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洛国拉偏架,楚国挨揍

剿灭中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行山之中地势险要,城池依山而建,处处都易守难攻,所以前期的准备要特别的充分才行。

尤其是作为主攻的晋国、燕国、洛国,大批的攻城器械都要准备,整个中原诸侯都开始备战,剿灭中山之后,还有声势浩大的攘夷之战,要将整个中原腹心的蛮夷全部清除。

重耳已经下定决心,在他薨逝之前,一定要将这项能流传万古的功绩摘下来。

在联军准备了很久已经渐渐地开进太行山之时,吴楚之战的结果传来,当然实际上也根本瞒不住,尤其是大批的楚国贵族沿着汉水而逃,天下人都能看到。

吴国大破楚国,甚至一战而下楚国王都郢,楚国数十年的积累,一扫而空,损失比之前晋国伊洛之战还要大。

这个结果震惊了所有人,甚至就连晋国都傻了,吴国这小老弟这么猛吗?

晋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但也不敢说能稳赢楚国啊,双方只不过是在伯仲之间,还是要拉上自己的盟友才能稳赢。

现在吴国这么一个洛国的小弟就直接将楚国干翻了?吴越合一之后的国力这么强吗?

刚刚成为霸主的晋公重耳有些不敢置信的向着左右问道:“吴国真的攻破了楚国王都郢?那可是两千里疆域的大国啊!

这份战报是真的吗?吴国连战连捷,把楚国打的溃不成军?”

之前辅佐重耳的卿大夫有数人已经去世,但是新补充上来的依旧是能力卓绝的贤能之人,晋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话中的悲愤之色,让公子前更是同情起来,秦国虽然惨,但是和楚国比起来,那还真是差的太远了,楚国是一次次的挨揍啊,而且基本上每一次都是中原诸侯群殴。

“国相,吾回国之后就上书国君,开拓巴蜀,蓄养国力,当初大庶长异里之策,现在来看依旧是真知灼见啊。”

异里一直就认为秦国根本不可能东出,至少要积蓄百年国力,等到中原诸侯自己爆发内战的时候再东出。

庆忌在和议之后,便对着重耳、洛瑜、吕敬三人拜谢,毕竟吴国能拿下这么多好处,就是因为他的盟友比楚国的盟友强。

剿灭中山当然用不到吴国,那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这场绵延大半年的战争,最终以楚国割地收场,但是楚人心中的怒火却被彻底点燃,他们憋着一口气要复仇,将落到吴国手中的土地夺回来。

吴国在忙着消化新占领的土地过程中,同样在备战。

……

颖水和议是春秋时期,姬姜联盟对秦楚联盟做出的最后通牒,姬姜联盟试图构建一个稳固的体系,但是这个体系是通过对秦楚联盟的压榨而维持的,所以随着秦楚联盟实力的恢复与增长,那些不可消失的根本矛盾夹杂着人的愤怒,让整个诸夏世界就像是生活在火山口一般,毁灭随时到来。——《周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