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原著回顾

来源于方想的《五行天》和萧鼎的《诛仙》

那挂满枝头的果实,那密密麻麻的类似人脑袋的果实,每一个都是一个魂力雄浑的魂果,如此磅礴的能量突然爆炸开来,其带来的冲击力可想而知,饶是艾辉已经逃的够远,饶是铜头铁臂,饶是有七十二柄鬼剑的全力阻拦,此时依旧是被炸个稀烂,血肉横飞四溅。

从不同方向赶过来的那些数目众多的怪物,可能是由于都是土著,熟知这里的情况,因此都比没能逃出最危险区域的艾辉体面不少。起码人家最多只是缺胳膊少腿,丢了半个脑袋啥的,都没有被炸到稀烂的程度。

众多魂果的爆灭,遗留下浓郁的黄金魂雾,这些已然无主的魂雾被仅存的三柄光芒黯淡的鬼剑大量吞噬并反哺给艾辉,令这具破破烂烂的魂体迅速恢复过来,直到艾辉重新恢复了神识。艾辉如同于沉睡中醒来,才知道是鬼剑救了自己,再次借助鬼剑打量自己,除了这具身体因能量损失太过严重而重新变得半透明,如同水母外,他额头位置,里面那个隐约能看见的那一滴黑色的血滴也不翼而飞。

心念一动,四下寻找,艾辉吓一跳。只见不远处,有一大滴黑色的血液正由黑转红,以肉眼可见的生长速度迅速地化成了一颗心脏。

艾辉睁大眼睛,脑子里就像又有雷霆炸开,嗡嗡作响,心不由又开始往下沉。他尝试着用仅存的三柄半死的鬼剑对这颗新生的心脏进行破坏,结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命中,这才知道目前自己根本就奈何不了赤瞳。

“好吧,好吧,和上古魔神比杀戮比输了,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艾辉瞪了瞪眼睛,又开始这么安慰自己。

强敌在侧,迫使艾辉不得不抛开杂念,全力提升自己的魂体,见艾辉已经能够自理,鬼剑便丢下艾辉不理,自顾自地疯狂吞噬周遭的精纯黄金魂雾,全力恢复。

就像有一桌丰盛的美味,这帮馋得直流口水的家伙们才吃了一点点,就在佗们都还没有吃饱的时候,这些美食突然就被人给硬生生地撤走了,留给这帮家伙的是无尽的遐想与遗憾。艾辉正自用心凝魂壮魄,不料周围的黄金魂雾一下子都没有了,也包括那棵树,还有赤瞳。

艾辉看了看在自己身边欢快游弋的数百柄各色鬼剑,然后把目光投向远方,目送四周的那数不清的生灵们三步一回头地恋恋不舍地慢慢离去。

当众生散去了许久,站在那里愣愣出神的艾辉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是站在这个世界的中心。那场大爆炸造就了这片无尽的沙海,向四下里观瞧,到处都是一个样子,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参照物的物品,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来自那个方向,于是他意识到自己迷路了……

当他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向天空,打算看看在天空中能不能找到可用的参照物时,那种被人家暗暗关注的感觉又爬上心头。先前他好几次都隐约感觉到天空尽头,好像有一缕意识在暗暗关注他。可是当他仔细搜捕这缕波动时,却始终一无所获。当时他就怀疑在上面是有什么强大的存在,他很想飞上天空深处,看看哪里到底有什么。可惜他那时没有这么多飞剑可用,没有足够多的法力支持他飞上去。

现在不同了,他身边的飞剑有四百余柄,估算了一下距离,感觉这些飞剑所蕴含的能量把自己送上去绝对绰绰有余,遂没有再去猎杀那些魂体以增强实力,而是直接御剑飞升。艾辉动用飞剑斩将夺关,连破三道壁障,这才来到了一座广场之上。

赤瞳还活着,牧首会还在,据可靠消息,艾辉已经被赤瞳成功夺舍,不管是面对神国,还是面对天心城,赤瞳都表露出深深的敌意,为此神国和天心城还曾经联手顽强地与赤瞳对抗过。除此之外,佗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牧首会。

据说这个神秘的组织,一手主导了赤瞳复活计划,他们野心勃勃,试图复活赤瞳统治世界。为此,天心城曾经公开发布声明,强烈谴责牧首会图谋不轨,助纣为虐。神国也曾经发表过措辞激烈的声明,表达了神国上下绝对不会接受赤瞳奴役,一定会抗争到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天心城和神国的军队都撤出了阵地,以向对方示好。

血灵力和五行灵力互不兼容,不死不休。但是混沌元力却和血灵力与五行灵力都相互兼容,天心城自打被迫弃却五行灵力,转而启用混沌元力后,遂与神国的关系大为改善。人们一开始还在搜寻牧首会和赤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牧首会就像突然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天地间,不可直视的耀眼光辉!似在那一刻凝固。无字玉壁上,原本光滑如镜的石壁,碎裂之声响起,“噗”的一声脆响,从石壁正中裂开了一个小口,随即无数细缝从这个中心处向四面八方伸出,越来越大。终于,在纷纷扰扰的尖啸声中,一声轰然巨响,这块巨大的山壁乱石飞射,颓然倒塌!

跟随无字玉璧颓然倒塌的还有这无字玉璧上面的这处断崖,大量的岩石,瞬间把无字玉璧埋在了下面。当时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两股在天地之间轰然对撞的炽烈光柱上,耀眼的光芒闪盲了大家的眼,震天动地的巨响震得大家什么都听不见,就连远处的山脉都尽数震动,附近的地面就更不用说了。

石壁上的无数巨岩纷纷开裂,落石隆隆,尘烟滚滚,百兽哀嚎,如人间末日所在……可是所有的这些,都被在场的这些被那两股于天地之间轰然对撞的炽烈光柱所吸引从而震惊得目瞪口呆如聋盲一般的的高僧们所忽略,只是在玉璧被深埋的最后一瞬,于这数十位天音寺僧人中,有五位高僧感知到无字玉璧崩坏了……

后来,经过清理,大家才知道这无字玉璧早已经自动复原,除了那个封禁无字玉璧的法阵。

没有了封禁法阵,无字玉璧中的气息显得格外灵动,怕是有器灵存在。为此普泓上人来到那个石台上,打算仔细端详一番,看能不能与之沟通。不想刚一坐上去,石台就大放光芒,把普泓上人的里里外外都给检查了个遍,然后询问普泓是否要入此界门。

为了以防万一,普泓上人和普空神僧联手,经由无字玉璧的传送,二人进入到一个高近九丈宽近五丈的通道之内,在通道这一端的尽头,也有这么一座无字玉璧,和外面的那个无字玉璧一模一样,佗的尺寸也是高逾七丈,宽逾四丈,没有任何出入。

佗也是由地面起,笔直垂下,在这玉璧前,也是同样有一面小小石台,颇为光滑,其周围均是三丈方圆,无论在材质还是大小上,亦是与外面的那个一模一样。只要坐上那座石台,石台就大放光芒,把里里外外都给检查个遍,然后询问是否出离此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