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战争的脚步二

元新六年春三月丙子(十三)。

关中,长安。

时间已经到了深夜,可是大明宫中的灯火却没有丝毫熄灭的意思。

明亮的鲸油灯,将这座帝国神宫照耀得一片通明。

外朝,尚书省班房。

油灯下,轮值守夜的尚书右丞卢照辞因为太过疲惫,已经伏在案上睡去了。

“哒哒哒......”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殿门就被人推开。

一个身穿令史官服的小吏来到卢照辞案前躬身一拜,大声道:“卢右丞,陇右急报!”

卢照辞猛然从睡梦中惊醒,神智都还没来得及完全恢复,就下意识吩咐道:“快拿来本官看看!”

令史快步上前,将封着军报的竹筒递到卢照辞面前。

卢照辞接过竹筒,确认了一下接口处的火漆没有损伤,这才打开竹筒,取出里面的奏疏。

仅仅只看了几眼,卢照辞的困意就一扫而空,猛然从座椅上跃起,急切道:“快,随我一同前去面圣!”

......

自从二月中旬开始,朝野上下的注意力,就都放在了西边,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大战究竟什么时候开打。

进入三月之后,皇帝甚至每天都要问好几遍有没有来自边关的奏报。

眼下终于有了确切的消息传来,卢照辞一刻也不敢耽搁。

即便知道皇帝有可能已经睡下了,却还是要入宫求见。

......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一刻钟后,大唐的皇帝陛下就被内侍从淑妃卢嫣的床上拉了起来。

紫宸殿。

李承乾的身影刚刚出现在大殿门口,卢照辞就一步跨上前拜道:“陛下!陇右急报!卢国公麾下斥候探知,西突厥主力四十余万已完成集结,挥师东向,当于半月后抵达庭州......还请陛下决断!”

说着,便将刚才那封奏报举过头顶,呈递到李承乾面前。

李承乾心头一跳,暗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皇帝陛下接过奏报看了几眼之后收了起来,对身边的黄安吩咐道:“派人传召太尉、司徒,诸特进,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各衙门主官,在京各位将军入宫觐见。”

“此外,派人去秘书监,将北地、陇右、西羌三地的舆图一并取来!”

在程咬金的战报里,除了说明西突厥四十万大军来袭之外,还说了铁勒部二十万众向北而去的消息。

至于吐蕃人,已经和唐军隔着青海湖大眼瞪小眼,瞪了有大半个月了。

......

“唯!”

黄安答应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不过一刻多钟,太尉长孙无忌和司徒李建成就率先抵达了大明宫。

看着对方走下马车的身影,二人同时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面对前来迎接自己等人的尚书右丞卢照辞,二人还是忍不住问道:“卢右丞,发生了何事?陛下为何夤夜召我等入宫?”

卢照辞向二人分别行了一礼:“下官见过太尉,见过司徒......卢国公急报,西突厥大军来犯,总兵力达四十余万......”

一听说果然是西突厥的事情,二人也就不再多话,和卢照辞交代一声之后,联袂朝紫宸殿走去。

......

半个时辰后,李承乾命令中提到的所有人都赶到了紫宸殿。

大殿之上,众生百态一一呈现。

虽然大唐早已经知道西突厥要来进犯,可是当这件事变为现实,每个人的反应都有所不同。

身为事实上的首辅大臣,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并不希望看到任何入侵战争发生。

他想要的是“王师出塞,攻灭夷狄”,而不是“夷狄入寇,祸乱神州”。

因为后者,往往意味着大唐的灾难。

再严密的防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即便大唐最终能够成功将西突厥赶回草原,可是北部和西部边境的百姓,今年的日子还是不怎么好过。

战争还没开打,仆射大人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今年北地、陇右、剑南三地的收成是不要指望了,甚至于朝廷可能需要从内地输送粮草前往边郡救济。

这三个地方的经济民生和社会秩序,可能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缓过劲来。

那是他这个宰相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

原本房玄龄还寄希望于朝廷的应对传到草原,可以吓阻住他们,让他们不敢东侵。

那样朝廷虽然会损失一些粮草和税收,但总体上来说却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可现实却让他失望了,西突厥人不仅来了,而且看上去决心无比坚定,规模更是前所未有的浩大。

在此次之前,草原民族对中原王朝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就是贞观六年的那次东突厥入侵。

那一次,东突厥虽然派出了三十万大军,可却是分几批抵达的。

战场上的东突厥军队数量,始终维持在了十万左右。

像如今这样四十万大军一同进军的例子,不要说是在大唐,就是在之前的千余年时光里,也从来没有出现过。

敌军势大,房玄龄第一次在心里对接下来的战事生出了一丝忧虑。

......

和房玄龄比起来,那些武将们,则跟过年一样开心。

虽然他们没有机会踏上战场,可是他们的子嗣,他们的部下,他们的亲族,却已经去到了前线。

作为同一个利益集团内的不同个体,他们和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自从皇帝陛下改革军制,进行文武分野之后,武将们开始逐渐被朝堂边缘化。

现在的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依靠手里的权力来影响地方民政,给自己捞好处。

杀敌建功,成了他们唯一可以彰显自身价值,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

西突厥人这一次玩得这么大,不仅没有让这些武将畏惧,反而彻底激发了他们的征服欲望。

所有武将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发达了!】

大唐的军功待遇本就优厚,军制改革之后,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

西突厥人有四十万大军,只要能将其中一半留在大唐,那就是泼天一般的功劳。

说不定,这一次将成为继开国之战后,诞生国公数量最多的一次大战!

......

众人因为各自立场的不同,对眼下的战局有着南辕北辙的看法,不过有一点是所有人都认同的,那就是——西突厥崽子们竟敢捋大唐天朝的虎须,必须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