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七月初七宜嫁娶

叶鸾快速想了一下,“就写,“平安”吧。阿鸾没有什么其他心愿,就只希望,我们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她如此说着,赵延渊却知道她是看中这两个字笔画少,不必耗费他太多血罢了。

他勾唇笑笑,“行,平安。”

叶鸾看着他将红条铺在她手心,用自己溢着血的指尖一笔一划写下“平安”二字。

那张纸条虽也是红的,却不比他鲜血的颜色深,因此用血绘出的那两个字,很显眼地印在红条上。

他一写完,叶鸾立刻拿出帕子包住他的手指,绕了好几圈。

赵延渊盯着她微皱着眉的小表情,意味深长地笑着。

叶鸾抬头撞进他的笑眼中。

反而更不开心,“你笑什么?都流血了还笑。傻子。”

他轻笑出声,替她将红条塞进祈福玉里,“行,我是傻子。”

他搂住她向前走,“走吧,带傻子一块儿找那什么树。”

“祈福树。”

他漫不经心“哦”一声。

当叶鸾和赵延渊一起再回到那个小园子时,里面的人都已经散去了,园里一片静谧。

叶鸾挑了个好看的地方,赵延渊替她挂上去,转身要走时,见一个女子立在不远处看着他们。

叶鸾一愣,“钟姑娘。”

钟素初站在树下莞尔一笑,福身道,“见过闲王殿下,王妃娘娘。”

赵延渊懒得搭理,仿佛没看见似的,准备拉着叶鸾走,心想这丫头怎么总是认识些奇奇怪怪的人。

叶鸾很好奇地问了她一句:“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的?我明明没有告诉过你。”

钟素初久久未语,在叶鸾快要被那男人拉走的时候,才回了句:“钟伊幻是我哥哥。”

叶鸾还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意思,赵延渊已经拉她离开了园子。

赵延渊:“你怎么总是跟奇奇怪怪的人打交道?”

叶鸾答非所问道:“她为什么告诉我这个?其实我猜到她和钟天师有什么关系了,但我还是不知道她是怎么猜出我身份的。”

“什么乱七八糟。”

叶鸾自言自语:“难道他们钟家的人,都会猜别人的身份么……”

“行了。”赵延渊出口制止她的胡思乱想,“姓钟的能有正常人吗?你离她远点。”

“……哦。”

祭祀大典大概还要持续个两天半,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礼仪,恐怕要三天后才能启程回去。

梵音寺的方丈给每个人单独备了一间禅房,叶鸾就住在赵延渊的隔壁,但他还是每天凑到叶鸾的禅房里来。

梵音寺的一日三餐都是素的,没有酒也没有荤,每天还要早早起来到佛堂和大师们一块儿诵读佛经。

很是无趣。

而且一持续便是整整一个早上。

大堂里熏着佛香,有人很有节奏地敲打着木鱼,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跪坐在垫子上,微垂着头闭着眼,双手合十虔诚焚香。

叶鸾跪在赵延渊旁边,她在心里数着时间,快结束的时候,偷偷睁开眼偷瞄向赵延渊。

恰巧他也睁了眼往这边看过来,叶鸾偷看他被抓包,忙重新闭上眼。

大钟敲响,今日份诵读结束了,大家有序立场。

叶鸾腿已经麻到站不起来,全靠赵延渊馋着她,才顺利走出佛堂。

赵延渊却没有带她回禅房,而是走向另一个方向。

叶鸾腿上的麻木终于缓过来,站直问道:“去哪儿啊?”

赵延渊道:“既然来都来了,不能白来一趟。去找方丈师父给我们定个吉利日子,好补办婚宴。”

他刮了刮叶鸾的小鼻子。www.九九^九)xs(.co^m

叶鸾:“你来真的啊?我还以为你只是说说而已。”

赵延渊挑眉:“哦,为夫在你心里就是这么不讲信用的人?”

叶鸾重重点头,细数道:“以前你说带我出去玩,后来闹了乌龙才知道你是为了办自己的事,没打算兑现承诺;你还说过再也不凶我了,后来又吼了我三四五六……好多次;哦对,你之前还说给我打一把好用的短剑,到现在我连剑鞘都没见过。”

赵延渊一边听一边扬起唇:“这么多呢?”

“可能还有,但我目前我只能想起这么多了。”

他抿唇笑着,握过来叶鸾的手,“都是我不对。短剑那事我还真忘了,亏得你一直记到现在。放心,一定补给你。”

待走到方丈的禅房外,几个小和尚在打扫庭院,见了他们双手合十闭目恭迎。

这里的小和尚一般不喊王爷王妃,都只是像对待众生那般,所有人没有地位品阶的高低之分。

上了台阶,才见已经有人在方丈屋中。

是皇帝赵延之。

赵延之正不知和方丈说着些什么,听见身后的脚步声,才回过头,随机笑道:“六弟来了!”

赵延渊负手走进去,似笑非笑:“皇兄这是在和方丈师父聊什么呢?”

赵延之道:“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罢了,不重要。六弟来做什么?”

赵延渊也不掩饰,勾着一抹笑意,“忽然想起来,一年前和我家王妃成亲的时候,婚事办得很是简陋,准备重新操办一次,特意来请方丈为我二人寻个吉利日子。”

赵延之想起来一年前他听了叶刺史随口一句话,便随意地将叶鸾赐婚给赵延渊,事后也没管婚事操办得如何,将他们扔在那破宅自生自灭。

想到这里他有些心虚,打哈哈道:“六弟,这事你怎么不同朕说?放心,此时交给朕来办,朕一定给六弟还有弟媳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赵延渊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叶鸾很少见到皇帝赵延之,可莫名其妙觉得,他在赵延渊面前时,总是一副谄媚的模样。叶鸾虽然对朝廷上的事不太了解,却知道赵延之虽为皇帝却事事依附赵延渊,否则皇位恐怕早让湘王给抢去了。

年迈的方丈始终合着双手,用略显沙哑的声音说道:“还请殿下随贫僧来。”

他说罢转身往禅房最里面走,赵延渊和叶鸾跟上去。

方丈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仔细翻看,才抬头说道:“七月初七乃是个黄道吉日,最宜嫁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