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锻炼耳朵,提高听觉的功法——谛听功?

仅仅是这简单的介绍,就让在场诸多学员精神一振,感到强烈的兴奋和新鲜感。

“往年的摘星班,好像没有听说过这种课程……”叶亭序认真倾听着,心中暗想。

像“谛听功”这种特殊功法,正常是不列入课程的。

武道学徒,顾名思义,只是武道领域的初学者,他们能够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体质也不足以支撑对身体潜能进行更多的开发。

所谓“名师出高徒”,普通的老师自身能力有限,跟随学习一些过于高深的内容,很容易出现误人子弟的情况。

由沈鹤担任摘星班导师一职,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地方,否则也不至于吸引来那么多望城区的转校生。

一百万地球币的赞助费,在绛川市这种普通城市,哪怕对富人来说都是一笔高额的费用,虽然最终还是花在摘星班学员的身上,但也能看出学生家长们的期许。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它具备察觉和辨别声音的功能,是大脑和外部世界的连接转换器。”

周围的3D虚拟仿真画面,顿时呈现出耳的结构模式图,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楞严经》云: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楞严经》通过对二十五位圣者修行方法的比较,认为:婆娑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末法时代若想修行解脱,必须行耳根通达之法,即观世音法门。”

“而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

“从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视觉要更为重要,正常人依靠视觉获得80%以上的信息,而从人体不同感官的敏感程度,大脑对听觉诱发的敏感性要更为出色。”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颞叶,距离耳朵近,视觉中枢位于枕叶,距离眼睛远,对简单信号的反应,例如发令枪响声和看烟雾,运动员的听觉反应是0.1秒,视觉反应是0.2秒。”

沈鹤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也让在场学员们,对于听觉在神经反应速度上的影响,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而《谛听功》的原理很简单——”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当声音的来源过远,听不清晰时,有人就会用手来辅助耳廓变大来听声音,以及用纸卷成喇叭状,就能制造成最简易的扩音器。”

“当外界的声波从不同方向传来时,就会因为耳廓这一屏障的遮挡发生不同的衰减或增强,相当于被耳廓进行了二次加工。”

“大脑就可以辨别这些细微的差别结合生活实践辨别这些声音特点,从而确定声音来源。”

“《谛听功》,就是用于提升耳朵收集声波的能力。”

“声音越响,鼓膜的振动幅度就越大,鼓膜的振动再加强了听骨链的作用,最终给内耳的听觉感应器带来更大的刺激,自然产生更灵敏的听觉。”

学员们连连点头。

难怪说“武道”是从生活中汲取经验而形成的进化大道,很多东西听起来玄乎,究其原理,却是再简单不过。

古代先贤,在落后的时代背景下,尚能总结出流传千年的学问,现代科学,对生命的研究更加细致入微,才能在前人的智慧上,将幻想化为真实。

“其次,还需要培养耳朵听觉对外界声波的识别记忆能力。”沈鹤道,“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音感’。”

“音感在技击、实战中功效甚大,在听到某种声音的瞬间,就知道这种声音的名称,并且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声音的方位来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