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世界第三(求月票)

既然有了决定,德鲁拜立即让阿尼尔将这件事告诉了克哈斯。

克哈斯听到之后,当然没意见,能扩大国外的油田规模,有什么不可以的?

完全是举双手赞同。

这样子和信实集团的捆绑就更深了,他是巴不得。

他看得出来,随着新一届政府上台,信实集团的处境变好了太多。

政府的压力没了不说,新政府很多方面还暗中给与了一些照顾。

这是肯定的,当时他们上位,德鲁拜发动了自己的关系网,给反对党各种支持。

现在反对党上位了,自然会给予好处。

而且对反对派来说,信实集团足够强大,他们可不想将德鲁拜推到一旁,尤其是推回到拉吉夫那边,那不是傻子吗?

于是德鲁拜立即就找人去国外寻找愿意抵押贷款的银行了。

不得不说,油田的抵押还是比较抢手的。

否则单靠信实集团,那些银行多半也是不贷款的。

可有了油田,又加上信实集团,还有他们的贷款金额相较油田价值不算什么,这对银行来说,风险很小,于是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拿到5亿美元贷款之后,立即在科威特又收购了一家油田。

阿尼尔他们对乔戈的判断,有对也有错。

借款那是对的,可乔戈并未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扩大收购油田之中,甚至其他的海外行业也都不曾扩张。

现在的乔戈是广积粮,等时机。

1990年3月11日,历史性的一刻发生了。

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正式独立。

去年11月9日,德国的柏林墙已经被推到了,不过两德还未真正统一,还处于各种拉扯谈判之中,距离真正统一也很快了,时间问题。

乔戈看到这则国际新闻之后,心中感叹,苏联解体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当然,相比这个解体,乔戈现在更加在意的还是更近的海湾战争。

萨达姆现在应该是摩拳擦掌准备对科威特动手了吧。

两伊战争让伊拉克的经济千疮百孔,欠下了巨额外债。

比如欠科威特就有一百多亿美元,是伊拉克最大的债主之一。

这笔钱,伊拉克肯定是不想还了。

不还还不算,再进一步,直接抢不是更好?

毕竟科威特富裕啊,国家小,军事实力弱,红了眼的伊拉克能放过他?

要知道,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在中东是非常强大的,号称世界第三,科威特在他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解决了债主,不但不用还债务,还能掠夺财富,转嫁国内危机,总之好处多多。

“希望几个月后,你们还能笑得出来。”乔戈暗笑道。

他已经知道了,德鲁拜将之前的油田抵押了又收购了一家油田,同时也和国内的几家国有石油化工厂签订了供油协议。

这件事根本不用他去费心探查,阿尼尔这个大嘴巴早就在报纸上爆出来了。

当然,阿尼尔不傻,这么做也是有用意的,这是为了提高信实集团的影响力。

这些日子,信实集团被打压的有些惨,还有就是在民间的口碑也不好,毕竟是被认为官商勾结侵吞国家利益发家的。

现在信实集团在海外取得成就,的确能够消除一部分民众的恶感。

目的是想要告诉民众,看看吧,我信实集团也是可以去海外赚钱的。

同时,阿尼尔这样的大肆传播这些也是想要打压自己。

因为他话中三句离不开拿自己作比较。

他们在海外的油田有6家,价值45亿美元,而自己这边只有三家才20亿美元,顿时让阿尼尔的自信心爆棚。

他自封信实集团是印度在海外的石油大王。

就现在的规模而言,他这话倒是没什么问题,是事实。

对于这些,乔戈暂时懒得和他打嘴仗。

和阿尼尔打嘴仗,乔戈觉得这是拉低了自己的层次。

而且能让阿尼尔开心的日子也不多了,自己就做做好人,让他最后再高兴一下。

这天,纽斯来到了乔戈的办公室。

“还在吵,这么不靠谱。”纽斯很没形象地往沙发上一坐,“我以为拉吉夫是一个糟糕的总理,可没想到维普辛格更令人无语。”

乔戈笑了笑,维普辛格政府上台好几个月了,基本上没弄出什么像样的执政政策。

内阁那边各种争吵,争权夺利,争夺好处。

尤其是搜刮各种好处,这些家伙可是比谁都积极。

让政府部门乌烟瘴气,民众也是怨声载道。

“别说你没受到影响。”纽斯见乔戈没回答自己,不由又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