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冠礼

上元节之后就举行了贞观七年的科举,无数文人士子云集长安,为了那龙门一跃的机会而努力。

不过这些和李承乾没什么关系,身为李二陛下的儿子,就算一事无成,也能荣华富贵的度过一生,更何况李承乾还是储君。

只是因为许多东宫属官被抽调去协助科举,使得东宫的授课不得不暂停。

李承乾每天的任务除了处理六部送来的公文以外,就是负责教导李治的学业。

每当这个时候,被李治讹去不少好东西的李承乾总会借机修理一下这个鬼灵精的弟弟。

被欺负了的李治也不去找长孙皇后诉苦,而是自己千方百计找机会再从李承乾那里捞点好处。

时间在两兄弟的相爱相杀中飞快流逝,很快就到了二月初十。

……

二月初十,是钦天监选出来的给李承乾行冠礼的日子。

本来按照李二陛下的意思,二月的时候正是春耕的时节,为了不影响百姓耕作,想把冠礼改在十月份。

可是考虑到这样一来李承乾的婚事就要拖到明年,这才在长孙皇后的建议下维持原状,按照钦天监选的日子给李承乾行冠礼。

李承乾前世在网上看到有人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了装13摆阔,搞什么及笄礼,冠礼,动不动就花上好几百万。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当时看着还挺唬人的,可是真到了大唐,才知道那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般的可笑。

华夏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曰夏。

怎么可能是后世那种随便找几个人充充场面,搞点花里胡哨的东西就能代表的。

一直到行冠礼的时候,李承乾才知道李二陛下为什么会担心影响农时,这特么简直太繁琐了!

作为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一直延续发展至今的礼仪之一,冠礼的琐碎和刻板程度远超李承乾的想象。

举行冠礼前的第三天,钦天监按制要通过占卜的方式从几个候选人里选取为李承乾加冠的“主宾”。

李承乾加冠的候选人只有李建成一个,这个流程也就是作为一个形式走了一遍。

举行冠礼的头一天傍晚,李二陛下要带着李承乾和他的几个兄弟到太庙,在祖宗的见证下和作为主宾的李建成约定第二天行冠礼的时辰。

这个在李承乾看来小的不能再小的程序,居然花了足足三四个时辰才完成。

等到众人从太庙出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升上了中天。

……

冠礼当天一大早,睡了不到四个小时的李承乾就被内侍唤起来,一番梳洗准备。

这个时候就不是平常的打扮了,而是要装扮成小孩子的样子,穿着一身素服,头发垂散下来。

李承乾这边梳洗打扮,另一边宫里的内侍按照冠礼的要求把需要用到的器具都陈列在太庙。

等到这一切准备都好了,李二陛下才带着李承乾和他的那几个兄弟还有前来祝贺的文武百官各就各位。

李承乾作为大唐的太子,他行冠礼,在京的官员谁敢不来祝贺?

这一天,长安城内所有衙门的官员一个都不在,政务基本上相当于停了一天。

要知道以往就算放假,每个衙门还是会留下一个主事的人,今天可没有。

上到宰相,下到巡街的小吏,全都跑去太庙见证李承乾的冠礼。

……

等到皇族和百官全都到齐,为李承乾加冠的李建成和他的副手江夏王李道宗才登场。

按照古礼,主人应该出门迎接,不过李二陛下身为至尊,当然不会亲自迎接李建成,而是派了汉王李元景代表自己。

李元景从左门出,引导李建成和李道宗进入太庙,在到主殿前的每一个拐弯的地方,三人都要互相作揖行礼。

等到了主殿外面,还要互相揖让三次之后才能由李元景领着进入大殿。

到这个时候还不算完,进殿之后还要升阶。

在走到殿内御陛前的这段距离,总共要揖让三次,在御陛下还要再揖让三次,才能走上台阶。

……

主宾就位,正式开始加冠。

所谓的加冠可不只是换个帽子就行的。

作为冠礼最重要的部分,内容主要有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

最开始的时候是加布冠,李承乾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跪坐好,江夏王李道宗拿梳子给他梳头,然后挽髻、加笄,用缁(黑布条)缠住发髻。

李建成从司仪手里接过布冠,先致了一番祝辞,无非就是些希望以后怎么怎么样的话,说完之后将缁布冠给李承乾戴上。

换上了缁布冠,李承乾回到后面换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出房面南站立,摆个pose,这就是初加。

初加结束之后,李承乾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将头发打散,重头开始梳头、挽髻、加笄,用缁。

李建成再从司仪那里接过皮弁,给李承乾戴上。

换了皮弁的李承乾需要再换一套衣服,然后再出来和众人见面。

在之后就是三加,一般人是加爵弁,李承乾作为皇太子,自然不同,换上的是全套正式的皇太子衮服。

到此,加冠的主体流程就走完了,之后还有宾醴(向冠者敬酒的仪式)。

身为主宾,李建成负责授予李承乾觯(饮酒器),李道宗则向李承乾进上脯醢(干肉和肉酱),李承乾将酒喝掉,至于肉干则有别的作用。

李建成以成人之礼和李承乾互相拜揖,表示从现在开始李承乾就是一个成年人了。

拜礼之后,李承乾带着肉干从西边的阶梯下堂,绕道东墙,从北头的闱门出来,面朝北拜见长孙皇后,献上肉干,以显示自己孝顺之意。

长孙皇后拜受后准备离去,李承乾拜送。

......

等到李承乾回到正堂,就进入到冠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取表字。

本来这个环节应该是由主宾来完成,可是李承乾怎么说也是太子。

君臣有别,按照礼制李建成不能给李承乾取表字,这个任务只能由李二陛下来完成。

李承乾面朝南于西阶东边站立,李二陛下走上前,居高临下的看了一眼这个让自己无比满意的长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表字高明!”

然后说了一段祝辞。

李承乾深施一礼,答道:“谨谢赐!此志不忘,此生永随。”

受了自己的表字,李承乾便向李二陛下告辞,先去见了早上一起来的几个兄弟,然后到后面见女性亲属,再之后还要到前面拜见自己的几个太师、太傅。

至于观礼的百官勋贵,地位高的这个时候可以下去参加李二陛下设下的酒宴,没什么地位的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朝廷不管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