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迷案中部道中还有道第32章 …

王新明办公室内。陈得索、李周坐着慢慢品茶,杨弘站着揉腰……王新明看罢调查报告一脸严肃。他抓起电话:“龙主任,你到我办公室!”

龙根匆匆走进,他扫视杨弘、陈得索、李周。王新明生气地把调查报告甩给龙根:“看,柏子山经济特区管委成什么样子了!”

龙根脸色铁青,接过调查报告皱眉细看,而后喝口茶,语气谦和道:“特区管委出现问题,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教育不到,监管不力,要处理连我一起处理吧。”

王新明严肃说:“不要做空泛地检讨,关键要向纪委调查组澄清事实。”

龙根看看杨弘,坦诚说道:“杨书记,调查组有哪些问题不清楚?请提出来!”

杨弘语气平和道:“你已经看调查报告了,特区管委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

龙根点头:“是的。最早孔庙小学教楼坍塌,究其原因是发展局建筑公司总经理钱五侵占夏包等民工工资,又偷工减料造成的。我已经责成秦威无偿地重新把教楼盖起来。关于贷款问题,刘喜贵说他已经向信用联社结清了本息,具体情况请刘喜贵自己汇报。至于修特区辅道追加土地补偿款问题,农民有诉求,也合理,王书记曾让我协调过。但是,我多次请求省交通厅和市财政局,但都不同意追加,所以,说有修路追加补偿,不属实。”

杨弘说:“请您谈谈争取追加土地补偿款的过程。”

“那好。”龙根喝口茶,准备详述......

突然,刘喜贵闯了进来,他额头冒汗,站在王新明面前,向挨训的小学生低下头。龙根看到刘喜贵,气不打一处来,他痛心疾首地说道:“喜贵呀,你辜负了领导的厚望。当着王书记和杨书记的面,你老老实实地把问题交代清楚。”

刘喜贵慢慢抬起头说:“我今天就是来向领导作检讨的。盖孔庙小学教楼,我轻信钱五,谁知他偷工减料,算我瞎了眼。请领导放心,我按照要求督促钱五出资,保质保量把教楼盖起来,不耽误明年学生到教楼上课。”

龙根问:“贷款是怎么还的?”

刘喜贵答:“已经把贷款本息全部结清了。”

杨弘诧异:“你单位现在怎么有钱了?”

刘喜贵说:“单位本来就有钱,只是钱没有及时到位。”

杨弘追问:“钱从哪里弄的?”

刘喜贵看看王书记:“还是靠政策支持。修辅道征地300亩,www.youxs.org,www.youxs.org,再返还给村委15万元,我单位还剩余525万元。”

杨弘警惕问:“这525万是怎么用的?”

刘喜贵答:“征20亩机关用地,支出100万,建机关大楼,支出150万。”

杨弘又问:“还应该剩275万呀。那你为什么又贷款80万,又卖机关院内的10亩地呢?”

刘喜贵说:“修辅道和配套设施呀。”

杨弘疑惑问:“修辅道,你单位又出资了?”

刘喜贵说:“我特区管委也不愿意出资。可是龙主任说,‘修辅道,市实际只拿出1440万给村民土地补偿,基础用料用工用还缺资金。’他指示我,为了支持特区修辅道,在把支付村民的土地补偿余额上缴财政的同时,还要贷款、卖机关院内的土地。”

杨弘将信将疑问:“机关院内的10亩地卖多少钱?”

刘喜贵说:“100万。”

杨弘又问:“三项共上交多少?”

刘喜贵答:“共计455万。”

杨弘仍:“既然把款都上交了,现在你为什么还有能力还贷款?”

刘喜贵道出实底:“我向发展局建筑公司总经理钱五借的。”

杨弘吃惊,沉思:“又是钱五。他为什么这么有钱?”

龙根接话安抚刘喜贵:“你为柏子山特区发展想尽办法,王书记和我都理解。”

王新明点头,杨弘皱眉沉思......刘喜贵却委屈落泪,道:“可是,我却被其他人误会构陷!”

龙根为刘喜贵圆场:“你做得对。发展就需要这样;不然,怎么发展?你受委屈是暂时的。”

杨弘继续发问:“秦平和你的豪宅是怎么回事?”

刘喜贵说:“当时地不值钱,宅基地是我们自己买的。由于秦主任让钱五承包特区机关大楼和孔庙小学教楼,钱五就把我们的住房包建了。”

龙根追问:“修辅道是怎么预算的?”

刘喜贵答:“政府征地300亩,对村民土地补偿2040万元;修辅道用工料,依照修国道主干道标准预算1000万元,加上260万元的建花坛,架路灯,总投资3300万元。”

杨弘拿出公文包的预算审批表,抖抖:“是这个审批表吧?”

刘喜贵抬眼看看:“是的。”

杨弘问:“当时是怎么审批的?”

刘喜贵答:“有龙主任协调,财政局计财股审核,财政局局长签批。”

杨弘说:“群众举报赵根瞒贪修辅道追加的土地补偿款。但赵根说特区管委‘账上显示给了,实际没有给。’这是怎么回事?”

刘喜贵先看看龙根,而后扫视王新明:“王书记和龙主任清楚。”

王新明接话:“我曾向村民代表答复,向交通厅争取追加土地补偿,后来我让龙主任到省交通厅争取,但省厅没有消息。请龙主任详谈。”

“好。”龙根呷口茶,娓娓道来——“1997年6月,我到省交通厅争取追加修路征用土地补偿……”龙根脑际浮现昔日画面——

一天上午,省交通厅副厅长路先陪龙根走进李厅长办公室。龙根左胳膊夹公文包,右手提白色塑料油壶站着。

路先推荐龙根道:“李厅长,这是华西市委办公室主任龙根,负责翻修和拓宽柏子山经济特区国道,他有问题向您汇报。”

李厅长白白净净,文质彬彬,有50岁左右。他在批阅文件,头也不抬招呼龙根:“坐。”

龙根没有坐,而是提高油壶在李厅长办公桌前晃动:“顺便带点老家的小磨油给省领导尝尝。这可是土特产,别看是个壶子,内装的可是地道货,台商柏典回台湾不带茅台酒专带这玩意。”

李厅长注意了,抬头看,笑笑:“请坐。”

龙根还没有坐,就把油壶放到李厅长办公桌下,从公文包掏出《关于华西市柏子山经济特区修国道主干道和两边辅道有关问题的报告》。李厅长接材料没看。

龙根站着口头汇报:“华西市在柏子山经济特区国道路段修主干道和两侧辅道5公里,宽共70米。通过换算,交通厅需要征地525亩。按最低价算,每亩5万起价,交通厅需要给我们支付2625万,还不含地上青苗和建筑附属物补偿。但实际交通厅只给我们宽30米的征地款,剩余地款让我们市财政负担,不合适呀。”

李厅长沉默,路先接话:“龙主任,交通厅支持华西市柏子山经济特区以国道为依托修筑两边辅道,但是您把国家和地方的责权混淆了。这525亩地应该按二笔账算。一笔是30米宽的故道。这故道长期属国家所有,不能出钱再买呀。一笔是你们修辅道属市政府行为,征地、修路成本均应该你们自己承担。”

龙根笑笑,分别给二位厅长倒茶:“按理可以这样讲,但结合我市实际,就困难了。首先,这段路途径半山区。人多地少,寸土寸金,老百姓靠地吃饭,要让农民职业转型,须给予资金支持。”他两手一摊,续道,“可是,市政府却没有钱,加之此段沟坡纵横,施工难度大,国家如果不做特殊处理,伤农不说,还会影响主干道的进程和质量。再次,主干道虽是国家故道,但必经我地,现在国家有钱了,何不惠及当地百姓?常言道,那里官,‘香’那里的民。好歹俺也是地方官呀,如果当地富了,俺也好多给各位送小磨油啊。”

李厅长和路副厅长觉得龙根说得入情入理,面面相觑......

李厅长发话:“龙主任不辞劳苦为民谋利,我们很感动,您把电话留下,等两天我给您回话。”

龙根抓起茶杯一饮而尽,而后留下电话:“有劳李厅长、路厅长费心。得闲到华西指导指导,给俺一个倒酒的机会。”

龙根从省交通厅回来,向市委书记王新明汇报:“我到省交通厅,按您的意见汇报了修主干道和两侧辅道征地补偿问题,和李厅长、路厅长谈得很融洽。他们明确表态,尽一切可能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就主干道全额补偿问题还没有具体答复。”

王新明说:“柏子山经济特区设立已经十多年,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要想让特区社会经济再上新台阶,修辅道工程要尽快实施,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要跟上。你要进一步跟进。”

龙根说:“交通厅按咱的意见补偿,还在镜里照着,远水不解近渴。”

王新明表态:“交通厅给钱不给钱,市财政也要拿出资金修辅道加快特区建设。”

龙根回忆画面淡出。

杨弘将信将疑:“如此说来,群众举报‘赵根隐瞒贪占追加土地补偿款’不属实?”

刘喜贵低声说:“真与假要有证据。”

王新明指示:“虽没有证据,但通过调查,也发现特区管委和孔庙村委主要领导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纪委要根据事实和他们的认错态度,循法依纪对相关人员进行党政纪处理,以此警示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吸取教训,查摆不足,凝智聚力,团结一致,确保华西市社会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纪委还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跟踪问效。”

龙根接话告诫刘喜贵:“喜贵,今后要按照王书记的指示,狠抓落实,在改革开放的特区一定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刘喜贵点头哈腰道:“是、是。请市领导放心,我代表特区管委一定给市委市政府交一份满意答卷!”

杨弘欲说什么,王新明手一摆:“调查组工作接近尾声,具体工作回纪委再议。”

陈得索、李周心情沉重地走进杨弘办公室。

李周疑虑重重道:“按刘喜贵所说,特区没有拿出一分钱,就借市修辅道之机把300亩变为政府所有,并买地盖了特区管委机关大楼。还说,钱五替特区管委还贷,为政府排忧解难。这么一说,他和钱五倒成建设柏子山经济特区的功臣了。”

陈得索说出问题本质:“其实,区管委是借市政府发展柏子山经济特区政策,谋取单位和个人利益。刘喜贵和钱五哪来的钱?说白了还是赚老百姓和政府的钱!”

杨弘若有所思道:“这也是国情。政府为发展而埋单,商人为发展而挣政府的钱,反过来商人又给政府纳税或捐助,回馈政府和社会。”

李周质疑:“这其中有没有猫腻?”

杨弘皱眉沉思一阵,说道:“这可能存在着灰色地段。”

陈得索分析:“实际是把灰色利益洗白,保全既得名利。”他提出一个尖锐而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是不是腐败?”

杨弘认为:“这是利益分配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陈得索深度入理解析:“农民拿出宝贵的土地,政府高价埋单。钱五腰包挣满,拿钱还贷,他难道真是在做慈善事业?不,这是一些单位和个人浑水摸鱼使的障眼法。为保全他们的既得名利,不得不拿钱消灾,息事宁人。我认为他们手上还有肮脏钱!”

杨弘面色阴沉,一声不吭。

李周问陈得索:“你认为省交通厅给农民追加的土地补偿是真是假?”

陈得索说:“也许有,也许没有。这是一个谜。”

杨弘面无表情对陈得索说:“你我都要汲取‘柏子山计划案’中的历史教训!不能凭主观臆断,要搜取证据。”

陈得索暗想:“杨书记的态度似乎有变。本来我还想质疑李艳叶背后的‘老大’是谁?现在只能深埋心中了。”于是他随声附和道,“是的。推理需要证据支撑。下一步如何调查取证,请您安排。”

“调查组工作暂告一段。”杨弘合上笔记本,指示李周,“你起草处理意见。其他调查组成员先回单位工作,随时听令。”

【作者题外话】:本章信息量很大,且埋有“包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