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熊孩子

耐着性子安抚了房玄龄等人一阵,让黄安将他们送出宫,李承乾迫不及待地叫来了赵真,仔细安排了一阵。

经过这几年的磨炼,赵真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接过了缇骑卫都督这杆大旗,成为了大唐第二任特w头子。

至于原先的缇骑卫都督赵元茂,则成功隐退,回家奶孩子去了。

对于这位一路扶持着自己登上帝位,登基之后又任劳任怨帮助自己组建缇骑卫的老臣,李承乾十分大方,直接给了一个云中郡公的爵位,食邑两千九百户,与国公之位仅有一步之遥。

......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有了李承乾的指点,加上缇骑卫打探情报也算是老本行,自然要比长安令的差役更有效率。

不过几天工夫,赵真的奏疏就到了李承乾案头。

事情和李承乾预想的差不多,那个用假名字参考,后来又无故失踪的苏玉,正是他的好儿子——濮阳王李钰。

苏玉这个名字,就是由李承乾亲自拟定,让他在华阴书苑里用的化名......

......

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李承乾一方面为自己有这么个聪明儿子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对他的胆大妄为感到恼火。

虽然大唐的科举考试没有向后世公务员考试那样设置年龄门槛,只要你真的有本事,即便只是个三岁小儿,一样可以参考。

但是李钰的身份特殊,注定了他不需要,也没办法像一般读书人那样靠科举出头。

一般人如果真的能在李钰这个年纪考上科举,旁观者只会说“英雄出少年”、“甘罗复生”、“天纵英才”,可李钰考上科举,别人只会说他是占了出身的便宜。

即使李钰真的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的科举,也没有人会相信。

他们会认为主考官有意放水,会认为李钰作弊,甚至会认为李承乾这个皇帝开后门,却永远也不会承认他们学不如人的事实。

不要说其他人,就是李承乾自己,把他放在那些士子的位置上,他也一定会这么想。

这是由人类这种生物的劣根性决定的,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代,概莫如是。

......

好在李钰撤的及时,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露面,否则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李钰自己要因为这件事而承受巨大的压力,就连朝堂百官和李承乾这个皇帝,都要暗地里被人议论。

甚至于就连刚刚走上正轨,日渐显现出威力的科举制度,也有可能会因此夭折。

是以,在看完了赵真的奏报之后,皇帝陛下便直接将之扔进了火盆,并没有将真相告诉房玄龄等人的意思。

在那之后,李承乾就让人去华阴书苑将李钰带回了长安,准备好好整治一下,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规矩。

这一次运气好,没有出什么乱子,可谁知道下一次会怎么样?

小孩子的毛病如果不及早纠正,等他成长为熊孩子,再想改可就改不过来了。

......

李承乾心里念头不断转动,看着一脸“我很乖巧”表情站在下面的李钰,又好气又好笑,莫名觉得眼前的情景有些熟悉。

【似乎当年父皇也是这么看我的......】

稍作思忖,李承乾心里突然蹦出这么个念头,李二陛下的音容笑貌恍惚间再次出现在他面前,令他一时间也有些痴了。

愣了片刻后,李承乾摇了摇头,将不相干的杂念甩到一边,学着当年李二陛下的模样,板着脸问道:“李钰,你可知罪?”

李钰总喜欢闯祸,认错都已经认出条件反射了,李承乾的话音未落,他便老老实实跪倒叩首:“儿子知罪。”

看着李钰一脸淡定,丝毫不觉得羞愧的样子,李承乾心中熟悉的感觉越发重了几分。

皇帝陛下几乎是下意识地接着问道:“既已知罪,那你便说说吧,你到底何罪之有?”

李钰想了想,郑重其事的说道:“儿子昨日偷了同学的桂花糕,不料却被父皇得知。”

“儿臣自知此举有违圣人之教,请父皇责罚......”

......

听了李钰的回答,李承乾有些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暗暗感叹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就连在一旁伺候的黄安,这个时候也发现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识。

【当年陛下似乎也是这么顾左右而言他,敷衍先帝的......】

一个念头刚刚在心里冒出头,立刻就被他死死按了回去。

现如今的朝堂,因为储君之位的争夺,俨然已经分成了两派。

正统士大夫出身的官员和出身商人家庭的官员,表面看上去一团和气,在圣明无比的天子领导下,为了百姓的福祉夙兴夜寐。

可实际上,私底下人脑子都已经快打出狗脑子了。

这个时候如果李钰再掺和进来,楚汉争霸变三国逐鹿,那可就有热闹瞧了。

......

李承乾并不知道黄安心里的想法,皇帝陛下谈了口气,从身边的案几上拿起黄安从礼部调来的科举试卷,扔到李钰面前:“你给朕解释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指的当然是李钰冒名参加科举的事,不过李钰自己却不在乎这个。

当他展开考卷,看到卷面上熟悉的笔迹后,欣喜道:“父皇今日召儿子入宫就是为了此事?莫非父皇同意儿子的请求了?”

李承乾没想到李钰居然会是这种反应,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什么请求?”

“难道父皇忘了吗?”李钰有些失望了说了一句,接着便给李承乾将起了不久前的一件往事。

......

那是去年过年时候的事。

可能是因为在华阴书苑待烦了,李钰趁着过年的机会,向李承乾请求提前从华阴书苑毕业。

就李钰这几年惹祸不断的作风,李承乾怎么可能同意。

不过李承乾也没有直接拒绝他的请求,而是当场出了几道题考他。

因为是故意为难李钰,所以李承乾出的题目十分刁钻。

最后的结果自不必说,反正考试结果很惨淡。

当时李承乾就对李钰说了,除非李钰能够证明自身的学识已经足够,否则即便李钰到了十岁,也别想从华阴书苑毕业。

然后,李钰就跑去参加科举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