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误会

事情商量完,张孙将林木送出府门,刚刚回到后衙,屁股还没做热,小吏便又来禀报:“大人,外面又有一个不肯透露姓名的人求见。”

【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人来找我?】

张孙心里纳闷,可是有了林木的前车之鉴,他倒不敢怠慢,连忙让手下把人带到二堂。

张孙刚进二堂,就听到一句:“金陵谢青,见过刺史大人。”

“原来是谢家的二公子,不知谢二公子今天到我这刺史衙门所为何事?”张孙坐上主位,随口问道。

谢青把李承乾已到扬州,王家想要对太子不利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就不得不说真的是赶寸了,那边李承乾刚派林木过来交代了一番,这边谢青就来说有人要对太子殿下下手。

虽然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可是张孙却误以为这一切都在李承乾的意料之中,心里一点也不着急。

他不急,谢青可快要急死了,不管他怎么说,张孙就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最后干脆让衙役把他给轰出来了。

被张孙轰出来的谢青只好回去和谢明他们技术商量,至于张孙,还自认为办了一件多么漂亮的事,正幻想着日后太子会怎么赏赐他。

他可不知道,就因为他的这次疏忽,差点害了李承乾的性命。

......

张孙那边还在憧憬着自己的前程,这边谢家可麻烦了。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谢青在衙门受了一肚子气,心里窝着火,一脸怒气的回到谢家商号,把自己在衙门里的一番遭遇和谢明谢奇两人说了。

等到谢青说完,谢明、谢奇两人脸色一变,异口同声道:“不好!”

看到两人脸色大变,谢青也顾不上生气了,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事关重大,谢明也不敢怠慢,再次向谢青求证了一遍:“青少爷,你刚才说不管你怎么劝,那位刺史大人就当没听见一样,一点都不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是啊。”

谢明一拍大腿,长叹道:“不妙啊,这次真的是不妙啊。”

“到底怎么了?”谢青到现在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一边的谢奇向他解释道:“二少爷,如果刺史大人真的对这个消息不闻不问的话,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我们这位新上任的刺史大人,恐怕是王家的人。”

【不会吧?!这个刺史上任才几天?怎么就成了王家的人?】

谢青有些难以置信。

“不错,如今的情况,也只有这一种可能能解释的通了。没想到啊,没想到,王盛这个老匹夫居然还藏了这么深的一手。原本我们以为只有前刺史崔亮是他的人,没想到连张孙也被他拉拢了。”

如果说谢奇的话谢青还有可能不信,那么谢明的一番话无疑为这件事定了调,看来这次谢家真的是自己送到别人嘴里去了。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谢青问了一句。

“张孙居然是王家的人,这一点实在是出乎意料。如今我们自己找上门去,估计王家很快就会知道我们打算投靠朝廷,为今之计,就只有看谁更快了。”

谢明说了一句,接着便开始做起了应对:“首先,派人把计划泄露的消息传回金陵,让族长他们有所准备;其次,以家族的名字召集就近的所有谢家门人和商号伙计;第三,继续探访太子殿下的下落,如今我们的计划已经被王家知道了,太子是我们唯一的活路,万万不能有失。”

谢青怎么也想不到局势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的脑子都有点转不过来了。

太子刚到江南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凭江而立的姜太公,天下风云,全在我鼓掌之间。

这边和世家的人打成一片,那边却又想着和朝廷眉来眼去,为谢家保留香火,这种游走在对立两方中间的举动,让谢青时常会忍不住有些小激动。

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虽然谢家还是准备投靠太子,局势却已和他设想的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到了现在,谢家居然被迫从原来的暗处转移到了明处,这边还没和太子搭上线,那边居然连身份都要暴露了。

如果谢青是现代人的话,这个时候肯定会忍不住要吐槽一句:“真特么坑爹啊。”

......

就在谢家这边开始动作的时候,刺史府那边,张孙也开始按照李承乾的吩咐,派出了府衙里的所有捕快衙役,还联合了司舶使和都督府的人马,在整个扬州城里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扬州城的码头也按照李承乾的要求封闭了,码头里的各式船只都被勒令离开,前往临近的地方停靠。

谢家的人赶到码头,准备乘船离开的时候,往日熙熙攘攘的码头里只胜下了几条附近渔夫打渔用的小船,就是这些小船,也被司舶使的人看管着,一条也不许出港。

“王家这是要干什么?!”

收到下人回报的谢明第一次发了火,可是发完火之后,无奈的他还是只能认命:“罢了,选几匹好马,多派几个人,从陆路赶回金陵。”

李承乾只说要封锁码头,可没说要封城。

这一次,谢家的人终于是出了扬州,扬州城里到处乱糟糟的,倒是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踪迹。

因为是太子殿下的吩咐,所以张孙做起事来还是很尽心尽力的,三班衙役把个好好的扬州城闹的是鸡飞狗跳,好在我们的张大人还不至于糊涂到家,知道给自己找个借口。

衙门里贴出了告示,说是为了查找杀害百姓的歹人,希望大家多多配合。

有了这么个理由,百姓对于衙差的搜查倒也没那么抗拒了,扬州城的搜查就这么一直持续着。

......

安运坊,李承乾在扬州的住处就在这里。

林木去刺史府传旨的时候,特地交代了长孙千万不要搜查安运坊,为的就是不打扰到李承乾。

李承乾在安运坊待了几天,刺史衙门的人都没有搜上门来,李承乾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扬州城这么大,整个搜下来也得有一段时间,他哪里想得到是林木自作主张让人不要搜这里的。

扬州城这边搜索了好几天,谢家的消息早就传回了金陵。

收到消息的谢言叔侄两人也吓得不轻,收到信后立马传令召回了散落在外的谢家门人,准备和王家彻底决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