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运粮

成都府:

赵胥北紧急抽掉三十二辆大车,率领一百多练勇,赶往成都城。官仓之外挤满了各县赶来运粮的民夫练勇。因闯贼入川,连下数十个州县,四川巡抚王维章下狱,众多官员牵连获罪,原四川巡按韩岳昂上下一番打点,判戴罪立功,改任成都府知府,成了赵胥北的顶头上司。

闯贼出川返陕北上,突然掉头大举南下,数股贼兵闯入汉中。新任巡抚傅宗龙唯恐重演年初贼兵入川的祸事,亲自带兵北上防御川陕的各个关隘,同时下令征调各府县乡练,火速往前线运送军粮。事关重大,韩岳昂不敢怠慢,亲自在官库安排调度。

赵胥北上前拜见道:“大人亲力亲为,实为成都府百官之楷模。”

韩岳昂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圣上开恩,准戴罪立功,不敢有丝毫怠慢。”

赵韩两人都是聪明人,相视一笑,以前的不愉快的事就此翻篇,韩实在是怕了,驿馆的一场大火险些丧命,眼前这人是个不按官场规矩出牌的,再说王维章已经下狱,自己何必平白得罪人呢,怎么也得看在杨嗣昌杨尚书的面子不是。

韩说道:“赵大人有守土之责,不可擅自离城,为何在这里。巡抚大人只是令各府县练总押运。”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赵胥北呆立当场,望向吴成,匆忙之中没有细看傅巡抚的手令。huye.org 红尘小说网

韩岳昂道:“无妨,本官下个手令,命资县知县赵胥北为运粮副总监官,佐助成都府推官齐高群押运军粮。”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赵抱拳道。

《大明律》规定地方掌印官员有守土之责,未得朝廷命令,不得擅自离开驻地,轻则罢官免职,重则下狱治罪。到了崇祯年,战乱不断,很多规定已经没人遵守了,韩知府是巡按御史出身,职业挑毛病,帮赵胥北补上这个漏洞,免得将来被言官抓住小辫子,也算是递过去个橄榄枝,化敌为友。

汇合简州等各州县练勇,合计一千七百多人,押运庞大的车队北上广元。

北京紫禁城:

崇祯帝今日心情大好,总理熊文灿奏报:“刘国能弃暗投明,归顺朝廷。”刘国能是最早一批在西北造反的农民军将领之一,是当年闯王高迎祥十三家盟誓的兄弟之一,其骁勇善战,得了个绰号叫“闯踏天”。

刘国能与其他大字不识的反贼不同,他出身书香门第,读过私塾,考中过秀才,只是由于崇祯朝以来,西北连年饥荒,刘国能家穷困潦倒,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心思科举。刘与张献忠不合,两人同在荆楚之地,时刻担心被张吞并,加上又新败于左良玉。刘国能是一个孝子,他的母亲多次劝告他,一定要忠于明朝,忠于皇上。正在此时,新任总理熊文灿主张对义军“先抚后剿”,下招降令,刘国能选择了接受招安。

崇祯帝非常高兴,大家赞赏刘国能归正,有意为反贼树个榜样,既往不咎,下旨封其为五品守备。刘国能非常高兴,按照读书人的道路,就算进士及第,最多也就放个六品的缺,自己只是个秀才,一下就成了五品官,读书为了什么,还不是光宗耀祖吗。刘对崇祯感恩戴德,立刻调转枪口,和官兵一起围攻曹操罗汝才。

崇祯又拿起宣大总督兼右佥都御史卢象升的奏本,“剿寇需兵,用兵需饷,此为学理。今日兵少而寇多,兵饥而寇饱,兵劳而寇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愈剿愈繁,生灵涂炭已甚。事至此不得不用权宜计。臣有阻寇、疑寇、饥寇之法。一、立寨团筑濠堑以阻寇。寇奔径道虽多,每州县远近必由之路,近山险则立寨,村落则聚团。寨必有泉可汲,并择其峻隘;团必大村镇,围深濠、布密箐,筑牛马墙。其近团路径,以荆棘树枝木石垒断,张毒弩于内,是为阻寇。一挑乡勇设游兵以疑寇。寇每股虽号数万,妇女老弱占其半,不过恃积强之势以拒军兵。拥众依山,伺我远近,悉我虚实,疲我师徒。当募勇敢乡民,有司时犒赏鼓励,使其父母妻子安置寨团或远僻他所,只留敢死百余辈,多则数百辈,各持棍斧长枪短刀,于高山深林侦寇来往,多则避之,少则阻击,夜则衔枚匍匐,或劫营,或窃马骡,是谓疑寇。一收资粮敛头畜以饥寇。寇依山为横,因食于民。官兵追逐,众寡劳佚饥饱之数相悬,岂能必胜,当令各有司单骑遍历乡村,凡近城三十里乡民,亟以粮谷赀财入城。三十里外,或运山寨,或入大村,聚团固守,牛、羊、马、骡、鸡畜等多收敛使无所掠。如资粮供寇,军法重治。是谓饥寇。”崇祯读罢顿觉豁然开朗,批复一个字“准”,颁于各地参照行事。 m..coma

崇祯又拿起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奏本,略有些犹豫。杨嗣昌奏,俱闻张献忠于军中刻有陈洪范的雕像,时常叩拜如父母。当初,张献忠是总兵王威的部将,因参加兵变犯法当斩,身为延绥参将的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王威,张献忠被重打一百军棍除名。陈洪范对于张献忠有救命之恩,张甚感之。

杨嗣昌奏请重新启用陈洪范,由其牵线搭桥招抚张献忠。然而陈洪范刚刚因为援救辽东不利被下了大狱,崇祯十分犯难,最后批到,准其戴罪立功,发往熊文灿军前效力,若成功招降张献忠一伙则赦免其罪,否则两罪并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