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决定

李承乾没想到,之前无往不利的哄孩子神器,这次居然不管用了。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兔子玩偶的就是晋阳公主。

狄清灵作为她的女儿,见过,甚至拥有这种玩具也不奇怪。

【唉,这次真是失策了......】

皇帝陛下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声。

眼见皇帝脸色变了,狄仁杰还以为是自家女儿惹恼了天子,当即一撩衣摆,就要跪下请罪:“陛下......”

不等他说下去,李承乾已经伸手拦住他的动作,平静道:“无妨,童言无忌,朕不会放在心上。”

说罢,皇帝再次转头看向小丫头,温和道:“那灵儿想要什么玩具,舅舅给你找来好不好?”

见眼前这个“舅舅”似乎很好说话,狄清灵心里初次见面的畏惧也消了不少,掰着指头数道:“我想要天竺的宝石盒,要波斯的绒毯,还要吐火罗的水盘,还要......”

李承乾一边点头答应,一边示意黄安把这些要求都记下来,回头让人准备。

狄仁杰在一旁看着自己女儿要求越提越多,实在不成体统,只好出声说道:“陛下,时辰不早了,不若我们先进府,再慢慢说如何?”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发现四周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再待下去确实有些不像样子,便点头道:“如此也好,吴王、蜀王留下,其余诸卿先回去吧......”

“臣等告退。”

众人躬身再拜,话音未落,脚下已经溜出去数尺。

李承乾回头看向狄清灵,说道:“灵儿,我们先回府,舅舅让人去给你买玩具,如何?”

小丫头“一本正经”的想了想,有些勉强地点点头。

李承乾伸手抱起狄清灵,一马当先地朝府里走去。

......

沪州刺史府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是狄仁杰日常办公的地方,后院则是一家人生活起居之所。

一行人进了府门,没有停留,直接进了后院。

狄仁杰将众人引入正堂,聊了会儿家常,晋阳公主就带着儿女和后宫一众女眷告退,将空间留给了李承乾几人。

等到人走的差不多了,李承乾一改之前的温和形象,直接开口问道:“老三,朕在信中跟你说的事,你考虑的如何了?”

李恪起身拜道:“一切唯陛下之命是从,臣弟绝无怨言。”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

说着,转头看向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临山王李阙,吩咐道:“还不谢谢你三叔?”

李阙答应一声,上前拜道:“小侄谢过吴王叔!”

李恪还了一礼:“都是一家人,临山王不必客气。”

狄仁杰在旁边看着三人没头没脑的对话,一头雾水地问道:“陛下,臣斗胆请问,陛下方才所言是何事?”

“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李承乾一脸无所谓地说道。

既然李恪已经答应了自己的条件,那这件事也就没有再瞒下去的必要。

皇帝陛下当即将李阙想要跟李恪一起东渡扶桑的事,原原本本跟狄仁杰说了一遍。

......

听完李承乾的描述,狄仁杰皱了皱眉,犹豫道:“陛下,此举怕是有些不妥吧?”

“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海上凶险莫测,临山王身为天家贵胄,陛下亲子,岂可冒此奇险?”

“临山王若真想封国,前往西域择一佳地岂不更好?”

李承乾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李阙问道:“仲甫(李阙表字),你姑父的话你也听到了,如何?现在回头还来得及,若真到了海上,可就没有你后悔的余地了。”

李阙跪倒在地,目光坚定地说道:“儿臣心意已决,恳请父皇成全!”

李承乾手指在座椅扶手上敲了敲,说道:“既然如此,你先退下吧......趁着这几日,跟你母妃好好说说,莫要让你母妃伤心......”

“谢父皇!”李阙郑重再拜,起身朝李恪三人各自一礼,缓步退了出去。

看着李阙挺拔的背影,李承乾笑了笑,“无奈”地冲狄仁杰耸耸肩:“怀英,你也看到了,‘儿大不由爹’。李阙这小子从小就有主见,如今他既然已经打定主意,朕便干脆遂了他的心意。不过你这话倒提醒了朕......”

说着,李承乾转头看向李恪二人,继续道:“你二人此番举动不同以往,横跨万里海疆,实乃前人未有之功业。究竟能不能平安抵达扶桑之地,朕也不敢作保。”

“以防万一,你二人还是留下子嗣在大唐较为妥当,朕会替你们看顾,日后为他们在西域挑选一个封国,也算延续你二人的香火......”

如果是一般人说这种话,李恪两兄弟肯定会暴跳如雷——麻蛋,老子还没上路,你就咒老子去死,不把你翔打出来,你怕是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不过说话的人换成皇帝,那就真的只能当做皇帝体恤兄弟来看待了。

李恪想了想,觉得多一条退路也不是什么坏事,索性点头道:“陛下厚恩,臣弟感激不尽。然而事发突然,臣弟一时间也难以决断......”

“恳请陛下给臣弟一点时间,容臣弟跟家里几个不成器的小子商量商量再奏与陛下......”

“如此大事,确实是该好好商议。”李承乾点头同意了李恪的请求,转而问道,“老三你打算何时出发?”

李恪拜道:“臣弟尚未决定,陛下可有圣意?”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过两日便是中秋,天下百姓阖家团圆,此时上路,多有不便。”

“再者,你我兄弟多年未见,此番一别,今生还不知能否再见,朕心实不忍......”

“依朕之意,尔等不如多留几日,与朕一起过完中秋再出发如何?”

听到皇帝这么说,李恪心里也有些感动,躬身拜道:“伏唯陛下之命是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