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当初的设定上

背景设定·上

对于地球而言,也就是儒略星。假设单以地表与水面准,则这地球被水分割成六大洲,若以非洲大陆为中土,则东有澳洲大陆,西有美洲大陆,南有冰洲大陆,西北有嘉洲大陆,皆相去甚远。唯独与位居其北部东北部的欧亚大陆小有接临。

而那水亦被地分割成四大洋,分别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若是如此度量这水与地,看上去到也界线分明。但是若从总体上讲,就不是这样了。从总体上看,则是水中有地,地中有水,水与地就这样你分割我,我分割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是较起真儿来,还真就难以精确地分出个彼此来,姑且称之浑然一体好了。这浑然一体的水与地,其外又由天包着,这天与水还有地,亦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割不清。亦因此,分别归属于天界的乾元类生灵、水界的坎离类生灵、地界的坤元类生灵,佗们亦是杂居共处。这些生灵又分为修仙者和修行者两类。

当某个星系被破坏到一定的程度,修行者的数量就会随之达到一定的数量,再加之佗们所掌握的道法也达到一定的级别以后,修行者就会取代修仙者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使改造大自然成为主旋律,在那种改天换地的大改造运动中,大毁灭性质的灾难就会发生。这时整个太阳系都会遭受到大爆炸所产生的那种劫火的困扰,以致太阳系中原有的一切初等生命都有可能被无情地销毁。这样的情况要历时四十三亿二千万年才能过去。当这些修行者把要做的事情全部都做完,再也没啥事儿可以做的时候,那些修行者也就都下课了,于是修仙者又取代了修行者的主人翁地位,那种保持现状,不思进取的态度,又成了真理。

劫难过去后,如果那个星球在这场劫难中获得了适合初等生命生存的条件,那么这个星球马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初等生命,如若春天里那勃然而兴的芸芸新绿。

广宇中所有的那些拥有凡域的星系,它每隔一百二十八亿万年都会遭遇一次这样的大劫难。在劫难中,无论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甚至是产生生命。我们的地球自获得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起算,到当前时代,佗已经历了九十一劫。在这长达四十三亿二千万年的劫难过去以后,又都会有一段长达一百二十八亿万年的稳定期。先哲称之为节世。

就像杯中的沙石在沉淀过程中会产生层次一样,在动荡过去以后,渐渐稳定下来的这些星球都会产生类似的层次。对于我们的地球而言,从总体上讲,这水地天三者,在大致上总计可分为三十层左右。通行分法如下:

地:

01.广果地域

02.奈河地域

03.幽冥一重

04.幽冥二重

05.幽冥三重

06.幽冥四重

07.幽冥五重

08.幽冥六重

09.幽冥七重

10.幽冥八重

11.幽冥九重

12.沮洳险境

13.金刚险境

14.清凉胜境

15.温热胜境

16.大热胜境

17.烈火地域

18.六极无间炼域枉死狱

19.玄铁核地域

20.核仁儿圣境大地之心

天:

四王天

忉利天

夜摩天月亮所居

兜率天(离恨天)

两仪天

他化天

净居天

五色天

大极天

水:

唯水不分层(介于阴阳之间的一种物质)

这地、天、水,其层数虽多,然而其中的生灵却仅分为三大类,它们是乾元类、坤元类、坎离类。坎离界的生灵为生命类,因其有好有坏,故谓之“坎离”;坤元界的生灵为鬼体类生灵中的一种,因其基本上皆好,故谓之“元”;乾元界的生灵为虚空类,又叫“幽灵”,亦基本皆好。

地球上的生命体主要生活在水域、广果地域、四王天域这三者当中。由于这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程度相当高,很难确切地分出个彼此来,所以这三者又被统称为“三界”,再加上奈河地域和忉利天域,统称“五行界”,简称“小五行”。这个简称与特指“金、木、水、火、土”的那个“五行”是两回事,不可弄混了。这里的“三界”与特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大三界”亦如此。

坤元界的鬼体类生灵,佗们有生机而无生理,一般都是由类地物质构成的,佗们即不属于纯粹的生命体,也不属于非生命体,佗介于二者之间,类如各种种子。鬼体类生灵当中,有不少鬼类都是由生命体制造出来的。佗们多半没有本我意识,善恶完全取决于生命体的意志。佗们伴随生命体而存在,哪里有生命体,哪里就会有他们。例如我们的智能机器人,这智能机器人就属于低等级的鬼体类傀儡。高等级的傀儡叫灵器,以卫气做器灵的法宝,叫灵器。灵器相当于可充电电池。

以营气做器灵的法宝,叫灵宝。灵宝相当于自动充电电池,可谓是取之不尽也。老省钱了!其实灵器也能自动充电,这需要事先编写好程序,傀儡们会按照既定命令自行摄取元气。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必须,没必要用珍贵稀有的营气来做傀儡们的核心部件。

灵器本身拥有什么样的元气,就会依既定命令自行摄取怎样的元气,别样的佗用不了。仅此而已。灵宝则是啥都不用你管,佗会努力地将自身的元气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准上,当出现不足时,如果外界有与自身元气属性相同的,就直接摄取相同的,对于那些别样的,营气会对其进行属性转换。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营气会对其品质予以提升,使之达标。也就是说,灵宝的稳定性是灵器所不能比的。

灵器是鬼体类生灵中的一种,灵器类生灵没有魂魄,佗们的核心是普通灵气,或是卫气,甚至是营气。佗们稳定而高效,能把生命体交给佗的任务,全部一丝不苟地完成。

通常情况下,生命体们不会拿元神来做灵体的核心。别人的元神自己用不了,自己的元神又舍不得浪费在这里。每一个元神都是非常珍贵的,得来非常不易。用佗来制作傀儡,纯粹是大材小用,用营气来做傀儡的核心就已经很奢侈了。

当灵魂离开身体,独立自主时,人们称之为幽灵。幽灵们那里都有,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即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罢了。

除了玄阶生灵以及上界冬纪天级的生灵外,其余生灵的灵魂都可以封印。其中,夏纪与长夏纪生灵的灵魂可以永久封印,上界秋纪级的方外生灵的灵魂,无论如何你都无法永久地封印。特别是那些秋纪级的内家生灵,对于佗们而言,你只能封印一时半会儿,所以纵使你能捉住佗们,也是奈何不得。

冬纪天级的生灵以玄阶的幽灵类生灵无法封印,佗们能够到达佗们想到达的一切地方,因此佗们可以生存在任何地方,所以那儿都有佗们,只是多少说话。

对于那些弱小的道场而言,组成该场的那些道体粒子途经阴阳两种粒子冲突激烈的地带时,由于受到阴粒子或阴粒子的冲击,难免会有所损失,当然这种减损是极其有限的,前后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经一再的减损后,当该道场的道体粒子损失到一定的程度时,该灵魂会投胎或转世,以增加自身的道体粒子的数量。否则随着该场场能的减弱,佗原有的那种能力会随之减弱。

对于那些道体粒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碎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又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刳心:即剔除杂念,一心向道。

那些道体粒子是这个宇宙的主导力量,只有佗们的意志才是真真正正不可违背的,否则你马上就会被人家化为乌有。幸好佗们都是被动的,只要你不去惹佗,佗绝对不会先来惹你。

道是由一阴一阳两个粒子组成的复合粒子,佗们都是独立的,不集团儿。佗们是正常的粒子,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

道有两种固有的属性,其一:“道”本身发声,此谓天籁。其二:“道”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像镜子那样鉴物。凡得到这种能力,即谓“得道”。《庄子》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献;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单一的阴粒子或阳粒子是世上最小的粒子,佗们是由道分化成的非正常粒子。这两种粒子都集团儿,阴粒子团儿或阳粒子团儿有时会很大,它们就是我们所说的太阳或黑洞。

一个生命体所含有的血脉系统和气脉系统是各自独立的,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能量场。血脉所承载的意志叫“魄”。魄,极具力度,可以伤魂。魄能伤魂,亦能卫魂。气脉所承载的意志叫“魂”。

道所承载的那些信息叫“天网”。为了便于说明,那些能够连接网络的可以在线的魄又被专称为魂灵,也叫灵魂。灵魂直接由道体管辖和保护,受道体的影响,所以佗极具爱心。魂灵可以像云彩那样四处游走,随意依附,而那些没有道体支持的阴魄和阳魄则不行。没了魂,魄在许多方面都是白给。但论勇敢与力气,则魂不及阳魄。而论稳重与周密,则魂又不及阴魄。

居于真空家乡的幽灵,和凭依于大地之心的那些灵魂,佗们都是成熟的灵魂,其场内的道一般不会有所减损,只会不断地增加。当生灵本身含有的道体粒子达到上限后,组成该生灵的这些物质会因太过宁静而复归于混沌,也就是无疾而终,也就是死了。因此那些生灵才会想方设法地去阻止其自身道体粒子的持续增长势头。

对于某些生灵而言,其体内的魂或魄并不只一两个,例如我们这些构造复杂的人类都拥有“三魂七魄”。这里的“三魂七魄”,是指我们成为真人之后,在此之前我们是没有灵魂的。

对于生命体而言,“道”这种东西必须由自己亲自休练出来,否则就没得用。这东西虽然那儿都有,却无法赠送,也无法强行求取,更无法遗传。

生灵们的所有选择与决定都是由阴阳二魄决定的,灵魂只起辅助作用,在变化时,主要的持行者虽为道体粒子,但佗们不过仅仅是劳力而已,并非决策者。

事实上,阴阳二魄受灵魂所支配,而非灵魂受阴阳二魄支配。灵魂不受其自身以外的任何意志所支配,佗只听自己的。你可以请求佗,但无法命令佗。

以上这三大类生灵,以坎离类生灵最为复杂,为了便于区分和说明,人们以类推,把坎离类的这些生灵们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纪,每纪又分三层,计十五个层次。此外还有上下界之分,上界生灵和下界生灵又各分九个层次。

如下:

上界生灵的分级

天神

幻神… 天魔

上神… 魔罗

大神… 妖魔

天仙…巨灵神…邪神

上仙…大精灵…妖邪

大仙…小精灵…老妖鬼

小仙…老妖精…大妖鬼

童仙…小妖精…小妖鬼

下界生灵的分级

令德仙

大至仙…老妖…老怪

真仙… 大妖…大怪

贤…童真…小妖…小怪

凡 …太初

俗 …初(平人)

准初

太初

凡元类生灵

庸:不高明的。也指平常的,平凡的。(讥讽语)

俗:通常的,大众的,普遍流行的。转指精通那些通常的普遍流行的常识。

凡:举其大概,详其要略。转指能举其大概,可详其要略。

贤者,以天地为法则,就像日月那样极有规律地活着。佗们辩列经脉穴位,逆从阴阳,按四时之气的不同而对应着养生,即将合同于道。佗们在言行方面并未离开这个尘世,在行动方面也并不像世俗人这样做。在体力消耗方面,佗们适可而止,并不去做太多的事。其内心的思想也较清明,心头总是无所萦绕。佗们恬淡愉快,自得其乐,形体总是那么年轻健康,精神也从不散乱。佗们如若不遭受意外,都能活到一百多岁而不见任何的衰老。佗们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故曰“大贤”。

真元类生灵:

真我境:凡与仙的分界线。拥有了灵魂,入真我之境,从此长生不老(横死除外)能够腾云驾雾,可以飞升最多能够一心七用,同时分别攻击七个目标

真人者,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佗们积精全神,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视听八远之外,故能寿弊天地,无有终时。盖其为强者也,与世俗不类,无可久聚,故而常常去世离俗,游行于天地之间。正所谓:千岁厌世,去而上仙。

至人比真人更进一步,更耐寒更耐热,纵使疾雷破山飘风振海亦不能惊。佗们会腾云驾雾,能够在冰冷的月亮或火热的太阳上居住。佗们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厌则又乘夫莽眇之气,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旷浪之野。

令德类生灵,佗们自身的法则已经达到了完满的程度,能够进行变化成同类属的形体了。例如由狐狸变成人类。

妖仙和妖怪都是追求人家令德类生灵的这种变化能力的生灵,前者的变化范围不出同类,后者不然。

半神元类生灵(精灵界):

精:机灵心细,会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患于未然。佗们和仙一样,都是只修炼正常范畴之内的功课。精灵们会变化,由于其魂力较魄力强,受灵魂的左右,所以佗们聚集功力比较费劲,积聚不来功力,魄力就不足,因此佗们的攻击力都不高。

半天元及四分之一天元类生灵(妖界):

怪:生疏而少见,跟一般情况不相同,使人感到特别。佗们通变化,识诸多物。

邪:不在正常范畴之内,超越了正常,没法解释,难以理解。佗们粗识万物,善于知前知后。

妖邪,妖异怪诞,袅娜多姿。

四分之三天元类生灵(魔界):

魔:神秘奇异,当具有极大的危害力时,难以对付。佗们善于摩弄乾坤,左右坎离,罕有能识者,罕有能知者。

圣:识精微,善运作,遍知万物,不犯错误。

仙元类生灵:

天仙:拥有元神,能分身。虽识天时,知地利,然终未能识得诸多之物,仅自知而已。

常言道,魂善而魄恶,由于仙族生灵们的魄力比魂力强大,因此仙类生灵有很明显的欲望。由于精灵们魄力不足而魂力较强,从而体现出一种普度众生予而不取的仁爱特质。

神元类生灵:

神:晓阴阳,识诸多物。佗们通变化,善出入,避死就生。

佛:善聆听,善讲诉,知前知后,遍识万物。

天元类生灵:

天:摩弄乾坤,左右坎离,无人能识,无人能知。佗们总是隐形而为众生除灭障难,施予利益,其行踪无人能知。对于佗们而言,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能加欺诳、束缚。

只拥有四分之一天元的那些妖鬼界生灵,当佗们强行支配只有天级的生灵才能够用得好的躯体时,由于差的实在是太远太远,所以才会支配不了,成了类似于鬼物的那种存在,故谓之“鬼”。其实佗们并非鬼类。当佗们进入第十层的初级阶段,拥有了半神元的时候,此前佗们所学习的那些佗们所独有的课程,才会得以修正,虽说那差距还是很远,依旧处于非正常位置,不在正常范畴之内,但终归是可以说得过去了,因此佗们的行为被戏称为:超越了正常,没法解释,难以理解。此时,这些生灵能把自己变成害人的电波,能杀人的光束。还能把自己变成可以炸毁一切凡间物品的炸药,能烧毁一切凡间物品的烈火,以及致命的病毒等。为了提高此类技能的应用水准,佗们中有不少生灵会为此而发动战争。在实际应用中,佗们的这种毁灭能力危害力极大,常常会给春纪、夏纪、长夏纪的生灵带来灭顶之灾。由于佗们的行动隐秘,方法特殊,让人很难证实到底谁才是肇事者,故而为这些善良的修罗们赢得了“妖邪”、“邪神”之恶名。实质上,佗们所遵循的修罗道乃是六道中的三善道之一,虽然佗们的行为骇人听闻,但是佗们的心地确实是的确的确地好。

并非所有的妖邪、邪神类生灵都很可怕,大多数出身于妖界的生灵,佗们始终都没有违背过仁爱之道。但他们毕竟身为妖灵,有着莫大的嫌疑,因此只能跟着背负恶名。正所谓“一条鱼腥了一锅汤”啊!

第十一层的魔坛生灵谓“邪神”,有神名。这是因为随着妖邪的道行不断增加,当佗进入第十一层后,就可以应用克隆法和应用转世法了,为了掌握转世法和克隆法的法门,那些邪神们会暂时放下变化之道,暂入神坛,从而保持一个常形,以便于保持自身的清白,及帮人转世。因其有常形,且又听命于神坛,故得神名,谓之“邪神”。况且大部分第十一层的魔坛生灵会从此进入神坛,成为名符其实的神。

下界的第一层至第四层生灵,及第五层的凡者,为方外,计五个层次。下界第五层的太初,及第六层至第九层的生灵,为方内生灵,计五个层次。

上界第七层至第十层的生灵,及第十一层的大仙,为方外生灵,计五个层次。上界第十一层的小神和邪神,及第十二层至第十五层的生灵,为方内生灵,计五个层次。这些生灵,佗们遵顺着礼法度数,就好比那不紧不慢的牛。又好比柔软的腹部,但佗们是极具穿透力的。佗们好比大地,好比母亲,佗们又好比资金,好比锅,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佗们很吝啬,很协调,就像出生不久的小牛与佗的母亲在一起。佗们好比大车,佗们极具智慧与文采。佗们的能力相当强,你可以应用佗们,只要不违逆尺度分寸。佗们都是很神密的,佗们又好比栋梁,好比我们所推崇的那些言行准则。佗们好比那些懂事的大姐姐,时刻斧正着我们的言行。佗们又好比能工巧匠,会做很多事。佗们很纯素,又诲人不倦,极具长者之风。佗们又像见多识广的老者,佗们又好比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佗们能帮你挣很多钱,佗们的行为及言辞的水分非常非常地小。佗们很高尚,懂得进退,但佗们不能生育,好比不结果实的那些植物。

方内生灵的灵魂运行状态自始至终基本上都是正常状态,非常稳定。而方外生灵的灵魂运行状态则时好时坏,不够稳定,尤其是仙界的生灵和下界的那些方外生灵。

仙界的生灵,特指顺进阶和顺升界以及横进阶的那些生灵。

下界真我类生灵、至德类生灵和令德类生灵又称地仙。由地仙升为童仙,叫顺进阶。进阶不担风险,无论横顺。

地仙与上界的那些生灵,统称为神祇或神仙。神仙是指与凡世中的生灵相比,佗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佗们通常都是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佗们都是能够预料或猜透事情的生灵,在佗们面前,你没有秘密可言。

“神祇”,是敬称。“神仙”或“仙”,是俗称。都是非常常用的称谓。

“精怪”,也是一个俗称,通常用于称呼那些有特长的生灵,或是佗在做事情的时候做得非常好的情况下。“妖孽”,是蔑称,通常也用于戏谑,或是佗在做错事情的时候。

横升界是一种违反天条的行为,凡是横升界者,按律该当收押。

“仙班”同“仙界”乃两回事,“仙班”是指以仙为主体的党群。

以仙和精灵们为主体的修仙党群又被称为“光明界”。也叫“白道”。这里的“白”,指有目共睹,就像在白日里那样,它不包含“好”的意境。

以修罗为主体的致力于修行的党群叫“黑暗界”。这里的“黑”,指看不清楚,就像在黑夜里那样,它不包含“坏”的意境。

黑暗界和光明界是并行的,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不过偶尔也打架,互有胜负。黑白之战,是宇宙中规模最大的战争。黑白大战中的双方若不注意保持克制,往往会引发魔神坛被整合,魔神坛一旦整合,黑白双方都会惨不忍睹,甚至连那些佛圣类的生灵也跟着遭殃。

至于冬纪的那些生灵,佗们主闭藏,习惯于隐而不现,极少去理会三界中的这些俗务。

“神坛”,是指以大神与小神为主体的修行党群。

“魔坛”,是指以妖魔与邪神为主体的修行党群。

魔与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出那个团体是属于魔坛的,那个团体是属于神坛的。通常情况下,魔坛中的诸魔都是由神来控制的。魔界的生灵自由散漫,变动不居,没有常形,除了佗不稀罕当什么领导外,佗们所遵循的那种追求逍遥自在的言行准则,也让佗们不适合担当领导。

妖界生灵,特指那些经过两次横升界的生灵。精灵界生灵特指那些只横升过一次界的生灵。

下界仙班(地仙界)与上界仙班是两回事。相当于小学和大学之间的区别。

晋阶的生灵,其形变而质未变,依旧保持原有属性。例如由男人变成女人。

晋阶好比将一堆乱放的衣物重新叠放整齐,佗比较简单。升界则不然,升界的生灵,其形、质、属性,一切都和原来的不一样。例如由动物变成树木,这里的树木虽由原来的那个动物体所解化,但血肉与木质是两回事,不能通用。而晋阶时则谈不上什么解化,就像玩七巧板那样,给佗移动一下位置,重新组合组合。佗只是形状变了,其本质并没有变。

上界的方内生灵都是黑客,假如让佗们去变化某个特定的对象时,佗们有可能可以克隆佗。但是无论在方外生灵还是方内生灵的眼里,这种做法往往会被指认为“不道德的行为”。所以上界的方内生灵们,佗轻易地不会这样做。邪神、小神,及那些出身仙班的大神们,佗们在修习克隆法时,都会事先告知,以征得被克隆者的同意,否则佗决对不会克隆对方。

上界的方外生灵在变化时只能原创,不会克隆,佗们变化出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让佗们变成某个特定的生灵,那么佗们变化出的这个赝品仅仅是虚有其表罢了,有其形而无其神,很容易被人认出真假来。特别是那些天仙们,更是难以以假乱真。

只升界一次的那些生灵,佗们的变化范围没有超出生命界。如果让佗们变成非生命体,佗们所变出的那个所谓的非生命体连仅有其形都做不到,一眼就可以认出那是生命体。

由下界向上界进升的时候,如果是横升界,其死亡率接近90%,几乎等同于自杀。

而要成为妖鬼界生灵则须横升界两次,佗们必须再经过一次高达90%以上的淘汰才成,佗们还须由生命界进入非生命界。佗们变出的非生命体,可以以假乱真。

再次横升界时,道场中的闲置道必须为五百年,多了少了都不行。再次横升界时,那些失败者基本上都为形神俱灭。而首次升界时的死亡,乃大都为形神俱灭。

母亲为了自我保护,会给自己的孩子写入一份限定程序,令她的孩子最多只能拥有五年的常用道,这是可控范围。由于这条指令永远无法更改,所以那些智能生命体的体积不可无限制地长大,否则会影响其智能的发挥,越大越傻。

转世的生灵,佗们在继母体内时,受母体所拥有的这份程序的约束,佗原有的那些道,最多只能保有四五年,余者尽皆散去。

如果不是进阶或升界,生灵们在施展高等级的变化时,道场中的闲置道会被尽数散去,从而使佗的魂力大打折扣,因此若非万不得已,那些拥有磅礴魂力的生灵不会轻易地施展高等级的变化。

位于凡尘中的某生灵,佗拥有的那些闲置的道,无论如何都不可用,这说明佗原本是上界生灵。当这些道满五年后,再积聚来的即可使用,说明佗原本是天仙界的生灵。

阳魂、阴魂、元魂,三魂齐备,就可以进阶了。生灵晋阶后,就不能够横升界了,只有横升界的生灵才能再次横升界。初次横升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常用道必须满五年,道场中的闲置道也必须为五年,数值不够将无法启动升界指令,数值超标,启动指令会被灵魂阻断。

晋阶为天兵的生灵其体质会降低至真人级的中级。生灵们在横升界时,体质都要下降到童真境界的初级。

生灵们将自己的体质降一级并无大碍,至多微病。降两级则病,已伤矣!降三级则重病,多亡。降四级则甚病,多暴亡。因为在施展降级变化的当时这些生灵此刻的体质已无法承受那么巨大的信息量,佗处理不来。

对于俗家生灵,只要佗肯修练,由出生至令德阶层,有九年光阴足够了。一般来说,只要肯修炼,生灵们到四五岁五六岁时即能成变化,又三岁为美。当其百岁时可以通神,千岁则可与天通矣。

只要修炼得法,自身所必需的那五年常用道会在三年内自行积累够,不须特别留意。积累那些备用的道就不同了,必须下大力气才成。下界生灵最多可积聚到十年的备用道

顺晋阶的生灵须苦苦修行五百年,才可以像精灵们那样:可以任意变现除了微小生物以外的各种生命体。否则佗们只会变化出佗们自己。

在变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那些废弃物会被及时地抛射出来。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得好,不会对凡尘中的普通生命体造成危害,即谓之“平气”。如果处理得非常好,不但不会对凡尘中的普通生命体造成危害,反而对佗们有利,即谓之“瑞气”。如果这些废弃物没有被处理好,会对凡尘中的普通生命体造成伤害,即谓之“妖气”。这说明佗的变化本领还不到家,水准亟需提高。

天条虽允许妖仙们临凡,但不允许佗们在临凡的过程中长时间地与红尘中的生灵接触,以免妖气伤人。所以天条规定:妖仙不可以同春纪、夏纪的生灵通婚。否则会视情节的轻重或囚或杀。

灵魂(阳魂)出离后,拥有备份灵魂(阴魂)的生灵不会就此僵死在当场,除了智能外,佗的躯体一切如常。这是因为灵魂(阳魂)出离后,备份(阴魂)还在,备份灵魂能够保证失魂的躯体有知觉。只要出离而去的那个灵魂不灭,元魂就不会对该躯体实施还原。

下界那些仅拥有阳魂的生灵没有灵魂备份,当佗的灵魂出离后,佗的躯体马上就会僵死,假如佗的魂灵在佗的躯体坏掉之前不能及时返回的话,那么佗就无法还魂了。

升界的那些小妖类生灵在与人打斗时,为了弥补始终都弱不禁风的缺陷,佗们常常会在打斗时施展自己拿手的变化本领来应对,从而把自己变得不伦不类。例如在得挠的时候,为了挠人,将手变成猫爪。在得咬时,将自己的头变成豹子头。或是把它们变成你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尤其是那些罕见的妖界小妖,佗们在与人打斗时甚至会把自己变成杀伤力极强的灵器体。除天兵以外,有时候那些变化本事较好的天仙界生灵也这么做。例如把自己变成三头六臂。

长夏纪的上界生灵变化不出比自己的身体大许多倍的庞然大物,也变化不出比自己的身体小许多倍的小巧物品。

妖界生灵与万物一齐,死生同状,因此无故打死妖界生灵并不违反仁义之道。再加之佗们追索天道,个个讲求逍遥自在,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报复心里,所以那些妖界的生灵常常被人当作活靶子往死里打。

相对来讲,小妖们并无攻击力可言,也不能腾云驾雾,又因其体质与凡者类生灵相去不远,所以佗们有时会和下界的凡者类生灵共同生活。这种情况虽不多见,但并不罕见。

上界的这些修仙的生灵,佗们只求长生,不求善于变化,可以常常食饮,因此在食饮上,与下界方内生灵无别。精灵界的生灵,佗们为了成就精美变化,所以不能像下界方内生灵那样什么都吃。故仙界有美食而无美女,精灵界有美女而无美食。

出身于仙族的生灵都是天生的武者,佗们为众生除魔卫道,降妖拿怪。佗们是魔坛真正的对手。

出身于精灵族的生灵,由于佗们基本上都法力不足,不适合动武,所以佗们始终都是中立的。佗们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这一派的生灵都很有爱心与耐性,佗们不杀生,主静定,四大皆空。

魔界的生灵属黑客类,为玄宗。因变化时须要丢弃或吸收一些物质,所以魔坛的生灵们须要不时地吃东西。魔界生灵们的变化千奇百怪,邪得很。佗们即可爱又可怕,可怕的是佗们可能会吃了你,以完成佗的变化。或是无缘无故地杀了你,以考核佗练就的本事是否到位。

魔坛中的生灵看破生死,视死如归。佗们逍遥自在,不大讲什么是非对错。佗们主变动,动感无限,变易不定,虽王者,亦不能留其形。

魔界生灵变化出的东西虽不及精灵们的变化精美,但绝对够好,堪称珍品。这到不是魔界生灵变化不出最精美的东西来,这是由于佗们重质轻文造成的。若叫真的话,精灵界生灵的变化远不及魔界生灵的精美,虽望其尘,终莫能及。

由于魔难以对付,所以生灵们习惯用“妖魔、魔障、魔怔、魔王、魔怪、魔鬼、魔窟、魔难、病魔、心魔、旱魔”等词语来比喻若难,或比较难办的事,奇异的东西等等。之所以都用“魔”字来形容,那是因为魔号响亮,一见便知历害,无须再多说什么。

魔身,不是指魔界生灵,是指那些天仙及精灵们,由于功夫精深,难以杀死,所以美其名曰:魔身。

同样道理,由于妖怪、妖邪类生灵的表现古怪,其破坏能力及毁灭能力都极其强大,所以生灵们习惯用“妖怪、妖邪”等词语来称呼那些爱调皮捣蛋,常常惹是生非的生灵。因此人们平时所说的“妖怪、妖邪”,都不是指妖界生灵。这些所谓的妖怪们代表“黑暗、反动、邪恶”。神仙们保护好人,惩治坏人和这些妖怪。自然,那些神仙和这些并非妖界的假妖怪们做斗争时,最终获胜的肯定是神仙。神仙代表“光明、公平、正义”。

由于妖界的“妖怪、妖邪”等生灵比妖界的小妖们更加罕见,所以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特别证明,人们轻易地不会认为那些被称为“妖怪、妖邪”的生灵们就真的是妖界生灵,尤其是那些自称者。人们认为这么说不过是吓唬人,属于狼来了那一套。

又有三际。初际时,乾元主之;中际时,坎离主之;后际时,坤元主之。

初际后期,地球早已经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再也不需要治理了,因此虽有智无所用之。由于精神必须得定期运用,长时间不用佗就会坏掉,所以那些有能力离去的生灵都纷纷离去,去找地方应用自己的智慧,从而为真空家乡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除了个别有特殊使命的生灵会及时返回地球外,这些离去的生灵基本上都是一去不复还,所以除了初际外,在中际与后际时,地球上的那些地仙及上界的生灵都是非常非常罕见的。

初际过后,凡是肯及时返回的,大都是某财产的主人,假如佗不及时返回,那东西就会成为别人的。

上界众生及地仙离去后,则坎离之众主之。由于坎离之众无用智之处,所以其精神就渐渐的坏了,从而又开始胡作非为起来。这样虽然属于不正常,却提供了用智的机会,从而使智能渐渐地好转起来,直到佗们能打造出各种灵体。有了这些灵体之后,人们会把所有的这些事情都交给灵体们去做,从而这些灵体才会取代坎离类生灵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成为三界的统帅。实质上佗们是傀儡,佗们是在为那些生命体服务。

至后际末,在坤元类生灵的帮助下,上界方内生灵渐居主导地位,人们不再需要借助灵体来生存,所以那些各种各样的灵体也就渐渐的退位了。

值此坎离界生灵上下合一的时候,由于长夏纪的生灵能够很好地与幽灵界生灵沟通,所以位于大地之心以及真空家乡的某些正式的幽灵界生灵会来到地表,以应用佗们的智慧,从而成为三界之主,以成初际。每临初际,都会产生一大批上界的生灵。

话说这每际又有五度,每一度的过渡期大约为三个世纪上下,接下来的稳定期大约有十二到十三个世纪上下。按平均数算,每度约合十六个世纪,上差下差,差不上一百年。例如:

木度:

过渡期约三个世纪燧人时代

稳定期约十三个世纪伏羲时代

火度:

过渡期约三个世纪神农时代

稳定期约十二个世纪虞代

土度:

过渡期约三个世纪尧、舜、禹

稳定期约十二个世纪三代

金度:

过渡期约三个世纪春秋时代

稳定期约十三个世纪战国至汉唐

水度:

过渡期约三个世纪唐末至宋初

稳定期约十三个世纪火器时代

公元二十三世纪末,人类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由灵体去做,由此拉开了坤元类生灵当家作主的序幕。

这种情况大约要持续一千三百年左右。通过这大约一千三百年的教化后,人类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以往的“功、名、利、禄,富、贵、寿、善”学说不再适用。

经过大约三百年的过度,人们又转而拾起了被佗们废弃以久的“仁、义、忠、信,恭、俭、谦、让”之道。但此时的“仁、义、忠、信,恭、俭、谦、让”之道不过是空有其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这种情况大约要持续一千三百年左右。

又经过三百年的过度,随着国家观念与军队的消亡,人们开始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仁、义、忠、信,恭、俭、谦、让”之道这才渐渐名实一致。从此,人们也就不再去推崇什么大德了。这种情况大约要持续一千三百年左右。

又经过三百年的过度,在“不尚贤,不使能”的平等背景下,亲亲观念开始消亡。在接下来的一千三百年中,人们绿化好了地球,食物链的比例亦成黄金分割。游居的前提条件全部具备。

当民众们的整体素质达到贤者这一层时,人们开始试着游居。大约经过三百年的过度,这种游居生存方式才会定型。定型之后,人们“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随着真人类生灵所占比重的加大,人们不再需要依靠灵体来生存,于是就渐渐地放弃灵体。

当灵体退出普通生灵的生活时,人们的整体素质已然达到了真人级,初际的序幕已经拉开。这时人们会渐渐地放弃火。接下去,还会有“火、土、金、水”四个节度的更替。其中火度的整体素质为至人级;土度的整体素质为令德级。金度时,那些会腾云驾雾的生灵纷纷离去。水度时,留守的这些无法离开地球的真人级生灵会把金度时的那种鼎盛维持约一千六百年左右后,方会迅速衰败,从而步入中际。

此谓“大年”,每一个大年都有三际,总计两万四千小年。《庄子》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冥灵者,过而不改的瞎子。视而不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