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无题

两辆马车在百官复杂的目光中驶到御阶前停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泰的王驾马车和李承乾的太子马车停在那儿,两拨人大眼瞪小眼,谁也没有动作,就连原本在窃窃私语的百官,这个时候也停了下来。

除了战马偶尔不耐烦地打个响鼻,整个两仪殿广场没有任何声响,静得落针可闻。

眼见两位大佬较上了劲,在场的文武百官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气氛变得尴尬起来的时候,终于有人打破了僵局。

......

一辆装饰华贵丝毫不逊色于魏王的王驾马车驶进广场,车上坐着的正是如今除魏王以外另一位长留京师的大王——晋王李治。

李治今年也快十岁了,却依旧不改之前那副跳脱的性子,不等马车停稳,就从车上一跃而下。

一边跑向李承乾的马车,一边喊道:“大兄......大兄......太子大兄......”

守在马车边的黄安大惊失色,连忙轻声拦阻道:“大王小声些,殿下昨夜多饮了几杯,有些禁受不住,正在车内小憩......”

黄安的反应已经算是很快,不过却还是晚了一步。

一声悠长的哈欠声后,李承乾从马车里探出头来:“雉奴来了啊。”

李治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绕过黄安,跑到马车边躬身一拜:“臣弟见过太子殿下。”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都是自家兄弟,这么客套做什么。”李承乾从马车上跳下来扶起李治,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微微颔首,“半年不见,雉奴你长高了不少啊。”

李治笑了笑,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李泰走了过来,黑着一张脸,微微躬身:“见过大兄。”

李泰原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和李承乾别别苗头,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李治,轻描淡写之间就毁了他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局面,心里又怎么会痛快。

李治也看李泰不爽,见他过来,刚刚还有说有笑的脸顿时沉了下去,故意将头转到一边。

李治能这么做,李承乾这个做大哥的却不行。

在李泰行礼之后也还了一礼,接着便扶住李泰那臃肿的身子,语气真诚地说道:“青雀身子不便,以后就不要行礼了。”

......

看着李承乾这副友爱兄弟的模样,百官中很多人都欣慰地点了点头,都觉得这才是他们理想中储君应该有的风范。

李泰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还没来得及有所好转的脸色越发的阴沉起来,什么也没说就转身离开,走到御阶之下站立。

李治在一边看的皱眉不已,颇有些愤愤不平。

李承乾却不在乎李泰的行为,安慰了李治两句之后就带着他一起走到百官前方站定。

......

太阳逐渐升起。

就在第一缕光线越过太极宫的宫墙洒在广场上的时候,两仪殿的殿门缓缓开启,一个青衣宦官走到御阶前,高声道:“时辰已到,百官入朝!”

众人闻言都整理了一下衣冠,在李承乾三人的带领下从御阶两侧拾级而上,陆续进入两仪殿中。

等到文武分班站定,内侍监黄易的身影出现在御座之前,手中拂尘一摆,肃声道:“警!天子临朝,百官恭迎!”

话音未落,李二陛下就在一众内侍女官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御座。

众人连忙拜伏于地,齐声高呼:“臣等恭迎吾皇陛下万岁。”

李二陛下坐上御座,轻声说道:“诸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百官恭敬答应一声,这才各自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临襟正坐。

李承乾刚刚坐下,就听到上首的皇帝老爹说道:“太子替高祖守灵半岁,将献陵诸事料理的十分妥帖,朕心甚慰,着赏钱十万,绢三十匹。”

李承乾连忙起身拜道:“谢陛下。”

等到李承乾坐回座位,李二陛下继续开口说道:“太子如今已加元服(满二十),也该是为君父分忧的时候了,朕有心令朝中百官三品以上者,皆遣一子入东宫为属官,诸卿以为如何?”

虽然是问话,不过李二陛下连具体的布置都已经说出来了,很明显心下已经有了决定,只是需要百官站出来表示赞同而已。

对于这种能够将自家后辈送到储君身边的好事,没人会拒绝。

即便真的有人想拒绝,这个时候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跟在其他人身后一起拜倒:“陛下圣明,臣等谨从。”

......

李泰坐在李承乾对面,一张圆乎乎的胖脸上黑的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出李二陛下这道命令下达之后会造成的后果。

“三品以上的官员子嗣入东宫为官”,岂不是等于把这些人都绑上了太子的战车?

从今以后,三品以上的官员哪还会有人在乎他这个魏王?

就算是如今已经投靠过来的那些,只怕下朝之后也要改弦更张,和他划清界限,成为太子的拥趸了。

看着某几个跃跃欲试的官员,李泰只感觉自己的心里在滴血。

【凭什么你能如此嚣张?!凭什么好东西都要给你?!你不就是比本王早出生两年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本王也是父皇的嫡子,凭什么你就要压在本王的头上?!】

李泰越想越气,越气越想,放在案几下的双手狠狠攥在一起,指甲几乎都嵌进了肉里。

......

李二陛下高坐御座之上,深邃的目光从始至终都落在李泰的身上。

李泰的反应让这位至尊的心里生出一股寒意,思绪穿越了时光的阻隔,回到了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险些让他悔恨终身的漫漫长夜......

【看来承乾没有骗朕,青雀的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李二陛下想起昨天和李承乾的对话,在心里权衡了一番之后,重又开口:“朕有意编纂一本《括地志》,详述天下山川河流变迁之要,魏王文采斐然,此事便交由你去做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