和乐融融。

也在皇家宫宴上,皇子们当然也要祝词。

蜀王李茂盼给帝后磕了头,上了祝神情。

在蜀王之后,楚王李烨这一位帝后的嫡长子露脸。他这一露脸,那在很多有心人眼中,那可谓是份外的醒目。

至于皇十二子,这一位皇子虽然也是嫡子。可年岁太小,如今就让奶嬷嬷抱着,祝词自然也有奶嬷嬷代劳一下。

立后大宴,皇家宫宴之后。这一晚,皇帝宿于昭阳宫。

就在立后大典的第二日。

李恒去长乐宫一趟,宋太后想见儿子。李恒当然孝顺有嘉,亲自去宽慰一番生母。

李恒到了长乐宫,他陪着宋太后吃吃茶,也捡着一些小趣事聊一聊。

宋太后也与天子闲话家常。一直到茶吃好,宋太后才是提一提她的一点念想。

“天子,哀家如今老了,也盼着长乐宫多一点欢乐。哀家就想着你舅舅家的侄孙女明月年七岁。哀家准备接她进宫小住一些日子。天子意下如何?”宋太后不拐弯儿,她直入讲了正题。

钱太后想接娘家的侄孙女钱清婉进宫。钱太后当然不能一人操作这事情。

于是钱太后给宋太后通过消息。对于钱太后的意思,宋太后听懂了。

结果就是宋太后心动了,然后就有今天宋太后在皇帝跟前提一提事情。

“舅舅家的明月外甥女。”李恒对于舅舅家的这一个外甥女,他当然有印象的很。

“母后想接明白进宫小住,朕哪有不同意的道理。”李恒没有拒绝。

“天子应了,那哀家可接人入宫了。”宋太后又问一回。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母后但可放心召了小辈入宫,您喜欢跟前热热闹闹,朕没有阻拦道理。”李恒没有反驳宋太后这一点小请求。

哪怕李恒知道生母这一番请求的背后,那也有着一些小心思。

长乐宫里,宋太后很高兴。这侄孙女宋明月能进宫,在宋太后眼中就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长乐宫的宋太后递了话,一递就成功。于是长寿宫的钱太后也不甘于落在后面。

长寿宫的钱太后也跟天子提一嘴,她也想接侄孙女钱清婉进宫。

同意了长乐宫,在长寿宫这请求上面,李恒当然不会厚此薄彼。于是钱太后的请求,李恒这一位天子也同意。

宏武二十六年,仲秋之时,钱伯爷的嫡长孙女钱清婉,宋伯爷的嫡长孙女宋明月。这二位生于伯府的贵女一道进宫,明面上的说法当然是陪一陪姑祖母,以尽一下小辈的心意。

昭阳宫。

贾祤早前听着风声,可等着事情落定后,贾祤才知道前因后果。

对于这等事情,贾祤心里要说多乐意?她一点也不乐意。

她的亲儿子李烨才六岁半,这来年才满的佛诞节才满七岁。这样一个小郎,如今就跟唐僧肉一样的被小妖精盯上。

搁哪一

个当亲娘的,那都不乐意。主要还是宋氏一族和钱氏一族的吃相,这搁在贾祤的眼中过了。

或者说宋氏一族和钱氏一族没出什么人才。

在贾祤眼中,这两家人尽出废物点心。这等人家做后族,这拖后腿最拿手。

若不然的话,皇帝不会让两家的当家人和继承人都是回家自己的一点爵禄老本。

虽然心头对于钱清婉、宋明月的出现,贾祤觉得不怎么舒坦。可事情出来,小小儿郎不用心功课,尽在儿女情长的小事上拉拉扯扯,这当然不成的。

要知道李烨的前程,在他亲爹宏武帝的规划下,那可谓是前程大大的有。

这等情况下,这培养出来的儿子得成长。人的心思有限,这里花多了,别的地方就会减少。

贾祤可想着儿子在皇帝亲爹的培养下,那是未来可期。而不是陷在表姐表妹们的温柔乡里唱什么贾宝玉的戏码。

于是这一日,帝辇来了一趟昭阳宫。

贾祤恭迎一番。帝后二人举止成了老夫老妻。

贾祤不客套什么,她笑着迎皇帝入殿内。她亲自给皇帝斟茶,她陪着皇帝吃吃茶。

这品过茶后,贾祤打发掉侍候的宫人。这会儿贾祤才说道:“恒郎,早前跟您求过话,您也答应了让烨儿好好的磨砺一番。如何可还算数?”

“祤娘着急了,这想立马就送烨儿去磨砺?”李恒搁下茶盏,他目光望着枕边人,他笑问道。

“玉不磨,不成器。烨儿是我们的嫡长子,他不磨砺一番如何能在未来担起大业。”贾祤也认真的态度,她又道:“还是说恒郎变了心意,眼下儿觉得烨儿不甘为您的继承人?”

“祤娘胡说。”李恒摇摇头。

“在朕心里,烨儿就是朕的继承人。此心如此,不更改也。”李恒给了保证的承诺。

“恒郎有一颗慈父心,越如此,我就越觉得烨儿早早磨砺为好。见一见世间疾苦,尝一尝人生百态,这没有什么不好的。”贾祤的眼中,她可不想当了慈母多败儿里的那一位慈母。

“其时祤娘不提,朕也有此心。”李恒回道:“祤娘你不必担忧,朕与你一样关注着烨儿的一切。他的进步,朕瞧在眼中。他的身边有些什么人想围上去,想巴结烧了热灶,朕都知道。”

这一个嫡长子是继承人,李恒在李烨身上花的心血,那真的重重下本。

“既然万般事,恒郎都是有主意。这便好,我这当娘的也能轻省轻省。”贾祤捂嘴一笑。

“不可。”李恒也笑了,他说道:“不能朕操心,祤娘您落一个轻省。你也得替朕参谋参谋,烨儿的前程,你乃他的母后,万不可撒手不管,没这般的道理。”

李恒这时候心情不错,帝后二人又商量一番。

于是李烨的未来日子也便是定下来。

“祤娘打算让烨儿先去勋贵府上过一过暴发户的日子?”李恒不理解。

“烨儿应该见识一下勋贵的生活如何模样。”贾祤说道:“见识勋贵的奢侈,瞧一瞧地主的小富之道,再看一看商贾的门道,最后尝一尝黎庶小民的苦楚。等着一一走一遭后,就让烨儿去见识一下边疆之地的风霜。勋贵的富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是功马骑射,这是万里无一的富贵,这等富贵用命搏也不一定搏得出来,还要看命。我想着烨儿能多瞧瞧,懂几分,且随缘。可只要瞧了,这一定就会刻进骨子里去。”贾祤没有说的便是勋贵们,那等世爵世禄何尝不是皇家给世人画的饼。

真正吃着饼的人很少很少,可这等通天之梯犹在,这人心就会想着往上爬。

当然也不可否认的,贾祤心头更清楚,勋贵这等阶级从来不会消失。

可能是一比倒下了,还有一批又崛起了。

从古至今,慨莫例外。不过就是不同的时代里,可能要换一下称呼而已。

人上人嘛,有些人比别人更平等。这是后世人的理解。

人上人嘛,有些人生而高贵。这是今生贾祤瞧过的人间谎言。可这等谎言世人皆信啊。

假话又如何,信得人多了,也便成了真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