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合纵连横三

太极殿之会关系到整个荀子学派的未来,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安全起见,杜构觉得自己最好还是先试一试商容的斤两。

毕竟这次太极殿之会,主要内容肯定是诸子百家之间的辩论。

一家学说有没有道理,能不能用,是否符合当下国情的需要。

一切都要在辩论台上见分晓。

如果商容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么他不介意继续和对方精诚合作。

可如果商容连他的诘难都应付不了,那商君之法还是回老家洗洗睡吧,省的在太极殿上丢人。

至于自己会不会输给对方,杜构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早在先秦时期,荀子和他的门徒就以擅长辩论而闻名,荀子本人更是号称“天下第一大喷子”,墨法黄老、阴阳纵横,都被他喷了个遍。

这世上除了他们自己,就没有哪个学派能让荀子学派这些愤青服气的。

包括儒家内部的各个派系,在荀子传人眼中看来也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垃圾。

杜构和他的同门之所以能在辽东过的春风得意,就是因为在辩论中击败了所有挑战者,让辽东百姓一看就觉得“握草,荀子的学问好牛13,我一定要加入他们。”

至于荀子的学问到底牛13在哪里,对于那些几年前还是“蛮夷”的辽东百姓来说,实在有些超纲了。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在辽东这几年,杜构主持或参加的辩论足有上百场,单说辩论的本事,他至今都没服过谁。

......

“商公既应邀而来,想必也与本官有一样的心思,眼下离太极殿之会还有些时日,不如你我二人先论道一番如何?”

一说起辩论,杜构就像半个月没吃肉的饿狼一样眼冒绿光,整个人都亢奋起来。

反观商容,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做派,捋须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杜构对自己的辩论能力很有信心,商容又何尝不是如此。

法家虽然一直以实干闻名,然而他们的嘴炮能力,在诸子百家中也绝对能排的进前三,否则凭什么说服君王,又凭什么让百姓相信你,跟着你一起变法?

想当年商鞅学成出山,以魏国为起点,周游天下,最终出仕秦国,一路上经历的大小论战数不胜数,仅明史记载的,就有十余次。

论起耍嘴皮子的功夫,商容也算得上是“家学渊源”。

只是不知道他这个“家学渊源”,碰上杜构的身经百战,到底谁更技高一筹。

“既如此,商公且随我来......”杜构拱手一礼,带着商容朝城下走去......

......

杜构和商容开始“演习”的时候,其他收到消息的学派也都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从学派自身的实力出发,或单打独斗,或相互协作,或依附强者,或抱团取暖......

为即将到来的太极殿之会做着准备。

这些人手段齐出,各种合纵连横,让原本平静的舆论顿时变得波诡云谲。

明明西突厥都已经被王师赶去了千里之外,可朝野间的气氛却让人感觉比外敌入侵了还要紧张......

......

关中,骊山,华清宫。

为了布置太极殿之会的场地,太极宫的拆除工作已经开始。

来自将作监的工匠们带着扳凿斧锯上上下下忙活,搞得半个长安城都跟着一起尘土飞扬,哪怕待在大明宫最深处,也能听到叮铃哐啷的砸墙声。

李承乾实在不堪其扰,干脆带着后宫众人跑到华清宫“避难”。

这一天,李承乾正和后宫妃嫔一起玩他刚刚“发明”的麻将,一个内侍匆匆进来禀报道:“陛下,缇骑卫都督赵真求见!”

李承乾还没说话,武媚娘等人就已经自觉停手,曲身一礼,在皇后苏薇的带领下告辞离开。

片刻后,赵真在内侍的带领下走进大殿,躬身拜道:“臣缇骑卫都督真恭问陛下圣安!”

“朕躬安。”李承乾淡定应了一声,接着问道:“赵卿今日求见有何要事?”

“启奏陛下,臣奉命监察诸子百家,此乃近一个月来各大学派互相往来之奏报,伏请吾皇御览......”

说着话,赵真从怀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报告,递到李承乾面前。

李承乾接过奏报,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足足看了一刻多钟。

等李承乾看完奏报,抬头正要说话,发现赵真居然还站在原地。

皇帝陛下顿时有些尴尬,转过头对黄安斥道:“你这懒货,什么事都要朕吩咐,还不快给赵都督搬把椅子过来!”

黄安配合着告罪一声,指挥两个小内侍给赵真搬来一把椅子。

等赵真谢恩坐下,李承乾一脸严肃地问道:“奏报中的事情都核实清楚了吗?可还有遗漏之处?”

赵真腰杆一挺,正色道:“回陛下的话,奏报所言诸事,皆经臣与几位司马再三确认,定然万无一失。”

听到赵真这么说,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手指在奏报某一页敲了敲,问道:“此处言及黄老派在与法家接触,此事当真?”

赵真躬身一拜,说道:“不敢瞒陛下,此事乃臣亲自查证,事实确是如此。”

“然则就眼下而言,两家联合,还仅是梁郡王(房玄龄)与大理寺卿(张世)在倡议,其余人等,态度尚不明确。”

“哦?事实果然如此吗?”李承乾将奏报拿在手里,嘴角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