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求订阅。

第110章

在随国侯府的书房内, 贾弘祐这一位当代随国侯对着亲爹说道:“父亲,皇上召见儿子讲了一件事情。皇上希望在儿子让人在朝堂上提出册立储君一事。”

这话一出来,贾道善的眼中露出精光。这一位老国公在家养老, 那也不是真的什么不管。

对于贾道善而言,他当然非常关心着贾氏一门的未来。

贾氏一门的未来在哪儿,不在儿子身上, 而在皇太子的身上。

因为贾氏一门出了一位膝下有二位嫡出皇子的皇后。

中宫皇后的儿子, 在礼法上天然就是储君的人选。

前面皇帝一直不对册立储君一事动心。朝堂上也起过风波,不过全被皇帝压下去。

宏武帝是多年在位, 还是一统中原的帝王。这等帝王的威势极重。他想压着一些事情, 那一定压的下去。

便是贾道善这等立功的老臣子又如何。宏武帝给体面, 那才是勋贵。

宏武帝一旦不给体面,凭着禁军里的威望。哪一个勋贵面对皇帝时,那只能跪服的份。

不服, 那就等着破门灭族。

皇帝乐意赏了仁慈,还表现出来跟勋贵共天下的态度。这等帝王就是好帝王。

帝王给了体面,勋贵们当然也要识了抬举。

于是六座国公府被拆, 勋贵们还是乐呵呵的同意。

国公府拆成侯府与伯府,食邑也没变,就是一个儿子继承变成两个儿子继承。

肉在锅里, 还是自家人吃。

皇家有占便宜吗?皇家没有。

皇家只是希望勋贵多一点,权柄分散一点。

皇家给的体面有了,这识趣的勋贵当然也有。于是拆了顶级的六座国公府时, 皇帝也给赐了公主下嫁。

这就是默契, 更是皇帝的保证。皇家与勋贵共富贵荣华。

在贾道善的眼中,他乐意退出禁军。为的什么?

还不是皇帝的保证。

如今就是见着皇帝塞了糖。这是果子成熟了。

对于贾道善而言,他千盼万盼, 总归盼着皇帝兑现承诺。在这等时候,贾道善的心思很简单。

这等事情太重要,关系着贾氏一门未来百年的富贵。

谁敢在这上面扎刺,那就是贾氏一门的敌人。

“善,大善。”贾道善说道:“皇上已经给了机会,贾氏一门当然要报效君恩。此时,弘祐你一定要办妥当。”

“贾氏一门身为楚王殿下的外家,一定不能让皇上失望,让楚王殿下失望。”贾道善的目光落在儿子贾弘祐的身上。

贾弘祐点头,他道:“父亲,儿子心头有数。”

贾弘祐当然清楚这事情的重要性。这关乎着贾氏一门的未来。

这等事情要出差子,那简直要以死以谢祖宗。

贾弘祐的态度很坚定。毕竟贾氏一门的富贵谁得利?

贾弘祐的嫡长子是随国侯世子,次子是未来的十驸马,是保恩伯。

可谓是一门富贵,已经至极。还有楚王这一位未来的皇太子,这一位楚王可是贾弘祐的亲外甥。

如今的皇家与贾家,可谓是一体而荣。

在这等情况下,贾弘祐对于皇帝的忠心一点不打折扣。

对于贾氏一门而言,皇太子册立一事那就是最大的保障。

于是在宏武二十九年,就在皇帝要封笔之前。

在这一个年节要来之前,勋贵一系里有人递了奏本请求册立储君。

这人是谁?

当然是贾氏一门扶上来的京官。这等时候一冒头,不傻的人都瞧出来这是随国侯在串连。

随国侯的举动多明显,这册立储君,谁是人选。

凭着立嫡立长,当然是随国侯贾弘祐的亲外甥楚王殿下。

这等声音一起来,皇帝没发话。皇帝只是沉默。

有些时候皇帝的沉默也是一种态度。特别是皇帝这一边的忠臣孝子里,也有京官附合了册立储君的奏本。

一时激起千层浪。

这等时候不表态,那什么时候要表态。

京都里,京官们只要不瞎的这等时候都看懂局势是什么。

楚王李烨这一位皇帝的嫡长子入主东宫,可谓是大势所驱。而且还有皇帝的默许。

皇帝都默许了,当然就是同意了。

京都的风云,宫廷内的妃嫔们也会听着一点耳闻。

如今的昭阳宫更是热灶,人人都知道皇后的嫡长子要登临皇太子的宝座。

想巴结皇后的人,那可谓是一直就多。如今就是许多人想巴结不太够格。也露脸不到昭阳宫的跟前。

长寿宫。

钱太后这儿瞧着侄女钱淑妃。

钱淑妃就是在姑母跟前嘀咕一回,她道:“如今一瞧,还是皇后娘娘有福气。瞧瞧,东宫马上就要册立新的储君。皇后娘娘在皇上百年之后,自然会是天下最尊贵的母后皇太后。”

钱淑妃当然是羡慕的。

明明她是最早侍候皇帝的妃嫔,她上位时,贾皇后还在做着国公府的庶千金。

当初她的儿子茂鼎也是做为皇太子,她也有过奢望。

可惜结果不尽人意。如今的钱淑妃也是沉寂下来。

只能说世事不如人意。钱淑妃在命运面前低头了。

钱太后听着侄女的话,她道:“你都认命了,往后就多捧一捧昭阳宫。不为自个儿,也为着南边的皇孙们着想。你安,他们也安。”

钱太后这话一落,钱淑妃就想到南边的孙儿。

这一想,钱淑妃真没半分心气儿。就像姑母说的,如今的好当然得学会捧人。捧一捧贾皇后,天下大势。势不如人,当然就得低头。

“姑母,侄女这儿没本事。可族里呢,清婉入宫这般久,如今瞧着似乎也不得昭阳宫的心意,更不得皇子所的楚王心意呐。”钱淑妃这时候提醒一话。

钱淑妃觉得她不中用,好歹她的孙儿还是皇孙。

还是做着皇家的藩王。哪像钱清婉,这一位钱伯府的千金如今在宫廷里小住,可谓是妾身不明。

钱太后一听钱淑妃的话,她叹息一声。

“也是哀家想差了。”钱太后的目光悠悠,她似乎在追忆一些东西。

“先帝与皇帝不同,先帝念着的情份,皇帝念着的社稷。天子如今还念一念哀家的旧情。到底哀家也不能让天子为难。清婉福份不够,也便是算了吧。”钱太后到底不想继续开罪天子。

天子不同意的事情,钱太后能怎么办。她当然准备退一步。

钱淑妃听着姑母这话,她轻轻摇摇头。她说道:“姑母,楚王多年少,将来的事情哪能说得准。清婉有福没福,如今说得还不早了一点。”

“你何意?且说说。”钱太后的目光落在侄女身上。

钱淑妃指一指自己,她道:“清婉已经做不得楚王妃,便是楚王侧妃也难。可将来呢,太子侧妃,又或者新帝的妃嫔,这哪里拿捏得准。”

钱太后听懂钱淑妃的意思。

且待将来,钱清婉的年岁也不着急一些事情,还能缓一缓的。

钱太后听罢钱淑妃的话,她轻轻点头。对于钱伯府而言,一个女儿不算什么。

钱伯府的前程更要紧。或者说巴结上皇家的关系更要紧。

钱太后想着自己老了,自己又还能活多少年呢。

总要替娘家留一点后路。钱太后感慨的说道:“也是伯府无能,子孙里不出着人才。倒是委屈清婉了。”

如今皇帝皇后不乐意两宫皇太后插手楚王的后宅问题。

钱太后不能再提。这钱清婉的前程在哪儿,可谓是熬一熬。

这将来熬成什么模样?这一切都不好说。

只能说钱清婉的前程,钱太后也有一点拿捏不准的。

不过只要钱太后乐意舍了面子,等着东宫入主,总还能替钱清婉谋一个身份。

就是那等身份,可能会让伯府千金失落一点。

堂堂伯府千金委屈在子爵府千金的下面,还要矮了身段过日子。

这等落差,钱氏一族还是皇太后的亲族。

有些时候,这世势无常。只能说,天下间门的尊贵,这搁皇家眼中,当然是皇家为尊。

钱太后这会儿也不再想太多。一切再缓一缓。

就跟侄女钱淑妃说的,一切待将来吧。

在钱太后这儿,钱淑妃陪着说一说话。

离开长寿宫时,钱清婉还送一送钱淑妃这一位姑母。

钱淑妃的目光落在钱清婉的身上,她笑道:“清婉是美人胚子,姑母眼中,您就是有福气的。将来指定比着姑母有出息。”

钱淑妃这话说的,钱清婉微红了脸。

“姑母,您谬赞了。清婉担不得。”钱清婉头脑还有一点清醒。

这些日子被冷落,她不傻。钱淑妃的话,钱清婉是没有相信的。

瞧着钱清婉的话,又看着她的态度。钱淑妃只是笑笑。

待从长寿宫离开,回了玉衡宫。钱淑妃的心情还成。

至少在钱太后跟前,钱淑妃如今已经懂得做人。反正跟以前一样还是巴结好姑母。

同样的也不开罪了昭阳宫。至于旁人,如今钱淑妃也是浑不在意。

如今的日子钱淑妃也过得有一点滋味。

真是不如意时,钱淑妃就会给做了死人的宋庶人烧纸钱。然后跟宋庶人念叨一下。

在钱淑妃的眼中,凭她跟宋庶人这一个老对头,老冤枉一比较。

钱淑妃心态马上就特别的平衡起来。只能说幸福这东西从来就是比较出来的。

宏武二十九年,在小年前,在皇帝要新年封笔前。

皇帝在众多朝臣的盼望中,皇帝让钦天监合了吉日。

皇帝也松口,来年当册立皇太子。同时,还暗示了一下回京述职的金县子爵。皇太子正式册立,皇太子妃也早早迎进东宫的好。

姚爵爷对于皇帝的暗示当然吃惊。毕竟来年皇太子也才十岁。哪怕姚爵爷的长女比皇太子大岁,也才十岁。

这般早的让皇太子成婚,这妥当吗?

可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这是钦天监合的吉日。

吉象表明皇太子当早婚以安社稷,镇位东宫。

关于这一回事情,皇帝暗示了姚爵爷。然后,皇帝还跟皇后商量一回。

昭阳宫里。

贾祤得着皇帝单独商谈了来年册立皇太子,还让皇太子早婚一事。

彼时帝后二人独处,谈起嫡长子的婚事。贾祤这一位亲娘挺有发言权。

只是这嫡长子早婚,这也太早了一点。贾祤问道:“恒郎,让烨儿成婚,这会不会太早了一些。”

十岁小郎就当了新郎官。在贾祤的眼中太早了。

这简直就是让人觉得太刺激。

“祤娘,钦天监合的日子好,也是利于烨儿的生辰八字,旺东宫气运。朕觉得大善。早早成婚,可以让烨儿夫妻多相处一番。少年夫妻老来伴。至于烨儿年少,也不必圆房。待烨儿年十五,再谈东宫太子和太子妃的圆房一事。如此安排,朕觉得挺是妥当。”李恒话语里一切已经拿了主意。

在李恒的心底,他还是担忧着前世今生的寿数问题。

让皇太子早婚,那是因为世人眼中,成家立业。

成家的儿郎就不一样,冠礼加身,便是年岁小,那也是成年人。

至少世人眼中已经可以顶门立户。皇帝早早让嫡长子成婚的原由也一样。

李烨一旦迎娶太子妃,他的未来岳丈也可以提拔一下。

对于皇帝而言,皇后的母族可以提拔。皇太子妃的母族同样可以提拔。

这是平衡。至少皇帝眼中便是外戚也不能真的抱成一团。

便是抱成一团,这利益与立场还得分开看。

至少贾氏一门和姚氏一门这利益点,那还是大大有区别的。

贾氏一门的利益点在皇后和皇太子,姚氏一门的利益点在皇太子和皇太子妃。

这看着是跟东宫的关系。可这坐的屁股位置就不同。

有些时候皇帝防一手,他觉得有必要。外戚嘛,皇帝要用,也要防的。

“早成婚,后圆房吗?”贾祤微微有一点沉默。她听懂皇帝的意思。

现在皇帝的态度已经定夺,贾祤想了想,这等事情真正利于谁?

利于未来的东宫储君李烨,李烨是贾祤的亲儿子。所以贾祤想一想后,她点点头。

“烨儿的婚事,恒郎觉得妥当,一定是妥当的。那就让烨儿早些成婚也不错。让烨儿夫妻早早培养一下感情。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夫妻和睦,也是美事一桩。”贾祤不反对了。

想一想,皇太子妃的位置从来不好做。

有一个早一点嫁进皇家的儿媳妇,贾祤觉得也不错。

至少儿媳和儿子多相处,他们熟悉熟悉,将来感情处的好。

贾祤也盼着亲儿子和儿媳妇一辈子和和美美。

感情嘛,从来不是单方面,相处久了,彼此了解。总归更好一些。

帝后这里没问题。这默契挺不错的。

于是一些准备当然得动起来。这等消息是瞒不了人的。

长寿宫知道,长乐宫当然也知道。

宫廷内苑,关于皇太子的事宜,虽然皇帝还没有下圣旨。

可内府已经开始在做准备。这等事情不瞒了谁,流程摆那儿。

于是皇子所里,楚王李烨这儿当然也感受到一些异样。

可谓是楚王李烨的身边人,那周遭的气质都发生变化。

侍候楚王的宫人,那跟侍候皇太子的宫人,那前程就不一样。

东都。

姚爵爷从京都归来。一家人见面,姚爵爷还得给女儿见礼。他如今当然不能受领了女儿姚明娘这一位圣旨降下来的楚王妃的礼。

同时,姚爵爷归府,接风洗尘后。

姚爵爷心情不错,他在歇一歇后,整个人挺轻松的跟姚家夫人这一位枕边人还商量起大事。

夫妻二人说着体己话。姚爵爷就是讲了京都一行的收获。

“皇上已经示意皇太子一事定夺下来。只待来年会正式的册立东宫储君。皇上还暗示了,明娘的婚事来年就会举行。金县子爵府要出一位皇太子妃娘娘。”

姚爵爷说这话时,他就挺高兴的模样。

“如何这般着急。册立东宫储君,马上就要迎娶皇太子妃。”姚家夫人倒觉得挺奇怪。

“不过钦天监的人给皇上递了奏本,说是合了国运之类的话语。总之利于东宫。皇上信了,我们的女儿自然就要早一点嫁入皇家为妇。”姚爵爷对于这等事情,他要说不信,那才怪。

早年的姚爵爷什么情况?

一介孤儿。

姚爵爷能上位,他早年的自己敢信。肯定不信,肯定不知道有如今的大前程。

因为富贵来的太大,哪怕有他自己拿命拼。

可战场上的武夫多少,最后能做了勋贵的人上人是凤毛麟角。就因为这等富贵太大,姚爵爷当然就更信命。

这一切就是上苍赐的福,这就是命数使然。

要不然凭什么不是别人做了勋贵,做了人上人。这天降富贵到姚爵爷的头上?

这等事情能说是运气,那肯定的。可这运气来了,为什么呢?

姚爵爷只能信了神神道道,那就是命中注定有。

至于信了祖宗,也信。

这就是祖坟冒青烟呐。

姚爵爷跟姚家夫人这一讲。姚家夫人说道:“明娘早些嫁入宫廷,我一介妇人见识浅,只是替明娘担忧。她这东宫的太子妃不好做。”

“明娘是大福之人,这东宫的皇太子妃不容易做好。那就指着一点,当一个孝顺的太子妃。孝道为重,天下人谁也指摘不了一丁点问题。”姚爵爷倒是给枕边人提了一个建议。

姚家夫人听懂了夫君的意思。她点点头,她回道:“是这么一个道理。孝道为重。”

这话搁哪儿都是至理。谁也不敢反驳。

谁敢反驳,那就是逆了这一个世道的规矩礼法。

不讲礼法,不讲规矩。那就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姚爵爷这里只有高兴的道理。姚家夫人哪怕在夫君跟前是一幅认同的态度。

可真的把这事情跟女儿透露一下时,姚家夫人的心中全是担忧。

这消息姚家夫人不过瞒了长女。这等事情皇家都暗示了。

姚家夫人当然要早早告诉女儿,也让长女有一个心里准备。

眼下瞅着年节,这日子一眨眼就是过去。时光最是匆匆留不住。

姚家夫人跟长女说一番体己话。也不留了侍候的丫鬟仆妇。

便是宫廷里的教导嬷嬷,有着楚王妃姚明娘的和缓态度,也是一直挺会做人。

母女二人单独相处。

姚家夫人一说皇家的示意。姚明娘听懂了。她道:“天家恩典,女儿自然受领下了。”

“只是女儿还是舍不得爹娘,舍不得兄弟妹妹。”姚明娘再是在父母跟前有了长女风范。在弟弟妹妹跟前做了一个好长姐。

其时她也不过来年才满十岁的少女。一个少女光想想远嫁京都,离了家人。

宫廷内苑,宫门深深。世人的嘴里,皇家最尊贵。

可这等尊贵也是隔着山水,还隔着天家的规矩。

姚明娘跟教导嬷嬷学了宫廷规矩。也从这里面听一点宫廷里的事情。

贾皇后差的嬷嬷来,这有些事情当然也会一一教导给姚明娘这一位楚王妃。

对于宫廷里的各种关系,姚明娘自然听了一耳朵。

东宫太子妃是世人眼中的尊贵人。待他年,皇太子一旦登基,太子妃自然也会母仪天下。

可这等尊贵人,那想站稳脚跟。那当然就得做着一位让皇帝皇后满意的儿媳。还得做着一位让如今的楚王,未来的皇太子满意的嫡妻。

里面拿捏的尺度,一切要姚明娘一个少女自己琢磨。没谁能替代她自己。

日子是过得好,还是过得歹。谁懂那一种忐忑不安。

因为皇家的尊贵,嫁进皇家的女子也是尊贵的主子。

可这等女子一旦在皇家受了委屈呢?没谁可以做主的。

宫廷内苑,最后荣耀的总是最上面的主子。至于那些路走窄了的输家,那些人是没有话语权。

“明娘。”姚家夫人望着长女,她说道:“娘也不知道应该叮嘱你什么。你打小就聪慧。而且楚王为人如何,楚王在府上待过的日子,你也见识过。”

“娘只能叮嘱了你,往后你当多想一想楚王的心思。一定要跟楚王这一位夫君一条心。”姚家夫人伸手,她抚着女儿的手。

“莫担忧府上,甭管你的弟弟妹妹,还是你父亲。你都不必多管。你要想念你父亲,他是一位英雄。”在姚家夫人的眼中,她的夫君当然是一位英雄。

“明娘,你的娘家不会成为你的拖累。所以一定记着娘的话,跟夫君一条心。夫妻同心,方能白头到老。夫妻不同心,嫁入夫家的女子不会收获了美满,只会结出了苦果。”姚家夫人劝着女儿。

这是姚家夫人的人生经验。至少她觉得这一辈子守得云开见月明,她靠的就是跟丈夫一条心。

从来立场真是站在丈夫这一边。甭管做什么,至少她的出发点是为着夫君好。

夫妻之间门有商有量,姚家夫人这等做法,她结出一颗善果。

姚家夫人当然就把自己的经验教给女儿。她盼的,当然也是女儿一辈子幸福美满。

“母亲放心,女儿一定会跟夫君一条心。楚王在女儿心里不止是皇子亲王,他更是女儿的枕边人,是女儿的相守一辈子的丈夫。”

姚明娘从亲娘身上学会的一样东西,就是真心换真心。

人与人不真诚,又怎么可能换来真诚。

“母亲不必担忧女儿。女儿做为一个孝顺的皇家妇。女儿会成为夫君的贤内助。”姚明娘把自己的立场站的很稳。

至少父亲母亲的态度,一直就是这般教导的她。

于是姚明娘也是这般宽慰了母亲的心。

“明娘,你一直最懂事,为娘这般一直叮嘱。也是唠叨了。为娘只是跟你一样的舍不得。”姚家夫人也是讲了心里话。

打小宠到大的长女,在失去长子后,这一个女儿也是她的心头宝。

女儿有最尊贵的前程,世人眼中的荣耀。

如果可以的话,这一切其时不是姚家夫人想的。

姚家夫人更盼的是女儿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至少女婿未来敢欺负了女儿,娘家可以替女儿撑腰。岳丈和小舅子可以登门打了女婿和姐夫。

可嫁进皇家就不同。天家尊贵,天家的女眷也跟着尊贵。

可天家女眷的苦楚就是没能与人讲。因为没人可以跟天家讲道理。

这才是姚家夫人担忧的。宫廷里的妃嫔多。宫廷里的争斗多。

在姚家夫人想来,将来一旦太子上位。东宫多了女眷。这人一多,世世非非也多。

这太子妃平衡后宅,还要做了贤内助。这贤内助也不容易做好。

便是有了委屈,也不能跟娘家。便是讲了又如何?

娘家也做不得主。皇家的儿媳能做的是报喜。报忧,报了也是无可奈何。

能怎么办?

唯有熬,熬到最后成为赢家。

就像是如今的宫廷里,在姚家夫人眼中,那就得成为贾皇后这般的赢家。

宏武二十九年。

这一年的除旧迎新,这一年的祭祀祖宗。

楚王李烨一直随在皇帝身边,他做了亚祭。

至于蜀王李茂盼很低调,这一位皇帝的实际长子一点不起眼。事事都落于人后。

真正显眼的还是皇帝的嫡长子楚王李烨。

朝华宫。

秦昭容瞧着拜安的儿子。秦昭容说道:“茂盼,皇后娘娘与我讲了,钦天监已经合了吉日,来年季春时有一个大吉日,你将大婚。”秦昭容说着这话时,她的眼中有欣喜的光芒。

“儿子也盼着在婚。表姐人好,她能做儿子的嫡妃,儿子高兴。”李茂盼的脸上全是笑意。

听着儿子这话,秦昭容也挺高兴的模样。秦昭容笑道:“是啊,母嫔也盼着你早早大婚。”

“你若成家立业,母嫔也是欣喜。”对于秦昭容而言,她盼着的就是儿子跟侄女大婚。

这般事情秦氏一门也盼着。

秦昭容说得开心,蜀王李茂盼又道:“母嫔,儿子虽然高兴大婚。也高兴能迎娶了表姐做嫡妃。可儿子心头还是有一点难过。”

“……”秦昭容听着这话,她的眼中有担忧。她道:“皇儿何出此言?”

“可是因着楚王随皇上祭祀,在大臣们那儿更得关注。皇儿心里难过了?”秦昭容问着儿子。

都是皇子,蜀王比不得楚王。这一点秦昭容一直知道。

这等失落,秦昭容能适应。因为她早早失宠,这等没有帝宠的日子秦昭容已经习惯了。

可听着儿子难过时,秦昭容的情况也挺难过的。

秦昭容不是替自己难受,她是替自己的儿子难受。

都是皇子,前程不同。那差的一步就是天堑。

秦昭容在现实面前,她也没折,她也得低头。

正因为如此,在劝了儿子学会低头时。秦昭容何尝不是觉得心如刀割。

“不,母嫔,您想差了。”李茂盼一听生母的话。他忙是解释话,他说道:“父皇与儿臣谈过,一旦大婚,儿臣就会就藩。儿臣是舍不得母嫔。儿臣不能在母嫔跟前尽了孝心。儿臣难受。”李茂盼这般解释一出来。

秦昭容的心里莫名的暗暗松一口气。原来不是为着储君一事。这便好。

至少儿子这一个答案是为着孝道,为让秦昭容心底好受一点。

哪怕秦昭容也会介意一些事情,可她不能提。

因为身份摆那儿,一些非份的肖想,只会害了她们母子。于是一些事情连想,秦昭容都不敢想。她也不能让儿子去想。

“茂盼,你想差了。”秦昭容脸上带起一抹笑容,秦昭容说道:“母嫔一辈子盼着的就是你大婚,你平安无恙。待你就藩,你和你表姐在藩镇好好生活,早早让母嫔抱上皇孙,这就是让母嫔最欢喜的事情。”

秦昭容的目光盯着儿子,她说道:“至于旁的孝道什么,母嫔又不老,不必你和你表姐孝顺什么。母嫔跟前的宫人们都是机灵人,她们懂得侍候母嫔,母嫔也使唤习惯了。”秦昭容尽理用轻省的语气回话。

“至于说你们真有孝心,那就多用心,多替母嫔添了孙儿孙女。替皇家开枝散叶,就便是最大的孝道。”秦昭容这般说道。

秦昭容的态度摆明白。李茂盼只能点头同意。

至于心里如何想?

李茂盼在生母跟前都是一幅好好儿的模样。

只是离开了朝华宫,回了皇子所。

李茂盼一个人在书房里独处时,他才会解开了脸上的面具。

要说不失落?

怎么可能的。都是皇子,特别是如今的李茂盼还是皇帝实际的庶长子。

李茂盼一点也不想去藩镇。他待母嫔有孝心,他想孝顺亲娘。

便是如此,父皇也不同意。父皇把话说的明白。

生为皇子,就藩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同意,他得就藩。他不同意,他还得就藩。

因为这是君父的圣意。由不得他一个皇子忤逆。

李茂盼对此能甘心吗?他不甘心。

不甘心,他也逆不得父皇的意思。李茂盼想不通的就在这里。

明明以前的宗室亲王也没有就藩,如何到了他这一辈人,那一切就有更改。

都是父皇的儿子,父皇待十一弟太不同。

皇子七岁进学。十一弟没有。十一弟出宫磨砺。

十一弟去了哪里磨砺,宫廷里没人知道。

可十一弟归来后,那等不同,李茂盼这一位兄长瞧在眼中。

特别是十一弟一归来后,父皇就默许了册立储君一事。

这才是最打击了李茂盼的事情。原来在父皇心里,十一弟是众望所归的皇太子。

不止父皇期许,朝臣们也是一样的态度。

没得争,也不必争。因为李茂盼没有机会去争。

要说没有一点点期待,那当然有千夜梦回里,李茂盼有过的。

可在表姐被指给他做嫡妃时,李茂盼就清醒了。

如今不过是清醒后,把一切看得更明白。

东宫的皇太子只会是十一弟。父皇更不会替十一弟留下一点隐患。于是他这一位庶出的皇兄就得就藩。就得离着京都远远的。

“江山社稷,社稷江山。父皇眼中,皇子不值钱的。”李茂盼在冷笑。

宏武二十九年,除旧迎新。迎来宏武十年。

一开春,皇帝降旨,正式册立嫡长子楚王李烨为东宫储君。

正式的立储大典在春末的一个大吉日举行。

春日,先有蜀王的大婚,后有皇太子的立储大典。秋日,还有皇太子的大婚。

这一连的大喜临门,皇家的内府就是忙碌的紧。

在这等时候,管着宫务的皇后当然也挺忙碌。不管是蜀王的大婚,皇后要操心。

还是皇太子的册立大典,皇后还要操心。当然等着娶儿媳太子妃时,皇后还要操心。

这等事情,皇后可不能不仔细。毕竟这有关系着皇家的体面。

京都皇城,宫廷内苑,瑶仙宫。

石德妃和石太妃在谈着话。石德妃说道:“最近秦昭容倒是热络,就爱往昭阳宫去。”

“蜀王要大婚,秦昭容当然得盯紧。这什么事情都不能拖一拖,都能装聋做哑。于秦昭容而言,这蜀王的大婚一事,秦昭容都一定要问一问。不问了,秦昭容怕睡觉都会不安生。”

石太妃说这话时,她的眼中还有羡慕。这真的羡慕。

谁让秦昭容也是熬出头,这能瞧着亲生的皇子大婚。

于是石太妃而言,她一辈子膝下无嗣。这当然就羡慕着能生下子嗣的皇妃。

“是啊,秦昭容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石德妃这会儿也有羡慕之意。毕竟皇帝的诸位皇子里,如今除着贾皇后生下来的皇子,就数着秦昭容膝下有子在身边。

“婉儿,莫羡慕秦昭容。你还得盯一盯九儿的事情。”石太妃提醒一话。

“九儿来年就及笄,九儿一旦及笄,她也要下嫁给辅恩伯。”对于九驸马,石太妃就挺满意。

在石太妃瞧来,皇帝待女儿们也不错。早早就替驸马谋着好前程。

只要驸马们不傻,这守着公主就是一辈子的富贵荣华。这安生的过一辈子富贵日子,多好的盼头。

“嗯,姑母放心,我心里都有数的。”石德妃点点头。她当然懂得姑母的提醒之意。

“皇后娘娘那儿秦昭容愿意巴结了,侄女这儿便是为了九儿,侄女也会矮下身段去捧一捧昭阳宫。”石德妃又不傻。

来年女儿的及笄,那要皇后操办。女儿的嫁妆,还要皇后管了。

“至于如今嘛,侄女也不想替皇后跟前多嘴。如今皇后多忙碌的人,这还要忙碌了秦昭容和蜀王的事情,又要忙碌了皇太子和皇太子妃的事情。只待皇后娘娘得闲了,侄女上前巴结也成有机会。”石德妃嘴里说着巴结。

可在心里,石德妃想的便是这巴结,那便是巴结就是。

“不说旁的,便是皇太子上位。这瞧着皇后娘娘的富贵荣华最是稳妥。满宫上下,不独侄女想着在昭阳宫奉承好话。多少人也是一样的想法。”石德妃说出事实来。

“各人有各命,婉儿,我等也得知福惜福。”石太妃劝一回侄女。

“嗯,是啊惜福的好。”石德妃点点头。

世事比人强。当年初入宫廷时,石德妃当然有一腔的心气。可现实挺残酷。她输了。

没本钱的妃嫔当然得学会低头。石德妃有所求,她当然就会更加的现实。

“如今瞧来,侄女这儿是认得清情况。倒是两宫皇太后……”石德妃的嘴角含了一抹笑容。

“姑母,您瞧瞧,两宫皇太后瞧着还是挺有念想的。东宫啊,可是一块大肥肉呢。多少饿狼都在盯着。”石德妃的嘴里也不饶人。

石太妃当然听懂了。

两宫皇太后什么心思,石太妃也瞧得明白。

“两宫皇太后的想法,其时也不能说错。东宫多尊贵的人,这东宫的女眷指定不能少了。两宫皇太后只是求一个位置,想必能如愿。”在石太妃的眼中,两宫皇太后如今也不过退而求其次。

两宫皇太后已经没有当初的妄想。凭着皇上的孝顺,这一点小小的念想应该能成功的。

至少在石太妃的眼中是如此。

“姑母,您瞧着是小事情。可未必呢。”石德妃却是轻轻的摇摇头。

“婉儿,你有不同的看法。”石太妃挺惊讶。

“皇上有皇上的心思。皇后娘娘呢?”石德妃指一指昭阳宫。

“皇后娘娘才是母仪天下的后宫之主。”石德妃笑道:“两宫皇太后也未免太小瞧中宫。”

“再则说了,皇后是皇太子的亲娘,人家娘儿俩也是一条心。”石德妃说着她观察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