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可怕的大唐

普布利乌斯请的这个翻译,是当时送他来大唐的那支印度商队中的一员。

对于普布利乌斯一行来大唐的目的,他也有所了解。

见普布利乌斯问起,笑着答道:“使者阁下,您的使命已经达成了。”

普布利乌斯有些疑惑地看着对方。

翻译解释道:“使者阁下,方才过去那人是唐国用来传递军情的使者。”

“按照他的说法,唐国已经在陇右地区战胜了西突厥人,斩杀超过两万名直属于西突厥可汗的精锐战士,此时正在追杀逃走的西突厥溃兵。”

“您的国家已经脱离危险了。”

......

【丝国赢了?!这么快?!】

普布利乌斯有些失神,他记得他刚刚踏上大唐土地的时候,听到的消息是大唐和西突厥刚刚交上手。

当时的他觉得这真是上帝赐给他的机会,只要大唐和西突厥打起来,无论谁输谁赢,大唐的皇帝陛下都一定会接受他的提议,和伟大的罗马帝国组成联盟,共同对抗野蛮的西突厥人。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得到大唐皇帝的许可,带着使团向长安赶来的时候,刚刚进入被唐人称为“大运河”的河流,就收到了唐军全歼西突厥偏师的消息。

而现在,唐军更是战胜了西突厥主力,打败了这群让所有西方国家都束手无策的野蛮人。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要知道,从他踏足大唐国土的那一刻算起,到现在也不过才过去了短短两个多月而已!

......

看着兀自还在狂欢的官民士绅,普布利乌斯在心里暗暗感叹,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大唐这么可怕的国家。

是的,可怕。

除了这个词,普布利乌斯再也想不到其他任何词能够用来形容他心目中的大唐了。

这个国家有着无比灿烂的文化,有着空前繁荣的经济,有着令任何敌人胆寒的军队。

如果大罗马帝国拥有这些条件,那么完全可以征服从爱琴海到丝国的所有土地,重现、甚至超越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风光。

同样的,拥有这些条件的大唐也能够向西方扩张,什么西突厥,什么印度,什么大食,就连他的祖国罗马,都不可能拦得住这个庞然大物的征服。

【希望这个国家的皇帝真如他们自己所说,是一个“仁德”的君主吧。】

在大唐的这两个月,普布利乌斯听到最多的,就是“仁德”这两个字。

所谓五行(恭、宽、信、敏、惠)天下曰“仁”,绥柔士民曰“德”。

翻译成更浅显一点的话,就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刚开始的时候,他对于这种论调是不屑一顾的。

不过现在,他却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这句有些虚无缥缈的话上。

否则到最后,很有可能就像唐人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了。

想到这里,普布利乌斯再次抬头看向含元殿方向。

这一次,他并没有膜拜,外交官阁下的眼神变得凝重而深邃,隐隐间还有几分忌惮和畏惧......

......

大明宫,宣政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厢,各就各位,最上方的皇帝御座却空无一人。

今天是大唐朝廷迎接罗马使团的日子,皇帝现在还在后宫准备,直到罗马使团进入大明宫,皇帝才会出现。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讨论这个罗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百姓们的欢呼声终于传了进来。

宣政殿位于大明宫深处,长安城里的动静传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十分模糊了。

百官只能听到一些隐约的欢呼声,至于欢呼的原因,众人却都不清楚。

坐在百官之首的李建成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由身为首辅的房玄龄开口说道:“怎么回事?百姓何故喧哗?王大夫,找个人去看看。”

御史大夫王赟答应一声,对侍立在大殿两侧,负责朝会秩序的侍御史们下达了命令。

一个侍御史匆匆走出大殿,没过多久就带着两个羽林卫士,将累脱力的鸿翎急使抬了进来。

“回禀阁老,西庭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并甘凉道行军大总管尉迟恭、庭州刺史曾泰联名上书天子......”

“王师大捷,于庭州城外破西突厥大军主力,阵斩西突厥王廷骑兵两万一千七百三十六级,西突厥残余各部已望风而逃!”

“什么?!”

文武百官全都惊讶不已,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

连百姓都知道阵斩王廷骑兵意味着什么,他们这些混在朝堂上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

可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更加难以置信。

许多人甚至以为那鸿翎急使慌忙间说错话了,将阵斩两万西突厥骑兵说成了斩首两万王廷主力。

身为天下各军名义上的老大,太尉长孙无忌面色严肃地走到房玄龄身边,对那个脱力的鸿翎急使问道:“当真斩首两万王廷骑兵?”

言语间在“王廷骑兵”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用意不言自明。

“回太尉的话,确实是两万王廷本部骑兵!”鸿翎急使跪在地上,将封在竹筒里的捷报举过头顶,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大声吼道,显然对于长孙无忌怀疑自己十分不满。

长孙无忌并没有因为对方的抱怨而生气,在确认了的确是王廷骑兵之后,眉毛胡子一起飞了起来。

太尉大人快步上前,一把抢过捷报,对两个羽林卫士吩咐道:“将他带下去休息,找个太医给他诊治一番,陛下稍后可能会传召于他。”

说完也不管其他事了,转身直奔紫宸殿而去。

要说长孙无忌今年也快五十了,可是这脚下功夫却快逾奔马,一转眼就跑出老长一段距离。

李建成和房玄龄对视一眼,匆匆和百官嘱咐了几句,跟在长孙无忌身后朝着后宫的方向跑去。

等到三位大佬离开,宣政殿内的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热烈讨论起发生在陇右的战事。

至于之前众人还在议论的罗马,已经被官老爷们不知扔到哪个爪哇国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