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三圣人

吕钰立于那里,给百官的感觉,仿佛是骄阳一般,散发着无尽光辉,让人只能仰视。

“陛下,这....”

吕钰深吸一口气,刚要说什么,却见李世民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帝师,此事朕心意已决,你莫要推辞了!”

“朕尊帝师为第三圣人,是朕之事,而且帝师所做之事,完全有资格被称为圣人,以后帝师便是所有读书人的圣人,便是....圣师!万世之师!”

“朕相信无论百年,无论千年,帝师创造的义务教育和大学,都会继续存在,绵延万世的!这若不是圣人,还有什么算是圣人?”

李世民说道:“长孙无忌!”

“微臣在!”长孙无忌连忙走出,躬身说道。

“将帝师前后功绩,今日之策,全部昭告天下!

同时将帝师圣人之称,一同昭告天下!

我要让所有百姓知道,有帝师在,大唐必将无比昌盛!”李世民朗声说道,语气坚定,不容质疑!

“微臣遵旨!”长孙无忌连忙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站起身,一挥手:

“退朝!”

这让百官心脏病都要复发的早朝,终于结束了。

李世民离开后,百官们就迅速将吕钰给围了起来,一个个都竭尽所能与吕钰攀上关系。

吕钰见状,顿觉头大。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他可以弹指间让世家大族灰飞烟灭,却很不擅长处理这种事。

他连忙找了个借口,就溜走了。

离开皇宫后,吕钰并没有直接返回家中,而是直接去了锦衣卫衙门。

“见过指挥使!”

锦衣卫守卫见到吕钰,连忙行礼说道。

吕钰点了点头,道:

“孙立峰在吗?”

“启禀指挥使,孙大人正在大理寺,为大理寺提供世家大族人员的犯案证据,尚未归来。”一个守卫说道。

孙立峰是吕钰在寻找饷银时就在关注的一个能手,一路走来立功不少,且都在吕钰的安排下行事,十分严谨可靠,于是就把锦衣卫衙门的事宜交由他打理。

吕钰点了点头,说道:

“这些天辛苦你们了,传令下去,这个月的俸禄,每人增加一倍,算是我给大家的补助,大家这些天再加把劲,忙过这段就好了!”

守卫听到吕钰的话,顿时大喜,连忙说道:“谢过指挥使大人!”

吕钰笑着摆了摆手:“我先去看看卷宗,孙立峰回来后,让他来找我!”

说完,他便在守卫们惊喜又尊敬的注视下离开了。

此时在他的桌子上,正有一个函件。

吕钰一看,是孙立峰早已整理好,本次剿灭世家大族的报告。

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我果然没有看错人,有孙立峰在,锦衣卫也就不用我花费太大的心思了!经过此事之后,锦衣卫地位会瞬间上涨,届时也将无人再敢小觑锦衣卫,锦衣卫的震慑作用,将彻底显现。”

吕钰放下函件,看着外面的残云,怔怔出神。

“大人!”

这时,一个声音出现在门外。

吕钰收回视线:

“进来!”

便听嘎吱一声响,门被推开,身着飞鱼服的孙立峰大步走进。

“大人,你找我?”孙立峰说道。

吕钰点了点头:

“世家之事,你处理的不错,稍后我会向朝廷禀告你的功劳,你会真正成为锦衣卫长安的一把手,以后好好做,我很看好你!”

听到吕钰的夸赞,孙立峰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惊喜,他连忙躬身拜道:

“谢大人信任与提携,若无大人,就没有孙立峰!”

吕钰笑着道:“你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我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而已!”

“好了,此事不谈了,我找你来是有件事需要你去做!”

说着,吕钰就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正是昨天在他房间里发现的神秘信件。

吕钰将这封信交给了孙立峰,只说了一个字:

“查!”

没有任何的指示,也没有任何解释。

而孙立峰,也没有多问一个字,直接收起信件:

“是!”

吕钰继续道:

“另外,派几个好手,监视一下我的府邸,同时派几个人假装我府邸的下人,监视我府里的所有人,以及一举一动,一旦有任何的问题发现,及时告诉我!”

刷!

听到吕钰的话,孙立峰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杀意:

“大人,有人要对您不利?”

吕钰瞥了孙立峰一眼,道:

“此事你们只管调查就可,多余的事不要做,我自有打算!”

孙立峰心里一惊,连忙低下头,道:

“属下遵命!”

吕钰摆了摆手,说道:“去吧!”

“是!”

吕钰起身,他双手负于身后,抬起头看向外面的天空,眼眸微眯。

“再过段时间,等科举事了后,我亲自与你们好好玩玩!”

“一群只敢躲在阴影里的老鼠,也敢打我的主意,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几条命够死!”

外面乌云飘过,似乎要下雨了。

一场隐秘的暴风雨,貌似正在集聚。

整个大唐,随着吕钰事迹的公布,一次震动天下的风暴,也即将开始....

时间宛若流水,眨眼间便流淌而过。

三日后。

距离吕钰在朝廷上谏言义务教育和大学堂之事,过去了已经三天了,世家大族的叛乱之事,也基本上处理结束。

这三天时间里,大唐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大事!

原本雄立在大唐的世家大族,仿佛瞬间倒塌了一般。

几日间,那七宗五姓的门阀,只剩下太原王氏一门。

其余门阀,俱皆消散!

其家族产业全部充公。

其府邸、地产等,全部用于学堂建设!

一些罪责较轻或只是偏房的士子们,则被李世民特需可以戴罪立功,目前正在着手建立各公立的学堂。

除了世家大族外,全新的科举取士制度也已公布。

文理分科考试,两个志愿填报,都让许多考生为之震撼。

更让百姓震惊的,则是那三年义务教育,以及盛唐大学的建设!

当朝廷的公告向各地下发,并且张贴后。

几乎在整个大唐,都席卷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风暴。

无数的寒门子弟,面向长安跪拜。

他们拜的不是天子,而是帝师!

是给了他们出人头地,给了他们希望的帝师!

....

这一日。

大唐某一南方村庄。

三口之家,正在收割麦子。

一七岁的孩子,正拿着镰刀,一边擦着汗,一边弯腰收割黄灿灿的麦子。

在他身旁,是自己的父亲。

父亲一边干活,一边叹息说道:

“阿牛,你怪父亲吗?我知道你聪明好学,若是能给你机会去私塾读书,你一定能比那些世家子弟好,只是....哎,家里实在是供不起你啊!”

阿牛的父亲因为长时间劳作,面色被晒得黝黑,他年龄并不大,可终日里的辛苦,皱纹早已爬上了脸,使得他看起来老了十多岁一般。

此时他看着衣衫都被汗水浸透的孩子,想起私塾先生说过的话,只是一个劲的叹息。

私塾先生说阿牛若是读书,必能有大出息的。

可他没钱啊,真的供不起自己的孩子。

而且这么多麦子,如果孩子不和他一起劳作,他根本就割不完。

“是我没用,耽误了你啊!”

父亲心中叹息。

“爹,才没那回事呢!”

阿牛听到父亲的话,直接转头,只见他擦了一下脸上的汗,因为沾了一些泥土,使得脸就跟个花猫一样。

他笑着说道:

“能够有机会去听一两次先生的课我就已经知足了,其实阿牛更喜欢和爹娘一起割麦子,一起干活,看到爹娘开心,阿牛就最开心了!”

少年笑的很灿烂,一双眼眸无比清澈,不带有一丝杂质。

父亲看后,只觉得鼻尖发酸。

知子莫若父,他岂能不知道自己七岁的儿子,是在故意安抚自己。

“苦了我的儿了....”

父亲摸了摸孩子的头,脸上一阵叹息。

“大哥!大哥!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就在这时,一道无比惊喜的声音,忽然在远处传来。

父亲和阿牛转头看去,就见早上去城里卖山货的邻居,正向他们摆手。

“什么好消息?东西卖完了?”父亲问道。

“不是!是比这还要好的消息!阿牛可以读书了!你家阿牛可以继续读书了!”邻居大声喊道。

“什么!?”父亲顿时一愣。

阿牛则是愣了一下,撒腿就跑,直接跑到邻居面前,道:

“王叔,怎么回事?你不是再逗我吧?”

父亲也赶紧跑来,说道:“这事可不能开玩笑,我们哪有那么多银子啊!”

“哎呀,我当然不会拿这事开玩笑!”

王叔笑着说道:

“今天我去城里,看到朝廷下发的告示了,告示上说,帝师吕钰,提出三年义务教育和盛唐大学的建议,朝廷已经采纳!”

“以后,朝廷会在这处建立公立学堂,每一个适龄的孩子,必须去读书!而且学费非常低,就算是我们贫民也能支付得起!另外还说如果读书成绩好,还会有什么奖学金之类的,甚至可以赚钱!”

“并且还说了,所有读完三年书的人,都可以参加全国大考,考试成绩好的,会直接升入盛唐大学,考进大学,那就是光宗耀祖之事了,出来可以直接为官!”

王叔摸着阿牛的脑袋,说道:

“阿牛这么聪明,一定能考进盛唐大学的,到时候,我们村就有状元啦!”

刷!

听到王叔的话,无论是阿牛,还是他父亲,都瞬间瞪大了眼睛,直接愣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