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

周奎的电话还没有拨出去, 楼下客厅的灯光突然亮起来。

朱元璋和马秀英出现在她面前。

两人穿着一套情侣卫衣,明黄的底色,胸口印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猫猫头。

马秀英的衣服上是鄙视脸, 眼神看着旁边。

朱元璋的衣服上是脑门上挂着汗珠的模样,看起来就很没有底气。

马秀英手里拿着一条围巾,上来就给姜烟戴上:“今天给你一个惊喜。我和重八他们离开的日子,恰好就是大年初一。我们想着,总不能让你过个不是滋味的除夕夜。倒不如提前给你过。”

时间就是这么凑巧。

朱元璋他们离开的时间, 恰好就是大年初一。

除夕夜的零点一过, 他们就要离开。

虽然这段时间的相处很平淡,但马秀英真的非常感谢姜烟。

如果没有她, 自己和朱重八不会有这么悠闲的日子。

让他们过了一段寻常夫妻的晚年生活。

“你们……”姜烟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是,提前过年?

朱棣也绷着脸走上前,说话头一次这么软和:“我们没有找周奎。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做的,钱也是他们那些孩子这段时间在外面赚来的。姜姑娘你不要嫌弃。”

说着,马秀英就拉着姜烟的手走到餐厅。

当初就是考虑到会有很多人, 别墅的餐厅都做得很大, 餐桌要容纳三十个人不成问题。

桌上摆着各种菜, 菜色不一, 明显就不是一个人做的。

马秀英拉着姜烟坐下,朱元璋倒是很自觉的直接坐在了主位,摸着肚子, 看着满桌子的菜,感叹:“我可有许久没有吃过你做的菜了。”

马秀英好笑的瞪了他一眼, 对姜烟说:“这些都是给你做的。我还给你准备了些熏肉,就是得再放一会儿才好吃。”

说着,马秀英让姜烟坐下。

指着面前的油焖笋, 笑呵呵道:“这可是于大人亲手做的。”

于谦朝着姜烟轻笑,很是坦荡,完全不觉得自己会下厨这有什么奇怪:“只可惜是冬笋。若是春笋,滋味更甚。”

姜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她以为自己和大明的这些人相处一般。

可事实上,姜烟的情绪变化也被朱元璋等人看在眼里。

如果不是真正将大明鲜活的看待过,又怎么会有这么深刻的情绪?

他们在现代也不是没有跟那些历史教授专家们接触。

在那些人的眼里,他们更多的在关注那些所谓的历史知识,人文风情。

看他们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尽管朱元璋等人可以理解,但心里总归是有些别扭的。

如此对比,愈发显得姜烟可贵。

这桌饭,是马秀英提议的。

在场的人都没有反对,就连和姜烟不对付的朱厚熜也没有意见。

朱祁镇的意见没有人考虑。

“还有,这是张居正特地点名要我们买的。没办法,这东西我们都不会做。”马秀英指着桌上的那道荆州鱼糕,随后又指向鱼糕旁边:“这是阳明先生口头指导,我试着做的糟鸡,鸡都是在网上买萧山鸡。你们这个时代,可真是方便。”

王守仁赶忙解释:“这道菜味道好,只是我真不会。否则,定然亲自下厨!”

姜烟感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

其实,大学毕业后,她过年都挺孤单的。

她爸忙起来,根本不见人影。就算所里给放了年假,他自己还要去查阅资料。

姜烟已经很久没有在过年的时候这么热闹了。

这一桌,天南海北。

全都是他们的家乡菜。

杭州的油焖笋,荆州的鱼糕,绍兴的糟鸡。

还有很多。

姜烟抿着唇,下巴肌肉控制不住的轻轻颤抖几下,眼睛顿时红了一圈。

她看着这些人。

尽管他们现在都穿着现代服装,可跨越时空,在这个别墅里,他们有今朝缘分,共聚一桌。

姜烟端起面前的酒杯,里面早就被负责上菜摆碗筷的朱祁镇倒好了果汁,监工的人是朱厚熜。

“谢谢你们,今年我真的很开心!非常非常非常的开心。”

姜烟说话,笑起来的时候,眼眶里的眼泪随之落下,笑容里泪光闪闪。

“敬你们!”

众人也都站起来,拿起面前的酒杯。

“敬大明!”姜烟看着他们,笑着大声说:“敬华夏!”

朱元璋环顾一圈,高举酒杯:“敬华夏!”

“敬华夏!”

这里,没有政敌,没有党派。

只有一群曾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一生,虽死无悔的人。

他们放下所有身份。

在这片土地,怀念过去的大明,敬佩如今的中国。

为此,欢歌载舞,迎贺新春。

冬日终将过去。

绿芽会从泥土中迸发而出,摇晃着小小的嫩芽,感受这个全新的世界。

那时,春风会来,东方日出,暖阳洒满大地。

——

在朱元璋他们离开的前三天,姜烟把视频上传。

除夕夜里,别墅没有看春节联欢晚会,而是在后院搭起棚子,架好幕布,众人围坐在火炉前。

火炉上隔着铁网摆着几个砂糖橘。

温热的橘子在冬天吃起来简直不要太美妙。

幕布上,大海拍打礁石,撞击岸边。

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西方的月亮还未曾完全落下。

一片涛声中,南京郊外,身着衮冕的朱元璋在此祭祀天地。

告知皇天后土、日月星辰、社稷太岁、岳镇海渎、山川城隍。

天下改名换姓,为大明!

随着朱元璋声音落下,太阳从厚厚云层中投下阳光,温暖大地。

编钟的声音浑厚低沉,在这一刻却犹如龙吟,响彻神州大陆。

朱棣率军镇守北平,以天子之躯镇守国门。

城墙上,永乐大帝的目光永远落在北方广袤的土地上,那里令他战意迸发。

古琴的声音伴着金戈铁马,明甲阵阵,画面却随之一转。

一艘巨大的宝船航行海面,船帆上有巨大的一个“明”字。

持剑的男人站在船头,凤眸锐利上挑,哪怕一望无际的海面下藏着汹涌暗流也勇往直前。

各处欣欣向荣,如海水涨潮,海浪欢腾,浪花一朵接着一朵。

但很快,太阳西下,染红了海面。

橘红的海面,像极了狼山上二十万大军的热血。

四代皇帝的伟业就此,山崩!

海浪骤然变得凶猛起来。

北平城的大雪中,于谦永远都合上了眼睛。

大船航行在海面上,桅杆断裂,船板处处都能看到破损。

船上的人,舀水的,补板的。

他们努力的不让大船沉没。

可夜太漫长。

阳明先生的山洞等不到一束暖光。

戚家军刀下也看不见太阳升起。

随着卢象升的战马嘶声渐消,染血的麻衣飘荡在海面,最终被海浪吞噬。

太阳升起,却没有投向海面。

歪脖子树下悬空的双脚摇晃,仿佛还能听见老太监的叹息。

最终,太阳与月亮相逢在海面。

一切终章。

“唉。”

也不知道是谁先叹气。

但很快,又是一道笑声传来。

王守仁剥着橘子,穿着官服,肩头还披着一件军大衣,模样看起来有些滑稽。

“今日可是除夕夜,这会儿叹气可以,待会儿就不要叹了。”王守仁看着众人,第一个起身。

外面传来小区前头一些的年末倒数。

今年市政府在江边举办了一个烟花活动,他们就算是在别墅后院,也能看到远处的烟花。

随着那一声“一”被欢呼着的人拉得长长的,远处的天空也骤然出现一朵朵璀璨的烟花。

朱元璋扶着马秀英起来,站在搭好的棚子里,对姜烟说:“那条围巾其实我也织了几针,你千万不要放起来,时时刻刻戴着。”

马秀英好笑的拍了一下朱元璋的手背:“也就这会儿,天气热了怎么办?还时时刻刻,真有你的!”

被老婆教训了,朱元璋也不生气,只憨厚的笑着。

朱棣带着朱瞻基与姜烟道别。

之后,是徐达几人、朱见深、朱厚熜、于谦、张居正、戚继光……

一声声道别,他们与姜烟隔着火炉,也逐渐分割成两个世界。

熟悉的白光再次笼罩姜烟。

等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火炉已经熄灭了。

眼前的幕布上,还是视频的最后一幕。

波涛起伏的海面上,明艳的太阳与朦胧的月亮一同出现。

大明,鲜活的存在于中国人的血液中,历史里。

姜烟看着面前的空地,轻声道:“新年好,2023年,你们来过的。”

哪怕,只有几分钟。

一阵手机铃声响起,姜烟接通电话。

梁爽的声音从手机里响起:“烟烟,新年快乐!”

“梁爽姐,新年快乐!”姜烟笑容灿烂。

身后是那片空地,手机屏幕里是如亲人一般的好友。

“新的一年,助你事业有成!然后打得张秃头于梦凡那些人耳光啪啪响!”

“好!梁爽姐越来越漂亮,主持节目的时候也游刃有余,工作节节高升!”

电话那头的梁爽笑得不停,背景音里是热闹的喧嚣,还有人在催梁爽去吃刚出锅的汤圆。

“那就借你吉言了!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姜烟和梁爽接电话的这会儿,无数新年祝福的消息从她的微信和短信里发出提示,等待她的查看。

2023,一定是很美好的一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