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科举(二)

贞观十二年春二月乙卯(二十二)。

天色刚刚露出鱼肚白,长安城就醒了过来。

长安令的衙役们沿着城中大小街道往来奔走,敲锣打鼓地宣布科举开考的消息。

听到锣鼓声,来自天下各地的士子们纷纷起床,将考试需要用到的东西都准备好,然后趁着最后一点时间临阵磨枪,将带在身边的书籍再翻一遍。

条件好的士子自然有仆人书童为他们打点一切,至于大多数身无长物的寒门士子,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又过了一会儿,里坊的大门按时开启,等待已久的士子们鱼贯而出。

各个里坊的坊正和里长带人守在门口,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大声宣布道:“奉天子诏命,太子钧旨,各参考士子,依所领竹符,各自前往相应考场应试。凡有延误者,按弃考论,诸君不可自误!”

这一次前来长安参加科举的各地士子加起来足有数万,单凭尚书省公馆肯定是容纳不下的,大唐又没有后世那种专门建造用来举行科举考试的贡院,无奈李承乾只好上书皇帝老爹,从禁军那里借来了几座校场,稍作布置之后改成了考试用的考场。

每一个前往礼部报名的士子都能从礼部官员那里领到一张竹符,竹符上有着各不相同的编号,凭借着竹符前往各自所属的考场应考。

如果你弄丢了竹符,或者是去到了错误的考场,那么不好意思,这次的考试就和你没关系了。

这些要点众人早在拿到竹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交代过了,所以对于里正们的话也并没有太在意,出了坊门之后就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赶去。

.......

辰时刚过,皇城附近一座校场的大门缓缓开启。

严阵以待的考场护卫列队而出,守在考场大门两侧,手中明晃晃的刀枪足以震慑任何想要做出不轨之举的人。

看着这些护卫杀气腾腾的模样,某些心虚或者胆小的家伙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原本还算整齐的场面变得有些混乱。

正在此时,这座考场的主考工部侍郎张放和副主考太子率更令张世结伴缓步走上门楼。

看到有文官出现,士子们的心情才算是平静了一点。

张放威严的目光一众士子身上扫过,等到场面彻底安静下来,才缓缓开口对手下吩咐道:“放行吧。”

“诺!”

门楼下的书吏答应一声,翻开手里捧着的花名册一个接一个的念了起来。

随着书吏的点名,不断有士子从人群中走出,掏出从礼部领到的身份竹符,验明正身以后被带进考场。

原本一片平整的校场经过数天的紧急施工,已经被划分出了一个个四尺方圆的小格子,格子与格子之间用草帘简单隔开,每一个格子里都有一张案几和一块坐席。

大唐的读书人还没有发展出后世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作弊手段,所以考场里的规矩并不多,没有什么对号入座的说法,走进考场的士子可以随意就座。

只是坐下之后就不能乱动了,否则就会被视为违规,直接驱逐出去,取消参考资格。

......

有张放坐镇,又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卫士在一边看着,点名的流程进行的很顺利。

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所有士子都已经进入考场,校场的正门随之缓缓关闭。

张放二人走下门楼,来到校场前方的帅台站定。

目光四处巡视了一番之后,张放对身边一个书吏说道:“把考题请出来吧。”

那书吏躬身应命,很快就带人抬上来一只大木箱子,木箱上贴了封条,还挂上了两只大锁。

这是此番考试的新发明。

在今天以前,大唐的科举分为很多名目,什么秀才、明经、明算、俊士、进士、明法等等不一而足,朝廷每次都会根据不同的科目给出不同的考题。

这在人少的时候当然没什么,可是这一次参加科举的士子足有数万,如果再像以前那么做,那巨大的工作量能让所有人绝望。

因此在李承乾的建议下,经三省共议,定出了包含算术、经义、律法、诗赋在内的几十个题目,由皇帝亲自选择了其中十道作为这次科举的统一试题。

因为是提前出的题目,为了防止有泄露的可能,除了皇帝、太子和三位阁老以外,所有参与了试题制定和印刷的官员工匠都被暂时看管了起来,等到今天的考试结束之后才能离开。

试卷在印刷完成之后会盖上印鉴,锁进箱子里,箱子外面贴上封条,挂上铜锁,由禁军轮流看守,直到考试开始,由正副主考同时开锁,才能看到试题的真容。

......

张放和张世缓步走到木箱前,确认了封条完好之后,各自拿出贴身收藏的钥匙打开了箱子上的铜锁。

木箱缓缓开启,一阵浓郁的墨香味传了出来,张放检视了一下盖在试题接缝处的印鉴,满意的点点头,叫过几个书吏吩咐道:“把考卷分发下去吧。”

几个书吏躬身一礼,各自上前捧起一沓试卷,一张张的分发下去。

等到试卷分发完毕,士子们审题的工夫,张放清了清嗓子,朝着太极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高声道:“圣天子诏命,本次科举禁止喧哗、交流、乃至于斗殴,但有违反,立刻逐出考场!此外,但有夹带作弊,未经许可随意走动,窥伺旁人者,除剥夺五年内科举资格外,还将交付有司论罪!尔等可都听清楚了?!”

“我等谨遵陛下圣命!”一众士子同时应道。

张放微微颔首,微笑道:“既是如此,本官就不打扰诸君考试了,科举开始!”

话音未落,帅台边一个肌肉虬结的卫士提起手里拳头大的鼓槌,朝一旁立着的铜锣狠狠敲了下去。

“当”的一声脆响,惊起一片飞鸟,考场中的士子们同时拿起手边的墨锭,在砚台里点了几滴清水,“唰唰唰”的磨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