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民族

厚布搭建的帐篷中,李承乾正和几个亲近臣子相谈甚欢。

一阵觥筹交错之后,李承乾对坐在右侧第三席上的林木问道:“林卿,孤吩咐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林木放下手里的酒杯,拜道:“殿下尽管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以天海商号如今的能力,用不了多久,殿下放出的消息就能传遍整个天下。”

听到林木这么说,李承乾欣慰地点了点头。

......

就在不久前,吐蕃的国书送到了长安。

作为边陲小国,吐蕃在面对大唐的时候有着天生的不自信,为了让前来和亲的公主能够得到大唐朝廷的认可,吐蕃君臣干了一件让李承乾拍手称快的事情。

吐蕃人给这位即将来到长安的公主去了一个十分典型的唐人姓名:卓婉儿!

这在唐人的眼里没有什么,可是身为穿越者的李承乾的却知道其中的利害。

后世的历史已经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民族国家的稳定性要远远强于多民族国家,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消减国内各族群之间的矛盾,以冀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团结(某个不靠谱的家伙除外)。

天朝刚成立的时候还在宣扬xx个民族,xx朵花,颇有以民族众多自豪的意思,可是进入新千年之后,还有人这么说吗?

没有了。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在新的政策下,大家都是中华民族,什么汉、满、蒙、苗,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就因为新世纪初那一场场颜色改变给世界各国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一夜之间崩溃殆尽。

残酷的现实使得所有非单一民族的国家都开始刻意回避其国内的民族w题,以免走上那些国家的老路。

大唐虽然不用考虑什么颜色改变,可是却也尝到过民族差异带来的痛苦。

唐初兼容并蓄的政策使得大唐国力在那一段时间里傲视全球,大唐的铁骑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打到了西亚地区。

可惜盛极而衰,一场安史之乱,一场憻罗斯之败,直接打断了大唐的脊梁,使得原本国势强悍的大唐不得不收缩势力,放弃对外扩张,专注于内政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打通东西方通道的机会破灭了。

昭武九姓、中亚佛国,成了后世中国人只能心驰神往的梦幻泡影。

在那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再也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像大唐这样兵锋直抵地中海。

不仅如此,堂堂天朝上国,居然在将近八百年的时间里,被来自北方的游牧部族按在地上摩擦,辽、金、蒙、清、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刷存在感,华夏衣冠甚至险些断绝。

身为一个穿越着,李承乾绝对不能容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

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民族同化,将所有民族都融入中原文明之中,使得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民族,只有一个声音。

......

同化民族是一件很耗时的事情,李承乾也不指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将这个目标实现,他要做的只是给这件事情定下一个基调,打下一个基础。

让后人沿着他的脚步前进,最终实现整个世界的统一,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在李承乾制定的计划中,第一步就是要给治下所有的民族都改一个唐人的名字。

......

姓名是一个民族最普遍,也是最不显眼的特征。

放在后世,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他的名字叫“扎西达娃”,你绝对不会认为他是汉族,一定会觉得他是藏族或者蒙古族。

这就是姓名的力量。

有一个异族名字,就等于是无时无刻不再提醒那些人,他们是异族,而不是唐人。

想要实现民族融合,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抛弃原来的姓名,接着是抛弃原来的生活习惯,最后才是将他们的文化纳入大唐的文化体系,从此彻底不分你我。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李承乾一直都在考虑,用什么办法才能让朝廷里的异族官员心甘情愿地改名,而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吐蕃和亲这件事让他看到了希望。

连太子殿下的妃子,日后的贵妃都改了一个汉名,你们这些家伙居然不改名,难道心里还在怀念故国,想着什么时候反攻倒算?!

只要将这件事通传天下,再暗地里加以一些引导,都不用李承乾自己出面,这些异族官员自己就会在民心的压力下选择改名。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个部落的族长、头人,他们选择了改名,在他们身后的部落难道还有不改名的道理么?

到时候就真的是天下一家,不分你我了。

......

吐蕃公主改名的消息已经通过天海商号无孔不入的销售网向大唐各地传播,接下来众人该考虑的就是该怎么引导舆论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禄东赞那有些敦厚的身影走进帐中。

看到禄东赞,所有人都默契地停了下来。

李承乾看向对方,微笑问道:“大相怎么回来了?不去多猎一些猎物吗?”

被李承乾狠狠摆了一道,禄东赞心里难免有些火气,闻言阴沉着脸拜道:“殿下好意,外臣心领了,只是这些猎物都是人豢养的,没有了野性,猎来也是无趣......殿下若是没有别的吩咐,且容外臣先行告退。”

李承乾没有理会禄东赞告退的话,点头道:“这倒是孤疏忽了,大相来自吐蕃,想必时常外出打猎,见惯了凶恶猛兽,这些蓄养的家宠怎能入得了大相的眼......大相且先等些日子,待到明年夏天,孤便与大相一同前往秦岭游猎,那里的野兽十分凶猛,想必应该能合大相的心意。”

听说李承乾居然有意把自己留到明年夏天,禄东赞的眼角不由自主地跳了跳,强忍着心中不快,拜道:“殿下好意,外臣心领了,只是外臣说到底是吐蕃的臣子,久留大唐多有不便。只等殿下与恰果苏巴公主的婚事完结,外臣便当向天可汗皇帝陛下辞行,返回吐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