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还有个熟人

生意场上存在各种问题,这些梁小溪可以认同,接着唐彻和德叔又谈了一些合作上的细节问题。

这两人的谈话梁小溪像是听天书一般,只能把自己当成空气对待,闭紧嘴巴,什么都不说。目光落在这间办公室里的几台电脑上,悄悄向电脑桌旁边靠了靠,一只手不经意间搭在办公桌上,丝丝灵气从手上度入到办公桌里,最终目的地自然是办公桌上的电脑了,找到这几台电脑到ip就立刻收回,现在不是详细找数据的时候。

“厂长,年前那个

人又来了,这次还带了几个中国人来。”

突然,一个工头模样的中年男人闯进来,大声喊道,目光中还带这一些担忧,似乎对很恐怖一般。

这些

人没完了,专门来闹事的?德叔心中忐忑,不知道这些人又来干什么,当时已经非常果断的拒绝这些人了,目光扫过唐彻、刘晗两人,发现这两人并没太多表情,反而很冷静,目光中只有询问的目光,却没开口要参与其中。

“唐总,您先坐着休息休息,我过去看看。”德叔脸色阴沉,情绪还算稳定。招呼胡广文陪着几人聊天,自己带着工人出了办公室。

刚刚出了办公室,梁小溪就听到德叔喊道:“你们为什么还来,我不是早和你们说过了,我的厂子不卖给

人。”

“老胡,打开们做生意,你这是什么态度。”说话的是一个中国人。

这话说的也没错,打开门做生意,总不能把客人往外赶吧?不过心中也好奇,是什么样的人竟然帮着

人说话,

人和国人从秦始皇时期关系就纠缠不清,到了近现代更是苦大仇深,起身来到门口透过玻璃窗看出去。对方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位大约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将近五十岁的模样,可能长期吃喝又不运动都挺着个啤酒肚经历还有一个,也许是日夜操劳过度,已经开始秃顶;第二个仔细一看竟然是唐彻和梁小溪认识的人,就是在京城会所中见到的方总,经历过上次的车祸时间,两人已经很常时间没见到过这位方总,没想到世界这么小,竟然在这里遇到了,还真是冤家路窄呢,也不知道他在这次行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个穿着一身笔挺西装,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目光中隐藏着不屑和得以,看人的目光很不真诚。

说话的那位就是那位秃顶的朋友,看到德叔还是一副气呼呼的模样,这位大叔又开口说:“你这工厂生意不咋地,这位朋友相除高价,买给人家又能怎样?”

“我就是饿死,也不会把工厂的牌子卖给他。”对于这件事,德叔似乎非常反感,还放狠话说:“王主任,这事没得商量,他们国内没奢侈品,又眼红西方国家的奢侈品价格高,风险小,自己做不出质量来买我的厂子做衣服,然后再高价卖回来,当我们是冤大头吗?”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是一愣,任谁也没想到,德叔说话会这么直接,直接把一些行业类目都抖搂出来。

特别是那位王主任脸色已经阴沉下来,另外两个人脸色也变得及其难看。那个穿着西服,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就是

人吧?梁小溪心中猜测,也为德叔点赞。这样有骨气的生意人已经不多了,很多国内商人为了获得暴利经常作假,衣服作假也就算了,毕竟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可食品也作假,或者提案加一些危害健康的添加剂,这样的商人太可恶。如果国内多几个像德叔这样的商人,恐怕国内市场经济会好很多。

王主任见德叔依旧冥顽不化,立刻说:“老胡别不识抬举,你这场子可是贷款和税务问题一大堆,真的要政府出面清理你出市场吗?”倒不是王主任帮外不帮里,这位

商人名叫山本正一,他的企业在

是一家很有实力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和销售市场才打算来大陆发展。中午吃饭的时候山本正一已经像王主任保证过,只要能让他顺利买下胡德这家厂子,就帮助他儿子到

留学,同时还帮他儿子在

安排工作。

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诱惑,却不能让其他人知道,所以只能利用职权上的一些便利来给胡德施压了。

这就是小老百姓的悲哀,即便生意做的不小,有了一定家底的胡德也没办法和政府部门的人对抗,很多时候还要低头哈腰的奉承着。听到这话,德叔原本笔直的脊背瞬间变得弯曲了,好像转瞬老了十岁一般。

看到这样的德叔,梁小溪有些心疼他,如果兴旺集团是自己的,梁小溪一定会冲出去大喊:“这家工厂我买下了,你们都给老娘滚出去。”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这样的心思也只能想想。

“这家工厂我买下了,他的欠款和税资由我们公司来承担。”

就在梁小溪感到无力的时候,背后伸出一只手开门,直接站到梁小溪面前,身材高大伟岸,弃之如宁,一看就让人感觉安全感倍增,这个人正是唐彻。

梁小溪看到唐彻的行为,对面几人也见到了,王主任在招商主任这个位子上也做了十来年了,都是那些商人来巴结他,还没见到有人干来怼他的,立刻就要上前骂人,却被一旁的方总拉住。不等王主任问什么事,方总笑着对唐彻说:“哎呦,唐总什么时候来我们潮州的,怎么也不给我个电话,我好安排招待您。”

此时方总心中也是一万匹马跑过,算是万马奔腾了。自从在京城会所被唐彻拒绝后,安排了那场车祸后,他内心一直是忐忑的,一直躲在京城的别墅中等消息,当听到行动失败后,差点儿没跑路,心中庆幸,那衰仔死在车祸中,事情变得死无对证,否则真的要到国外躲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