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袁天罡

将赏赐的事情定下之后,朝会也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

散朝后,李承乾先去后宫将自己的计划告知了皇帝老爹,取得了皇帝老爹的同意之后,动身回了东宫。

等到用过午膳,李承乾正在批阅奏疏,守门卫士走进来拜道:“殿下,火井令求见。”

“火井令?”

李承乾面露疑惑之色,一时间没想起来这是哪个衙门下的官职。

见李承乾皱眉,黄安在一边解释道:“殿下,是袁天罡袁道长。”

经黄安这么一提醒,李承乾终于想了起来。

贞观八年下半年的时候,在皇帝老爹身边当了几年顾问的袁天罡向皇帝老爹辞行,申请回到蜀中老家。

虽然皇帝老爹曾经试着挽留过他,不过最终还是拗不过他的性子,封了他一个火井县县令,让他荣归故里。

......

袁天罡当年在朝中的时候,李承乾出于好奇,曾经和他见过不少次,两人的关系还算融洽。

可是袁天罡性格淡漠,不怎么喜欢和人交际,以前两人来往,每次都是李承乾找他,他从来没有主动找过李承乾。

今天突然上门求见,李承乾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稍作考虑之后,李承乾对黄安吩咐道:“将袁公请进来吧。”

“诺。”

黄安躬身而退,不一会儿,就带着身穿县令官服的袁天罡走了进来。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见到李承乾,袁天罡紧走几步,上前拜道:“臣火井令袁天罡,拜见太子殿下。”

对于袁天罡这样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人,李承乾还是很敬重的,不等他拜倒,就已经上前扶住了他:“袁公无需多礼......来人,给袁公搬一张坐席过来......”

......

等到袁天罡坐下,李承乾随口问道:“不知袁公今日前来见孤所为何事?”

袁天罡整理了一下袍袖,看向李承乾问道:“臣于蜀中听闻殿下研制一物,名为‘炸药’,有开山裂石,摧城拔寨之威,不知是否属实?”

李承乾点头:“确有此物,袁公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得到李承乾的承认,袁天罡如释重负般的松了口气,拱手道:“不知这‘炸药’究竟为何物?可否取来让老臣一观?”

李承乾端起面前的茶碗喝了一口,有些疑惑地问道:“袁公似乎对炸药十分感兴趣?”

袁天罡脸上突然露出怅然之色,说道:“不瞒殿下,老臣之所以向陛下请求回到火井县,为的就是炼制出一种效用和‘炸药’一样的‘金丹’......”

......

通过袁天罡的描述,李承乾知道了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

随着魏晋时期炼丹之风重新开始盛行,丹炉爆炸的案例时有发生,经常会有道士在炼丹的过程中被炸伤。

在这种现实面前,道士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开始研究怎样削弱这种爆炸,使得丹药可以顺利炼化,这些人最终研究出了所谓的“伏火法”,通过对炼丹材料的预处理,去除其中的“火性”,使得炼丹变得更安全,孙思邈就是这一派的集大成者。

除此之外,还有一波人在看到丹炉爆炸之后,不仅不想着怎么减小爆炸威力,反而想着将这种威力扩大,进而掌握这种爆炸,炼制出类似后世武侠小说里“霹雳弹”一样的“金丹”,袁天罡就是这个流派的代表。

他之前几次三番向李二陛下请辞,就是想回到老家火井县,利用火井县特产的高质量硫磺和硝石,实现自己制造“霹雳弹”的人生目标。

可惜他前前后后在火井待了几十年,这个目标始终没能实现。

就在他有些灰心丧气,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实现理想的时候,王师大胜高句丽,拓土千里的消息传到了蜀中。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道士,袁天罡对那些杀敌建功、开疆拓土的“俗事”根本就不关心,反而是传言中提到的那种可以炸塌城墙的神秘之物引起了他的兴趣。

几乎不用多做考虑,袁天罡就收拾好了行装,跟着火井县上计中央的车队来到了长安,想要亲眼看看那能够炸塌城墙的神秘之物。

从蜀郡到长安的一路上,袁天罡都在仔细收集和“神秘之物”有关的消息,总算让他知道那所谓的神秘之物名叫“炸药”,是太子殿下和一个叫车玄英的道士鼓捣出来的。

这就是他一到长安就迫不及待来东宫求见的原因。

......

“这么说袁公此番进宫,就是为了见识炸药而来?”李承乾放下茶碗,一脸平静的问道。

袁天罡点了点头,拱手道:“还望殿下能够成全。”

李承乾略作沉吟之后说道:“不瞒袁公,自从王师凯旋以后,有关炸药的一切事务都被禁军接管,即便孤身为太子,也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炸药这么危险的东西,李二陛下根本不可能放心让它掌握在别人手里,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回到长安的第一时间,李二陛下就下旨将车玄英师徒连带着制作好的炸药一起带出了东宫,安置到长安西郊的一座皇家道观里。

道观四周有禁军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巡逻,就算是李承乾想进去,也要先得到李二陛下的许可才行。

袁天罡闻言有些黯然,正要说些什么,不等他开口,李承乾就已经继续说道:“袁公若想见识炸药,需得去父皇那里请一道旨意。只要父皇同意了袁公的请求,孤这里一切好办。”

听李承乾这么说,袁天罡精神一振,心里念头不断转动,想着该怎么说服皇帝同意自己接触炸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