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找着了

上官璃刚好绕着幽菊堂跑完第二十一圈的时候,皇上派人来了。

“恭喜郡主!太医院找着了!”

一个她根本不认识的太监尖着嗓子笑呵呵地恭喜她。

上官璃注意到即使是来宣旨的人也都没有踏进幽菊堂,只是停在了长风道尽头,幽菊堂的大门外。

这并不正常。

在大周的礼仪里,传达皇上旨意的人任何地方都去得,别说小小一个宫殿了,就算是太后的寝殿,那也不带含糊的。

取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

现在这情况,只有一种可能,皇上不想让他们进来。

联想到这两天来的见闻,她觉得幽菊堂里可能真的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但是问题是,既然是这么秘密的地方,为什么要拿出来给她住?

是她身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还不待她继续往下想,刚才那个太监已经侧过身。

“请郡主前去太医院诊治,皇上稍后也会去。”

被打断了思路的上官璃点点头,没有继续想下去,跟在了太监的身后。

虽然昨夜她走了半个时辰,但要是不绕路不过分谨慎,实际的路程也就二十分钟左右。

等到上官璃到了太医院后,发现这里的人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多。门口聚集了一堆前来观瞻学习的年轻太医们。

但是他们现在暂时只能待在楼下,要等到具体的解药做出来后才有资格去看。

等到了二楼,豁,除了忙碌抓药的太医,居然还有熟人。

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站在角落的窗边,嘴角带笑,侧头和身边的人说话的男人。

轩辕夜?

他怎么也来凑热闹?

轩辕夜一眼就看见了上官璃,眼尾一翘,送了她一碗比窗外的春光还要暖融融的笑意。

虽然他戴着面具,但是上官璃脑子里已经自动补全了他的样貌。

大概是一大早脑子还没清醒,她竟然下意识地将轩辕夜和温涂的脸做了个对比,然后毫不犹豫地得出了还是轩辕夜看得顺眼些的结论。

她默默地寒了一下。

这时轩辕夜身边的人被他眼底的笑容给惊了一下,好奇地转过身来。上官璃这才发现原来是高庸。

这是什么情况?

轩辕夜来就算了,好歹也有个王爷的名头,是正儿八经的皇亲。但是高庸一个朝臣怎么也过来了?

高庸也认出了她,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

等到上官璃走过去后,他点了点头。

“郡主。”

“高大人。”

上官璃回了一礼。

“我呢?郡主,你怎么不叫我?”

轩辕夜在一边很雀跃的样子。

上官璃已经习惯了他偶尔的不要脸和幼稚行为,但是高庸认识他这么多年哪里见过这样的镇北王?

登时就震惊起来。

上官璃不是那么想引人注目,在心里叹了口气,恭恭敬敬地叫了声。

“王爷。”

幼稚心理被满足的轩辕夜满意地点了点头,很是开心地回了一句。

“恭喜郡主了,听说李太医为了找到这蜘蛛香的解药可是花了大功夫,还摔了一跤呢。”

“还有这回事?”

上官璃是真不知道这件事。

“严重吗?”

“不严重。”

回答的却是高庸,虽然他心里震惊,但是他想了想,估计是因为这两人关系很好的原因。

“只是腿麻又起得急了,手上蹭破了一层油皮。”

上官璃知道高庸和李湛关系好,见他这么说也就放下了心。

“那就好,不过怎么没看见李太医?”

“郡主不用着急。”

高庸还以为她是迫不及待想要解脸上的毒,解释道。

“他正在内室配药呢,估计还要稍等片刻。”

上官璃点点头,没有去纠正他的误会。

“对了。”

她总算是想起来自己最初的问题。

“高大人怎么会在这儿?这件小事竟连你也惊动了吗?”

高庸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我还以为郡主要问关于令妹案子的事情。”上官璃微微一笑,眼角挂着一抹自信。

“若是有了结果,以她的地位和高大人的公正,到时候想必是朝野皆知。我何必多次一举?”

“郡主果真聪慧。”

一边默默听着两人说话的轩辕夜听见这句,勾了勾嘴角,好像听见上官璃被夸他也很高兴似的。

高庸赞叹了一声,又顿了顿,这才回答起了上官璃之前的问题。

“郡主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可不小。”

朝堂?

上官璃瞬间反应了过来,想必是凤司北已经借着这件事开始在朝堂上给上官逊施压了。

果然,高庸接着说。

“郡主这件事一出,朝廷上就有人说郡主脸上的毒伤有蹊跷,斗胆问一下,郡主脸上的毒伤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毒伤”二字好像刺到了轩辕夜的某根神经,他的眉眼沉了沉,没有说话。

上官璃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如实回答。

“大概是在我十岁的时候,我娘刚刚去世过后。”

高庸神色一凛。

“郡主确定?”

上官璃点点头,眼神清澈。

“我记得是这样,难道还有别的说法?”

“既然是十岁才出现,为何会被人称作是胎记?”

上官璃闭了闭眼睛,像是在回忆。高庸也不急,静静地等着她。半晌,她才缓缓道。

“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记得十岁那年娘亲走后,我就搬到了后山去住,吃的都是下人们送来的东西。那以后才开始渐渐出现胎记的。”

她故意隐去了原身的悲惨遭遇,有些东西,与其自己来说,不如交给别人自己去发现,冲击力还要更大些。

她的声音缓慢又平静,好像述说的是别人的故事。

“我也哭闹过,那时候还觉得自己是不是要死了。但是张姨娘给我找来了宫里的太医,说我这确实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病,只是现在才发作而已。”

高庸脸色微沉,以他的阅历,当然听得出来这里面可能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他现在隐隐的猜想真的属实,那他简直难以想象,当年才十岁的小姑娘,在丞相府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