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唐立法精神

在心里yy了一番之后,李承乾将奏报轻轻放下,对下方坐着的众人说道:“此事能够顺利完成,多亏诸卿的谋划,孤稍后自有赏赐。”

众人连忙起身拜道:“臣等为殿下臣子,为殿下分忧,本就是分内之事,不敢言赏。”

李承乾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坐下:“孤听说最近宫中关于此事的议论不少,不知诸卿有何疑问,可否说来与孤听听。”

人群中,率更令张世出列拜道:“殿下,臣有一事不明,想在殿下驾前请教。”

李承乾看着他问道:“张卿有什么疑问尽管问,孤一定知无不言。”

张世再拜问道:“臣愚钝,不明白殿下为何要建议陛下任由官员百姓参与海洋捕捞,不做任何限制?”

李承乾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见所有人都是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张卿以为如今大唐的律法适合用来管理海上事务吗?”

想要管理海洋捕捞,必然要依照商律,可是唐律中有关商业的条文少的可怜,别说是管理海洋事务,就是陆上贸易也管不好。

眼下大唐对于商人的管理简单粗暴,商人行商全靠自觉,是价格公道童叟无欺,还是囤积居奇强买强卖,一切都只在商人一念之间。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没有闹出问题,官府连个屁都不会放,可是一旦搞出大新闻,闹得民怨沸腾,马上就杀人抄家,连个理由都没有。

张世身为太子率更令,对于各种法律条文烂熟于胸,他也明白现在大唐的商律是个什么情况,因此李承乾这个问题一问出口,他就说道:“既然如今的商律不合时宜,何不重新制定一部海律,用以裁决海上诸事?”

张世是法家的传人,对于法家来说,这世上就没有制定一部律法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制定两部。

李承乾笑着摇摇头:“张卿,孤知道你身为法家传人,喜欢按着法律规定办事,不过孤今天有句话要告诉你,希望你能记在心里。”

张世郑重一拜:“请殿下赐教。”

李承乾神色郑重了几分,缓缓吐出十个字:“立法不可缓,置法不可预。”

张世好像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又好像没有明白,想了想之后拜道:“下臣愚钝,还请殿下详解。”

李承乾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诸子百家议论纷纷,儒家说‘法出于礼’,黄老言‘法生于道’,总而言之不过一点,那就是先有罪,后有法。朝廷制定法度,是为了让后人再犯前人犯下的过失。”

“如今海洋捕捞刚刚兴起,诸般事项尚且不曾完备,朝廷上下都对此事一头雾水,仓促立法,难免有所疏漏。”

“不如任其发展一段时间,再根据实际情况立法,如此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的律法,这便是孤所谓的‘置法不可预’。”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李承乾继续说道:“律政之道,乃柱国之石,定国之基,律法通行则国家安定,律法松弛则国家动乱。朝廷法度,必要贴合实际,时时更新,不可延慢,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这便是‘立法不可缓’。”

李承乾一番话说完,殿内众人都是连连点头,张世的一双眸子更是前所未有的明亮。

......

看着臣子们的表情,李承乾将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

他这些话固然说的冠冕堂皇,其实都只是借口而已。

李承乾之所以会这么做,不过是在遵循资本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行业在发展初期的时候都是野蛮和肮脏的。

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大唐的捕鲸业发展起来,鲜血和牺牲必不可少。

就好像培养烈犬一样,将几只猛犬放在一个笼子里让它们互相撕咬,最后活下来的就是最厉害的烈犬。

给这条烈犬套上项圈,就能让它变成最锋利的武器。

荷兰人是怎么做的?英国人是怎么做的?葡萄牙人又是怎么做的?

李承乾现在不过是在学习他们,建立属于大唐自己的东印度公司而已。

关于这件事,李承乾心里已经有了完善的计划,只是这些事和中国历来的价值观有所冲突,为了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李承乾并不打算跟张世等人明言。

......

等到众人消化了一番之后,李承乾正准备说话,外面守门的卫士走进来报告:“启禀殿下,吐蕃使臣禄东赞求见。”

听说禄东赞求见,李承乾不用想也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

李承乾和恰果苏巴公主的婚礼已经结束,禄东赞肯定是来辞行的。

【呵呵,这么轻松就想走?哪有那么容易?】

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之后,李承乾神色平静地对卫士吩咐道:“将人带到显徳殿,孤在那里见他。”

卫士领命而去,李承乾对众人吩咐道:“孤要见禄相,众卿暂且先退下,稍后孤再与众卿说话。”

“臣等告退。”

......

禄东赞这两天的心情恨不错,大唐太子和恰果苏巴公主的婚事总算是结束了,任务达成,他也就没有再留在大唐的必要,收拾了两天之后,他就上表向李二陛下请辞。

趁着李二陛下的批复还没有下来,禄东赞准备进宫和李承乾道个别。

虽然这几个月他被李承乾坑的满脸是血,可是李承乾对他的看重还是让他感动不已,临走前来道个别,也算是全了两人的交情。

跟在卫士的身后走上台阶,禄东赞一眼就看见站在殿门外等候的李承乾,连忙快步上前拜道:“番邦外臣,竟然劳动太子殿下亲迎,实在死罪......死罪......”

说完便要跪倒。

李承乾上前搀住他的胳膊,满面笑容的说道:“大相无需多礼,孤钦慕大相才学,愿以同道相交,你我只论好友,不算君臣。”

禄东赞也不知是不是真信了李承乾的话,露出一副感激的表情说道:“能得太子殿下看中,外臣感激不尽。”

李承乾又客气了两句,亲自拉着他的手走进殿中。

分宾主落座之后,李承乾故作不知地问道:“孤这两日有些忙,实在无暇去见大相,不知大相今日入宫所为何来?”

禄东赞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而是问道:“太子殿下与公主完婚也有几天了,外臣想问问,殿下以为鄙国公主如何?”

听到禄东赞的问题,李承乾脸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心里暗自感叹:【这些外族人也太生猛了,这种问题也能随便问吗?难道我还要把床上那些事跟你一个外人说?】

看到李承乾的表情,禄东赞也知道自己恐怕问了不该问的问题,连忙解释道:“殿下见谅,外臣问这些,只是为了方便向我主赞普回报,并没有别的意思。”

李承乾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说道:“公主性情和善,温婉贤淑,孤很满意。”

禄东赞松了口气:“既然如此,外臣也就放心了......外臣今日前来,乃是为了向殿下辞行,贵我两国和亲已经结束,外臣也该回国向我主赞普回报了。”

禄东赞话音未落,李承乾的脸上就露出一副不舍的表情:“大相真的要走吗?”

禄东赞吓了一跳,还以为李承乾又打算出什么幺蛾子。

可是不等他说话,李承乾就已经又摆出一副忍痛割爱的模样:“既然大相主意已定,孤也不好说什么,大相暂且稍待,孤这便命人备酒,为大相送行。”

看到李承乾满脸忧伤的模样,禄东赞心一软,险些就答应再留几天,不过好在最后时刻反应过来,并没有把话说出口。

听到李承乾要给自己送行,禄东赞恭敬拜道:“外臣拜谢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